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1)-一答案1、钥匙和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有4把钥匙4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分析与解答】:这里的“最多”,意思是“最不凑巧”,因为在最不凑巧的情况下试的次数才最多。开第一把锁,最多要试3次,如 果3把钥匙都试过了,第4把就不必再试了,一定能打开这把锁。同样道理,可知开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锁分别试2次、1次、0次。【解】3+2+1=6(次)2.男孩和女孩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 男孩也大4岁。最大的男孩多少岁?【分析与解答】
2、:最大的孩子(10岁的)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如果10岁的孩子是男孩,那么,根据题意,最小的女孩是6岁(6=10-4),从而,最小的男孩是4岁,再根据题意,最大的女孩是8岁(8=4+4)。这就是说,4个女孩最小的6岁,最大的8岁,其中必有两个女孩 同岁,但这与已知条件“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所以10岁的孩子不是男孩,而是女孩。最小(4岁)的孩子也是女孩。【解】最大的男孩是4+4=8(岁)。3、父亲和女儿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父亲和女儿年龄的和是49岁。父亲、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从3年前到今年,父亲、女儿都长了 3岁,他们今年的年龄之和为4 9+3X2=55(岁
3、)由“55+(4+1)”可算出女儿今年11岁,从而,父亲今年44岁。4、四边形的面积右图中,有四条线段的长度已经知道,还有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四边形ABC D(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把A和C连成线段,四边形ABC D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DC.对三角形ABC来说,AB是底边,高是10,因此面积=4 X10+2=20.对二角形ADC来说,DC是底边,高是8,因此面积=7X8+2=28.四边形ABC D面积=20+28=4 8.5、一串数下面是一串有规律的数5,9,13,17,21,25,29.从小到大排到,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都是4,求这串数的平均数.【分析与解答
4、】:上面共有7个数,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多4,而第6个数比第7个数少4.因此,第1个和第7个的平均数(5+29)+2=17,与第2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9+25)+2=17是相等的.同样道理,第3个和第5个的平均数也是17.由此,可以得出这串数的平均数,就是 头、尾两数的平均值17.当把一些数排列好前后次序,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减前一个的差都相等,这列数,就称为等差数列.例7中的这串数就是一个等差数 列.等差数列可长可短,不论它有多少数,总有一个基本性质:它的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很明显,当等差数列有奇数 个数时,这一平均数恰好是最中间的这个数.当等差数列有偶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
5、也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很容易求一个等差数列的所有数之和,它等于平均数乘以数的个数.例7中7个数之和是(5+29)4-2X7=119.6三种杯子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中杯、4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分析与解答】: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二(10X2+4 X3+3X4):(10X5+4 X4+3X3)二44:75.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7、甲数和乙数甲数有9个约数,乙数有10个约数,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2800,那么甲数和
6、乙数分别是多少?【分析与解答】:一个整数被它的约数除后,所得的商也是它的约数,这样的两个约数可以配成一对.只有配成对的两个约数相同时,也 就是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时,它的约数的个数才会是奇数.因此,甲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2800=24 X52X7.在它含有的约数中是完全平方数,只有1,22,24,52,22X52,24 X52.在这6个数中只有22X52=100,它的约数是(2+1)X(2+1)=9(个).2800是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上面已算出甲数是100=22X52,因此乙数至少要含有24和7,而24 X7=112恰好有(4+1)X(1+1)=10(个)约数,从而乙数就是112.综合起来
7、,甲数是100,乙数是H2.8、公元哪一年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 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分析与解答】: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二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二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25X4-86)4-(4-3)=14(岁).1998年,兄年龄是14-4=10(岁).父年龄是(25-14)X4-4=4 0(岁).因此,当父的
8、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4 0-10)4-(3-1)=15(岁).这是2003年.答: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9、三人合作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作1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 多少天?【分析与解答】:丙2天的工作量,相当乙4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4 2二2(倍),甲、乙合作1天,与乙做4天 一样.也就是甲做1天,相当于乙做3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3倍.他们共同做13天的工作量,由甲单独完成,甲需要答:甲独做需要26天.事实上,当我们算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3:
9、2:1,就知甲做1天,相当于乙、丙合作1天.三人合作需13天,其中乙、丙 两人完成的工作量,可转化为甲再做13天来完成.10、学校到城门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 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所用时间=9+6=1.5(小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面包
10、车速度是54-6=4 8(千米/小时).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4 8X 1.5=72(千米).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2)答案、篱笆长度有一农户利用一堵墙用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鸭圈,篱笆长度只有24米,怎样围面积最大?【分析】不妨假想在墙的另一侧也围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鸭圈A B C D,它与长方形ABC D关于墙对称(如图)。如果大长方形A B BA 面积最大,它的一半面积也最大。Ai-1 B【分析与解答】当AB=2BC时,面积最大,这时AB=12米,AD=BC=6米。2、楼层有一座四层楼(图25-1),每层楼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有4块玻璃,分别是白色和蓝色,每个窗户代表
11、一个数字,从左到右表示一 个三位数,四个楼层所表示的三位数分别是791,275,362,612。那么,第二层楼代表哪个三位数?【分析与解答】仔细观察图25-1和组成四个三位数的12个数字,“2”出现3次,两次在个位,一次在百位。容易看出图2(a)代表“2”,再从“6”、“7”都出现两次,并根据它们所在的数位以及与“2”的关系,可推知:图25-2中(b)、(c)分别代表“6”和“7”。(b)(c)【解】第二层楼代表612。3、辣椒、黄瓜、茄子菜场上有三种蔬菜,其中茄子、辣椒共重50千克,辣椒、黄瓜共重70千克,茄子、黄瓜共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多少千克?【分析】把“茄子、辣椒共重50千克”、“
12、辣椒、黄瓜共重70千克”这两个一比较,容易知道:由辣椒的重量没有变化,所以70千克比 50千克多的部分(20千克),正是黄瓜比茄子多的20千克(它们的差)。由于这两种蔬菜重量的和是60千克(已知),因此可以根据上 面介绍的两个公式来解了。【分析与解答】70-50=20(千克)(60+20)+2=40(千克).黄瓜60-4 0=20(千克).茄子70-4 0=30(千克).辣椒4、妈妈和女儿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几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分析与解答】无论在哪一年,妈妈和女儿的年龄总是相差4 3-11=32(岁)当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时,女儿的年龄为
13、(4 3-11)4-(3-1)=16(岁)16-11=5(岁)说明那时是在5年后。同样道理,由11-(4 3-11)4-(5-1)=3(年)可知,妈妈年龄是女儿的5倍是在3年前。5、阴影的面积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内有一个三角形BEF,线段AE=3,DF=2,求三角形BEF的面积.【分析与解答】要直接求出三角形BEF的面积是困难的,但容易求出下面列的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ABE面积=3X6X2=9.三角形 BC F 面积=6X(6-2):2=12.三角形 DEF 面积=2X(6-3):2=3.我们只要用正方形面积减去这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能算出:三角形 BEF 面积=6X6-9-12-3=1
14、2.6、读西游记寒假中,小明兴致勃勃地读西游记,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还多3.2页,问小明在第五天读了多少页?【分析与解答】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83+74+71+64)4-4=73(页).很明显,第五天读的页数比73页多,由此平均数就增加了.为了便于思考,画出下面的示意图:图上“73”后面的虚线,表示第五天后增加的平均数,现在要用3.2去补足这些增加的平均数值,3.2共要补足四份,每份是 3.54-4=0.8.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是73+0.8+3.2=77(页).7、面积之比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
15、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7:5.求甲与乙的面积之比.【分析与解答】设甲的周长是2.甲的长与宽分别是(与5,7 5乙的长与宽分别是看与方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3 2 7 5(y xy):(逐*目=864:875.答: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864:875.8、红笔、蓝笔小明买红蓝两种笔各1支共用了 17元.两种笔的单价都是整元,并且红笔比蓝笔贵.小强打算用35元来买这两种笔(也允许只买其中一种),可是他无论怎么买都不能把35元恰好用完,问红笔、蓝笔每支各多少元?【分析与解答】:35=5X7.红、蓝的单价不能是5元或7元(否则能把35元恰好用完),也不能是17-5=12(元)和17-
16、7=10(元),否 则另一种笔1支是5元或7元.记住:对笔价来说,已排除了 5,7,10,12这四个数.笔价不能是35-17=18(元)的约数.如果笔价是18的约数,就能把18元恰好都买成笔,再把17元买两种笔各一支,这样就把35元恰好用完了.因此笔价不能是18的约数:1,2,3,6,9.当然也不能是 17-1=16,17-2=15,17-3=14,17-6=11,17-9=8.现在笔价又排除了:1,2,3,6,8,9,11,14,15,16.综合两次排除,只有4与13未被排除,而4+13=17,就知道红笔每支13元,蓝笔每支4元.9、一份稿件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
17、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 7小时.甲打字 用了多少小时?【分析与解答】: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根据前面的公式“兔”数=(30-3X7)4-(5-3)=4.5,“鸡”数=7-4.5=2.5,也就是甲打字用了 4.5小时,乙打字用了 2.5小时.答:甲打字用了 4小时30分.10、需要多少天有甲、乙两项工作,
18、张单独完成甲工作要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李单独完成甲工作要8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20天.如果每项 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多少天?【分析与解答】:很明显,李做甲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张做乙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因此让李先做甲,张先做乙.设乙的工作量为60份(15与20的最小公倍数),张每天完成4份,李每天完成3份.8天,李就能完成甲工作.此时张还余下乙工作(60-4 X8)份.由张、李合作需要(60-4 X8):(4+3)=4(天).8+4=12(天).答: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12天.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3)-答案1、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008,如果分
19、子、分母都减去29,得到的分数约简后是五。那么原来的分数是 179/18292、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如图1所示),请根据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为 毫升。(”取3.14)(单位:c m)100.183、某校抽样调查了六年级1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其中最高的只有一名,是1.80米;由于这个数据在输入时输错了,所以计算显示的这10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比实际身高的数值高出了 0.162米,则实际输入计算机的那个错误数据是 o18工 24、有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的是余下的手,第二次用去40米,这时还剩全长的I,这捆铁丝原来共长 米。1605、甲、乙、丙三人共吃5个面包,其中甲付3个面包钱,乙付2个面包的钱
20、,丙没有付钱,吃完后丙拿出4元钱,则丙应付给甲元,付给乙 元。0.82 j6、甲、乙、丙、i丁四人共同购买了一台液晶电视。已知甲出的钱是其他三人总钱数的司,乙出的钱是其余三人总钱数的三,丙出的钱 是其余三人总钱数的二,丁出了 2070元,则这台电视的价格是 元。54007、一片牧场,每天生长草的速度相同。这片牧场可供14头牛吃30天,或者可供70只羊吃16天。如果4只羊的吃草量相当于1头牛的吃草量。那么17头牛和20只羊一起吃这片牧场的草,可以吃 天。108、如图,AB=7cm,C D=2cm,NABC二NADC=90,NBAD=4 5,那么四边形 ABC D 的面积是_cm%22.59、如图
21、,NA0B=90,C为AB弧的中主,已知阴影甲的面积为28 cm2,则阴影乙的面积为 cm20()%B2810、如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三个相同的长方形,如果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则正方形的周长是_厘米。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4)一一答案1、平平和芳芳都集邮。平平给了芳芳3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平平的邮票比芳芳的多几枚?分析与解答:平平给了芳芳3张邮票后,两的邮票数同样多,说明原来平平比芳芳的邮票多,通过线段图的分析,可以得知平平只能把比芳芳多的邮票中的一半给芳芳,而题目告诉我们平平拿了 3张邮票给芳芳,说明平平比芳芳多了 3x 2=6(张)。2、用3、4、5、6、7、8六个数字
22、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应怎样排列?分析与解答:要想使乘积最大,排出的两个三位数应该是最大的。即8和7分别作百位,6和5分别作十位,4和3分别作个位。可得出如下组合:(1)864x 753;(2)863x 754;(3)854x 763;(4)853x764。通过计算发现,每组中两个三位数的和都是1517,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 近,所得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由于(4)式两个三位数相差89为最小,故853x 764所得乘积最大。3、张师傅因工作忙,六天没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六天的日历,这六天日的数字相加的和是63,问张师傅回家这天是几
23、号。分析与解答:题目告诉我们,张师傅撕下的六张口历的口期数字之和是63,而日历上的连续6天在数学上就是六个连续的自然数,因此,原题目换一种表达 方式就是:已知六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3,问比这六个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多1的数是几。六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3,则中间两个数相加的和是63+3=21,中间两个数为连续自然数,则小的那个数是(21 1)+2=10,大的那个数就是21 10=11,那么这六个数分别为8,9,10,11,12,13,最大的那个数为13,可知张师傅回家那天是14号。4、有一个18x 18x 18的集装箱,里面要装1x 4x 9的纸箱,问可以装多少只?(单位相同)分析与解答:因为1
24、8是1的倍数,是9的倍数,而不是4的倍数,所以不能理解成“包含除”来解这个题目!因此不能列式为:(18x 18x 18)-(1x 4x 9)先把高 去掉2,把纸箱看成长1宽9高4的位置去放置,则可以放的只数:(18x 18x 16)-(1x 4x 9)=144(只)集装箱还有长18宽18高2的空间还可以放置,把长(或 宽)去掉2,把纸箱看成长是4(或宽是4),宽是成9(长是9),高是1的位置放置,则可以放的只数:(16x 18x 2)-(1x 4x 9)=16(只)还有空间2x 2x 18不 能装了!所以一共装纸箱:144+16=160(只)。5、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偶数大18,这三个
25、连续偶数分别是多少?分析与解答:“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偶数大18”的含义实际就是较小的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而连续偶数之间相差2,因此:较小的两个连续偶数 为182-1=8 18+2+1=10所以这三个连续偶数为8 10 12。6、三个正方体,棱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将它们粘在一起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要求粘起来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实际上就是用这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去遮盖起来的面积,注意:关键就是好多同学想不到遮盖起来的面 积!遮盖的面积为:1x 1x 2+2x 2x 2=10平方厘米 综合算式:(Ix lx 6+2x 2x 6+3x 3x 6)-(
26、Ix lx 2+2x 2x 2)=74(平方厘米)7、甲乙二人沿着环形池塘跑步,乙的速度是每分钟8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5/4倍,如果甲在乙的前面100米,甲乙二人同时同向出发,问甲多少分钟与乙相遇?分析与解答:这个题目往往许多学生考虑不到核心上,其核心是,甲要与乙相遇,假定乙没有跑,甲的速度必须克服掉乙的速度,才能追上乙,此时甲的速度 应该看成:每分钟20米(甲本身的速度-乙的速度)此时,要求甲几分钟与乙相遇,实际就是求甲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跑了 300米的路程所需要的时间!综合算式:(400-100)-?(80 x 5/4-80)=15 分钟。8、一个数除以8余6,除以5余3,求这个数最小
27、是什么?分析与解答:这个数除以8余6,说明这个数加上2正好被8整除;这个数除以5余3说明这个数加上2正好被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5和8的最小公倍 数再减去2,所以:这个数为5x8-2=38。9、有100个自然数,他们的和是10000,其中这些自然数中奇数的个数比偶数多,问:偶数至少有多少个?分析与解答:1、假如这100个自然数都是奇数。100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其和是10000),而这个题目中强调“奇数比偶数多”,说明肯定有偶数,不可能没有 偶数;2、假如有1个偶数,那么奇数是99个;99个奇数的和该是奇数而(99个奇数的和)这个奇数+1个偶数,其和必定是奇数,不可能是10000(偶数)3、假
28、如有2个偶数,那么奇数是98个;98个奇数和该是偶数而(98个奇数的和)这个偶数+2个偶数,其和必定是偶数,而这100个自然数的和是10000(偶数)。所以,至少有2个偶数。10、在1995到5987的所有自然数中,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的共有多少个?分析与解答:按要求写出几个符合条件的数:1999,2000,2011,2022,发现个位上的数字就是十位上数字的重复,去掉个位上的数,就得到这样一个自然 数列:199,200,201,.596,597,只要统计这些三位数的个数。因此,在1995到5987的所有自然数中,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的共有597199+1=399 个。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
29、45)-答案1.两个十位数111和999相乘,所得的积中,是奇数数字的有()个。分析与解答111X99=11IX(100-0-1)=111-IX 1000-0-111-111-10888-89.这个数中有一个 9,9 个 1,所以奇数数字有 10 个。2.所有加上12后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它们的总和是()。分析与解答经过试验,这样的三位数最小是103,最大是998。共有 199 个,它们的和是(103+998)XI994-2=99090o3.如果三本作文本的价钱等于四本数学练习本的价钱,而买四本作文本比买三本数学练习本多付0.56元,那么,每本作文本的价钱是()H o分析与解答一本作文本和一本
30、数学练习本共要0.56元,这样数学本的价钱是0.56X3:(3+4)=0.24(元),一本作文本的价钱是0.56-0.24=0.32y u o4.一列快车长200米,一列慢车长280米,两车在双轨铁路上同向而行,从快车车头与慢车车尾相遇到快车车尾与慢车车头相离,共用160 秒。坐在快车上的人看到有49棵树从车窗边掠过,相遇、相离时正好各有一棵掠过,如果每两棵树距离60米(树的粗细不计),那么慢车 的速度是每秒()米。分析与解答两车速度差为(200+280)+160=3米/秒,快车速度为60X(4 9-1):160=18米/秒。那么慢车速度为18-3=15米/秒。5.张师傅开车去某地,在起点处他
31、看见路边里程碑上写着两位数口千米,过了一小时,他看见第二里程碑上写着口千米,又过了一小 时,第三个里程碑上写着三位数,恰好是第一个两位数的中间加个0,即()千米。如果汽车的速度始终不变,第三个里程碑上显示的数 是()。分析与解答 O-口=!-,可得=1,口=6。所以第三个里程碑上显示的数是106千米.6.甲和乙两人同向而行,如果甲让乙先走7米,5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走2秒钟,则7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甲每秒钟走()米。分析与解答7+5=1.4(米/秒)是甲乙的速度差,则乙的速度是:1.4 X7+2=4.9(米/秒)。甲的速度是:1.4+4.9=6.3(米/秒)。7.时针与分针在八点与
32、九点之间成一直线时,小刚开始从东村出发到西村,到达西村时,时针恰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小刚从东村到西村 共约用了()分钟。(得数保留整数)分析与解答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到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分针比时针多转了 30小格,设时针的速度为1/12分,分针的速度为1,那么用的时间为 304-(1-1/12),大约用了 33 分钟.8.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自左至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自右至左每隔5厘米也染上一个红点,然后沿所有的红点处将木棍 逐段锯开,那么长度是4厘米的短木棍有()条。分析与解答取30厘米一段分析:0 6 12 18I I 152,下10152025106=4,24-20=
33、4 共两小段。1004-30=3.10 所以有:2X3+1=7(条)。9.在黑板上任意写一个自然数,在不是它的约数中,找出最小的自然数,擦去原数,写上找到的这个最小的自然数。这样连续做下去,直到黑板上出现2为止。对于任意的一个自然数,最多擦()次,黑板上就会出现2。分析与解答当这个数是奇数时,第一次写出的就是2;当这个数是偶数时,每一次写出奇数,第二次写出2;特殊地,当第一次写出的是2的倍数 时,则第二次写出奇数。第三次一定写出2。如“6”,第一次写4,第二次写3,第3次写2。所以最多擦3次,黑板上就会出现2.10.有一位探险家,用六天时间徒步横穿沙漠,如果一个搬运工人只能搬运一个人四天吃的粮
34、食和水,那么这位探险家至少要雇儿个搬运工?分析与解答B C4 甲 2P 3?4 P*gB出发点第一搬运工走一天将2天的生活用品放在B处就返回出发点第二搬运工到B处先加上1天的用品到C处放下二天的用品返回到B处拿好一天的用品返回出发点 探险家到C处补足2天用去的生活用品就可安全到达终点。所以只要2个人就可以了.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6)1、老师出了 25个填空题,规定填对一个给4分,不填或填错倒扣一分,小明得了 60分,问他共填对多少个题?分析与解答由“25个题,填对一个给4分”,可推出全部答对是100分。由“不填或填错一个倒扣1分”,可推出不填或填错1题,实质上是少得4+1=5分。现在小明少得
35、10060=4 0分,所以小明不填或填错40 5=8题,而25-8=17。所以小明答对17题。2、一个布袋里有黑、白、蓝三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只,问最少要拿多少只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双颜色不相同的袜子?分析与解答要保证至少有2双袜子的颜色不相同,从最不利的情况着手,先前取出了 10只颜色都相同的袜子,那么我们就把剩下的两种 颜色看作2个抽屉。用3只袜子放入两个抽屉里,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放有两只袜子即同颜色组成一双袜子。这样至少要取出13只袜子,才 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双颜色不相同的袜子。3、一桶汽油,第一次用了全桶的20%,第二次用去了 20千克,第三次用了前两次的和,这时桶里还剩下8千克汽油。问这
36、桶汽油有多少千 克?分析与解答由已知条件,第三次用了前两次的和,就是全桶的20%加上20千克,因此前三次共用了两个20%和两个20千克,桶内还剩 8千克汽油,这说明两个20%,两个20千克,再加上一个8千克就是整桶汽油的重量,于是可以这样解。由已知三次共用汽油是两个全桶的20%再加上两个20千克,桶内还剩8千克,因此20 x2+8=4 8千克,相当于全桶的1-40%=60%,所以整桶汽油为:48-60%=80(千克)4、一次数学测验,六(1)班全班平均91分,男生平均89分,女生平均92.5分,这个班女生有24人,求男生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答根据全班同学的数学总分,减去男生的数学总分,等于女生的
37、数学总分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解:设有男生x人,由已知,得91x(x+24)-89xx=92.5x2491x+2184-89x=22202x=36x=18 答:男生有18人。5、两段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段用去18米,第二段用去25米,第一段余下的电线刚好是第二段余下的2倍,两段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第一段余下的比第二段余下的多7米,而第一段余下的是第二段余下的2倍,即多一倍,刚好是7米,所以,我 们可以把第二段余下的看作单位“1”,则第一段余下的是2个单位“1”,则有18+(25-18)X2=18+14=32(米)答:两段电线原来为32米长。6、一种童车前轮直径0.28米,后
38、轮直径0.35米,前轮行走20圈的路程,后轮行走多少圈?分析与解答前轮走20圈,即滚动了 20个前轮的周长,然后看其中有多少个后轮的周长。解:3.14 X0.28X204-(3.14 X0.35)=16(圈)答:后轮行走16圈。7、一种商品原来每件6800元,加价20%后又降价20%,现在每件多少元?分析与解答先把原价看作单位“1”,加价20%后,即为原价的(1+20%),从而求出加价20%后的价钱,同理,再求出降价20%的价钱。解这题的关键是弄清两次变价的标准量。解:6800 X(1+20%)X(1-20%)二6800X X=6528(元)答:现在每件6528元。8、15名同学共种了 56棵
39、树。已知男同学每人种4棵,比女同学每人多种一棵,这样刚好把树种完。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答假设全是男生,则共栽树15X4=60(棵),比实际栽的多60-56=4(棵),这相差的4棵树是因为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种1棵,从而求出女同学的人数。解:女生人数:(60-56)1二4(人)男生人数:15-4=11(人)答;男同学有11人,女同学有4人9、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棋子。第一堆的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一样多,第三堆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2/5。把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白子占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分析与解答将前面两堆合并,由题设知大堆中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因第三堆中黑子占全部黑子
40、的,所以大堆中黑子占全部黑子的。设大 堆中黑子和白子各有3份,于是第三堆中必定是2份黑子和1份白子。所以三堆棋子的9份中有白子4份,即白子占全部棋子的。10、一容器内有浓度为15%的盐水,若再加入20千克的水,则盐水的浓度变为10%,问这个容器内原来含有盐多少千克?分析与解答由于加水前后容器中所含有的盐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所以只需将加水前后容器中所含盐的重量用等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就可求 得结果。解:假设容器中原有盐水x千克,那么加水前后容器中所含盐的重量相等,即:15%-x=(x+20)10%x=4 0所以容器中盐水含有盐的重量为:4 0X15%=6(千克)答:容器中原来含盐6千克.小学数学思维
41、训练题(47)11 1111、较111和I111的大小。11 111 iiic,cd的四位 数abed来。分析:因为avb,bc,cd,所以在a,b,c,d中b最大,c处在第二大或第三大的位置,这样就不难确定abed表示的是哪几个四位数了。解:因为b最大,b第二或第三大。所以b=4,c=3或2当 b=4,c=3 时,abcd=1432 或 2431当 b=4,c=2 时,abcd=3421因此,满足条件的数有3个,它们分别是1432,2431和342110.一串以红黄黑白为顺序的小木块排列在一起。请你算一算,第15块小木块是什么颜色?第27块。第32块又是什么颜色?分析:因为小木块以红黄黑白四
42、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红-黄-黑-白红-黄-黑-白-()-()。所以可以用15/4=3余3,可知第15块是黑色的。第 27块用27/4=6。余3是黑色的。第32块32/4=8,是白色的。附加题.一个千位数,从千位到个位分别是ABCD,这个数乘以4变成DCBA,请问ABCD各是多少?A,B,C,D各不相同哦。解:2178x4=8712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53)-答案1、农民伯伯要挑两筐西瓜,甲筐有西瓜8只,每只重6千克;乙筐有西瓜9只,每只重4千克,从甲筐拿出几只西瓜给乙筐,这副担子两 边重量才相等?分析与解答:甲筐有西瓜8只,每只重6千克,甲筐西瓜共重6X8=48(千克)。乙筐有西瓜9只,每只重
43、4千克,乙筐西瓜共重4 X9=36(千克)。甲筐比乙筐重4 8 36=12(千克),把12千克平均分成2份,12+2=6(千克),从甲筐拿出6千克放入乙筐,这副担子 两边重量就相等了,甲筐每只西瓜重6千克,所以,只要拿出6+6=1(只)西瓜就行了。分析与解答(1)甲筐有西瓜多少千克?6X8=48(千克)(2)乙筐有西瓜多少千克?4 X9=36(千克)(3)甲筐比乙筐多多少千克?4 8-36=12(千克)(4)从甲筐拿出几千克放入乙筐,这副担子两边重量相等?124-2=6(千克)(5)从甲筐拿出几只西瓜?6+6=1(只)答:从甲筐拿出1只西瓜给乙筐,这副担子两边重量相等。2、找规律填数。1.1、
44、2、4、8、()2.27、9、3、()分析与解答:1在1、2、4、8、()中,前面一个数乘以2等于后面一个数,根据这一规律,()里应填16。2在27、9、3、()中,前面一个数除以3等于后面一个数,根据这一规律,()里就填1。3、有20个人要到河的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一次只能坐5个人,小船至少要载儿次,才能全部过河?分析与解答:虽然船上每次能坐5个人,但在船返回时,必须有一个人跟着船一起返回。因此,每次只能有5 1=4(个)人过河,那么,小船至少要载20+4=5(次)才能全部过河。解(1)51=4(个)(2)20+4=5(次)答:小船至少要载5次,才能全部过河。4、一天,两个爸爸,
45、两个儿子一同上公园玩,他们至少有儿个人?分析与解答:两个爸爸是一个爷爷,一个爸爸,两个儿子是一个爸爸,一个儿子,所以,他们至少有3个人:一个爷爷,一个爸爸,一个儿 子。5、3个人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西红柿需要儿分钟才能吃完?分析与解答:3个人吃3个西红柿,也就是1个人吃1个西红柿。根据题意,3个人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即1个人吃1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同样,9个人吃9个西红柿,也就是1个人吃1个西红柿,也是需要3分钟才能吃完。6、有一列数:2,3,1,2,3,1,2,3,1(1)第28个数是几?(2)这28个数的和是多少?分析与解答:(1)从这列数的排列可以看出是按
46、“2,3,1”三个数一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组有3个数,28里面有儿个3呢?从28+3=91,可知有9个(2,3,1)还余1。所以第28个数是第10组(2,3,1)的第一个数2。(2)每组中各数的和是2+3+1=6,28个数中有9个6和1个2,所以28个数的和是6X9+2=56。7、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1只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只饼至少需要儿分钟?分析与解答: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一起煎,1分钟后这两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把其中一只取出来,另一只翻个面,再放入第三只,又 煎了 1分钟,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来,把第三只翻个面,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1分钟
47、就全部熟了。煎3只饼共用了 3分钟。8、蜗牛从9厘米深的碗底往上爬,每爬3厘米要用3分钟时间,然后停2分钟,问蜗牛从碗底爬到碗口要用多少时间?分析与解答:蜗牛每爬3厘米用3分钟停2分钟,也就是爬3厘米要用5分钟,那么爬6厘米要用10分钟,最后还剩3厘米爬3分钟就到 了碗口,不需要再停2分钟了,所以爬到碗口共用13分钟。9、一幢6层楼房,每层楼有14级楼梯,小明从底楼走到6楼,共走了多少级楼梯?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6楼可以看作有61=5(段),每段有14级楼梯,共走了 14 X5=70(级)楼梯。解:14 X(6-1)=70(级)答:小明从底楼走到6楼共走了 70级楼梯。10、在一排16名男同学
48、队伍中,每两名男同学之间插进1名女同学,请你想一想,可以插进多少名女同学?分析与解答:16名男同学,把这列队伍分成161=15(段),每段插进1名女同学,那么一共可以插进1X15=15(名)女同学。解:IX(16 1)=15(名)答:可以插进15名女同学。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54)答案1.弟弟今年8岁,姐姐13岁,10年以后,姐姐比弟弟大儿岁?分析与解答:这道题不需要求出10年以后,姐姐多少岁,弟弟多少岁。根据题意,弟弟今年8岁,姐姐13岁,那么姐姐今年比弟弟大138=5(岁),因为不管经过多少年,姐姐和弟弟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所以,10年以后,姐姐比弟弟还是大5岁。分析与解答:138=5(岁
49、)答:10年以后,姐姐比弟弟大5岁。2.8个人吃饭,每人1只饭碗,两人1只菜碗,4个人1只汤碗,一共有几只碗?分析与解答:8个人吃饭,每人1只饭碗,需要8+1=8(只)饭碗,两人1只菜碗,需要8+2=4(只)菜碗,4个人1只汤碗,需要8 4=2(只)汤碗,那么一共需要8+4+2=14(只)碗。解:(1)每人1只饭碗,需要几只饭碗?8+1=8(只)(2)两人1只菜碗,需要几只菜碗?8+2=4(只)(3)4人1只汤碗,需要几只汤碗?8+4=2(只)(4)一共需要几只碗?8+4+2=14(只)答:一共需要14只碗。3.妈买回不到10个鸡蛋,两个两个地数,最后多1个,3个3个地数,最后也多1个,你说妈
50、妈买了几个鸡蛋?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鸡蛋个数除以2余1,除以3也余1,既能除以2、又能除以3而没有余数的最小的数是6,2X34-1=7(个),所 以妈妈买了 7个鸡蛋。4.北京动物园在5个铁丝笼子里共养了 15只猴子,但每个笼里的猴子数不一样,你知道每个笼子里该有多少只猴子吗?分析与解答:因为每个笼子里的猴子数不一样,一个笼子里至少有1只猴子,那么依次下去每个笼子里的猴子只数分别为1只,2只,3只,4只,5只。这样,5个笼子里正好有:1+2+3+4+5=15(只)。5.明明问芳芳:“今天是星期二,再过22天是星期几?”分析与解答:一星期是7天,今天是星期二,后面日期的排列是星期三、四、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