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湖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318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湖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湖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湖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湖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湖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3.020.01 CCS C85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 guideline of construction for emergency rescue heliport 2022-12-09 发布 2023-03-09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3/T 25112022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场地选择.2 5 建设要求.4 6 设施设备.7 7 信息公示.12 DB 43/T 2511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湖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森林消防航空护林站 湖南艾翔机场设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平 易宏 李满华 汤颖 张刘源 谭政 DB 43/T 25112022 1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的场地选择、建设要求、设施设备、标志和信息公示。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不适用于跑道型通用机场、直升机水上平台、船上直升机起降点和水上直升机起降

3、点。应急救援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364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256 民用机场灯具一般要求 MH 5001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MH 5013 民用直升机起降点飞行场地技术标准 MH/T 6012 航空障碍灯 DB43/T 1483 湖南省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3 术语

4、和定义 MH5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Emergency Rescue Heliport 符合直升机起降净空要求,具备一定条件和设施,供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直升机起飞、着陆使用的表面活动场地或特定建筑物楼顶特定区域,包括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和野外临时起降点。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Ground Emergency Rescue Heliport 地面硬化且具备安保和后勤保障等相关功能,适用于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的场所。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Roof Emergency Rescue Heliport 位于大楼顶部,具备安保和后勤保

5、障等相关功能,适用于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的场所。应急救援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Temporary Emergency Rescue Heliport 供应急救援直升机飞行作业临时起飞、着陆和表面活动使用,具备直升机基本起降条件的地面场所。空域 Airspace DB 43/T 25112022 2 地球表面以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空气空间。划分为三类: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最终进近和起飞区 final approach and take-off area(FATO)用于直升机飞行最后阶段到悬停或着陆,以及开始起飞动作的特定区域。接地和离地区 touchdown and lift-off area

6、(TLOF)供直升机降落、起飞时,即飞机接地或离地时直升机起降点中的一块承载区。安全区 safety area 设于最终降落和起飞区周围的、用于减少直升机偶然偏离最终降落和起飞区而造成危险的一块的无障碍物(航行必需的设施、装置等除外)区域。地面效应 ground effect 直升机近地悬停或低速飞行时气动升力显著增大的现象。地锚 Airport anchor 用于固定直升机而稳固嵌入地面的锚固物。移动式助航灯光 Mobile navaid light 用于直升机夜间进场着陆提供目视指示和引导信号、以保障飞机在昼夜间低能见度条件下进场着陆的灯。4 场地选择 一般规定 4.1.1 场地应满足目视

7、条件。4.1.2 场地应避开阵地、靶场、雷达站等军事设施,以及核电厂、油库等重要设施,应与易燃易爆、产生大量烟雾设施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不能占用耕地及候鸟通道。如果场地位于自然保护地,应符合自然保护地的管控要求。4.1.3 场地周边电磁环境应符合 GB 6364 要求。4.1.4 场地不应选择在管制空域内。包括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重点防空目标区及外围 5 公里区域;军用机场和民航运输机场的管制区(跑道中心线两侧 10km、两端 25km);其他需要重点保护地区。4.1.5 场地宜远离居民集中区、学校等对噪音敏感的区域,避免直升机运行噪音影响居民生活。净空条件 4.2.1 场地周边物体的高度应不

8、超过其障碍物限制面。障碍物限制面包括进近面、过渡面和起飞爬升面,如图 1、图 2 所示。DB 43/T 25112022 3 图1 进近面、过渡面和起飞爬升面 图2 以 1 级性能运行时提升进近/起飞爬升面起点标高的示例 4.2.2 进近/起飞爬升面坡度一般为 4.5%,长度为 3386m,即进近面和起飞爬升面外边高度高出内边标高约 152m。进近/起飞爬升面散开率,白天 10%,夜间 15%。外边宽度,白天 149m,夜间 213m。如图 3所示。图3 目视进近/起飞爬升面宽度 4.2.3 过渡面的坡度 50%,高度 45m。DB 43/T 25112022 4 4.2.4 至少设置两个进近

9、和起飞爬升面,以避免顺风情况,并最大限度减少侧风情况和允许中断着陆。4.2.5 障碍物限制面的其他要求,应遵循 MH5013 的规定。地面条件 4.3.1 地面应急直升机起降点的地面条件应满足如下要求:所处位置地势开阔,场地规格不少于 80m80m。有能通行 15t 以上运输车辆的道路连接至直升机起降点,道路宽度不少于 3.5m,以满足直升机供油和运输应急物资。4.3.2 楼顶应急直升机起降点的地面条件应满足如下要求:表面结构稳定,表面颜色与直升机起降点标志颜色有明显区别。均布荷载不少于 5kN/,有满足直升机起降的荷载要求。5 建设要求 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5.1.1 最终进近和起飞区

10、(FATO)至少有一个可供直升机起降的FATO,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同一时间内一个 FATO 内只允许一架直升机运行。FATO 的尺寸和形状应能包含一个圆,圆的直径不得小于 26m。FATO 任何方向的总坡度不得超过 3%,表面平整。FATO 表面平整,能抵抗直升机旋翼下洗流(下吹气流)的作用,能提供地面效应。如图 4 所示。图4 区域示意图 5.1.2 接地离地区(TLOF)至少设置一个TLOF,TLOF位于FATO之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TLOF 应能包含一个直径为 22m 的圆,且其中心点距 FATO 边界不得少于 13m。TLOF 应有不少于 0.5%的坡度,以防止表面积水,且任何方向

11、的坡度不得超过 2%。如图 4 所示。DB 43/T 25112022 5 5.1.3 FATO 的建筑做法 FATO应用钢筋混凝土固化,视地面基础情况进行建筑做法。标准做法如下:地面平整后压实,底基层压实度不少于 95%。水稳层以级配碎石为骨料,水泥用量 3%6%,厚度 20cm 养护 7 天后无侧限抗压强度 1.54.0mpa。垫层采用 C20 混凝土,厚度 10cm。面层采用 C30 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20cm,底基层如果是填方土,可根据土质情况,面层厚度增加到 2530cm。面层内布双层双向钢筋8mm200mm。做法如图 5 所示。图5 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FATO 建筑做法

12、5.1.4 安全区 在FATO周围应设置安全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安全区应从 FATO 的四周至少向外延伸 6.5m 的距离,同时满足:1)当 FATO 为四边形时,安全区的每一外侧边长应至少为 52m;或 2)当 FATO 为圆形时,安全区的外径应至少为52m,如图 4 所示。安全区应有侧向保护斜面,该斜面自安全区边界起向上向外以 45角延伸至距安全区边界 10m 远。该斜面上不得有突出的障碍物,除非障碍物仅位于 FATO 的一侧,方可允许突出于侧向斜面。除因功能要求必须设置于该区内的易折物体外,在安全区内不得有高于 FATO 平面的固定物体。在直升机运行期间,安全区内不得有移动的物体。因功

13、能要求必须设置于安全区内的物体,当距 FATO 中心小于 19.5m 时,高度不得超过 FATO 平面以上 5 cm;当距 FATO 中心大于等于 19.5m 时,不得超过以 FATO 平面上方 25 cm 高度为底边、向外升坡为 5%的斜面。如图 6 所示。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5.2.1 场地尺寸 场地尺寸不小于20m(圆形直径或方形最短边),除供直升机起降外,有充足的场地供应急救援人员、设备临时使用。5.2.2 荷载要求 DB 43/T 25112022 6 场地结构和建筑做法应由大楼主体设计方负责设计和验算,符合 GB50009。场地应满足最大起飞重量不大于 7t 的直升机起降,直

14、升机的动力荷载可按其最大起飞重量的 10.5t(即最大起飞重量的 1.5 倍)设计。设计中尚应考虑由人员、冰雪、货物、消防设备等产生的附加荷载。5.2.3 最终进近和起飞区(FATO)应至少设置一个FATO。FATO 应与一个 TLOF 相重合,并符合下列要求:FATO 的尺寸和形状应能包含一个圆,圆的直径不小于 17m。应有不小于 0.5%的坡度,以防止表面积水,但任何方向的坡度不得超过 2%。FATO 表面应抗滑、没有障碍物以及没有对直升机起飞或着陆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不平整现象,并能承受直升机旋翼下洗流(下吹气流)的作用。FATO 表面宜提供地面效应。5.2.4 接地离地区(TLOF)至少

15、设置一个TLOF。TLOF与FATO重合,其尺寸与特性与FATO相同。5.2.5 安全区 在 FATO 周围应设置安全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当 FATO 为四边形或圆形时,安全区的每一外侧边长或外径不小于为 34m。安全区应有侧向保护斜面,该斜面自安全区边界向上向外以 45角延伸至距安全区边界 10 m 远。该斜面上不得有突出的障碍物,除非障碍物仅位于 FATO 的一侧,方可允许突出于侧向斜面。除因功能要求必须设置于该区内的易折物体外,在安全区内不得有高于 FATO 平面的固定物体。在直升机运行期间,安全区内不得有移动的物体。因功能要求而必须设置于该区内的易折物体,当位于 FATO 边缘时,其

16、高度不得超过 25 cm;处于其他位置时,不得超过以 FATO 边线 25 cm 高度为底线、向外升坡为 5%的平面。安全区可不为实体;如为实体时,其表面不得超过 FATO 边界高度。可行时,安全区的表面应予以处理,以防止直升机旋翼下洗流(下吹气流)扬起漂浮杂物。安全区的表面应与 FATO 表面连续相接。5.2.6 安全网 表面较周围环境高出0.75m以上且人员行动存在安全风险时,应安装安全网。安全网的宽度不小于1.5m,并具有至少122kg/m2的承载能力。安全网标高不得超过安全区标高及障碍物限制要求,同时安全网的设置应确保落入的人或物不至被弹出安全网区域。如图7、图8所示。DB 43/T

17、25112022 7 图6 安全网示意图 图7 因功能要求设置于安全区内物体的限高示意图(D=26m)安全区可不为实体;如为实体时,其表面不得超过 FATO 边界高度。可行时,安全区的表面应予以处理,以防止直升机旋翼下洗流(下吹气流)扬起漂浮杂物。图8 安全网安装示意图 6 设施设备 一般规定 DB 43/T 25112022 8 6.1.1 设计机型 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以M171、K32为参考使用机型,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地以AW139为参考使用机型,以此确定起降点标志尺寸和画法。6.1.2 起降点表面 表面应进行防滑和保护处理。表面颜色(标志背景色)应与标志使用颜色差别明显,禁止

18、使用标志使用颜色为机坪背景色。标志使用颜色主要有白色、黄色、红色、黑色、橙色、蓝色,起降点表面宜采用绿色或暗灰色。6.1.3 设施配备 直升机起降点应配备地锚、风向标与气象仪、目视助航灯光、消防设施,楼顶起降点应配备安全网。视频监控、航空电台等设施可根据需要配备。所有金属设施、机电设备均应防雷接地。标志 6.2.1 识别标志 FATO内应设置直升机起降点识别标志,且标志位于TLOF中心。直升机起降点识别标志应采用白色字母“H”表示。该标志的尺寸不得小于图9所示的尺寸。医院直升机起降点的识别标志,应采用白色“+”字及加在其中央的红色字母“H”表示,如图9所示。夜间使用的直升机起降点,“H”标志宜

19、涂刷反光漆。图9 直升机起降点识别标志 6.2.2 最大允许质量标志 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应设置最大允许质量标志。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宜设最大允许质量标志。最大允许质量标志宜位于TLOF 或 FATO 内,按能从主要最终进近方向识别进行布置。最大允许质量标志应由数字及后随的字母“t”组成,用以表明以吨计的允许直升机质量,其中数字可以是DB 43/T 25112022 9 一位数、两位数或三位数的整数,也可以带一位小数。最大允许质量标志的数字和字母应采用与背景有明显差别的颜色。数字和字母尺寸比例和形状应符合MH5013标准要求。6.2.3 FATO 边界标志或标志物 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

20、降点的 FATO 范围不明显时,应沿 FATO 边界设置 FATO 边界标志或标志物。FATO边界标志或标志物的宽度和长度应分别为 30 cm 和1.5m,相邻标志或标志物之间的间隔不小于1.5m,不大于 2 m。标志或标志物的颜色均为白色。四边形FATO 各角点上应设置标志或标志物。如图10所示。6.2.4 TLOF 边界标志 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FATO与TLOF重合,应设置 TLOF 边界标志;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 TLOF 的边界不明显时,应沿 TLOF 周边设置 TLOF 边界标志。TLOF 边界标志应采用连续白线,宽度不小于30 cm。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中,TLOF

21、与 FATO 重合时,仅设置 TLOF 边界标志。如图10、图11所示。图10 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地 FATO 边界标志示意图(FATO 与 TLOF 不重合)DB 43/T 25112022 10 图11 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最大允许质量等标志示意 6.2.5 接地/定位标志 当直升机需要接地或由飞行员准确定点接地、以及在允许直升机悬停转弯的机位上,应设置接地/定位标志。接地/定位标志的中心应与 TLOF 中心重合。接地/定位标志应采用一个黄色圆环,环的线宽至少为0.5m。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接地/定位标志圆的内径应为13m,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应为10m。6.2.6 直升

22、机起降点名称标志 直升机起降点应设置直升机起降点名称标志。标志的设置宜在水平面以上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采用双名称标志。同时包括两个名称:1)“湖南应急”四个汉字加起降点编号表示,起降点编号按照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编制;2)包含地名在内的名称标志。标志所用汉字或字母、数字的高度,对于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不小于1.5m,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不小于1.2m。除最大允许质量标志以外,标志所用字体宜采用黑体。标志的颜色应与背景有明显差别,首选白色。如需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使用直升机起降点,该标志宜有内部或外部照明。6.2.7 其他标志 直升机机位、飞行

23、航径对正引导等其他标志,如有需要设置,应遵循MH5013的规定。地锚 6.3.1 直升机机位上应设置 4-6 个地锚,用于固定直升机。6.3.2 机位与 FATO 重合时,地锚设置在临近 FATO 边界的内侧或者外侧,以 TLOF 中心点为圆心,成圆形均匀分布。6.3.3 地锚采用不锈钢材料或者镀锌钢材制作。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锚抗拉力不小于 6.5t,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锚抗拉力不小于 3.5t。6.3.4 开放式地锚在直升机起降点表面的开口直径 1015cm、深度 10-15cm,地锚环形拉杆顶部与直升机起降点表面平齐。DB 43/T 25112022 11 6.3.5 地面应急救

24、援直升机起降点地锚与深埋地下约 1.5m 的镀锌角钢焊接,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地锚通过镀锌钢筋与主体建筑结构钢筋焊接。直升机表面静电可通过连接地锚释放。风向标与气象仪 6.4.1 风向标 至少设置一个风向标。风向标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风向标能指示进近和起飞区上空风的情况,而不受附近物体或直升机旋翼下洗流(下吹气流)的影响;从飞行中的、悬停的以及在活动区的直升机上应能看到风向标;如 TLOF 易受干扰气流的影响,则宜在该区附近设置附加风向标。风向标宜采用轻质纺织品做成截头圆锥形,其尺寸不小于以下规定: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风向标长度 2.4m,大端直径 0.6m,小端直径 0.3m,立杆

25、高度 3m;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风向标长度 1.2m,大端直径 0.3m,小端直径 0.15m,立杆高度 1.5m。风向标的颜色应与地面背景差别明显,宜采用橙色与白色、红色与白色,两种颜色构成五个等距相间的环带,两端环带采用较深颜色。如需在夜间使用起降点,风向标应加以照明。6.4.2 气象仪 直升机起降点宜设置气象仪。气象仪宜位于进近方向两侧,高度控制在过渡面以下,同时受其他障碍物影响较少,能真实反映直升机起降点气象数据。气象仪主要包括风速、风向两个要素,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可增加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雨量等要素。目视助航灯光 6.5.1 一般规定 灯具设计应符合国家民航局的有关规

26、定。直升机起降点周围可能产生直接或反射眩光的外来光源,除按规定设置的导航灯外,应予以遮蔽或移位。6.5.2 直升机起降点灯标 需要远距离目视引导或者由于周围灯光使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识别困难时,应设置直升机起降点灯标。直升机起降点灯标应设置在直升机起降点内或其邻近处,宜架高,确保飞行员在近距离内不感到眩目。如直升机起降点灯标在近距离内使飞行员感到眩目,可在进近的最终阶段和着陆过程中将其关闭,也可调低灯标的光强至 10%或 3%。灯标发出的光应从所有方位均能看到。灯标闪光频率、有效光强分布等参数,应符合GB/T 7256、MH 5001和MH 5013中的规定。6.5.3 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

27、点 FATO 边界灯 供夜间使用的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应设置FATO边界灯;但当FATO与TLOF几乎重合或其范围明显时,可不设。如图10所示。FATO 边界灯应沿 FATO 边线设置。灯具应均匀设置,如该区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每边设置不少于4个灯(包括每个角上的灯);如该区为其他形状(包括圆形),灯的间隔不得大于5 m,最少设置 10 个灯。DB 43/T 25112022 12 FATO 边界灯应为恒定发白光的全向灯。灯的光强需要调节时,应发出可变白光。灯的光强分布应符合MH5013要求。灯的高度不应超过 25 cm,当高出地面的灯会危及直升机运行时,应采用嵌入式灯。6.5.4 TLO

28、F 灯光系统 供夜间使用的直升机起降点地,应设置TLOF灯光系统。直升机起降点的 TLOF 灯光系统由边灯和泛光照明灯组成,如图10、图11所示。TLOF 边灯应沿TLOF边线或在距边线不超过1.5 m的范围内设置。当 TLOF 为圆形时,边灯应沿TLOF周边以适当的间隔均匀布置,对于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其间隔不得大于 5 m;对于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其间隔不得大于 3 m。每边(含每个角上的灯)应至少设置 4 个灯。TLOF 为圆形并且灯沿周边均匀布置时,应至少设置 14 个灯。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的 TLOF 边灯,应安装得使飞行员不能从 TLOF标高以下观察到。TLOF边

29、灯应是发绿色光的固定式全向灯,高度不应超过 25 cm。当高出表面的灯会危及直升机运行或 TLOF 尺寸小于1.0D(地面26m、楼顶17m)时,应采用嵌入式灯。边灯的光强分布应符合MH5013要求。TLOF 泛光灯的位置设置不得使飞行员或 TLOF 上的工作人员感到眩目。泛光灯的排列和方向应使阴影减至最小。TLOF 泛光灯的高度不得超过 25 cm。光强、照度应符合MH5013要求。不具备安装灯具条件、需临时夜间使用时,应采用移动式直升机起降点灯光系统,灯具高度不应超过25cm,且能承受直升机下洗流冲击、不移动。6.5.5 航空障碍灯 直升机起降点周边存在超高障碍物,且无法改造时,在其上方应

30、设置航空障碍灯。障碍灯的设置应符合MH/T 6012规定。6.5.6 其他灯具 因场地条件限制需要,需使用进近灯光、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等灯光系统,或需配置其他专用灯具时,应符合MH5013规定。救援和消防设备 6.6.1 直升机起降点应设置泡沫消防系统,配备消防救援设备,参照 MH5013 执行。6.6.2 无法设置泡沫消防系统时,可改用移动式泡沫消防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7 信息公示 信息公示牌 7.1.1 公示内容 标题:“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公示牌”内容:名称、编号、基准点经纬度、标高、表面结构、尺寸、承载强度等,见图12所示。DB 43/T 25112022 13 图1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

31、降点信息公示牌 7.1.2 安装位置 每个直升机起降点应至少安装1块机场信息公示牌。地面直升机起降点(含地面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和地面临时起降点)信息公示牌宜安装在进近方向的两侧,且距离安全区外侧3-5m,安装后的公示牌不得妨碍人员活动,且便于观察其公示内容。楼顶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信息公示牌宜安装在起降点入口附近、主楼梯通道一侧,其顶部高度不超过起降点表面。7.1.3 公示牌制作 公示牌板面采用304不锈钢制作,板厚不少于2mm,板面高度600mm、宽度800mm,文字、图案均采用蚀刻方式。样式如图12所示。安装公示牌板面的支撑结构形式,可灵活处理,以便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指路标志 7.2.1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指路标志应符合 DB43/T 1483 规定。7.2.2 标志版面如图 13 所示。DB 43/T 25112022 14 图13 指路标志参考样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