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点题库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点题库 选择题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沉积物丰富,海岸线平直。人们在平行于海岸线不远处的沿海低地修筑了一条全长640km 的运河。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马达加斯加岛()A.西侧热带雨林广布 B.西侧坡度较大 C.东侧沿海平原狭窄 D.东侧地势较级 (2)该岛东侧地区沉积物丰富,主要因为岛屿东侧()落差显著降水丰富温差较大植被稀疏 A.B.C.D.(3)推测该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灌溉 B.发电 C.防海潮 D.航运 答案:C 2 A
2、D【提示】区域的区位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西侧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东侧等高线较密集,地势较陡,沿海平原狭窄。故选 C。(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且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该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流
3、侵蚀、搬运大量物质在沿海地带堆积。故选 A。(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直面印度洋,风大浪急。利用地势低洼处修筑平行于海岸线的运河,可以减轻风浪对航运的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故选 D。2、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天然呆、无公害、治愈系”风靡中国。图中 A 地区(阴影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 8、9 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3 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回答下列小题。(1)该地区多肉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当地()A.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 C.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 D.降水充沛 (2)该地区 8、9 月份“百花盛开、生机再现”反映了当地()A.晴天多
4、昼夜温差小 B.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C.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D.太阳直射,光照强 (3)若 A 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答案:C C D【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4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读图文可知,A 地区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多有仙人掌等多肉植物生长。(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读材
5、料可知,“植物大多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小;为了储存水分,肉厚。故 C 对。故选 C。(2)晴天多,昼夜温差应该比较大,并且由于晴天多,降水少,水分条件差,对植物不利,因此 A 选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 8、9 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说明该地气候相对干旱,降水是影响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结合该地纬度位置可知,南半球 3040大陆西岸 8、9 月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C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没有直射现象,D 选项错误。故选 C。(3)读图可知,A 地位于非洲西南岸,由 A 地运往中国最近航线是向南
6、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最后向北到达我国。因此 D 选项正确。故选 D。3、下图为我国某村落的景观图,当地由于晾晒空间有限,村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俗现象,并有了“晒秋”这一称呼。完成下面小题。5 (1)当地“晒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充足 B.农产品丰富 C.空气湿度大 D.山区面积广(2)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地形条件建筑物分布 植被种类人口密度 A.B.C.D.答案:D A【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1)据材料可知,
7、图中体现了该地极具特色的“晒秋”,主要原因是该地平地少、坡地多,收获的农作物只能在房前屋后及自 家窗台、屋顶晒,故“晒秋”的主导因素为地形,D 正确。光照充足是“晒秋”的前提条件,不是主要因素,A 错误。6 农产品丰富是“晒秋”的物质基础,B 错误。秋季湿度不大,C 错误。故选 D。(2)读图可知图中为山区,“之”字型道路可以减缓坡度,图中的道路修建主要是为了联系更多的居民点,方便居民外出,可知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和建筑物的分布,可知 正确。植被种类和人口密度是不会影响 到该区域的道路的形状,可知错误。故选 A 项。【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4、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
8、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 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 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左图示意厦门岛位置,右图示意温州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工业转型 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 D.促进旅游业发展 (2)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A.滩涂淤积增强 B.盐度明显下降 C.深水泊位增加 D.海水污染减轻 7 (3)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
9、输 D.修复海洋生态 答案:C A D【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2)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厦门拆堤建桥的目的。【解答】(1)由材料可知,兴建半岛工程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通过连岛兴港、围涂造地,有助于增加城市用地面积。故选 C。(2)由图可知,两段海堤建成后,会增加流水的阻力,进而减缓流速,促进泥沙沉积,加快滩涂淤积的速度。故 A 正确;海堤的建成对海水盐度并无明显影响,因此“明显下降”表述有误。故 B 错误;滩涂淤积,也会使深水泊位减少。故 C 错误
10、;海堤的建成,使得内外海水交换的频率下降,海水污染加重。故 D 错误。故选 A。(3)改善交通安全、促进海洋运输并不是拆堤建桥的主要目的,故 AC 错误;拆堤建桥会增加维护成本,故 B8 错误;将原有的堤坝拆除,主要是为了恢复原有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生态,故 D 正确。故选 D。5、乌克兰盛产向日葵,敖德萨是重要的葵花籽油生产基地,下图为乌克兰简图。读图回答(1)(2)题。(1)乌克兰向日葵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其原因是()光热条件较好靠近港口劳动力丰富农业技术先进 A.B.C.D.(2)敖德萨所产葵花籽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关于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加工技术先进 B.原料产区
11、、加工区靠近港口 C.葵花籽品质好 D.葵花籽油适合管道运输,成本低 答案:A D【提示】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9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与北部相比,乌克兰南部光热条件较好,更适合向日葵种植,南部接近葵花籽油生产基地和港口,有利于新鲜的葵花籽及时加工,也方便葵花籽油出口国际市场。在劳动力及农业技术方面,乌克兰南北方差异不大。(2)葵花籽油虽是液体,但出口国际市场主要采用海运方式。6、丹洲古镇位于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下图),丹洲岛面积约 1.6k,现有居住人口约 1000 人。丹洲古镇曾经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县城和贸易集散地,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
12、迹,是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2016 年,丹洲古镇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和贸易集散地的主要原因()四面环水利于防守水路交通较为便利环境优美耕地充足临近河流取水方便 A.B.C.D.(2)如今的丹洲古镇为村级行政单位,归丹洲镇管辖,导致其行政级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 B.资源 C.交通 D.河流(3)当地居民认为“一旦有桥再无丹洲”;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可以()A.保护古城风貌 B.节约建设成本 C.保留水运特色 D.增加码头收入 答案:A 10 C A【提示】城乡区位分析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
13、择 解析:(1)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和贸易集散地的原因。(2)本题考查了分析材料的能力。(3)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解答】(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明清时期社会治安较差,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正确;四面环水,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正确;丹洲岛面积较小,耕地资源有限,错误;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并不是丹洲岛独特的优势,错误。故选 A。(2)结合材料读图分析,随着铁路等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兴起,丹洲古镇作为水运枢纽的地位大大降低,导致其行政级别降低。故选 C。(3)由材料可知,丹洲古镇是我国唯一的水上古城,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也因此入选中国美丽
14、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一旦建桥,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因此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有利于保护古城风貌。故选 A。7、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境内有一个 4C 级国内民用支线机场河池金城江机场(与河池市中心的直线距离11 为 40km,位于见塘山,山下全部是坚硬页岩),只有一条跑道,长为 2200m,宽为 45m,跑道长度相对其他机场要短,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危险的机场”,机场整体建在山顶上,海拔高达 677m,是广西海拔最高的机场。此外,机场四周都是高 300m 的悬崖和深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河池金城江机场附近降水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 B.地形 C.河湖 D.人类活动(2
15、)该机场建于见塘山山顶的主要原因是()A.方便排水 B.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C.节约土地 D.避开喀斯特地貌 答案:B D【提示】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结合材料“机场整体建在山顶上,海拔高达 677m,是广西海拔最高的机场”可知,机场附近海拔高,有利于水汽抬升,降水丰富。故选 B。(2)由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多山,地质条件差,不利于修建机场,而见塘山山下12 全部是坚硬页岩,地基稳固,利于修建机场。故选
16、D。8、大瑞铁路(大理至瑞丽)全长 330 千来,全线桥隧占比达 75%.是连通中缅国际铁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修建的铁路”。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后,大理到瑞丽的行车时间将由公路运输的 6 个小时,缩短到 2 个多小时。下图示意大瑞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大瑞铁路最难修建的主要原因是()A.穿山跨江,地质复杂 B.线路漫长,施工期长 C.降雨频繁,影响施工 D.高温酷热,蚊虫叮咬 (2)推测大瑞铁路建成后的重要意义是()成为连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交通”动脉”促进滇西旅游资源的开发 成为我国连接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加速沿线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A.B.C.D.答案:A B 1
17、3 【提示】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析:(1)由图可知,大瑞铁路横穿地质地貌复杂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沿途需开隧道架桥梁,桥隧占比高,使大瑞铁路被称为“世界上 最难修建的铁路”,A 正确;据图可知,大瑞铁路线路不是很长,B 错误;降雨频繁,高温酷热,蚊虫叮咬,都会影响施工,但是都不是大瑞铁路最难修建的主要原因,CD 错误。故本题选 A.(2)大瑞铁路连接的是东南亚,未连通南亚和西亚,错误;大瑞铁路建成后可促进滇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旅游发展,正确;大瑞铁路主要通过滇西地区连通中南半岛,并可形成重要的经济走廊,正确;大瑞铁路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没 有太大影响,错
18、误。综上,正确的是。故本题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郑州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城,清朝末期,京汉、陇海两条铁路在郑州交会,使该地得以发展。目前,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为中原城市群核心,辐射范围遍及河南、山西、山东、安徵、河北五省 30 个地级市,为我国中原地区最大的陆路交通枢纽。下图示意郑州交通网络分布。14 (1)简述郑州市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陆路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2)指出郑州陆路交通运输形成网络化的具体表现。答案:(1)地形平坦,利于陆路交通线的建设;地处中原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建设历史悠久,基础较好;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为中原城市
19、群核心,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广。(2)交通运输方式有利用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线路众多,交织成网络状,且路网稠密。解析:本题以郑州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区域交通枢纽的条件、郑州陆路交通运输形成网络化的具体表现等内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利于陆路交通线的建设;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原的核心地带;清朝末期,京汉、陇海两条铁路在郑州交会,使该地得以发展,可知交通建设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由材料可知,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为中原城市群核心,辐射范围遍及河南、山西、山东、安徵、河北五省 30 个地级市,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广,对交通运输
20、的市场需求量大。(2)由图可知,郑州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普通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运输等,方式多样;从走向来看,各交通运输方式线路众多,交织成网;从密度来看,交通网密度较高。小提示:15 一、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区域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二影响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3、尽量穿过居民点。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风陵渡曾经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渡口指的是道路越
21、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即用船摆渡过河的地方。),此河段水流稳定,风陵渡上游河道摆动频繁,这里曾经货船云集,商贸繁华。1970 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此处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下图为风陵渡上游河段示意图。(1)从河流特征角度解释古代选择风陵渡做渡口的原因。(2)20 世纪 80 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试对比做出合理解释。(3)分析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导致风陵渡商贸繁华景象消失的原因。答案:(1)该河道较窄,通航里程短;该河段河道稳定,摆动范围小;流速较平缓,河道较深;水流稳
22、定。(2)20 世纪 80 年度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过河的桥少;对河运的需求量增加,使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3)公路运输较水运运输速度快;大桥通车后公路运输的连续性增强;公路运输减少了货物的中转;因此很多货物采用了公路运输,不再经风陵渡中转。解析:16 本题以风陵渡为材料,主要考查交通方式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以及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结合材料应从流量、流速、河道摆动情况、距离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此河段水流稳定”可知,该河段水流较稳定,利于航行;根据材料信息“风陵渡上游河道摆动频繁,
23、这里曾经货船云集,商贸繁华”以及图示信息可知,风陵渡河道几乎没有摆动,河道相对较稳定,利于航行;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风陵渡河道较窄,摆渡所需通过河道较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河段落差较小,河流流速较平缓,利于摆渡。(2)20 世纪 80 年代水运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导致货物运输增加所带来的;其次是风陵渡附近能跨越黄河的桥梁较少,公路运输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综上所述,对于河运运输需求的增加,导致 20 世纪 80 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3)与水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运输速度较快;受天气条件影响更小;任何季节都可以通车运输;减少了货物的中转,提
24、高了时效性;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公路的连续性优于水运等。所以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选择公路大桥,导致风陵渡商贸繁华景象消失。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盆地呈环状分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盆地略呈三角形,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下面左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下右图为柴达木盆地示意图。17 (1)说明塔里木盆地地区河流的主要特点。(2)指出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分别位于我国哪一级地势阶梯,并说明所处阶梯地形地势特点。(3)简述图示两地区交通干线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答案:(1)河流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发源于周边山地
25、,由四周流向中心;主要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汛期在夏季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 10002000 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一级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3)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交通建设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18 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塔里盆地呈环状,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位于我国西
26、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河流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发源于周边山地,由四周流向中心;高山冰雪融水具有季节性特点,冬季气温低,融冰停止,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因此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汛期在夏季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量大,冬季河流补给量少,有些河流断流。(2)根据图文材料“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地区,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 10002000 米,地势相对较低,但起伏较大。第二阶梯中分布着我国三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一级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但高原表面上起伏较小,具有“远看似山,成看成川”的特点。(3)西北内陆地区处在我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昼夜温差大,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等困难;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遇到的自然障碍有高寒缺氧、冻土等问题。两地区都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共性问题。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