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3006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人教版人教版 20232023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集锦锦 单选题 1、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 C动物与植物的某些基因相同 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答案:A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AB由于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到番茄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由此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不能说明

2、性状可以遗传,A 正确,B 错误。CD不同的生物的基因组成不同,也有些基因相同。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但是 CD 不是题干的事例说明的,CD 错误。故选 A。2、下列关于人体正常精子中 Y 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Y 染色体一定遗传给儿子 B精子中一定都含有 Y 染色体 CY 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父亲 D精子中 Y 染色体一定不成对 答案:B 分析: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女性的性染色体为 XX,形成的生殖细胞为 22 条常2 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XY,形成的生殖细胞为 22 条常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或 1 条 Y 染色体。生殖细胞形成

3、时,一对性染色体 XY 会分开,会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一种为 22 条常染色体和 1 条 X染色体,另一种为 22 条常染色体和 1 条 Y 染色体,其中含 Y 染色体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儿子,含 X 染色体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女儿,因此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3、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下图表示一个家庭肤色的遗传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肤色正常属于显性性状 B个体 1 的基因型是 Aa C3 和 4 再生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几率 50%D按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个体 8 和 10 不能婚配 答案:C 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亲代

4、都是正常肤色,子代出现白化病。则白化病是隐性性状,肤色正常属于显性性状,据此答题。A由分析得知,白化病是隐性性状,肤色正常属于显性性状,正确。B因为 5 号个体是白化病(aa),推测 1 号个体必然含有 a,其肤色组成必定含有 A,故个体 1 的基因型是 Aa,正确。C因为 8 号个体是白化病(aa),推测出亲代 3 和 4 均是 Aa,其遗传图解如下:3 故 3 和 4 再生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几率 25%,错误。D个体 8 和 10 属于近亲,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正确。故选 C。4、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字母 A

5、 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基因 A 来自父方,则基因 a 来自母方 C基因 a 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能遗传的性状 D此个体表现出的是基因 A 所控制的性状 答案:C 分析: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 A 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 a 表示)。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 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 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 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4 A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

6、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字母 A 表示显性基因,A 正确。B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如果基因 A 来自父方,则基因 a 来自母方,B 正确。C图中所示基因型 Aa,基因 a 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是基因 a 会遗传下去,C 错误。D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 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D 正确。故选 C。5、某患者经常使用各种抗生素,体内出现“超级细菌”,使药效降低。用生物进

7、化论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合理的是 A抗生素使病菌发生了抵抗药物的变异 B抗生素选择了病菌中能抵抗药物的变异 C病菌只向着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D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答案:B 分析:超级病菌是对所有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细菌中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极个别的能抵抗抗生素的个体。每一次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就对细菌进行了一次选择,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原先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存活下

8、来并大量繁衍。所以,超级细菌的进化原因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在超级细菌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抗生素。抗生素选择了病菌中能抵抗药物的变异。故选 B。6、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物学家发现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而中等大小翅的昆虫却很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5 A是否经常使用翅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食物是否短缺的结果 答案:B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

9、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所以,产生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 B。7、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枝条上长出的荔枝是()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D新的其他品种 答案:A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中是接穗,是砧木。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桂味荔

10、枝的枝条是接穗,则嫁接后的枝条所开的花和接穗的一样,即长出的荔枝是桂味荔枝,可见 A 符合题意。故选 A。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做了生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 ()A青蛙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阶段 B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完成抱对 C青蛙之所以是两栖动物,原因是成蛙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D青蛙有抱对现象,所以生殖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答案:B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AC青蛙的生殖和

11、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主要用肺呼吸,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AC 错误。B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完成抱对,B 正确。D青蛙有抱对现象,生殖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D 错误。故选 B。9、现代生物技术备受人们关注。培育“多莉”羊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转基因技术 B杂交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 答案:C 分析:1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

12、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2 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7 3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

13、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所以,培育“多莉”羊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故选 C。10、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 答案:C 分析: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原始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

14、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时发现,产物含有包括 5 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A 错误。B米勒的实

15、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米勒的模拟实验没有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B 错误。C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8 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C 正确。D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一般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D 错误。故选 C。11、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性状不受

16、基因控制 B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答案:C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毛茛叶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由于叶所处的环境不同才导致叶的表现型不同。所以,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故选 C。12、近年来,市场上的双黄鸡蛋越来越常见(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黄鸡蛋一定能孵化出两只雏鸡 B卵细胞由卵白、卵黄、胚盘组成 9 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D卵黄

17、上的小白点是胎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答案:C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A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发育为雏鸡,未受精的鸡蛋不能发育为雏鸡,所以不管是单黄或是双黄蛋都只有经过受精才能可能孵化出雏鸡,所以受精的双黄蛋可能孵化出雏鸡,故 A 错误。B鸟卵结构中的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和胚盘(内有细胞核)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卵细胞,故 B 错误。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故 C 正确。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内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故 D 错误。故选 C。13、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

18、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 Y 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 B有含 X 染色体、Y 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 C体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即 XYD精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D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 23 对染色体,有 22 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 XX 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 X 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 Y 染色体。性别决定遗传图解:10 A从分析中性别决定遗传图解可知,体细胞中 Y 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A 正确。B男子

19、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XY,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X 或者 Y,B 正确。C男子的体细胞中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Y),C 正确。D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23 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23 对,D 错误。故选 D。14、2021 年 5 月国家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一对夫妻已经生了两个男孩,第三胎生育女孩的概率及该女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50%、22 对+XXB50%、22 对+XY C100%、22 对+XXD100%、22 对+XY 答案: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 23 对染色

20、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11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 50%,因此如果再生一胎,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50%,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22 对+XX,A 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15、2022 年 4 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试种,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又更近了一步。“巨型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

21、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解答即可。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A 不符合题意。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如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培育出来的,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B 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C 不符合题意。D生物数量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包含的内容,同种生物的数量多,但它们的遗传物质相似,与培育生物新品种无关,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2 多选题 16、下列不属于自然发生论观点的是()A

22、腐肉生蛆 B腐草化萤 C母羊诞下小羊羔 D植物是由彗星的尾巴形成的 答案:CD 分析:自然发生论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腐草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腐肉生蛆:腐烂的肉能化为蛆虫是传统说法。A17 世纪意大利医生弗朗西斯科雷迪(Francesco Redi)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而成的,A 正确。B自然发生说是 19 世纪前广泛流传的理论,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古代中国人相信“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

23、从腐草堆中产生的),B 正确。C母羊诞下小羊羔属于动物的有性生殖,C 错误。D宇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牛顿认为植物是由彗星尾巴形成的,D 错误。故选 CD。小提示: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17、人的神经元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是()A23 对 B23 条 C46 条 D48 条 答案:A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3 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

24、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13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 23 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因此人的神经元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23 对(或 46 条)。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46 条(23

25、 对)。18、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出芽和酵母菌出芽都属于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能够使植物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繁殖速度 C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 D果树的嫁接、农作物的种子繁殖都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BC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A马铃薯出芽是利用块茎繁殖,属于营养生殖,而酵母菌出芽属于出芽生殖,A 错误。B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能够使植物

26、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繁殖速度,B 正确。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C 正确。D果树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而农作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D 错误。故选 BC。19、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情况下,可格伦岛上的那些有翅昆虫,要么翅很强大,要么翅退化,没有14 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下列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这与昆虫是否经常使用翅膀有关 B具有中等大小翅的昆虫逐渐丧失了繁殖能力 C昆虫在繁殖后代时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这是在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D 分析:自然界中

27、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要么翅很强大,要么翅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说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且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D。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达尔文

28、的自然选择学说。20、2021 年 5 月 22 日,袁隆平院士以 91 岁高龄去世,但他留下的遗产和消除饥饿的使命仍在继续。他去世的前一年还致力于研究“海水稻”,他们科研团队研发的杂交“海水稻”(耐盐碱水稻)在新疆岳普湖县公开测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稻”的研发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水稻是有胚乳的单子叶植物 C播种时,应选择颗粒饱满的大米有利于提高发芽率 D水稻是主根系,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答案:AB 15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

29、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的性状,培育新品种。A海水稻研发时运用了杂交,杂交是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将优良基因整合到了同一种品种内,也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耐盐碱基因直接导入高产水稻细胞,获得高产耐盐碱水稻,A 符合题意。B水稻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里储存着营养物质,供胚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 符合题意。C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即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尽量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中有较多营养物质,可使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营养,萌发出的幼苗能茁壮成长。

30、因此,播种时,应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有利于提高发芽率,而不是大米,大米是去了壳的稻的籽实,不能种植,C 不符合题意。D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如大豆、苹果树和桃树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如玉米,水稻,小麦的根系。题干中水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属于须根系。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B。21、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狐体色为白色,是因为

31、它们的祖先就是白色的。B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枯叶蝶体形酷似枯叶,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翅昆虫中出现无翅的变异,或有利或不利于适应环境 答案:BD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16 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A、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避敌和捕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 错误。B、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

32、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野兔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野兔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野兔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正确。C、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 错误。D、有翅昆虫种群中出现的无翅类型不一定不利于其生存,如果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类型却能生存下来,但在无风的海岛上无翅类型生存下来很困难,D 正确。小提示:理解掌

33、握用进废退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是解题的关键。22、某班有学生 48 人,三人一组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先将 10 枚黑围棋子和 10 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红纸盒,将 20 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绿纸盒。再由两个同学分别从红、绿纸盒中随机取出一枚棋子进行组合,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共记录 1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围棋子模拟含 Y 染色体的精子 B每次取完记录后,将用过的棋子放在旁边 C为了得出正确结论,应将全班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加在一起进行统计 D第一组记录的 10 次中有 3 次为白白组合,7 次为黑白组合,说明生男生女机会不均等 答案:AC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 23 对染色

34、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 X 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 Y 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 X 染色体的;如果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X 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17 的性染色体就是 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Y 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A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 X 和含 Y 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 X 染

35、色体。根据实验数据将 10 枚黑围棋子和 10 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表示精子;再将 20 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表示卵细胞。因此黑围棋子模拟含 Y 染色体的精子,A 正确。B每完成 1 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否则就会使实验失去逼真性。目的是排除人为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 错误。C为了得出正确结论,应将全班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加在一起进行统计,C 正确。D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不能根据依次几率结果妄下结论,D 错误。故选 AC。23、比较青蛙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变态发育 B发育都是从卵细胞开始的 C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6、 D它们都在水中完成发育 答案:AC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这种生殖发育方式叫变态发育。A青蛙的生殖发育是变态发育,家蚕的生殖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故它们都是变态发育,正确。B有性生殖的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错误。C青蛙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属于有性生殖,正确。D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家蚕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错误

37、。18 故选 AC。24、各种鸟类卵的大小各不相同,蜂鸟的卵只有 1g,而鸵鸟的卵可重大 1500g。无论是蜂鸟还是鸵鸟的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 A卵黄系带 B卵黄 C胚盘 D卵白 答案:BD 分析:鸟卵中有起保护作用的卵壳和卵壳膜,提供营养的卵白和卵黄,供胚胎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气室,能固定卵黄,减少震动的系带。胚盘是细胞核所在的场所,将来能发育成雏鸟。这些结构有利于鸟的生殖。A卵黄系带是卵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的,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错误。B卵黄为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正确。C胚盘卵黄表面中央有一圆盘状的小白点,内有细胞核,将

38、来发育成雏鸟,错误。D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正确。小提示:掌握鸟卵的结构是解题关键。25、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A实验中设置的火花放电是为了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B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环境下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C米勒收集到的证据是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19 D米勒充入装置的气体成分中包含了氧气 答案:AC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A实验中设置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雷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A 正确。B米勒的

39、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 错误。C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中共有 20 种有机物。其中 11 种氨基酸中有 4 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C 正确。D米勒充入装置的气体成分中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不包含氧气,D 错误。故选:AC。小提示: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填空题 26、_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答案:化学进化 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

40、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因此,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由非生命物质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化学途径通过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27、性状是指生物体_、_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相对性状有_、_之分。20 答案:形态结构 生理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隐性

41、性状#显性性状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 ABO 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因此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28、遗传病是_改变引起的疾病,_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

42、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答案:遗传物质 遗传咨询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咨询是咨询医生以商谈形式解答咨询者或亲属等提出的各种遗传学问题,并在权衡对个人、家庭、社会利弊的基础上,给予婚姻、生育、疾病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医学指导。遗传咨询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但是不能治疗遗传病。29、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分子和_。答案:蛋白质 分析: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 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 片段。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

43、色的物质,由 DNA 和蛋白质分子组成,DNA 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30、科学家经过考证,推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_到_。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_动物。答案:水生 陆生 爬行 21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生物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科学家经过考证,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推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嘴里有牙齿,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特征:已经具有羽毛,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前肢特化为翼。科学家认为始祖鸟和古代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