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2157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 学 课 程 资 源第19卷29 张年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北京100097)摘要: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是引导学生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结构化重组、深刻把握学科本质、迁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适应立体、多面的社会实践,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基于深度学习的思政复习课教学,宏观上,立足整体建构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实现立体化、综合化学习;微观上,从关键处着力,帮助学生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具体策略有:通过关键教学环节叙写学习目标,引领学生素养进阶;围绕真实情境整合设计挑战性任务,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指导学生聚焦分

2、析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逻辑化思维;基于自主学习与活动,引导学生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探索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深度学习;建构学习单元;思维逻辑化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34(2023)0810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新授课掌握知识,通过复习课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综合运用,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活动体验、综合分析等,对所学知识进行结构化重组、深刻把握学科本质、迁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适应立体、多面的

3、社会实践,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本文基于深度学习,从宏观设计和微观突破两个角度,阐述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的探索成果(图1)。一、宏观设计:立足整体建构学习单元,打造立体化学习体系深度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是指多种知识和信息间的联结,包括多学科知识融合及新旧知识联系。深度学习提倡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1。因此,综合性、立体性是深度学习下复习课的鲜明特征,教师在进行复习课学习单元的建构时,一定要通盘考虑,从模块整体和学科整体出发,思考本学习单元与模块其他学习单元之间的关系、本学习单元在整个学科中的地

4、位,进而通过序列性的议题设计、前后贯通的内容复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选用素材资源时也要有整体思维,考虑事物前后相继和四面八方的联系,从而实现素材资源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打造综合化、立体化的复习模式。以脱贫攻坚为情境,组织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内容的复习时,以“为什么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中国怎样科学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这场脱贫攻坚给我们带来哪些经验和认识”三个序列性议题统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学习单元的复习。不仅为教学活动的层层推进提供纽带,引领学生深刻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结构性,寻找相关学习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利于学生将学科内容和立体、丰富的社会生活建

5、构关联。学科大概念也能凸显引领作用。在进行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复习时,围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大概念,可以连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等内容,进行整合复习。围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普遍规律”的学科大概念,可以整合“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复习。这图 1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习课教学分析立足整体建构学习单元,打造立体化学习体系叙写关键教学环节学习目标引领学生素养进阶聚焦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化思维基于自主学习与活动

6、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围绕真实情境设计挑战性任务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宏观设计微观设计30中 学 课 程 资 源第8期样的复习让学生理解知识不是一个个零散的点,而是整体的、系统的,是可以进行调适、组合的。二、微观突破:关键处着力,帮助学生实现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综合运用,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关键之处与薄弱之处发力,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1.叙写关键教学环节学习目标,引领学生素养进阶学习目标不仅引领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可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清晰、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能够让学

7、生知道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可利用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学习目标的叙写,描述学生经历情境后预期的学习结果,提供可以判断学生表现的指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主导的反思性学习2;当学生发现自己偏离学习目标时,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控与改进。因此,在深度学习的复习课教学中,不仅要叙写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在一些关键的教学环节,还要叙写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主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自主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在“中国怎样科学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为议题统领的“辩证思维”学习单元教学中,三个教学环节学习目标的叙写为例。环节一:关注社会,我有思考情境概述:党中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坚持

8、“六个精准”扶贫理念,实施“五个一批”扶贫工程。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我国在脱贫攻坚中的具体做法,深刻领悟辩证思维的科学性。(2)从人民战贫困的行动中感受先富帮后富、东部帮西部、“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环节二:改变世界,有我参与情境概述:贵州某贫困地区面临困境。学习目标:运用辩证思维,为解决贵州某贫困地区面临的困境出谋划策,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树立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辩证思维的认识与理解。环节三:面向未来,共勉共进情境概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上。学习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取

9、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的社会发展做出合理预测,树立科学精神,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学习目标的叙写不仅引导学生自我调控学习,更引导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与生活的意义,调控自我成长。2.围绕真实情境设计挑战性任务,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复习课的教学不能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要基于情境,设计挑战性任务与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复习课情境与任务的设计要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引导学生解构、重构已有知识,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从而实现迁移运用。复习课情境与任务的设计要突出真实性、结构化、进阶性的原则。学生只有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应用这些知识,知道

10、在面对新的真实情境时如何调适、修正这些知识,能够解释信息、创建模型、解决问题、建立与其他概念和学科及真实情境的关联时,学习才是真实、有深度的3。同时,只有不断进阶的任务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真实情境是教学活动的基点,但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甚至是杂乱的,不利于教学活动在有限时间内的开展,这要求教师对情境进行加工。例如,在进行“实现人生价值”这一内容的复习时,以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及新时代的青年事迹为素材,在“怎样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议题统领下,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一:两代“90后”的共同选择情境概述:九十多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离开战场后,隐藏功名,默默奉献;新时代发展中,以青年一代“90

11、后”为代表的青年在各种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担当奉献。挑战性任务:两代“90后”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选择,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环节二:老一代“90后”的选择:从英雄到平民情境概述:战争时期,英雄们义无反顾走上战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英勇战斗;和平时期,他们隐藏功名,默默奉献。挑战性任务:许多人钦佩保家卫国的英雄,向他们致敬。但也有人认为他们隐藏功名吃亏了。你怎样看待中 学 课 程 资 源第19卷31英雄的选择及人们的不同态度?环节三:青年一代“90后”的选择:从凡人到英雄情境概述:在脱贫攻坚舞台上贡献着自己力量的

12、“黄文秀”们;家被洪水淹没却不愿转移,坚持留在村里24小时巡堤抢险的青年村干部;重庆山火时向火场开进的摩托车骑手生活中的普通人逆行而上,成为英雄。挑战性任务: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哲学和文化的知识,谈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怎样才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三个教学环节中的情境设计对素材进行了提炼与整合,采用结构化的处理方式,将两代“90后”共同和不同的选择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富有感染力的对比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围绕议题让情境有序展开,层层推进,又触及学生心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挑战性任务的设计层层递进,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重组整合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推

13、动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思辨分析能力、开放创新能力的发展。3.聚焦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化思维部分学生难以处理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挑战性任务,习惯直接用背诵的知识应对相关问题;但现实生活复杂且多变,死记硬背的知识根本无法应对变幻莫测的真实生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试题情境(现实生活)出发,建构以分析与解决问题为中心的逻辑化思维。例如,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单元中,可以设计类似情境与任务。有人说,传统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跟人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进化。那一件件质感优异、造型优美的文物,是先人“用生命造物”的果实,而今人通过使用、欣赏和传承,分享着古人的情感、想象力和对美的理解。那些古

14、书典籍、诗词歌赋、圣贤思想不只与古人有关,更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后人有关。传统文化在与现代人们共生共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很容易认识到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但如仅分析至此,说明学生思维的单点性特征突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看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和今人联系的纽带,从而认识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2)。同时,许多优秀的传统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从文化层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5、和发展。可见,运用联系的观点寻找知识与情境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再如,在“辩证思维”学习单元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类似情境与任务。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有些传统企业出现经营困境,员工进入“无班可上”的待业状态,企业无力支付员工基本工资;而随着电商的发展,一些新零售企业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面临“人手不够”问题。各地政府采用创新方式盘活就业市场,与众多企业携手,开创性地推出“共享员工”机制(图3),让暂时“无班可上”的企业员工到人手不够的企业工作。这一创新方式精准定位企业痛点,实现供求双方快速、精准匹配,迅速得到积极响应。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共享员工”模式是如何破

16、解企业困局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任务情境所阐述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传统企业与新零售企业面临着不同问题,一个是员工“无班可上”,一个是人手不够,问题共性显然是员工。因此,企业采用“共享员工”模式,图 2 利用发散思维看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社会先人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用欣赏传承今人个人文化获得文化滋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图 3 “共享员工”机制经济发展劳动者消费者传统企业困境解决新零售类企业企业用工新思路“无班可上”共享员工人手不够32中 学 课 程 资 源第8期既解决了传统企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又满

17、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显然,任务情境基于“个性共性个性”的逻辑思路呈现问题,学生如果能够把握这一逻辑思路,从情境的文字描述中提炼思维路径,就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作答。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逻辑结构。除了常见的并列、递进、发散、聚合的逻辑关系外,有的任务以时间或空间线索来呈现,有的以主、客体的逻辑关系或内容与形式的逻辑关系来呈现,还有的从认知理解到行为实践,而开放性任务多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来呈现。这就需要学生从情境描述中抽离其内在的逻辑结构。由图4可知,无论哪种逻辑关系的呈现,其立足点都是辩证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辩证思维作为思考、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

18、,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多角度思考,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深入思考,学会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思考,将辩证思维内化为思维逻辑主线,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分析、解决问题。4.基于自主学习与活动,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是深度学习,而不是浅层学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完善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素材、设计情境与任务、自主作答,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的过程,更是评价学习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弘扬民族精神,涵养家国情怀”议题统领下进行的专题复习中,可以由学生

19、自主设计情境与任务。教师让学生选择在脱贫攻坚中最感动的人、物或事命题并作答。这并非不需要教师,而是要求教师潜移默化地发挥引领作用。比如,任务要求学生选择最感动的情境命题,就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给予的评价同样是教师发挥引领作用的过程。高中生关注时政,让学生自主搜集素材并命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成就的分析与思考,展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经实践,学生在命题过程中,搜集的素材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脱贫攻坚过程中感动的人和事,还包括各种诗词、歌曲、画作,充分展现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情怀。当学生把“只要我还干得动,就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

20、做事!带我们村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等内容作为试题情境呈现时,当学生把“为什么新时代的青年会从城市走向农村,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作为设问呈现时,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态度,对价值的判断与选择。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意义关联,让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旅程的终点不是让学生获得零散、呆板、无用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知识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健全的人格和精神的成长,成为

21、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深度学习下的复习课无论从宏观设计还是微观突破,都力图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进阶,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参考文献:1 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58.2 王静慧.创设多维情境让议题式教学走向深度学习 以一堂高三哲学复习课为例J.福建教育,2020(25):42.3 刘月霞.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7.图 4 逻辑思路逻辑思路(立足辩证思维)并列式主体角度递进式直接间接现象本质发散式总分聚合式分总总分总式时空线索个性共性个性议论文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知理解一行为实践主客体的逻辑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