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5425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6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示范工程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太湖县企业公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1.3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张世跃。1.1.4项目总投资本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35.65万元。1.1.5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太湖县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创业园内,靠近原园区污水处理站。具体见如下地理位置图。拟建项目所在地比例尺:1:10000001.1.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深度废水处理设施一套(包括新增除油装置一套、新建混凝过滤池一座、无阀过滤器一套、新增臭氧氧化装置一套、新增膜技术处理灌一台、新建清水池兼回用池一座、设备管

2、道及回用管道安装等)。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设计废水深度处理规模为90吨/天,废水经深度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生产车间作为冲洗水,部分用于园区公测的冲厕水,部分用于园区的绿化用水。1.1.8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及具体指标1.1.8.1总体目标对原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的生产废水,通过本项目的深度处理及回用系统处理,使其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之目的,从而进一步改善项目所在地水环境功能现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污泥作林用或农用1.1.8.2具体指标本项目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指标详

3、见表1-1。表1-1 项目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指标统计表项目单位实施前实施后生产废水总排(万t/a)2.70COD浓度(mg/L)7049BOD5浓度(mg/L)2719SS浓度(mg/L)4327氨氮浓度(mg/L)106动植物油浓度(mg/L)131pH无量纲6767大肠菌群数个/L1000200031.1.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9.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235.65万元,其中建构筑物投资建设102.2万元;主要系统及设备投资建设97.1万元。其他费用36.35万元。1.1.9.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预算为235.65万元,其中太湖县企业公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35.65

4、万元,申请上级专项资金100万元,上述资金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圆满完成。1.1.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总投资万元235.652废水处理规模m3/天903吨废水处理费用元/吨0.3564年运行费用万元/年0.96不含折旧5COD减排量吨/年5.676年耗电量万kWh/年2.08废水处理7节约用水万吨/年2.78全年运行天数天3009新增直接效益万元/年2.34710新增综合效益万元/年22.307环境友好型1.1.11项目定员项目实施后不增设专职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废水深度及回用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由原废水处理站工作人员承担。1.1.12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

5、益经济效益经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实施后年节水2.7万吨。回用的生产车间回用水按照吨水价约为1.0元,本项目能节省费用1.2万元;公测冲洗水域绿化用水吨水价约为0.5元,本项目能增加效益0.95万元。本项目工程建成后,减少排放废水2.7万吨/年,减排CODcr5.67吨/年,节省排污费0.397万元/年。具有良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企业治污环境,树立企业良好的环境形象,提高企业生存环境质量,使得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社会和谐统一。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本项目作为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其最直接、最显著的效益为环境效益。在

6、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本项目进一步对原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的生产废水(出水水质各污染物指标:CODcr=70mg/L,BOD5=43mg/L,SS=43mg/L,氨氮=10mg/L,动植物油=13mg/L,pH为67,大肠菌群数为10002000个/L)进行深度处理,使其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之目的,从而进一步改善项目所在地水环境功能现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本工艺对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于回用水标准。按设计出水水质计算,和项目实施前相比,每年可减少CODcr排放量

7、5.67吨,对加强长江流域的水质改善、加快长江流域污染治理进程、增强当地水环境保护以及促进清洁生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1.13项目实施时间根据该项目具体特点,建设期为半年时间。1.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是太湖县企业公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民营经济创业园地处的太湖县为华东地区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安徽省重要加工业基地,皖北中心城市,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产业重构的步伐,外贸和制造业大量涌入国内,使工业集中区有可能吸纳更多的内、外资金,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电子信息、食品、服装等多种产业,增加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的份额,充分利用外向带动战

8、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工业集中区能参与经济一体化行列,成为地区性的特色工业制造基地。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给地处沿海与中部地区过渡地带的中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合九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贯穿太湖县,使太湖的交通更加便利。这使工业集中区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沿海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使工业集中区经济快速增长。创业园采取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市场运作,滚动发展,对70亩的土地开发后,规划年收取租金达到601.15万元。创业园的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铸造特色、推陈出新。(1)区域整合对策:依托千年古镇,联动周边;保持个性,特色发展。太湖县作为

9、安庆市重要的县域,区位条件优越,蕴涵巨大的发展潜力。位于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过渡地带的城市,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不可忽视的环节,是沿海产业向内陆转换、扩散的接力棒。集中区一定要利用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依托安庆市,并且联动周边地区,注重培育自身特色产业,形成个性化发展。(2)经济发展阶段对策:顺应市场,超越传统。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工业化先行,然后为二产服务的三产(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兴起,工业化后期又转向高科技产业,呈现出工业化服务化知识化三大发展阶段。就太湖县而言,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前期,消费品工业比重较大,而工业化中后期则是重化工发展时期。现在太湖县在纺织、矿石资源深加工等产

10、业均有一定基础,可以和国内外企业合作,接受它们的辐射。在稳定提升轻工业的同时,抓住发展的机遇,并有重点地发展高科技产业,顺应工业化发展趋势。而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应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县战略。(3)产业发展对策:培育高新,壮大支柱,发展服务业。创业园只有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在新的经济形式下,通过深化改革、技术创新、内引外联,使其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一批有实力、有基础的企业进工业集中区,扩大规模。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运行规范、高效灵活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创业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积极

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工业化、生态化、集约化”的环保新模式。为了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从生产发展、能源利用、保护资源、防治污染、发展科技,全方位地推进工业化、生态化、集约化的协调发展。利用先进环保技术,治理三废,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循环良性化。对工业集中区目前而言,首先确立环保目标,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提升传统工业的工艺技术,其次是搞好绿化工程和环境管理,使创业园成为一个环境宜人的工业集中区。根据太湖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求,结合创业园发展的潜质,确定创业园的性能与功能定位如下:创业园本着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节

12、约投资,便于操作,尊重自然,注重挖掘,合理配置创业园的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居住用地,形成有特色、环境宜人、有活力的工业集中区的宗旨,以发展高新技术、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包括轻工业、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兼顾工人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功能,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工业集中区。1.3编制依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4)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13、2005年10月);(6)“十二五”期间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7)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目录(2号令);(8)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的通知;(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10)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05年9月)(11)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9年度)(环发2009146号;(12)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9年度)(环发2009146号;(1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

14、、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意见的通知;(14)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安徽省环境保护厅;(15)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16)安徽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20092020年)(17)关于报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备选项目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18)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19)本项目有关资料。1.3.2编制范围本项目研究是以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为主要依据,结合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项目,力求优化设计,节约成本为,实现废水资源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相应的环境效益。项目具体内容如下:1、 建设项目背景

15、2、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规模的确定3、 项目实施与计划安排4、 环境保护措施5、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 工程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7、 效益分析等1.4编制指导思想、原则本研究报告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以及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为指导思想,生产废水经本项目深度处理后,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回用于生产车间以及回用于冲厕、绿化,从而达到污染物零排放。本可研编制坚持以下原则: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把污染消灭在源头; 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废水深度处

16、理及回用工艺,以保证处理和回用效率; 选择高效节能的机电设备,以降低废水深度处理成本;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1.5适用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97年版);(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1997年版);(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69-93);(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008-200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

17、00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1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13)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l6-87)(2001年版);(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6)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4-95);(1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没计规范 (GB50062-92)。1.6研究结论1.6.1该项目的规模及工艺设计方

18、案符合国家、安徽省环保产业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模合理,技术可行。1.6.2本工程系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实现冷却废水资源有效利用,降低能耗和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1.6.3本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保技术可行性措施,实现了废水资源化,节约用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1.6.4本项目推进了冷却水再生利用,体现大局意识,为创建环保型、可持续发展企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项目的建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1.6.5公用工程配套合理,满足工程要求。1.6.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设防等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19、措施齐全,满足要求。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本项目建成工艺方案符合国家、省及地方产业规划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2.1项目提出背景2.1.1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中相关要求及规定:在生产环节采用最新技术、工艺,实现高产值、高附加值;在资源消耗环节坚持“物尽其用”原则,推行循环经济;在污染物治理环节坚持 “以废治废”原则,实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本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提高资源的

20、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量为零,因此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总体要求和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中相关要求的规定。2.1.2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

21、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为有效地控制长江流域水污染,2000年1月,国务

22、院要求长江流域2000年底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要求2008年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水质达到规划要求。200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根据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水质保护目标仍末全部实现的状况,又组织编制了安徽省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本项目接受的废水为原有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生产废水,此废水产生量为90吨/天,其中COD为70mg/L,BOD为27mg/L,对长江水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具体内容之一,对减少长江流域点源污染,对长江水体水质的影响具有一定

23、的现实意义。2.1.3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的形象,扩大影响力生产废水先经过原有项目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再经过本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生产车间冲洗以及公测的冲洗、厂区的绿化;从而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减轻了长江流域污染物的负荷,同时也改善了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以及周边的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带来的不仅是环境影响,同时也将是社会影响。对自身来说这是以身作则,对周边企事业单位来说是以身说教。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生产废水污染严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人缺乏节水意识,以及不重视生产废水的处理和对群众节水意识的培养,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且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项

24、目实施之前,创业园每年向长江排放2.7万吨废水,对长江的下游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我国现在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严重等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后,生产污水经深度处理后部分回用于车间作为冲洗水,部分回用于公测冲洗水以及园区绿化用水;有利于改善项目所在地水环境功能现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2.3.2废水回用废水回用不仅减少废水的排放,还能节约用水量。特别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车间冲洗水、公测冲洗水以及绿化用水,对水体水质的要求均不高。生产废水经过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此类水的使用功能。第三章 项目的概况3.1项目建设内容及工作程序本项目计划建设深度污水处理设施一套(

25、包括新增除油装置一套、新建混凝过滤池一座、无阀过滤器一套、新增臭氧氧化装置一套、新增膜技术处理灌一台、新建清水池兼回用池一座、设备管道及回用管道安装等),用于深度处理原有项目已达标的生产废水;并且做到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车间作为冲洗水,部分回用于公测冲洗与园区绿化,使其达到零排放,从进一步改善项目所在地水环境功能现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通过上述途径,产生的生产废水全部实现中水回用,达到零排放的目的。(1)本项目建设内容见表3-1。表31 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建设内容型号(规格)1废水深度处理系统除油装置北方QSYK(一套)混凝澄清池钢筋混凝土结构(100m3)无阀过滤器1套混凝剂投配器

26、100m3臭氧投配器1套臭氧发生器1台膜技术废水处理罐1台清水池兼回用池钢筋混凝土结构(300m3)污泥泵1台2回用系统回用系统清水泵、回用管道、清水池(2)本项目的工作程序见表3-2。表3-2 本项目工作程序一览表工作阶段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实施单位立项报批编制项目建议书2010.6 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编制项目可研、预算方案、实施方案2010.6 有可研编制资质单位初步设计技改方案、图纸设计2010.6-7设计单位公开招标土建、设备安装招标2010.8建设单位工程建设土建工程、设备工程10中标单位试运行设备调试2010.8-12设计单位工程验收现场监测、验收2010.12主管部门3.2建

27、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太湖县民营经济创业园内,原项目污水处理站旁边。3.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指标3.3.1建设规模本项目实施后,日处理生产废水90t。通过实施废水深度处理后40t回用车间冲洗,可以节约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25t用于公测冲洗,25t用于园区绿化,最终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量。根据对废水回用可行性分析,预测废水产生量为2.7万吨/年,考虑到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确定废水处理设计规模为100吨/天。3.3.2建设指标3.3.2.1废水回用指标 项目建设指标的确定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项目实施费用高低、项目实施成功的可能性。据此确定本次生产废水回用指标为:2.7万吨/年,节水指标为1.2万吨/

28、年。3.3.2.2深度处理处理指标废水回用的根本目的是削减产污量和排污量。通过实施废水回用可以直接体现末端处理的经济效益,减少排放,降低用水成本。 末端处理指标确定的基本依据是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本项目实施后排放废水优于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根据项目实施前后废水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可以确定本次本项目处理指标,即项目实施后主要污染物COD减排量为5.67吨/年。3.4项目进展情况由于本项目在对推行废水回用、节约用水、改善环境、促进的

29、发展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所以本项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太湖县企业公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8月编制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运行分析4.1用排水创业园总用水量约为2.7万吨/年,其中1.2万吨/年回用生产车间以及1.5万吨/年回用于公测冲洗以及园区绿化,废水排放总量为零,水循环再利用2.7万吨/年,循环利用率为100。4.2本项目建设前后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废水排放情况见表4-1。表4-1 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情况序号废水污染物本项目建设以前本项目建设以后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排

30、放浓度(mg/L)1废水2700002COD5.67700493BOD50.079270194SS0.126430275氨氮0.02910066动植物油0.0381301第五章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本项目计划建设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设施一套(包括新建混凝过滤池一座、无阀过滤器一套、新增臭氧氧化装置一套、新增膜技术处理灌一台、新建清水池兼回用池一座、设备管道及回用管道安装等)。本项目对原处理设施处理过后达标的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达标后的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车间,部分回用于公测冲洗

31、与园区绿化,从而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标。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废水深度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回用系统的建设。故总体实施方案也包括两个方面:废水深度处理设施建设方案、废水回用方案。5.1废水深度处理方案本项目新建一座废水深度处理设施一套(包括新建混凝过滤池一座、新增混凝剂投配器一台、无阀过滤器一套、新增臭氧氧化装置一套、新增膜技术处理器一台、新建清水池一座、设备管道安装),对原有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5.1.1原有废水处理工艺5.1.1.1原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有项目的废水处理设施主要针对生产废水,这些废水主要来源于创业园内厂家生产排放,主要有园区餐饮

32、企业的餐饮废水,农产品加工企业排放的清洗废水等,废水的废水的SS、COD比较高,色度较大。因而原有项目采用“A/O法”工艺处理生产废水。5.1.1.2原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原有项目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技术成熟的A/O法污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调节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混合池污水5.1.2本项目工艺5.1.2.1本项目(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生产废水经过原有项目处理设施处理之后,废水中的SS、COD已经大大降低,处理后废水的成分比原水的成分简单。因而本项目采用“臭氧氧化+膜技术”工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5.1.2.2本项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本项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5.1.3本项目出水

33、水质要求及处理程度(1)出水水质 废水深度处理的程度取决于废水处理站进水水质和废水的最终去向,同时考虑到节能减排。本工程处理后尾水回用生产车间冲洗以及公测的冲洗、园区的绿化,因此其出水水质执行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具体指标如表5-5。表5-5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染物再生水回用于农业农田灌溉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再生水回用于工业洗涤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本项目执行标准BOD5803030SS303030氨氮101010(2)处理程度 根据原工艺达标排放的进水水质和达到的出水水质,本项目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见表5-6。表5-6

34、 废水处理程度污染物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去除率(%)备注CODcr70mg/L49 mg/L30BOD527 mg/L21 mg/L33.3SS43 mg/L27 mg/L37.2氨氮10 mg/L6 mg/L40动植物油13 mg/L1 mg/L92.3大肠菌群数10002000个/L399.95.1.4深度处理设施新增设备及构筑物 本项目新建主要构筑物和设备见表5-7。表5-7 废水深度处理新增主要构筑物和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备注1除油装置台1北方QSYK2混凝过滤池座1100m3钢筋砼3臭氧发生器台1100g/h不锈钢4臭氧投配器套15无阀过滤器台16混凝剂投配器台17膜技术废水处

35、理灌台1JDLMBR1008清水池兼回用池座1钢筋砼9自控、电路改扩线300m10站区道路、护栏、楼梯1砖混5.2废水回用实施方案5.2.1废水回用实施方案本项目回用方案是在本项目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达标之后,通过建设回用管道,将深度处理后达标的废水回用生产车间用于冲洗以及公测的冲洗、园区的绿化。本项目的建成后,使得原有项目产生所有废水都得以回用,节约了用水,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保护本地区的环境。5.2.2废水回用的具体方案5.2.2.1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合理处理本项目深度处理后的废水为2.7万吨/年(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损耗及污泥中含有的少量水分),1.2万吨/年回用生产车间;1.5万吨/年用于园区

36、公测的冲洗以及园区的绿化,不外排。5.2.2.2污泥出路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生物污泥,这些污泥具有体积大、易腐败、有恶臭的特点,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任意排放,必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污泥的处置十分必要。污泥处置有多种方式,如填埋、农田利用、焚烧等。由于本项目废水处理站剩余污泥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含有机质及无机盐类。根据本项目单位所处位置,本项目废水站剩余污泥主要作农田底用或林地肥料。5.2.3废水回用效益分析5.2.3.1废水回用实施后用排水情况本项目实施后,深度处理后回用水量为2.7万吨/年(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损耗及污泥中含有的少量水分),回用水中每年1.2万吨回

37、用生产车间,1.5万吨回用于园区公测的冲洗以及园区的绿化,水循环利用率为100%,废水排放总量为零,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新鲜水耗。5.2.3.2废水回用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前后经济效益对比见表5-1(电费0.5元/kwh,水费1.0元/m3)。表5-1 本项目建设前后经济效益对比项目本项目建设前本项目建设后效益(万元/年)备注数量成本(万元/年)数量成本(万元/年)电(万kwh/a) 1.4880.7442.081.04-0.296水(万m3/a) 2.72.71.21.2+1.2车间用水1.50.950.95公测、绿化合计3.4443.191.8545.2.3.3废水回用部分环

38、境经济效益分析原有项目的废水经“A/O法”后处理达标排放;本项目废水处理采用“混凝过滤+臭氧氧化+膜技术”深度处理,主要消耗电能,每吨废水处理费用为0.356元。COD的排污费按700元/吨计算。按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本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经济效益。具体对比见表5-2。表5-2 项目实施前后环境经济效益对比项目实施前环境经济效益实施后环境经济效益环境经济效益增量(万元/年)数量成本(万元/年)数量成本(万元/年)排COD(t/a)5.670.14300+0.1435.2.3.4废水回用部分综合效益分析由表5-1、表5-2两项合计,本项目废水回用部分综合经济效益为2.297万元/年。5.2.4 深度

39、处理后生产废水回用设备或构筑物本项目废水回用系统主要构筑物和设备见表5-表5-3 深度处理后生产废水回用设备或构筑物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参数规格尺寸备注1清水池兼回用池台1座300m312552废水回用管道台1.1km直径50、100配套过滤器3高压水泵台1IS2001504005.3 深度处理实施方案5.3.1 废水深度处理规模5.3.1.1废水来源及服务范围本项目建成运营后主要是深度处理原有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的废水;以及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回用生产车间和公测冲洗与园区绿化。5.3.1.2废水水质、水量本项目建设前后废水水质、水量详见表5-4。表5-4 本项目建设前后前后废水产生

40、量及水质对比序号阶段名称废水量(万m3/a)水质1本项目建设前废水2.7COD:70mg/l BOD:27mg/l2本项目建设后废水0COD:49mg/l BOD:19mg/l5.3.1.3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规模本项目实施前,废水产生量为2.7万吨/年,排放量也为2.7万吨/年(不考虑深度处理过程造成的损耗和外运污泥中的含有的少量水分);本项目实施后,废水经过本项目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后达到SL368-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再生水水质标准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的要求,回用生产车间以及公测冲洗、园区的绿化,达到废水零排放。本项目确定废水处理工程建

41、设设计规模为100吨/天。5.3.2工程目标5.3.2.1废水回用目标通过废水回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实现废水的有效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达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3.2.2管网工程生产废水经原有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本项目的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1.2万吨/年经回用管网回用生产车间作为冲洗水;1.5万吨/年经回灌管网回用于公测冲洗以及园区绿化。5.3.2.3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设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经济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废水处理站的建没也应与整个的发展同步。本项目采用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先进可行的技术、设备(包括新建混凝过

42、滤池一座、无阀过滤器一套、新增臭氧氧化装置一套、新增膜技术处理灌一台、新建清水池兼回用池一座),并建设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回用管道,使原有项目排污量为零;从而使原有项目对周围水体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减轻了长江中下游水体的负荷,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推动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本项目废水深度处理站处理目标为:处理后废水优于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及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限值的要求;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车间作为冲洗用水,部分回用于公测冲洗以及园区绿化,从而达到零排放。5.3.2.4目标年限 本项目的建设应与企业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据太湖县民营

43、经济创业园发展规划及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确定本次项目建设的目标年限为半年。5.3.3 土建设计5.3.3.1 设计依据本项目工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进行设计。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08-20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

44、2。5.3.3.2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太湖县设防烈度7度。5.3.3.3工程地质条件由于拟建厂址尚未进行地质勘探,本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暂按建(构)筑物置于土质较好、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的均质地基上,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待详勘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地基处理。5.3.3.4 结构型式技术要求(1)混凝土垫层:C10;结构柱:C25;池体抗渗等级:0.6MPa。防水混凝土用水泥要求:水泥强度等级 32.5MPa;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防水混凝土用砂、石子要求:中砂,石子粒径40mm。(2)钢材钢筋直径d 10采用HRB335级钢筋,应符合热轧带钢筋GB1499-91;钢筋直径d 10采用HPB235级钢筋,应符合热轧带钢筋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柱所用钢筋、钢丝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外露铁均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