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柱的吊装柱的绑扎一柱的吊升一柱的对位、临时固定一柱的校正、最后固定:绑扎点数:一点绑扎用于中小型柱(W130KN),绑扎点在牛腿根部(实心处,否 则加方木垫平);二点绑扎用于重型柱或配筋少而 细长柱(抗风柱);三点绑扎用于重型柱,双机抬吊。:注:二点、三点绑扎须计算确定绑扎点位置,合 力作用点高于柱子重心。3)(b)两点绑扎一绑扎点伍置,成使下绑扎点距槎重心距离小于上绑 扎点至槎重心距离,槎帘超后即可自行回转为直五状态。:绑扎方法:根据柱子平放起吊抗弯强度:斜吊绑扎法满足要求时采用;特点:柱子不需 翻身,柱身略呈倾斜状态,吊钩可低于于柱顶。直吊绑扎法满足不了要求时,特点:翻身,呈 垂直状态,
2、吊钩高于柱顶,需较大的起重高度,因 此起重臂要求比斜吊法长。(c)直吊绑扎法(A)柱题身时螂扎方法;(b)点懈扎法;(c)起吊后状章;(d)二点睇扎法(b)斜吊绑扎法(a)一点绑扎法;(b)二点绑扎法柱的吊升:旋转法:柱脚尽量靠 近基础;三点共弧:柱基中心、柱脚中心 和柱绑扎点均位于起 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 的圆弧上。I柱的对位、临时固定:柱插入杯口 一四周向杯口放入8个楔块一简单核对轴线和垂直度一楔块略为打紧,放松吊钩一检查柱沉至杯底后的对中情况一 楔块打紧一起重钩一脱钩。程的对伍号晴时固定槎子对伍情时定和校准柱的校正、最后固定:柱的校正主要是垂直度校正。柱高HW5m时为5mm;柱高H5m时为
3、10mm;当柱高H,10m时为1/1000柱高,且 不大于20nlm。:校正方法:敲打楔块;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斜顶法及缆风绳校正法等。最后固定: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 土强度达25%时拔去楔块,再将混凝土浇满杯口。待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70%后,方能吊装上部构件0_(a)(b)4A槎的最后固定(a)第一次浇镇混凝土(b)第 二次浇镇混凝土最后固定2.吊车梁的吊装绑扎、吊装:两点对称绑扎,吊钩垂线对准梁的重心,起 吊后吊车梁保持水平状态。在梁的两端设溜绳控制,以 防碰撞柱子。校正:在厂房结构校正和固 定后进行,以免屋架安装时,引起柱子变位。通线法(拉
4、钢丝法)或仪器 放线法(平移轴线法)Qo标高-在杯形基础杯底抄平时对牛腿面标高作测量和调整,并可在吊车梁面上 抹一层砂浆找平层加以调整。平面伍置-检查吊车梁纵融线以及两列吊车梁之 间跨距,偏差不得大于5nm1。垂直度一 一可用靠尺、线垂球检查,力口斜堇铁纠正 O 最后固定-电焊,并浇筑细石混凝土。o仪器放线法校正吊车梁3.屋架的吊装。绑扎嗫扶直就位嗫吊升电对位、临时S嗫校正和最后S定。定屋架的绑扎(图示)(c)跨度30m(d)三角形组合屋架绑扎点数目(a)跨度8m(b)跨度18m(a)(d)(b)o绑扎点的位置在上弦节点处,左右对称,合力作用 点应高于重心;美角要求一绑扎吊索与构件水平面夹角扶
5、直时不宜小于60 ,吊升时不宜小于45;屋架的扶直与就位正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边,吊钩对准屋 架上弦中心,收紧吊钩,略起臂使屋架脱模,随后 升钩升臂,屋架绕下弦为轴转为直立状态。正向扶 直操作简单,宜优先采用。架上弦中心,升钩降臂,屋架绕下弦为轴转为直立反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边,吊钩对准屋产;WESM吊升吊升应保持水平,吊索与水平面夹角部小于 45,至柱顶以上用溜绳调整进行对位;临时固定一第一根用四根缆风绳从两边拉牢,第二根 及以后各福屋架用屋架矫正器临时固定在前一幅屋架 o工具式:的支撑W枸造1-钢管;2-撑脚;3-屋架上弦屋架的校正和最后固定 校正的内容-主要是检查并校正 垂直度,使屋架上 弦安装的三个卡尺 的标志处在同一垂 直平面内;采用校 正器进行校正,垫 薄钢垫片垫平。最后固定 米 用在屋架两端对角 同时施焊。:第一棍屋架的临时固定,可用四根缆风绳从两迎昱 牢。:第二棉屋架以及其后各棉屋架可用屋架校正器(工 具式支撑)临时固定在前一棉屋架上。每棍屋架至 少用两个屋架校正器。屋架校正器4.I天窗架和屋面板的吊装:屋面板吊装一般采用一钩多吊如图所示。安装“I犷 序应自檐口两边左右对称地逐块铺向屋脊,防止 支撑结构不对称受荷,有利于下部结构的稳定。板就位、校正后,半三个角立即与屋架上弦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