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31911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3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第一单元 方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

2、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时安排: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课本P16) 3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本P711)3课时 整理与复习(课本P1214) 2课时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

3、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4.通过调查、观察、交流活动,了解数字信息的广泛应用,体会实际价值,感受编码的思

4、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课时安排:6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2.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理解分数的意义。课时安排:11课时第五单元 找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

6、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2。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 . 3.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课时安排:2课时第六单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7、 4.让学生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1.约分和通分的方法.2.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3。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课时安排:9课时第七单元 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

8、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八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

9、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5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10、法 。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3。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时安排:5课时第九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

11、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3.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课时安排:3课时第十单元 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

12、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通过对图案图形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由圆组成的图形美,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 2。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课时安排:10课时第十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

13、公因数的含义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

14、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15、。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

16、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板书: X50=100 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第二课时 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

17、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

18、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 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3完成练习一第6题。学生认真看图弄清题图的意思后填空再集体交流.

19、四、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板书: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第三课时 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2017=3712Y=4 a12=35 21b14 x=142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20、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9题 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第11题 出示题图,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第12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结果并统计正确率。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页。第四课时 等

21、式的性质(二)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流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

22、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51出示例5题图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练一练第1题三、教学例61出示例6教学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

23、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8试一试出示X0.2=0。8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9练一练第2题四、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1题2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 生独立填写,师巡视。3练习二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

24、生板演后集体订正交流。五、全课总结 你今天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六、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5页。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教学例71出示例7,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

25、样检验的?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计算的)8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9试一试10练一练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出示题图,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2练习二第5题。学生看题图独立完成.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4练习二第7题。学生列方程解答。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觉得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7页。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

26、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二、练习二第8题1指名读题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三、练习二第9题1指名读题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四、练习二第10、11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交流,重点请学生说说数量间的关系。五、练习二第12题1指名学生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大瓶

27、和小瓶容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大瓶和小瓶饮料的价格之间有什么关系?2列出数量关系式。3提出问题并用方程解答.4集体交流六、课堂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七、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8、9页。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4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流程:一、回顾与反思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等式的性质:等

28、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二、练习与应用第1题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后集体交流结果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帮有错的学生订正. 第3题 学生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结果。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0页。

29、第八课时 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探索与实践”的题目。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做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读题后说说数量间的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集体订正2做练习与应用第6题: 学生列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3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二、探索与实践出示第8题题目。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小组内交

30、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1)abc的和等于3b.(2)3X=99 X=33(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第9题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全班交流:(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

31、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三、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1、12页。确定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流程:一、教学例1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吗? 生可能出现:A 第3排第4个 B 第4组第3个(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

32、书)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二、巩固练习1生活中应用数对(1)根据位置写数对(练习三第2题)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吗?独立书写,全班交流。(2)根据数对找位置(练习三第3题)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九块花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7,2)、(5,3)、(9,3)、(3,4)、(7,4)、(11,4)、(5,5)、(9,5)、(7,6),请你用彩笔给花色地砖涂上色。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学生操作后交流。得出:表示同一行中花砖位置的数对

33、,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同一列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过渡:用数对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个人的座位,一块砖的位置,如果是一张平面图,数对能表示一个具体的地点吗?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3页。确定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4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流程:一、教学例21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点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出示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87654

34、3210 北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游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 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6),可能是哪里?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小强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

35、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二、巩固练习1.练一练2。练习三第4题三、总结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补充习题第14页。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 2逐步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旋转后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流程:一、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说说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用数对表示。 2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横、竖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说学

36、校会议室地面中花色地砖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说说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 4下面是实验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 (1)请学生分别在图上用数对表示各场所的位置.指名交流 (2)图上的(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说说通过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图书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小强家的位置在(2,7),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家到实验小学的路线吗? 5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注意要把各个班一个一个写清楚。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

37、 说说x可以哪些数?为什么? (x,5)可能是哪几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5,y),可能是哪个班? 小结:像这样的数对表示方法,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另一个数没确定,它所表示的位置就是不确定的,可以某个整列也可以是某个整行.所以在用数对表示的时候一定要分别写清楚两个数据。 6在操场上设计摆放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的位置。 说说: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摆放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把摆放好的位置,用数对一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7(1)用数对分别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指名交流 (2)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画出该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三个顶点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3)把三角形绕C点每次

38、顺时针旋转90,一共画4次,看看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4)顺次连接4个顶点,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8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39、(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二、课堂练习补充习题第15页.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40、学会找公倍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流程: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1操作活动。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2想像延伸。提问: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4揭示概念。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引导: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为什么?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自主探索。提问: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