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5557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9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题库 单选题 1、夏天来临,养鸡场的苍蝇明显增多,饲养员一般使用杀虫剂除蝇,开始使用的效果很好,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药效变差了。推测其原因是()A杀虫剂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B抗杀虫剂能力强的苍蝇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C杀虫剂的品质不稳定 D苍蝇的繁殖能力太强,无法全部消除 答案:B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

2、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苍蝇杀死,抗药性强的苍蝇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苍蝇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消灭苍蝇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苍蝇,开始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愈来愈差。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能抵抗杀虫剂的苍蝇存活下来,大量繁衍。故选 B。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正确的是()A染色体由 DNA 和基因组成 B每条 DNA 上都只有一个基因 C

3、一条 DNA 就是一条染色体 2 D一条 DNA 上有许多个不同的基因 答案:D 分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 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是基因。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图如下:A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 错误。B每条 DNA 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B 错误。C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 分子,C 错误。D一条 DNA 上有许多个不同的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 正确。故选 D。3、如图示两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对此描述合理的是()A与甲图的发育相似的

4、昆虫有蜜蜂、苍蝇等 B甲图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故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 A 时期 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 D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图乙中的 d 时期 答案:C 3 分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甲中的 B 是卵,则 CD 是若虫,A 是成虫。图乙中,a 成虫,b 卵,c 幼虫,d 蛹。A蜜蜂、苍蝇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与图

5、乙相似,错误。B甲图蝗虫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时期,成虫运动能力太强,不易消灭,错误。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甲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D若图乙表示家蚕的发育,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则 b 为卵期,c 为幼虫期,d 为蛹期,a 为成虫期,幼虫吐丝做茧,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 c 幼虫期,错误。故选 C。4、“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燕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等阶段 B“谁家新

6、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C“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 D雏燕和雏鸡一样都属于晚成雏 答案:D 分析:鸟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阶段。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的筑巢行为。“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A燕子属于鸟类,燕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等阶段,A 正确。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啄泥筑巢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的一个环节,B 正确。4 C“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雏燕属于晚成雏,需要亲鸟的喂养,C 正确。D雏燕属于晚成雏,需要亲鸟的喂养,雏鸡属

7、于早成雏,不需要亲鸟的喂养,D 错误。故选 D。5、如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是砧木,是接穗,属于无性生殖 B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和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嫁接与植物组织培养一样都可以保持植株亲本的优良性状 D嫁接成功后新植株所表现的性状与相同 答案:A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穗,砧木。A是接穗,是砧木。图中所示的是用枝作为接穗,属于枝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 错误。B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B 正确。C嫁接与植物组织培养一样都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

8、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亲本优良性状的稳定,C 正确。D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故嫁接成功后新植株所表现的性状与接穗相同,D 正确。故选 A。6、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5 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使颈和前肢都变长 B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白色的变异 C在抗生素的长期作用下,细菌才产生了抗药性 D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 1859 年发表

9、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A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胶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A 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首先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抗生素对细菌不断选择的结果,C 错误。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

10、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雷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雷鸟在上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雷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 D。7、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15 年间已经在这个小生物身上发现它有四对染色体,并鉴定了约 100 个不同的基因。如图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其精子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6 Aa、b、c Ba、b、c、X 或 a、b、c、Y Ca、b、c、c Da、a、b、c、c、X、Y 答案:B 分析: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11、,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据此解答。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染色体(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图中所示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则它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4条,即 a、b、c、X 或 a、b、c、Y。故选 B。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不经过蛹期 B扦插薄荷和嫁接桃树都属于有性生殖 C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D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 答案:D 分析:(1)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2)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性生殖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

12、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7 A家蚕的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A 错误。B扦插薄荷和嫁接桃树,这些生殖方式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 错误。C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C 错误。D胚盘是鸟卵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

13、盘胚胎雏鸟成鸟。因此,鸟卵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胚盘,D 正确。故选 D。9、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 DNA 和蛋白质 C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包含 23 个 DNA 分子 D基因是 DNA 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答案:C 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 DNA 两种物质组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 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14、8 B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B 正确。C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46 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通常有一个 DNA 分子,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包含 46 个 DNA 分子,C 错误。D在 DNA 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着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D 正确。故选 C。10、下列关于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保持

15、亲本的遗传性和繁育速度快的特点 B真菌用孢子繁殖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 C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蝉蜕是蝉的外骨骼 D鸟卵的孵化时间与其大小有关,通常鸟卵越大孵化时间越长 答案:B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A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在生产实践中

16、,常用扦插、嫁接、分根、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植物最主要的原因是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A不符合题意。B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9 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B 符合题意。C蝉和蝗虫的发育方式相同,它们的发育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蝉体表有外骨骼,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有蜕皮现象,蝉蜕是蝉的外骨骼,C 不符合题意。D“二十一天的鸡、二十八天的鸭、一个月小鹅才出壳”,从中可以看出:一般来说,鸟的体型的越大,产生的鸟卵越大,其孵化时间越长;鸟的体型越小,产生的鸟卵越小,

17、孵化期越短,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多选题 11、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氧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 B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氨基酸 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抗药性不断增强 答案:BC 分析:米勒实验装置:10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故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A 错误。B结合分析图片:

18、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 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 20 种有机物,其中 11 种氨基酸中有 4 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

19、完全可能实现的,B 正确。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C 正确。D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细菌中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极个别的能抵抗抗生素的个体。每一次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就对细菌进行了一次选择,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原先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所以,“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而不是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D 错误。故选 BC。小提示:正确识记并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是解题的关键。12、关于达尔文的自然

20、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D生物要生存下去,一定要进行生存斗争 答案:AB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11 A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错误。B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错误。CD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

21、,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CD 正确。故选 AB。小提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13、下列动物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蟋蟀 B蝴蝶 C蜜蜂 D蟑螂 答案:AD 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常见的动物有家蚕、蜜蜂、蚂蚁、蝴蝶、苍蝇、蚊子。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常见的动物有蝗虫、蟋蟀、螳螂、蝼蛄、蝉、蟑螂。据此答题。AD蟋蟀和蟑螂的个体发育不存在蛹期,这种发育

22、过程称作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BC蝴蝶、蜜蜂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存在蛹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作为完全变态发育,错误。故选 AD。小提示: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解题关键。12 14、男性正常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A22 条常染色体+XB22 条常染色体+XY C22 条常染色体+YD22 条常染色体+XX 答案:AC 分析:人的性别遗传: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 22 对常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 22 对常染色体+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 22 条常染色体+X

23、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22 条常染色体+Y 染色体的精子,而女性则只产一种含 22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的卵细胞。故选 AC。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22 对+B男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C女性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一定为 D父母都不是白化病患者,一定不会生出患白化病的孩子 13 答案:BC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 23 对染色体,有 22 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 XX 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

24、一条命名为 X 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 Y 染色体。A男女体细胞中都有 23 对染色体,有 22 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XX,所以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22 对+XY,故 A 错误。B人体的性别遗传图解如下所示:所以,男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故 B 正确。C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XX,产生一种含 X 的卵细胞,所以女性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一定为 X,故 C 正确。D父母都不是白化病患者,但可能是隐性携

25、带者,如基因组成是 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14 分析可知,父母都不是白化病患者,子代可能是白化病患者,也可能不是白化病患者,故 D 错误。故选 BC。16、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成对染色体的是()A青蛙的受精卵 B人的精子 C鲫鱼排出的卵细胞 D甘蔗叶肉细胞 答案:BC 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AD“青蛙的受精卵”、“甘蔗叶肉细胞”,染色体都成对。BC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人的精子”、“鲫鱼排出的卵细胞”不具有成对染色体。故选

26、BC。17、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以下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血友病 B色盲 C冠心病 D白血病 答案:AB 分析: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引起的下一代遗传物质改变(包括基因和染色体两部分)形成的先天疾病,称之遗传病。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15 AB人类的疾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就是显性遗传病;也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白化病等,其中血友病、红绿色盲的控制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B 正确。C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细胞供血的血管。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

27、闭塞,引起冠脉微循环障碍,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俗称冠心病,C 错误。D白血病亦称作血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很高。白血病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在血液中恶性增殖,并随血液扩散到全身,D 错误。故选 AB。18、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已知水稻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12 条,则水稻的精子、受精卵、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12条、12 条、24 条 B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C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D含有 XY 染色体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性 答案:AB 分析:(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28、,基因是 DNA 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因此基因也是成对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A.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

29、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图所示:16 因此水稻的精子、受精卵、叶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12 条、24 条、24 条,A 错误。B.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成单存在的,B 错误。C.

30、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C 正确。D.如果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Y 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所以含有异型染色体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性,D 正确。故选 AB。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掌握染色体、基因、DNA 相关知识。19、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和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B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 1 个或 2 个 DNA C草履虫和蓝鲸的遗传物质是 DNAD2019-nCoV 和噬菌体的

31、遗传物质是 RNA 答案:AB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 DNA 和蛋白质。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 DNA 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 DNA 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17 的基因控制的。AC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AC 正确。B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 1 个或 2 个 DNA,B 正确。D2019nCoV 是新冠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噬菌体是细菌病毒,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D 错误。故选 ABC。20、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扦插和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 B青蛙

32、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小蝌蚪 C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D鸡卵的卵黄将来可以发育为雏鸡 答案:AC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A扦插和嫁接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正确。B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错误。C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正确。D鸡卵的胚盘将来可以发育为雏鸡,错误。故选 AC。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性繁殖的特点、鸟卵的结构、青蛙的发育。填空题

33、 21、蚕的一生要经历卵、_、_、成虫的生命过程。答案:幼虫 蛹 分析: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18 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依次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22、生物的性状是受_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存在的。答案:基因 成对 分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每个 DNA

34、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指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带有一个 DNA 分子;其中遗传信息位于 DNA 上,因此,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形态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23、_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古代鸟类的典型证据。答案:始祖鸟 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

35、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古代鸟类的典型证据。24、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 DNA 中的生物技术,它所操作的对象是_。答案:生物体基因 分析: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把一个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体内,就有可能表现出另一个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把一个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体内,就有可能表现出另一个生物的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基因是 DNA 上的最小片段,所以说这个基因组就是 DNA。所以,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 DNA 中的生物技术,它所操19 作的对象是生物体基因。25、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分子和_分子构成的。答案:蛋白质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 DNA 和蛋白质等组成,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