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1918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专项训练1单选题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6B60C75D802、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3、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4、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是()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2、的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5、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7、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9、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10、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

4、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多选题1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物体放热,温度一定降低C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D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13、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

5、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B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实验过程中第5h的室温是20CD两个保温杯里的水在第1h内温度变化相等1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吸热15、如图为质量相等的M、N两

6、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是晶体,N是非晶体BN可能是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N物质在27min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D在第5min,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填空题16、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_的。17、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

7、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18、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_的。19、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一段时间后,眼罩的玻璃片常常变得模糊不请,这是由于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放在

8、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表面上都有一层白白的霜,这是由于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选填“内”或“外”)表面。20、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热量。13(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_02F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在温度的定义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然后将0到100平均分为100份,每份1;本

9、题中,按照温度的定义,题中的温度计1对应的标准温度计的的度数为100C(90-10)=1.25C当测得水温温度为70时,实际温度为1.25(70-10)75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C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3、答案:D解析: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是开灯时灯丝中的钨由于高温升华形成钨蒸气,当灯关闭时温度降低,在灯管两端凝华形成的。故选D。4、答案:B解析:AB打开冰箱门,看到“白气“,这是空气中

10、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错误,B正确;CD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C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C霜是气态变成固态的凝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B解析:ACD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等都是减缓水分蒸发的方法,故ACD不符合题意;B能使蒸发变快的方法有:提高液体温度、增加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和增加液体表面积

11、等等,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能够使水分蒸发加快,故B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D解析: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故正确;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正确;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故正确;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留在被测液体中,故错误。故选D。8、答案:A解析: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A正确;B雨是云层中的小冰晶熔化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因为冰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当气温等于0时,雨是液态的水,向外放出热量也会形成固态的冰晶(雪)。故C错误;D由图可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5,但因夜晚温

12、度普遍低于白天,故夜晚温度不可能达到5。故D错误;故选A。9、答案:A解析: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A正确;B雨是云层中的小冰晶熔化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因为冰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当气温等于0时,雨是液态的水,向外放出热量也会形成固态的冰晶(雪)。故C错误;D由图可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5,但因夜晚温度普遍低于白天,故夜晚温度不可能达到5。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C解析: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11、答案:CD解析:A樟脑球变小了,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CD。12、答案:ABD解析:A晶体才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故A错误,A符合题意;B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比如晶体的凝固过程持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B符合题意;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

14、ABD。13、答案:AC解析:A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而保温效果是通过水冷却的时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C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实验过程中的室温为20C,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保温杯甲在第1h内的温度变化量比保温杯乙大,故D错误。故选AC。14、答案:BC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A错误;B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正

15、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C正确;D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BC。15、答案:AC解析:A由图象知,M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N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由图象知,N熔化温度为0,即其熔点为0,冰在标准大气压下,其熔点也为0,所以N可能是冰,它在第2min开始熔化,至第7min熔化完成,历时5min,第5min还是在熔化,所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上,温度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C。16、答案: 液化 放出 运动解

16、析:12火箭离开地面时,高温火焰喷到发射架下的大水池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而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到周围的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3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升空时,火箭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地面是运动的。17、答案: 低 B 20解析:1 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瓶里的液体体积收缩,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低。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里面的液面相平,乙图中的B方法是正确的。3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20。小提示:.18、答案: 液化 放出 运动解析:12火箭离开地

17、面时,高温火焰喷到发射架下的大水池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而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到周围的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3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升空时,火箭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地面是运动的。19、答案: 液化 凝华 内解析:1在抗疫战斗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而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眼罩液化为小水滴。2在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上的霜,是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3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20、答案: 97.5C 吸收解析:1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液体的沸点;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97.5C。2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把蜡烛移开,水没有热量可以吸收,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