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OVID-19奥密克戎B...检查流程及院感消杀中的体会_安甲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2751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OVID-19奥密克戎B...检查流程及院感消杀中的体会_安甲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COVID-19奥密克戎B...检查流程及院感消杀中的体会_安甲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期兵团医学第20 卷COVID-19 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疫情期间感染患者放射科检查流程及院感消杀中的体会安甲佳张帅郭瑞马静(通讯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乌鲁木齐市83000摘要新冠疫情期间作为接诊中、高风险区患者的黄码医院影像科是较多接触阳性患者的科室之一,也是更容易出现院内感染的科室之一。此次疫情期间针对冠状病毒传播特点,结合我科自身情况,总结、分析有效的防控组织架构,细化职责,合理规划科室布局,缜密的消毒措施,为各级医院放射科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工作方法上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COVID-19奥密克戎BA.5.2;放射科;检查流程;感染控制2022年8月10日以来乌鲁木齐市受到C

2、OVID-19的疫情传播蔓延,本次病毒株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其有着载毒量多、传染力强等特点。我院在此次疫情期间为指定黄码医院,接诊中、高风险区患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1,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在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中的标准之一,所以影像科是较多接触阳性患者的科室之一,也是更容易出现院内感染的科室之一2。如何在既做好病人检查的同时又做好放射科工作人员及患者的防护,院感防控、隔离管理等,成为放射工作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3。现将我院放射科COVID-19疫情期间感染患者检查流程、防护措施及院感消杀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组织管理构架(1)科室主任:任组长,负责疫情期间全科工

3、作,统筹安排疫情期间防控、院感消杀工作,协调各小组工作;(2)技师长:担任副组长,在组长的安排下,统筹安排科室检查流程、防控物质准备及申领、技师防护、图像质量控制及疫情期间区域划分、环境改造工作;(3)护理组长:院内感染培训、监督,预约分诊、增强CT患者静脉穿刺、科室消杀工作。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图1)保证疫情期间科室工作协调顺利开展。2布局方案放射检查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分区进行,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本科实际情况设立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以及医患双通道(图2)。其中我院单独设立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区域配备专用DR、CT机,操作技师相对固定。在清洁区又分医师、技师、登记人员区,各区人员严格

4、闭环管理单人单间居住,互不交叉。3检查流程3.1预约科室检查患者完全实行预约制,减少科室逗留时间,保持全科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仅一位患者检查,防止患者间交叉感染风险.全科消杀完成后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全程佩戴好口罩由医院陪护人员带领从病人通道到达登记台,登记人员着二级防护,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患者将就诊卡置于指定收集处,登记人员按喷洒酒精消杀、登记、喷洒酒精消杀顺序完成登记,增强患者由开单科室护士埋留置针,登记护士在机房内连接高压注射器,完成检查前准备后电话通知技师,开检查室门。3.2检查技师全程着二级防护隔室操作,由语音系统与患者交流,患者行动方便者自行上检查床,技师由联影CT自带天眼系统

5、进行精准定位像扫描,如患者行动不便,由陪护人员抬上检查床检查。检查结束减少患者在检查室逗留时间,迅速由陪护人员带领从病人通道返回。技师及时电话通知诊断医师出具报告。3.3诊断诊断医师着一级防护在诊断区快速出具诊断报告,临床医生由影像云报告系统扫描患者二维码,在手机端观看患者影像图像及诊断报告。影像诊断医师全程不与操作技师及临床医师接触,沟通由电话完成。4终末消杀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附着在CT机表面4,所以对于上述设备的消毒工作也是疫情防控、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中的重要 102022 年 12 月第 20 卷第 4 期Dec.2022Vol.20No.4兵团医学Journ

6、alofBingtuanMedicine一环。检查机房采取“一人完毕,快速消毒”措施,即每检查完一例患者完毕后马上进行消毒,机器由75%酒精擦拭物体表面消毒,注意液体不能流入机器,防止造成短路及零件受损。我科机房由东紫脉冲紫外线消毒器照射5分钟,同时对患者通道进行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全程24小时开启空气消毒机行空气消毒,技师操作完成后开紫外线等对操作电脑消毒,严格按照新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相关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技师操作完成后进入缓冲区按院感要求分别于一脱、二脱间按要求脱去二级防护,严格手卫生进入清洁区。5心理支持面对疫情,我科工作人员勇于担当、敢于付出,本科年轻工作人员占

7、多,面临生理、心理负担以及工作负荷增大等情况,科室主任带领大家及时了解新冠肺炎新动态,掌握防控方法,制定各种流程,每日了解工作动态,合理安排工作,及时与院级各部门沟通,关心、解决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困难,减低焦虑和恐惧,使其以乐观、积极的心理转台投入到工作中去5。结论我科通过建立有效的防控组织架构,细化职责,合理规划科室布局,缜密的消毒措施,此次疫情期间无科室内工作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情况。COVID-19 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疫情期间放射科感染患者检查流程、防护措施及院感消杀体会希望能为各级医疗机构在放射科新冠疫情期间工作方法上提供一定参考。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8、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J.中国医药,2022,17(4):481-487.2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检查院内感染防控管理: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推荐意见(第一版)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54(4):286-291.3 罗力斌,张丽,宋法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影像科医疗防控管理与措施应用与探讨 J.兵团医学,2022,20(1):58-60.4 刘倩,潘伟,张丹,唐茁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方舱CT 对规范医院感染防护路径的价值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7):1018-10

9、20.5 何志芳,李玲.放射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病人检查流程及医务人员防护 J.护理研究,2020,34(3):376-377.盲插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邢竹君1段亚丽2朱晓英11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市8320002新疆石河子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石河子市832000摘要目的:探讨盲插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关键词危重症患者;盲插;空肠营养管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方法包括:X线透视引导下置入、超声引导下置入、胃镜引导下置入、盲插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前三种方法受身体耐受性限制,需要特殊医疗设备,费用高。盲插鼻空肠营养管技术可在床旁操作,无需搬运病人及特殊设备

10、。盲插空肠管是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通过一定手法进行操作,将鼻空肠管是经鼻插入,经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肠,放置到空肠的一项技术。适用于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胃喂养不能耐受、胃瘫、高误吸风险及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病例介绍患者男,94岁,医疗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 低蛋白血症。患者长期卧床,留置普通鼻胃管后反复出现胃液反流、误吸造成肺部感染,并有胃潴留、腹胀的表现。2方法2.1操作前准备2.1.1用物准备空肠营养管、手套、治疗巾、治疗盘内盛生理盐水或无菌注射用水、纱布、胶布、污物杯、20ml、50ml注射器、听诊器、PH试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等。2.1.2患者准

11、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盲插鼻空肠营养管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前遵医嘱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注,30分钟后床旁盲插鼻空肠营养管。2.2操作方法2.2.1患者取平卧位(抬高床头30或坐位),下颌铺无菌治疗巾,检查、清洁、润滑鼻腔。检查空肠营养管,旋拧抽拉导丝,将导丝完全插入管道使其到达导管头端,旋拧蓝色固定帽,固定导丝。测量置入长度: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或发际到剑突),做第一标记(第一标记宁短勿长,防止在胃内盘曲),在第一标记基础上加40cm或50cm处做为第二标记。管道前端用生理盐水湿润(或使用包装袋内MCT润滑),经鼻腔置入10-15cm到达咽部时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昏迷病人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同时送入导管至第1刻标记。证实方式:回抽胃液;管内注气法听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查看是否有气泡溢出。双人使用两种以上方法确认导管在胃内。2.2.2确认在胃内后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45,缓慢注气(小肠喂养腔)总量不超过500ml,注气时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胃内注气的技术:是利用胃潴留将幽门口打开并促进胃蠕动的原理,利于空肠管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