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 )吉他上有五根粗细不同的弦,这是为了在演奏中使吉他声具有不同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2( )学校组织学生体检,对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有误的数据是A身高1.65m B质量400kg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3(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A树枝上的白雪熔化 B冰冻的衣服
2、变干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凇4( )教室内用来放映课件的幕布,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反射 D发生镜面反射5( )如图所示,用凸透镜观察中国地图上的台湾省时,应将地图放在凸透镜的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处 C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问 D两倍焦距处6( )如图所示,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的孔隙度(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是A1% B10% C90% D99%7( )如图所示,甲从平直的桥面沿直线从A处走向B处的过
3、程中,在岸边C处的乙可清晰地看到平静水面上甲的倒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甲是运动的B甲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若甲在桥上竖直向上跳起来,甲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D当甲当过B点后,乙就无法再看到他的倒影8( )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以不在零刻度线处B称量时物体放入左盘,用镊子将砝码从小到大放入右盘C称量时若指针右偏,应该继续加砝码D若砝码生锈,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二、填空题(第912题,每空1分,第1316题,每空2分,共30分)9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强度高、密度_(选填“大”或“小”)的铝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制作航空器材;如果一块铝合金被宇
4、航员带上月球,它的质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在火灾现场,消防云梯载着消防员向上运动,则以该消防员为参照物,地面是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消防员可利用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探测仪远距离发现火源。11考试铃声响起,同学们开始答题,这里利用了声音传递_;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_产生的;在学校周围植树或设置隔音板,这是在_控制噪声。12目前,在很多重要的活动(如奥运会等)场所入口都会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
5、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50cm,人脸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13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水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结成冰,密度_(选填“增大”或“减小”),体积_(选填“增大”或“减小”)。14医生为患有近视眼的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如图甲所示,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_m;当她看不清字母E的朝向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方”或“后方”);同时小红看到视力表上方的电子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乙所示,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_。15三种不同物质a、
6、b、c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质_的密度最大,a、b、c三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_。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小明参加学校运动会400m跑,前200m用时35s,后200m用时45s。求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18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的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1)小石子的体积;(2)小石子的密度。四
7、、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19找一个如图所示的容器(如碗),加满水放在电冰箱中(或寒冷冬夜的室外),完全冻结后,把碗略热一下,取出冰块后你便有了一块冰凸透镜。以太阳作光源,看看它是否有聚光作用,能用它取火吗?20冬天,路面结冰后,市政部门常常向路面撒盐,这是为什么?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4分、第2223题各3分、第24题4分、第2526题各5分、第27题6分,共30分)21(1)画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2)根据图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22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是:_(写公式)。(2)图中金属板的
8、作用是:_。(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0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v=_m/s。2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温度/9193959799999999(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_(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在4min到7min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2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
9、烛A和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使它与蜡烛A的像_,表明像与物的_相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蜡烛B的原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_。25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
10、象,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_。(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26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如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点上(P点在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
11、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4)若光屏上已成烛焰清晰、放大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一个凹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运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27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节。(2)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量筒中
12、,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酱油的密度为_kg/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骜。 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将一个烧杯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油=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4)小明针对(3)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练习题
13、(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C 5A 6C 7C 8D二、填空题9小 不变 10运动 红外线 11信息 振动 传播过程 12小于 倒立 缩小 13凝固 减小 增大 144.6 前方 12:0515a 4:2:1 16左 不变三、计算题(略)四、简答题19冰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把阳光会聚在可燃物上取火。 20撒盐后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使雪在0以下熔化,给路面除冰。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1(略)22 (1)v=s/t (2)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3)0.3923(1)甲 (2)99 吸热24完全重合 大小 虚 不能找到像的位置 25(1)39 非晶体 (2)不变 (3)不正确 液化26(1)11.0 (2)C 投影仪 (3)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或蜡烛在焦点上;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4)远离 27(1)左 (2)1.125103 偏大 (3)装满水 水(m2-m0)/(m1-m0) (4)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叙述合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