收藏 分销(赏)

年产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33716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0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年产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年产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年产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年产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业主简介1三、编制依据及主要内容2四、简要结论3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分析5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状况5二、我国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存在的问题6三、次氧化锌综合利用现状8四、锌浮渣和烟尘利用现状9五、次氧化锌粉资源状况9六、销售市场分析10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一、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12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4三、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6四、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16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8一、项目选址18二、自然条件18三、水文地质条件19四、工程地

2、质条件20第五章 原材料及燃料供应21一、原材料供应21二、能源供应21第六章 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22一、主要设计原则22二、技术方案22二、设备方案27三、工程方案30第七章 节 能34一、设计依据34二、设计原则34三、主要节能措施34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39一、设计依据39二、设计原则39三、劳动安全卫生措施40四、劳动安全卫生管理41第九章 消 防43一、设计依据43二、消防设计43三、消防评价44第十章 环境保护45一、设计依据45二、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45三、环保评价48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配置49一、组织结构49二、人力资源配置49第十二章 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投标51一、项目进度

3、计划51二、招投标方案51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3一、投资估算范围53二、投资估算依据53三、建设期53四、项目总投资54五、资金筹措55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58一、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58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58三、成本费用估算59四、盈利能力分析61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62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2七、不确定性分析63八、财务评价结论65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84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84二、风险评估85三、风险防范对策86第十六章 社会及经济效益评价87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89 44 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年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

4、密脱除有害杂质新技术项目(二)项目建设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海棠路888号(三)项目业主单位:(四)项目性质:技术改造(五)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利用原有场地,新建车间5245平方米,购置设备25台(套),达到年处理20000吨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的能力。(六)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年,即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申请补助资金450万元。2资金筹措全部由企业自筹。二、业主简介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再生铅和铅合金冶炼企业,主要从事铅及铅合金系列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占地面积67956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其中再

5、生铅5万吨、合金铅3万吨、电解铅2万吨)。各种产品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有色金属冶炼、焊料及电缆等,其质量全部达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司信奉“以敬业之人为本,以保护环境为先,以高科技立业,以高质量取胜,以高效率服务于用户”的企业理念 。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应用多项高新科技成果,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实施先进的无污染冶炼工艺进行生产,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德国进口斯派克M7(SPECTROLABM7)型直读光谱仪和瑞士ARL3460型直读光谱仪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公司的各种产品现已达到国际、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在铅酸蓄电池行业用户中享有极高的信誉。银行信用等级良好,为AA级。表1-1 近三年

6、企业经营情况企业经营情况2006年2007 年2008年销售收入178212417433179利润总额124713371332税 金470700972三、编制依据及主要内容(一)编制依据l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2692号);l 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重点;l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l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l 铅锌行业准入条件;l 节约能源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l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l 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二)主要内容本报告主要研究处理次氧化锌粉和

7、锌浮渣增密脱除有害杂质技术,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循环利用资源的意义和现状,项目的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的合理布置,项目建设节能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项目建设进度的拟定,项目建设投资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四、简要结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使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对建设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8、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步骤,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2。序号名 称单 位数 据备 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50001.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28761.2建设期利息万元0.0 1.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124 2资金筹措万元5000 2.1其中:企业自筹万元5000企业自有资金2.2银行借款万元03年销售收入万元7000正常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4877正常年份5所得税万元518 正常年份6年净利润万元1553 正常年份7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6.13 8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万元66689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年5

9、.2 含建设期10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8.72 11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4369 12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5.9 含建设期13总投资收益率%41.40 正常年份14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31.05 正常年份15盈亏平衡点(BEP)%47.59%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分析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状况自1985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17号文)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绩,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九五”期间,在国家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

10、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绩,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水平逐年提高。5年间,全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1247亿元,年均增长16.4%。在工业废渣产生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由2002年的43%提高到2007年的52%,年综合利用量达到3.55亿吨,其中,煤矸石综合利用量由2002年的560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6600万吨,利用率由38%上升到43%;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由2002年的5188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7000万吨,利用率由43%上升到58%。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

11、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1/3,综合回采率不足20%。2002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约为7.8亿吨,累计堆存量超过70亿吨,占地约5万多公顷。据估算,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利用而未被利用的资源价值达250亿元,可再生利用而没有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3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近几年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和措施,但至今没有一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国家法律,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还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健康发展。二、我国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存在的问题纵观近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由计划经济体制

12、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废物回收利用无论从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管理体制和认识观念上都未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变革,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非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上,与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格格不入,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不系统不配套,特别是废物回收的责任、废物拆解利用应遵循的规范、废物回收利用的特许经营制度、对废物回收利用的监管机制、对无利用价值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由此导致了废物回收利用的无序化,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在废旧汽车、废旧轮船、废旧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城市生活垃圾、工

13、业固体废弃物等大宗废旧物的回收分解利用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秩序混乱的问题,甚至还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二是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行政监管不到位,废物回收利用的无序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使得人们普遍对废物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发展废物拆解利用会严重污染环境,故对其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特别是对进口废物进行拆解利用更是口诛笔伐,有时甚至上升到政治高度进行指责。这种不向青红皂白,不论具体情况,反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态度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这一产业的正常发展。一方面是国外废物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国内拆解,得不到有效监管,处于失控状态,这种情况在东部沿海省份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正规的再生资源

14、产业受片面认识的阻碍发展不起来,或者不能顺利发展,一些企业想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得不到明确的政策指导、法律规范和舆论支持。三是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缺乏战略性的筹划,不是按照回收、拆解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这三大系统来建立社会化的废物回收利用产业体系,而是停留在过去民间松散型的“检破烂”“拾垃圾”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主要形式的个人行为基础上,要么缺乏废物回收系统,要么缺乏废物无害化处置系统。四是激励和引导废物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现有的一些激励政策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全面实施,对废物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有限。另外,对政策的激励对象和主体以及激励的方式缺乏科学-l生的比较和研究,比如

15、政策是激励生产者、还是激励消费者?是应激励废物再生技术的应用、还是激励再生产品市场的扩展?是减免税激励、还是征收税激励等等,都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再加上有些地方对国家的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也使激励的力度大打折扣,从而挫伤了企业进行废物再生利用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扰乱了市场,使这一产业难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使无序的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就必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三、次氧化锌综合利用现状我国冶金工业资源消耗高,二次资源利用率低,有相当大一部分可利用资

16、源变成了污染物,炼锌工业废渣次氧化锌渣是其中一种。次氧化锌渣的主要组成是锌、铅、砷、锑、银、铟等元素的化合物,次氧化锌中铟的含量约为00l 03 ,锌含量在15 40 之间,锑含量在l l0 之问、砷的含量在5 20 之间。铟是高新技术中应用广泛的稀散元素之一,被称为高新技术的支柱材料 ,常用于制备透明电极、荧光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大量的铟用于生产ITO靶材(用于液晶显示屏);锌的用途广泛,用量与铜、铅相近;锑应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玻璃、涂料、半导体元件、医药及化工产品;砷可应用于有机农药、木材防腐剂以及玻璃行业 日前,将次氧化锌渣转化为可二次冶炼的锌焙烧矿工艺尚未成熟,在实际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17、得不到体现;但随着近年来次氧化锌的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需求量增长,锌的市场紧俏,价格飚涨,人们开始注重次氧化锌这种废渣资源。四、锌浮渣和烟尘利用现状本项目未实施前锌浮渣和烟尘大多未加以利用,该次氧化锌烟尘富含铅、砷、锑、镉、铟、锗、氯、氟、碳、有机物等有害元素,且物料分散,不能返回炼锌系统回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染污。钢铁厂烟尘经挥发富集后的烟尘,其含杂质较多,不能作为炼锌的原料,金属锌在熔铸时所产出的浮渣主要含锌、氧化锌、氯化锌,由于锌浮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氯,使锌浮渣直接返回锌冶炼系统成为十分困难的;同时,镀锌厂在镀锌时产生的浮渣与阴极锌片在熔铸时所产出的浮渣性质相同,也是一种含锌的次氧化锌粉。

18、五、次氧化锌粉资源状况火法处理浸出渣和各种含锌物料,使其中的锌挥发,并以氧化锌粉尘的形态加以回收,然后再返回炼锌系统生产金属锌。火法处理锌浸出渣和各种含锌物料,最终产品为次氧化锌烟尘。该次氧化锌烟尘富含铅、砷、锑、镉、铟、锗、氯、氟、碳、有机物等有害元素,且物料分散,不能返回炼锌系统回收,为了回收次氧化锌粉中的锌、铅、砷、锑、镉、铟、锗,必须除去烟尘中的氯、氟、镉、砷、锑、铅和有机物(炭燃烧和汽化时产生的焦油等有机物)等有害杂质元素,因此,在利用该次氧化锌粉前,必须将次氧化锌烟尘中氟、氯、镉、砷、锑、铅和有机物在进入炼锌系统之前脱除。因而,对这部分次氧化锌烟尘在炼锌中的应用必须设置专门的脱除氟

19、、氯、镉、砷、锑、铅和有机物的工序。金属锌在熔铸时所产出的浮渣主要含锌、氧化锌、氯化锌,其中以金属形态的锌是以锌珠的形态残留在锌浮渣中,锌浮渣含锌一般在70-80%,含氯在2-3%。由于锌浮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氯,使锌浮渣直接返回锌冶炼系统成为不可能的。同时,镀锌厂在镀锌时产生的浮渣与阴极锌片在熔铸时所产出的浮渣性质相同,也是一种含锌的次氧化锌粉。钢铁厂烟尘经挥发富集后的烟尘,一般含锌在2545%,其含杂质较多,不能作为炼锌的原料,这些含锌原料大多堆存在各冶炼厂。低品位氧化锌矿经还原挥发后,得到含锌4050%的次氧化锌,挥发过程中易挥发的物质进入次氧化锌粉中,使这部分氧化锌不能直接应用于冶金过程,

20、在市场中这部分次氧化锌粉价值较低。综上所述,全国每年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的量约为6080万吨,因此,该项目需要的20000吨原料是不成问题的。其它辅助原料是国内市场常见产品。六、销售市场分析本技术是针对次氧化锌烟尘、各其它冶金过程中产生的次氧化锌和锌浮渣进行脱氟、氯等有害杂质,旨在采用活化技术,用低成本使次氧化锌粉在进入炼锌过程前将氟、氯等有害杂质脱除,使次氧化锌粉能顺利进入炼锌系统,并很好地综合回收铟、锗和铅,同时开辟新的锌资源(原料),使炼锌整体技术和效益上一个新台阶。国内现有锌冶炼企业金属锌生产能力为上百万吨,实际生产金属锌约300万吨,国内锌矿供给约150180万吨(金属量),国内炼锌企

21、业锌原料至少有120150万吨(金属量)缺口,国内不足部分只好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所以,本项目销售是不成问题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在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中,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主要由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构成,自然资源通过生产系统转变为产品,产品又通过消费系统变成为废物,废物最终被抛弃进入环境中,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种线性的经济运行模式导致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自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就是要克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实现废物的再生利用,使之变成再生资源,重新进入生产系统,

22、进行新一轮的物质流传递。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在传统的线性经济运行模式中,补充建立再生利用系统。再生利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在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中形成了生产、消费、再生利用三个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功能系统,实现了物流的闭路循环,弥补了线性经济运行模式中再生利用系统的缺失,克服物流循环阻断的弊端,为循环经济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三大系统的建立沟通了物流渠道,为废物的资源化排除了障碍,使物流循环得以实现,为建立循环经济提供了物流途径。因此,目前我们建设循环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针对传统的线性经济运行模式中缺乏废物再生利用系统,废物不能成为再生资源进入再生产过程的缺陷,构建废物

23、再生利用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社会化的再生利用系统,必须遵循经济运行规律,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在促进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循环和循环社会的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的建立,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主要应该从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和再生利用系统三个环节着手。在生产系统方面的主要措施:从微观层面上,应在生产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推进技术进步、加强废物利用、强化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降低物耗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中观层面上,应在企业之间

24、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匹配,以技术、产品、废物、信息等为要素构建产业链,形成工业企业间的工业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废物的梯次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宏观层面上,应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中,运用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统筹规划,使资源、产业、市场、人才等布局得到合理配置,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实际工作中按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建设项目的引进、产业的布局、资源的配置。通过宏观调控和引导,使无序的产业布局变成有序的,互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避免由于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造成负面影响。在再生利用系统方面的主要措施

25、:一是要建立社会化的废物回收系统,避免零散的、无组织的、无序的废物回收对环境的危害和资源的浪费,为废物的再生利用创造条件:二是要建立社会化的废物拆解利用系统,使一部分尚具使用功能的部件再进入消费领域,延长其产品生命周期,使不具备使用功能的部件通过资源再生进入再生产领域以实现持续利用:三是要建立社会化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系统,对无任何使用价值的真正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由此可知,资源综合利用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因此,在今后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

26、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

27、当严重。据统计,200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4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4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8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4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

28、的障碍因素。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

29、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8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社会思潮,而不单单是一个口号了。三、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人口增加,三因素迭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力。由于国内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国每年要花近百亿美元进口20

30、00多万吨各类再生资源,而且还有连年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价值900亿元的废旧物资没有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废弃物品数量越来越大,而原生资源逐渐减少,再生资源的地位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四、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使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对建设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

31、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能耗、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利用工业废弃物是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和特殊必要性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十分有限,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能源和资源短缺,同时环境保护形势更加严峻,但与此同时,大量仍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被当作废物丢弃,或进行低价值的利用,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甚至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具有十分

32、重要的意义,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政府有关职能部委对此亦有相关的鼓励扶持政策。 彭鑫冶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和冶炼节能降耗,积极采取措施寻找合理的途径来加强冶炼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经多年开发和研究,采用在活化场下固-气分离技术,对次氧化锌粉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技术是专门针对含锌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回转窑挥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专用技术,在中温和活化场下可使该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能耗低,无污染,流程短,专用设备,工艺流程采用的新型活性剂(催化剂)和固-气分离技术

33、,是一项综合利用新技术。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本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因此,项目建设选址在内,即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海棠路888号。距主城区约25公里,距重庆外环高速公路约8公里,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二、自然条件(一)气候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19982004年,年均气温为18.50,2002年为18.60。最高气温年均为39.54,2001年最高,为41.50,仅偏低于历年最高气温0.20,2004年为39.40。最低气温是2001年,为-0.10,

34、2004年为1.50。盛夏高温炎热,一般8月为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雾日一般从上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出现,年均为37.40天,2004年为36天。无霜期年均为351天,2004年为365天。日照年均时数为1168.88小时,2004年为1315小时。风速年均数为1.10米/秒,2004年为1.32米/秒,夏季雷雨时常出现短时大于17米/秒的阵性大风。(二)降水相对湿度年均为81%。5年降水总量5935.30毫米,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1998年为降水量最多年,年降水量1615.80毫米,2001年为降水偏少年,年降水量813.90毫米,2004年降水量1236.80毫米。三、水文地质

35、条件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有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双河、鱼藏溪、黄溪河、孝子河,流域面积1702.24平方公里,占区幅员面积的93.30%,干支河道总长604.77公里,其中以五布河为最长流域,由干流和芦沟、鸦溪河、二圣河3条支流组成,流经接龙、姜家、东泉、木洞等镇,在木洞镇汇入长江,流域面积774.03平方公里,总长337.65公里。长江巴南区段流经鱼洞、李家沱、花溪、木洞、双河口、麻柳嘴6街镇,河床平均宽800米左右,最宽处为木洞镇距苏家浩2000米。境内地下水甚丰,为碳酸岩裂隙溶洞水分布于鱼洞镇向、背斜的丘陵、低山地带、长江沿岸、中小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湿地,总流量为307.0

36、9升/秒。境内还蕴藏热矿水储热含水岩,多埋藏于向斜之中,呈温泉群出露,有南泉、东泉、桥口坝、丰盛4处,水温一般为2543,流量为0.2028升/秒,含有钙、硫、钾、硅、再生铅、氡、氟、锶、锂等元素。四、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建设区域主要地质分两类,一类是山槽及山坡下殿的矿子黄泥,成土母质为三迭纪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灰岩的残积物;另一类为山坡上段的冷沙黄泥,成土母质为三迭纪须家河组原砂类泥页岩间煤层。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建设地段承载力为:强风化基岩(中FP):0.30.135 Mpa,弱风泥岩:0.91.00 Mpa,弱风化砂岩:1.82.0 Mpa,弱风化岩:4.54.8 Mpa。第五章 原材料及

37、燃料供应一、原材料供应(一)原材料供应量本项目主要原材为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由于彭鑫公司目前没有生产锌的系统,所以没有熔炼浮渣产出;本项目所需的原料全部外购,年外购量预计有2万吨。(二)原料来源本项目利用的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主要是钢厂和炼锌厂,重庆周边主要有重钢等原料供应,全国每年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的产量约为6080万吨。因此,该项目需要的20000吨原料是不成问题的。其它辅助原料是国内市场常见产品。二、能源供应本项目所需能源主要为电和煤,能源需要量见下表:表5-1 能源动力耗量表序号项目单位全年耗量备注1电力KW.h4500003煤吨1200第六章 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一、主要设计原则1)遵

38、守国家行业产业政策。2)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防爆、防毒、防尘、防腐、防震、防静电、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范、法规与标准。3)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适应市场需求。4)力求实现内在质量的稳定性、产地的道地性、生产的规范性要求,以及加工生产工艺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5)选用先进、可靠、适用的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能耗,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二、技术方案(一)国内外从含氯锌物料脱氯技术简介1、高温多膛炉脱氟氯在国内湿法炼锌企业中,完全处理和利用氧化锌烟尘(包括回转窑烟尘和烟化炉烟尘)的炼锌厂只有株洲冶炼厂一家,其处理的方法是在氧化锌烟尘进入湿法炼锌工艺之前

39、采用高温多膛炉处理, 该厂流程的特点是氟、氯氧化锌粉经高温多膛炉处理,三台多膛炉每年处理约710万余吨高氟氯氧化锌粉。产物除合格氧化锌外,还有含氟、氯废气排空,造成污染。高温多膛炉由于点火系统、进出料系统和机械转动系统复杂等特点,其作业费用较高,能耗较高,劳动条件较差。2、硅胶吸附法该方法利用硅胶吸附溶液中氟氯的原理,从电解液中脱除氟、氯离子。该法在云南省会泽铅锌矿进行过工业扩试,但由于硅胶再生困难,脱氟、氯难操作等原因未获得成功。3、碱洗脱氟氯用碱液洗涤次氧化锌可以脱除氟氯。但碱洗后次氧化锌还需大量水洗才能利用。该方法流程长,耗水量大,且污水处理困难。4、修辞电极从硫酸锌电解液中脱氯采用特制

40、修辞电极对锌电解液中的氯进行脱除。一次脱除率在99%以上,但修辞电极制造成本昂贵,且易“中毒”失效,因而难以在工业中应用。5、其它方法从次氧化锌中脱除氟氯和从锌电解液中脱除氟氯的方法还有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金属离子沉淀法,但都由于试剂昂贵、再生困难、操作不便,脱氯率等原因未能在工业应用。另外还有一种流程,可以避开氟、氯对电积锌的影响,即高氟、氯氧化锌粉经浸出后,直接生产低品质锌化工产品,如碱式硫酸锌等,后液经处理后得到低品质化肥,余液外排。综上所述,工业上从次氧化锌中直接脱除氯成功的工艺是多堂炉,但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脱除氟氯和有害杂质在工业中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和工艺。传统工艺中存在的缺

41、点是能耗高,金属回收低,流程长,污染大,成本高等不足。本技术和工艺就是针对传统技术处理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脱氯研究和开发的,具有流程短,金属回收率高,能耗低,易操作,工艺稳定,成本低等特点。(二)本项目技术方案介绍为针对含锌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回转窑挥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专用技术,在中温和活化场下可使该氧化锌粉和锌浮渣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能耗低,无污染,流程短,专用设备,工艺流程采用的新型活性剂(催化剂)和固-气分离技术是一项促进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在常温下,采用活化剂(R-和R-),在高效活化剂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并反应完全,采用直注式加入方式与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一并直接加入专用活

42、化混合设备中,经充分混合和反应后,直接进入增密专用炉脱氟氯和有害杂质,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图6-1 项目工艺流程图(三)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技术关键是活化剂的配方和增密脱出有害杂质技术参数控制。此技术经过活化剂的加入,充分混合和反应,经增密专用炉脱氟氯和有害杂质后,最终制成完全符合炼锌要求的氧化锌焙烧矿。本技术和工艺容易实现,其活化剂是易得到的试剂,活化混合设备采用专用设备,增密炉采用专用中温炉。本技术具有流程短、易操作、低成本、污染小、金属回收率高,投资省等特点。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原料在国内外丰富,是一种冶金中间物料,是再生资源,是目前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是典

43、型的资源再生循环经济。经活化和增密技术处理的次氧化锌粉产品是一种人造富矿锌焙烧矿,我国金属锌冶炼能力约350万吨,实际金属锌生产能力为300万吨,每年我国自给锌精矿含锌金属量约为120150万吨,锌冶炼对锌原料需求很大,因而,次氧化锌粉活化和增密产品锌焙烧矿有良好的市场。1、本技术的创新点是: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技术。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增密技术。增密专用炉脱除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技术参数。清洁工艺,产出合格氧化锌焙烧矿或人造富矿。无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专用冶金炉,工艺简便,易操作,连续生产过程。2、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活化次氧化锌粉和锌浮渣脱氟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烧砂产率:85-90

44、%烧损率:8-12%锌直收率:85-94%锌火法回收率:90-95%氯脱除率:88-95% 氟脱除率:88-95%铅脱除率:30-35% 镉脱除率:45-55%砷脱除率:30-35% 锑脱除率:30-35%有机物脱除率:80-95%锌的损失率:5-8%焙砂含氯:0.02-0.1%焙砂含锌:50-77%二、设备方案(一)设备选型根据项目生产规模及工艺特征,拟定项目新增设备清单如下:新增主要设备清单序号名称投资用途型号一主要设备1备料系统专用活化混合器8500主体涡轮搅拌器和异型外壳采用钛合金进行制作,用于活化剂与物料的混合1台套,非标设备,专门制作,2专用活化剂试剂筒62.00密闭钛合金多用试剂

45、桶,内设盘管式加热器和搅拌器,用于活化剂的准备和调制1台套,非标设备,专门制作3加热系统鼓风机18.60高压鼓风机,压力差为35005500Pa,风量53006500米3/小时,加热系统供风1台套,高压风机4煤气炉140.002.5米煤气炉,煤气产量为35003800米3,煤气压力15001800Pa,产生人造煤气1台套(含运输、安装费)5进料系统斗式提升机13.50提升混合物料,使混合物料到达进料口1台套,非标设备,专门制作6漏斗3.60高温耐热钢漏斗,用于将混合物料送入反应器1个,非标设备,专门制作7园盘给料机1.80将物料定量给料1台套,3.60.88下料管0.10高温耐热钢下料管,用于将混合物料送入反应器1个,非标设备,专门制作9收尘系统沉降室3.5用于收集反应器产生的粗颗粒烟尘非标设备,专门制作,两台套10布袋收尘器88.50用于收集反应器产生的细颗细烟尘非标设备,专门制作,400米211引风机13.50风量为27003500米3/小时,压力35004200Pa,用于系统形成负压 D1.0, 20kw电机,1台套12烟囱22.00335米烟囱,采用235号钢材制作,用于排放合格气体非标设备,专门制作,1根13主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