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学 习 目 标识记:思维的概念、特征、品质和分类,想象的概念、功能和分类。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影响解 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应用: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和不良 思维品质的克服,能够运用思维规律 进行自我教育。弟P思维概述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 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 括的反映。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 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二)思维的特征虽然思维是在感觉和 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 的,但它反映的形式和内 容与感觉、知觉不同。(二)思维的特征1.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知识和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
2、的认识。因 为思维具有间接性,所以我们能够以间接的 形式去推知过去、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2.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人们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二、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全面地看待问题,了解 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遇事 能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再得出结论,这是思维 的广阔性的表现。二、思维的品质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思维的 独立性的表现。3.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灵活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地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是思维的灵活性的表现。三、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
3、借物分类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也称为直觉行 动思维,是以实际操彳 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称为 直观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 决问题的思维。(二)根据思维探索的目标和方向分类1.集中思维集中思维也称为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将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者条件朝 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或者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活动。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称为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这种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 向去思考,对信息或者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者假说。(三)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类1.常规性思维常规性思维也称为再造
4、性思维,它是 运用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 维,具有再造性的特点。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一般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资料链接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散思维的训练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许多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来实现的,常用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1)大脑激荡法。这一方法是指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采用极 迅速的联想,大量产生各种主意。它通常被定义为:“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将所 有与会人员对某一问题的主意聚积起
5、来以解决问题。大脑激荡法是一种团体训练方 式,个体的创造力在小组的竞争状态下更易被激发,才智更能充分发挥。资料链接(2)类别变动法。这种方法用来克服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影响,以提高思 维的变通性。例如,给出“盆子”的概念,让受训练者首先想到它的一个特殊用途,如装水果,然后归纳为“容器类”,继而在“容器类”中细想它可能有的特殊用途,如装鸡蛋、装纽扣、装衣服等;接着换一种类别,再细想它的各种特殊用途。通过这 种方法,使受训练者对事物的用途有了变通性的认识,培养了创造力。(3)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该方法有以下四个步骤:界定问题,即在解决问题之前彻底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已知与未知情况。开放头脑,即考
6、虑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类似于大脑激荡法中的畅所欲言直 至穷思竭虑的过程。确定最佳构想,即在设想的各种办法中选择最优的解决办法。付诸实施,即把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完善。资料链接2.直觉思维的训练创造性思维常以直觉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方法有:鼓励学 生大胆猜测和假设;展开合理想象,即兴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直觉思维示范,提高学 生对直觉的敏感性;教给学生捕捉直觉的方法,如即时记下一些偶然出现的新异想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等等。3.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爱因斯坦曾自称,他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时,思维的样式不是语言,也不是数 学符号
7、,而是图像。因此,教师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除了要结合不同的学科特 点外,还要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各种事物,接受大自然对视、听、嗅、触觉等 方面的陶冶,发展表象系统,提高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四)根据思考步骤和过程是否清晰分类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也称为非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 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2.分析思维分析思维也称为逻辑思维,它是一种严格遵循逻辑规律,经过仔细研究,逐步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结论的思维。四、思维和语言的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百r语言离不开思维(1)思维离不开语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维以语言为工具
8、。思维的成果需要语言来巩固。语言可以帮助思维逐步深化。语言可以帮助思维条理化。语言可以帮助将思维成果传递给别人。(2)语言离不开思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依赖于思维。语言的交际过程依赖于思维。四、思维和语言的联系2.思维和语言有很大的区别(1)职能不同。(2)思维具有全人类性,语言具有民族性。K-T I 第一”想象概述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 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我们读白居易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时,头脑中浮现 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的画面。二、想象的功能1.预见功能想象能预见活动 的结果,指导人们活 动进行的方向。2.
9、补充知识、经验功能J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 物不可能直接感知,通过 想象,我们可以补充这种 知识、经验的不足。3.代替功能人们的某些需要 不能得到实际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 得到满足和实现。课堂案例想象爬山问题有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行者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山,目的地是山顶的 一个寺庙。山路很狭窄,行者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歇了好几次。在太阳快 落山的时候,行者到达了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路下山,也是 日出时启程,以变化的速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当然,他下山的平均 速度要比上山时快。人们可以运用想象,证明路上有一地点,在白天中的同一时刻,行者上下 两次都正好走到那里。例如,可以
10、想象为:在清晨日出时,有一个行者开始上 山,而同时有另一个行者开始下山。虽然他们爬山的速度不同,但肯定会在白 天中的某一时刻相遇。三、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 产生的想象称为无意想象,也称为不 随意想象。语言诱导是引起无意想象的主要 因素。无意想象也可以由疾病或药物 引起,人在意识减弱、昏昏欲睡时容 易产生无意想象O(二)有意想象事先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称 为有意想象,也称为随意想象。有意想象 有时还须一定的意志努力。根据观察内容 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有意想象 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像、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
11、形成相应事物形象 的过程。再造想象的特点是再生性,它的形象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某 种需要或任务重新去塑造的。(二)有意想象2.创造想象(1)有社会需 要与创造欲望。(2)高水平的 表象建构能力。(4)积极 的思维活动。(3)原型启发。(二)有意想象3.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 一种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它体现 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 而指向于未来。幻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切合生活实际、符 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社会意义的幻想是积极的 幻想,也称为理想。特别拓展17岁女孩经常陷入空想n年想象出120个人物来自英国的Kate今年17岁,与常人不同
12、的是,她经常陷入无意识的空想 中。据悉,Kate平均每天会空想3次左右,在这期间她会沉浸在所想象的不同 人物和故事情节中。这种空想可以在任何时候触发,特别是在Kate疲劳或者有 压力的时候。在她的空想中,主人公可以是年轻人或是老人,男性或是女性,异性恋有同性恋也有,但是大部分都拥有美国口音。Kate表示,当她陷入空想状态时,会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观看事态的发 生,但是她分不清是自己在思考还是主人公在思考。在这种状态下,Kate的面 部表情也会无意识改变,跟着主人公的感受或哭或笑。如果主人公感到不舒服,她甚至也会有生理上的不适。目前,心理学家并没有正式给这种病下定义,因此Kate也无法得到有效 的
13、治疗。由于这种随时触发的空想,Kate的现实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她很难 交到朋友,甚至上学迟到,错过考试。特别拓展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 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 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 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 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 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培养儿童想象力,大人要注意这三点1.不要
14、嘲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永远不要用成年人现实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想象,为孩子保留思想里的那 一份跳脱。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把会飞的汽车展现给自己的父母,而自己的 父母确告诉孩子汽车是在地上跑的,让孩子重新构思。简简单单多么现实的教 导,父母觉得这样做没错,却不知道自己确是孩子想象力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永远不要嘲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不要用现实去衡量和禁锢。2.引导孩子敢于去想不要觉得不切实际就不值得想象,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就是在于现实与不可 能之间的差距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一开始都有敢于去想的想象 力,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想象,引导孩子跳出思想的禁锢,激发他们想象的 热情。
15、特别拓展培养儿童想象力,大人要注意这三点3.适当的“放纵”对艺术的热爱不管你是父母还是老师,你有没有为孩子乱涂乱画而感到生气,有没有为 孩子沉迷于做一件事而感到无奈,其实这些方式都是孩子发展艺术的一种方式,在孩子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时期,适当的放纵,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能够开发孩 子巨大的发展潜力。-H-第二”思维的一般规律一、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就是按照一定的 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 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 得以解决的过程。心理学家对 解决问题的研究是为了了解人 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 的策略和影响解决问题的各种 因素,分析创造性思维所包含 的各种心理成分等。(-)分析与综合1.
16、分析与综合的概念(1)分析的概念。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 物和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 的过程。(2)综合的概念。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和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2.分析与综合的联系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 一的过程。分析中有综合,分析要以综合为前提;综合中也有分析,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的。总之,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对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越细致、越精确,对事物和 现象的综合也就会越全面、越完善;对事物和现 象的综合越贴切、越完备,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的认识就会越深刻、越准确。(二)比较与分类1.比较(1
17、)比较的概念。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异同的思维过程。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这就为比较提供了前提。我们要解决诸 如事物或现象之间性质的异同、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品质的优劣等问题 时,就必须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是比较的基础。没有分析与综合,就无法进行比较。比较可以 在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中进行。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把该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与非本质特征区别开来,这有助于概念的形成与鉴别。比较也可以在不同类但 具有相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中进行。通过这种比较,我们能更好地确定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区别。(二)比较与分类(2)比较的形式。比较有两种形式,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18、把现在与过去的情况进行比较,是 纵向比较;把现在的或某时的此事此物与彼事彼物进行比较,是横向比较。纵 向比较有助于发现变化,横向比较有助于找到差异。(3)比较的规则。进行比较时,应遵循以下规则:相互比较的事物或现象必须在性质上有联系。应始终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比较。在比较的事物或现象中,至少要有一种事物或现象是熟悉的。进行比较时,利用语言提示有利于获得正确的比较结果;为了使比较顺利进行,比较最好从差异点开始。(二)比较与分类2.分类(1)分类的概念。分类是在头脑中依据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 征,将其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2)分类的规则。进行分类时,应遵循以下规则:必须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内部特征
19、和本质属性进行分类。应自始至终使用同一个标准进行分类。(三)抽象与概括L抽象与概括的概念(1)抽象的概念。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 象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并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2)概括的概念。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 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三)抽象与概括2.抽象与概括的联系抽象与概括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 抽象就不能进行概括;抽象中寓有概 括。抽象和概括的目的都是揭示事物 的本质。通过抽象与概括,我们可以 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 并推广到其他同类事物。小学三年级才开设数学课程校长:先
20、培养理解能力再学抽象思维近日,湖北赤壁一小学三年级才上数学课引关注。该校校长回应,此举一方面在于集中培 养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用三年级一个学期科学掌握小学前三年大 部分数学知识。专家表示,从整体优化角度调整教学,值得鼓励。该校校长这样回应媒体。并称一二年级不开设数学课有四个理由:第一,孩子们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学习数学很难掌握,学校里老师读题、讲题义,在家里 需要家长读题、讲题义,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耽误了教学时间。第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和发展时期不适合于学抽象思维的数学,具有初步的抽象思 维在学就更好。第三,这么多年招生来看,一年级的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那
21、么上来再学一遍有 重复学习的嫌疑。第四,一到小学就面临两门主课(语文、数学)学生压力很大,小学二年级不学数学多的 课时怎么办呢?就加强语文教学。增加科学课、书画课、阅读课。(四)具体化与系统化1.具体化的概念具体化是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理论运用到实 际中去的思维过程。2.系统化的概念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程序归入一 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二、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 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二)判断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三)推理1.推理的概念推理是从已
22、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我们间接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途径。2.推理的类型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1)归纳推理。从特殊事例出发,推导出一般原理的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特殊事例的思维形式是演绎推理。归纳推 理与演绎推理是相互联系的。(3)类比推理。从某个特殊的事例推导出另一个特殊事例的思维形式是类比推理。3.推理的要求要获得正确的推理,有两个要求:一是推理的材料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的过程要合 乎逻辑。三、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1.迁移的作用2.问题的特征3.原型启发的作用4.定势的作用5.功能固着的作用6.动机的强度经典实验水杯量水的实
23、验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的水杯量水实验说明了思维定势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该实验要求被试者用3个容量不等的杯子(A,B,C)去解决“取一定数量的 水”的问题。共有8个问题,每题限时3。秒。该实验将被试者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实验组做第18题,控制组 只做第68题。结果,实验组的被试者用B-A-2C的方法解答了第15 题,接着又有81%的被试者用B-A-2C的方法解答了6、7两道题,在用 这种方法解答第8题时遇到了困难;而控制组被试者由于不受先前活动的影响,他们采用A-C和A+C的简便方法很顺利地解决了第68题。实验说明,实验组大多数学生在解答68题时之所以没能采用简便的方 法,是由于受到在解答第1
24、5题时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阻碍了 对新问题的解决。经典实验纸盒用处的实验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把3支点燃的蜡 烛沿与木板墙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木板墙上。发给被试者的材料是3支蜡 烛、3个纸盒、几根火柴、几个图钉。被试者分为两组,发给第一组的 所有材料分别装进3个纸盒里,发给第二组的所有材料放在3个纸盒之 外。结果是,第二组有86%的被试者按时解决了问题,第一组只有41%的被试者按时解决了问题。为什么第一组被试者的成绩不如第二组被试者呢?原因在于,第一 组被试者一开始就把纸盒的功能固定地看成装东西的容器,而没有看到 纸盒还有当烛台用的功能,所以没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而第
25、二组被试者 由于一开始就没有把纸盒仅仅看成装东西的容器,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就想到了把它当烛台用,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四、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应 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新的 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与创造 活动相联系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 和验证期四个阶段。四、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1.发散思维和集 中思维的统一2.多有直觉思维出现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四个特点。3.创造想象参与4.多有灵感出现五、思维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不是与生俱来的。
26、85%的创造性只需要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 智力。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影响一个人 能否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力因素仅占20%,而非智力因素等占到80%。因此,大学生应该 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进行各种有创造性的实践 活动,努力培养创造力。(二)努力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勇于大胆猜想2.淡化标准答案疆 鼓励多项思维1.发挥想象力3.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4.大胆质疑5.学会反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特点1.普遍性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 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2.批判
27、性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 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3.新颖性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 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 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拓展学生质疑鹳蚌相争:力挺敢于“叫板教科书的小学生“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
28、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 的?”近日,一网友在重庆垫江老家受到11岁侄儿黄圣凯的“灵魂考问”。上五年级的黄 圣凯对语文课本中“鹤蚌相争”相关内容的逻辑性提出质疑,但老师说“更应关注寓言故 事中的道理”。该网友查了资料后仍无法解释,最后把这个“考问”发到了朋友圈。孩子 对课本知识较真的精神获得不少点赞。11岁小学生对教科书里的内容大胆提出质疑,勇气可嘉。无独有偶,前些日子,福州 8岁的男孩小冯因质疑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踵”字用词出错上了热搜,获好评无数。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之一,是一个人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思辨意识不可或缺 的“硬核”。小学生敢于对教科书里的内容提出合理质疑,无疑是件好事。(三)学会捕捉灵感1.长期做准备工作3,摆脱习惯 思维的束缚2.抓住灵感出 现的最佳时机5.保持乐观、镇静的心情4.随时携带必备工具演讲完毕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