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惩戒是否真的不需要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2906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惩戒是否真的不需要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惩戒是否真的不需要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完整版)教育惩戒是否真的不需要了?教育惩戒是否真的不需要了?山东省沂水县高桥教委 王会华邮编:276400 邮箱Whh05392008 电话15863980627近些年来,体罚几乎成了教育界忌讳莫深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着有些人就把惩戒等同于体罚了,我认为有必要对教育中出现的惩戒现象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 一、惩戒的必要性教育惩戒是指在学校中,针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不包括体罚)。惩戒与奖励相对而言,是在学校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以制止某种行为发生的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改正缺点和错误.惩戒的具体方式由轻到重依次为:口头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这与

2、体罚是不同的。现行教育政策法规并未提供明确的教师惩戒依据,例如义务教育法中对教师课堂管理权规定得不明显,只在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没有规定教师课堂中有无管理权,有哪些管理的方法等。这就造成许多教师更多的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却找不到自己的“权利”,然而丧失了“权利”的教师也就丧失了“责任:现在很多教师认为对于一些违纪现象“管不了就不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是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必要进行管理,甚至有些学生们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你不是我的班主任,凭什么管我”。很多学校的教师不愿当班主任已是不争的事实,我想主要原因不是怕工作辛苦,而是班主任工作会让自己变

3、得进退维谷,无所适从。古人说:“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为治”。一个没有管理权的教师如何才能组织学生在干扰不断的课堂中进行有效地学习,怎样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不反对教育的平等性,但是更不能否认了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现在有些人对待教育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动辄以“人文者”自居对施教者横加指责,总爱把“体罚”一词挂在嘴边,肆意扩大“体罚”范围,使许多处在一线的教师十分厌烦。其实这是一种对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性一知半解却爱指手画脚,对教育缺乏必要的尊重的表现。这些人忽视了已是弱势力量的教师群体的任务、价值和作用,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今教育理论研究只对教育应然模式进行分析,

4、却忽视对教育实然状态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只是想象“真空课堂的样子,把假设作为理论来源,这种理想化的研究把教师想象成“能力超凡的魔法师”,却忽视了“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劳动过程。原来所说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学习精神被“学习是快乐的,学习应是一种享受”所代替,真不知到底谁对孩子说的是真话,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实外国学校也存在着惩戒:新加坡的学校惩戒就很严厉,美国有23个州规定了学校可以对学生实施惩戒,韩国也于2002恢复了刚刚被禁止的惩戒的规定.但是这并没有使这些国家背上“野蛮教育”的名声,而我国对此十分敏感。我国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长期形成的教育方法有些带有惩戒的色彩,虽不一定正确但是

5、实践证明管用,如果弃之如敝履,恐怕也不符合科学精神。既不学到西方的教育方法,又抛弃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便可能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直匍匐而归耳”。二、惩戒的合理性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从别人对他的认识开始的。一个人在集体中不可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应考虑别人的感受、态度和看法,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当个人行为侵犯别人利益或集体利益时,就是不正当的,必须接受惩戒.惩戒既有教育性又有强制性,二者结合才有矫正功能-惩戒的目的所在。(一)惩戒有利于个人成长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戒,只应当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子产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如弱,民

6、懦狎而玩之,则多死焉。”从小教育学生不去违纪,可以避免其因为对违纪后果不以为然而将来触犯法律,因为违反纪律可以免除惩戒,而触犯法律不可能会免除处罚。肖庆华教授曾经对教育惩戒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概括: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分清是非曲直,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感受真实的生活和民主精神,形成“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和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总之惩戒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二)惩戒有利于正义、健康、向上的班风的形成司马光说:“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养莨莠者害嘉谷,赦有罪者贼良民”。犯而不校会引起一种“从恶”效应:如果恶的现象没有得到纠正和处罚,其他人就会争相效仿;而且不惩戒会使其他众多遵守纪律

7、的学生对整个班级规定和教育制度丧失信心,对教师的威信和公正产生怀疑,让学生感受不到正义和真理的存在,整个班级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教育教学质量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三)惩戒是教师尊重,负责任、爱的体现如果禁止惩戒就意味着让老师被迫“装聋作哑”,让站在两难之地上的教师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否定惩戒势必滋长犯错学生思想深处的劣根性-逃脱责任的侥幸心理;如果不能很好的让孩子认识错误的危害性,只寄希望于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改正错误,那只能是一厢情愿。为了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故意扰乱教学秩序、侵犯别人受教育权的行为在劝告根本无效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实施惩戒。“爱之愈深,责之愈

8、切”,表面的严厉不能掩盖教师对学生的爱、扶助和理解。正是教师的责任心,才使教师去主动管理违纪行为,避免坏习惯的进一步形成和不良后果的进一步扩大。三、惩戒的有效性据调查表明:在没有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时,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监督和管理,认可惩戒.但惩戒应当合乎法律、道德规范和教育规律,应考虑时间、地点、情境、学生的个性及承受力等。我认为惩戒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先教后罚“(孙武)约束即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对于

9、班级纪律也应是如此,所规定内容必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不能不教而诛,荀子富国中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先进行纪律教育既可以减少违反纪律的情况出现,又有利于班级纪律的贯彻执行,还可以使受惩戒的学生在思想上主动接受,避免一些抵触情绪.第二:契约班规对于班级纪律规定内容不应是班主任教师的一人见解和主张,而应是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修订的结果,集中体现全班学生的意志,这样就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来管理班级。只有人人参与才能做到相约无犯,共同管理,一种“法治”而非“人治”的班级民主管理氛围就会出现。契约式班规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第三:问明原因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可以先听学生自主申辩或解释,因

10、为一般情况下违纪或多或少都有理由,教师应当先了解清楚,当然还应区分真伪,辨别是否成立,是故意还是过失等,弄清事情的本质和原因。尽量做到慎罚,以确保惩戒的公正性.第四:注意做后期工作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恰巧窦建德来袭,谋臣封德彝主张后退,李世民没有同意,后来果然战争取得了胜利,李世民安慰封德彝说:“不用公言,得有今日,智者千虑,不免一失乎?”这便是做后期工作.做后期工作对于教师惩戒之后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不至于在受惩戒的学生的思想上留下后遗症,不会因为受到惩戒而打消其积极性和进取心,这样既让其认识到违犯纪律的危害性,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起到了矫正的作用。总之,禁止体罚并不是禁止惩戒,惩戒不是体罚,惩戒是必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不是对学生身心的伤害和摧残,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就像酒只有发酵之后才能闻到芳香一样,惩戒只有经过认真反思之后才能认识到它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