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二版)作业治疗技术第八章 助行器 作者:作者:徐远红1本章内容概述杖类助行器助行架轮椅第一节概述概念应用目的 分类使用原则 助行器概念帮助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减轻下肢负荷、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辅助人体稳定站立和行走的工具或设备称为助行器,也可称为步行辅助器助行器应用目的减轻下肢负荷,支持体重 保持平衡 增强肌力 缓解疼痛,改善步态 辅助移动及行走 其它目的:代偿畸形,用作探路器等助行器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无动力式助行器、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和动力式助行器根据操作方式:按照国家标准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类和术语分类 1.单臂操作助行器:常称为拐杖,包括手杖、肘(拐)杖、前臂
2、支撑拐、腋(拐)杖、多脚拐杖和带座拐杖 2.双臂操作助行器:常称为步行器,包括助行架、轮式助行架、助行椅以及助行台助行器使用原则使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定 明确应用助行器的具体目的及环境 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使用前应检查助行器的完整性,确保安全定期对助行器及其附件进行检查,防止意外第二节 杖类助行器手杖 肘拐 前臂支撑拐 腋拐 手杖最常见的助行器 手杖辅助行走,稳 定性和支撑力最差分为单足手杖和多 足手杖两大类 单足手杖钩形丁字形斜形铲形球头鹅颈型杖多足手杖三足手杖:3个支撑点 四足手杖:四个支撑点 手杖适用对象单足手杖: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患者、老年人 三足手杖:平衡能力
3、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四足手杖: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单足手杖长度的测量 无站立困难患者站立困难患者 手杖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肘关节弯曲2030,两肩保持水平健侧手拿手杖,健侧先上,患侧先下原则腕和手必须能支持体重目视前方行走,正常的足跟先着地及足趾蹬地的步态 四足手杖离患者身旁距离应适当肘拐 带有一个立柱、一个手柄和一个向后倾斜的前臂支架的助行器肘托托在肘部的后下方 常成对使用 肘拐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相对较笨拙,需要反复练习上肢应有良好的力量,能较好支持体重 前臂套应松紧适宜 过紧 肘拐难于移动 太松 失去支撑力 前臂套应保持在肘与腕之间
4、中点稍上方 过低 支撑力不足 太高 影响肘关节活动甚至损伤尺神经前臂支撑拐 带有一个特殊手柄和前臂支撑支架的助行器 常用于下肢单侧或双侧无力而腕、手又不能承重的患者前臂支撑拐长度测量立位测量:患者站直,目视前方,肩臂放松,测量自尺骨鹰嘴到地面的距离 卧位测量:足底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加2.5cm 两种测量方法测出的长度均与托槽垫的表面到套头之间的距离相当 前臂支撑拐使用注意事项 手从托槽上方穿过,握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撑在托槽上,承重点应在前臂 托槽前沿到手柄之间距离适当前臂支撑拐不能放在离身体前方太远处,否则会引起立位平衡失调无监护下行走之前要确认患者已具有充分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腋拐 人们熟悉常用
5、的助行器分长度固定式与长度可调式两种 固定式 可调式腋拐特点优点:外侧稳定性好;平衡作用强;为负重受限者提供功能性行走;适合上下楼梯时使用缺点:使用不当,易产生腋下压迫,致腋窝内血管、神经受损;相对笨重,在拥挤的地方使用,存在安全问题腋拐长度测量 身高乘以77%身长减去41cm 站立腋下5 cm处至小趾外15 cm,大转子的高度为把手的位置仰卧位,下肢穿上鞋或配戴矫形器,将腋杖轻轻贴近腋窝,在小趾前外15cm与足底平齐处注意腋垫顶部与腋窝之间应有5cm或三横指的距离 腋拐使用方法迈至步:开始步行时常使用这种方法 迈越步:多在迈至步成功后开始应用 四点步:步行稳定性好,但速度较慢,步态接近正常步
6、行 三点步:步行速度快,稳定性良好 两点步:掌握四点步行后训练,稳定性不如四点步,但步行速度比四点步快。腋拐迈至步腋拐迈越步 腋拐四点步 腋拐三点步 腋拐两点步 腋拐使用注意事项 上肢和躯干需要有一定的肌力 上臂应夹紧,控制身体的重心,避免身体向外倾倒腰部保持直立或略向前挺出姿势拐杖着地点在脚掌的前外侧处,肘关节弯曲2030 腋垫抵在侧胸壁上,腋拐与躯干侧面成15角度 使用腋拐时着力点应在手柄处,而不是靠腋窝支撑,以避免伤及臂丛神经 第三节 助行架轻型助行架 轮式助行架 助行台 轻型助行架又称讲坛架或Zimmer架是一种三边形的金属框架带铰链结构的称为交互 式助行架 轻型助行架适用对象 需要比
7、杖类助行器更大支持的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者 全身或双下肢肌力差或不协调,需要独立、稳定站立者 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者 轻型助行架使用注意事项 患者迈步腿不要迈得太靠近助行架,否则会导致向后倾倒 训练时可系有颜色的带子或橡皮条以提醒患者 助行架应放在患者前方合适位置,太远易扰乱患者平衡 轻型助行架使用方法基本步态 免负荷步态 部分负重步态 迈至步 恢复早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恢复后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助行架基本步态助行架免负荷步态 助行架部分负重步态 助行架迈至步 先将助行架的两侧同时前移 将双足同时迈至前移后的助行架双后腿连线处 恢复早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恢复后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轮式
8、助行架 带有轮子的双臂操作助 行器,又称滚动助行架 前方两足各有一个轮子几种不同的变型 轮式助行架使用注意事项 应用简单,但运用时应选较大的空间患者应学会使用手闸并具有控制手闸的能力以免下斜坡时发生危险 因路面常不平整,户外应用特别小心 助行台 助行台是一种带有前臂托或台、轮子的助行支架,又称为前臂托助行架或四轮式助行架助行台支撑面积大、稳定性能好、易于推动 第四节 轮椅概述轮椅的结构和部件 轮椅的种类 轮椅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概述轮椅通常是指带有行走轮子的座椅,是康复中的重要工具 最老的轮椅:我国在公元六世纪制造的木质轮椅 第一只依靠患者自己力量来行驶的轮椅制造于17世纪 世界上最引入注目的轮
9、椅是微机控制的电动轮椅 轮椅的结构和部件轮椅的结构和部件轮椅架 轮 刹车装置椅座 靠背 轮椅架是轮椅结构的核心部分 分为固定式和折叠式两种 两侧扶手可以为活动式,方便上下轮椅 脚踏板和座位处均配有束带以确保安全轮 通常装有一对大轮和一对小轮 轮胎有实心轮胎和充气轮胎两种 实心轮胎多用于进出温度变化较大的浴室或铺有地毯的房间等使用环境 充气轮胎对于凹凸不平的路面,有避震作用 椅座及座垫椅座的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 座垫应具有均匀分散压力的特性和良好的吸湿性及透气性 座垫应软硬适中,能让患者乘坐舒适,避免压疮形成常用座垫:普通泡沫座垫、高弹力太空棉垫、羊剪绒垫、成形泡沫
10、塑料座垫、聚合凝胶座垫、气囊座垫等 靠背 承托乘坐者背部,分固定和可调角度的按其高度分为低靠背、中靠背、高靠背、高靠背加头托 低靠背允许患者躯干有较大活动度,但需要躯干平衡和一定控制能力 高靠背对躯干平衡和控制不好者较为实用 轮椅的种类及适用对象 普通手动四轮轮椅:适合大多数体弱病残者 多功能手动轮椅:适合高位截瘫或双下肢残疾者使用 单手驱动式轮椅:适合偏瘫患者使用 电动助力轮椅:适合上肢肌力较弱或运动功能较差的患者 电动轮椅:适合体弱、病残者在室内或在庭院近距离内使用 座便轮椅:适合高位截瘫和由各种疾病导致大小便失禁患者使用 躺式轮椅: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非常适宜 体育运动轮椅:适合下肢残疾患
11、者从事体育竞赛活动 轮椅的适应证 步行功能减退或丧失者非运动系统本身疾病但步行对全身状态不利者 中枢神经疾患使独立步行有危险者 慢性病患者和体弱者 轮椅尺寸选择座宽:轮椅两侧扶手侧板之间的距离;坐好后,臀部与轮椅座位两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应各有2.5cm间隙为宜 座长:靠背到座位前缘之间的距离;当乘坐者坐好后,腘窝部与座位前缘的间隙应以6.5厘米为宜 靠背的高度:靠背上缘高度应在乘坐者腋下约10厘米为宜 座垫与脚踏板之间的距离:腘窝处大腿前端底部约有4厘米不接触座垫 脊髓损伤患者使用轮椅的注意事项 损伤部位的高低决定肢体功能的恢复水平,并对轮椅提出不同要求 颈4损伤者:需配有小型呼吸机,轮椅上应装
12、有上肢悬吊架 损伤部位较低,上肢功能健全,特别是年轻患者,应训练好使用轮椅的技能,以增强康复后独立生活能力下肢伤残者使用轮椅的注意事项膝关节强直:轮椅应根据具体体位参数,配以下肢托架 单腿残疾:座垫上面与地面的距离非常重要,可通过大轮轴在轮椅架上的固定位置和座垫厚度来调节颅脑疾病患者使用轮椅的注意事项驱动轮椅时必须有护理人员陪同 脑瘫等乘坐的轮椅要求配有适当的托板靠垫,可使用低温热塑板材 制作托板靠垫一定要根据试用情况反复认真修整,避免压疮出现轮椅处方表姓名_年龄_住址_临床诊_残疾诊断_使用者类型:成年人_未成年人_儿童_普通人_截肢者_使用者体形参数:坐宽_cm 坐高_cm 坐长_cm 坐位臀足平面距离_cm 体重_kg驱动方式:手动(双轮、单轮:左、右)电动(手控、颊控、颏控、气控)其它_大轮尺寸:小轮尺寸:轮胎,普通硬橡胶_一般充气_低压充气_驱动环_座位:硬_软_特殊要求_靠背:普通_有靠头枕_靠背可倾_扶手:一般_可拆_可装小型书桌_脚踏板:普通固定_趾圈式_跟圈式_跟带式_特殊附件:手托或手带支承架 多用托盘 便桶 医师_日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