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1单元上古神话.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541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1单元上古神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1单元上古神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1单元上古神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1单元上古神话.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册)》第1单元上古神话.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曲)4工、4.蠹 A第L编上古至先秦F录先秦历史散文第四单元先秦诸子散文第三单元诗经与楚辞上古神话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概说一、神话与传说什么是神话?古代汉语中并没有神话一词。神话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梁启超著于1902年 的新史学系列文章之一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一文中。1903年,蒋观云在日本出版 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篇神话学论文。根据马克思的科学概括,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 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神话是原始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 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第一单元上古

2、神话 文学概说一、神话与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神话是原始先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东西,其最主要的特质,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 象起源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指示出世界在时间意义上的开始,而且指示着现存世 界秩序之所以如此的根据与前提。,.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概说一、神话与传说传说与神话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神话往往与信仰和仪式联系在一起,而传 说仅指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 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天相者,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交龙而 孕季,皆其例也。传说既是神

3、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的名称,又是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 的一整套传闻。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记录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此即为传说的由来。因此传说通常不可靠,所描述的事件的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 遥远过去。,.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概说二.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传统神话,不依托于任何宗教,反映了早期华夏民族淳 朴的思想,以及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关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尚书礼记左传等古老典籍中发现,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中国神话细分可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 神话。创世神话又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

4、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始祖神话是指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洪水神话是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洪水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战争神话是以战争为主题的神话,它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斗争。发明创造神话是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一系列神话。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概说三、中国的神话传说的影响与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其次,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饱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一般来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而神话的浪漫主 义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

5、幻想,启发了作家的想象力,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 艺术形象。,.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概说四、中西方神话传说的异同神话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涉及哲学、宗教、艺术、历史等多个领 域。中西方神话体现出许多共性,这种共性中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就神话的产生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社会自 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 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藉,因而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崇拜和幻想。其次,在中西方的神中,都有一个主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与中国神话中的玉 皇大帝,是众神之首,统领着下面的神。而下

6、面的诸神都各有分工,古希腊神话中有冥 王哈迪斯、海神波塞冬等,而在中国神话中也有阎王和龙王等不同角色。最后,中西之神都有性别之分,这更是人类自身的投影,在长相上,中西方的神 都符合各自人种的典型特点。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概说四、中西方神话传说的异同相比起西方神话,中国神话又有其独*寺之处。0201中国上古神话有着极 为鲜明的尚德精神起源不同神的形象和 变化不同03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 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盘古开天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 地开

7、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 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 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第一单元上古神话文学作品三五历纪又作三五历,为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所著,内容皆论三皇以来之 事,为最早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一部著作,此书已佚,仅部分段落存于后来的类书如 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本文选自艺文类聚。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这个故事极富想象力,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神奇而了不起的形象,赞 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盘古传说作为古老东方的创世神话,蕴含着敢为 人先、

8、开拓创新的宏大胆识,蕴含着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先哲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体现着华夏先民对宇宙 由来的深深思考和对人类起源的孜孜探究。二I ;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女竭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燃谀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鸯鸟攫老弱。于是女娴炼五色 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 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第一单元上古神话文学作品本文出自淮南子览冥训I。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 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娴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

9、,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当有限的人力、物力解决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们便用想象创造了无所不能的神 和英雄,来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任务。可以说,用想象来表达与 自然抗争的精神是这则故事的主题,也是世界各民族神话传说中经久不衰的主旋律。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文学作品黄帝擒蚩尤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师雨伯,纵大 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殿,雨止,遂杀蚩尤。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 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

10、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 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本文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及太平御览。上古时期神话和历史传说常常混 杂在一起,纠缠不清,而且说法纷纭,莫衷一是。蚩尤与黄帝之战,司马迁以审慎的史 学原则,曾将其载入史记五帝本纪之篇首文字中,他认为传说是以社会历史为依托 先秦文献含有神话色彩的记载,深藏着先祖人事的影子,说明上古包括黄帝在内关于崇 拜英雄的故事,并非为无根之说。本文选用三段古书中关于黄帝、蚩尤之战的文字,来具体讲述了黄帝擒蚩尤的

11、故事。这则神话实际上是远古时代人民同大自然斗争的曲折反映。天神的互相争斗也曲折地反 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以黄帝为首领和以蚩尤为首领的两个大部族之间的战 争,对华夏的融合与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I ;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 日: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 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 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漳水出 焉,东流注于河。,.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本文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是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 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

12、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稣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 学价值。精卫填海这篇文章叙述了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 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 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宏。文学作品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学作品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选自吴越春秋。此篇是上古 歌谣(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

13、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 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O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 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这首诗描写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歌谣句短调促,节奏明快,两字 一音步的短促节奏,与弹射迫促的音响相关联。语言朴素有力,八个字组成四个动宾结 构,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又表现出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第一单元上古神话文学作品这首上古歌谣蜡辞选自礼记-郊特牲第十一,这是一首古老的农事祭歌,属于中国远古时期的歌谣,是一个叫伊耆氏(有

14、说即神农氏)的部落首领腊祭时的 祝辞。蜡辞即腊辞。蜡辞,是一首具有明显咒语性质、带有浓厚巫术色彩 的祝辞。它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面对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动物灾害、植物灾害等众多 自然灾害侵袭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四句诗,句句既是祈求,也是命令;既是祝愿,也是诅咒。全诗既反映了原始先民 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深重苦难,也反映了他们相信利用巫术咒语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的乐 观心理。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文字的起源与汉字的构造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的起源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 巴比伦的楔行文字、埃及的圣书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和中国的

15、象形文字,这些文字 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 八卦 图画 书 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 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 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 一、文字的起源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 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

16、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及 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 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 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一、文字的起源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 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

17、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并非有前后明 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从商朝后期开始在青铜器上 出现,至西周时发展起来。大体上商后期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不超过50字,西周末年的毛 公鼎上铸的文字则长达497字。金文的形体和结构,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种字形。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一、文字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文字应用也越来越 广泛。这时的文字趋向简化,各诸侯国因不相统一而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 况,大体上秦国用大篆,六国用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也是一种篆。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18、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 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体,由李斯书写出标准字体仓颉篇,赵高 做出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让全国统一用他们简化后的字体书写,这就是 小篆。小篆又逐渐被更方便更简化的隶书所代替。到汉朝时,隶书就成为全国范围的正式 书写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汉碑,就是由这种隶书写成的。I ;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的起源隶书后来又演变成草书。这是一种隶书的快写体,它发展成为独立字体,大约始于 东汉。与草书同时兴起的还有楷书,它又名正书或真书,成熟于东汉时期,盛 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后出现于东汉末年的一种字体是行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一 直流传至今。楷

19、书 行书书 隶0汉字字体演变图-日月.单焉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二,汉字的构造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 了解。汉字包括独体、合体两种结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一提起汉字结构,总离 不开六书之说。所谓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所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文字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创造文字的并不是某一个人,不可能事先 订好条例再着手造字。六书只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象形是基本原则,是因为会意和形声在多数情况下也都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象形属 于独体造字法。象形以画图为基础,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

20、征,具体地勾画出来。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二,汉字的构造a4人女导子口再鼻目彳(手)止(足)一或1部 一人体全部bfi虎犬6象犀鹿午羊戋龟或旁像 动物正像cQ日D月m 111 雨(1)申曲山X水禾I木符号 自然物体de*鬲g弓1矢II册卜卜小兆符号一 人工器物一EWV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二,汉字的构造指事字,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 意。它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真正的指事字是很少的。上 下 亦(腋)曰 本 朱 末 刃“4: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二,汉字的构造会意字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

21、个独体字组成,用组成的字形或字 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会意字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 的原因。会意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形会意字。一种是象义会意字。,.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二,汉字的构造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 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 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形声字是汉字从表意走向表音的突破。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形旁

22、在左,声旁在右;有的形 旁在右,声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声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声旁在上;有的形旁在 外,声旁在内,或者形旁在内,声旁在外。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 二、汉字的构造转注就是互训I,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 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 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二字声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释。转注字是一种 完全同意词,从语言的角度上来说,它增加了人们的负担。转注字虽然没有产生新的造字方法,但是造出了新字,而且新字往往是形声字。它 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或方音的

23、差异;同时它也反映了一种语言文字现象,即文字是如 何调整自己的形体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语言的需要。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二,汉字的构造假借就是用已有的汉字去记录新词。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 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 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至于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因为根据转注和假借的原则并不能产生新字。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一、古今字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许慎的说文解字 只收了9 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

24、,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点:(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 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是指记录同一个词不同时代所用的不同形体的一对或一组字。古和今,是就 造字先后而言的。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在汉字不断增多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古今字。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假借字久借不归,只得给原意另造新字。第二,词的分化引起字的分别。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一、古今字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古今字是本无其字 的借用;通假字,是本有其字,临时借他字表音。通假字与本字

25、只是音同或音近因而通 用的关系,没有什么直接引申的关系。古字今和通假字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首先,应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同一个字的发展变化状况,古字和今字是先后出现的,系初造字和后造字的关系,属于纵的方面,如然一燃,县一悬。其次,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最后,古今字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一种是以古字作为声符构成今字。“4: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二.异体字异体字跟古今字的区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互相代替。异体字有下列几种情况:(1)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2)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4)变换各成分的位置。还有一种值

26、得注意的现象: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是后来有了分工。二,.第一单元上古神话古汉语通论二.异体字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第一,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第二,有些字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不能把它们看 作异体字。第三,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二,.ME,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古汉语通论三、繁简字简体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字就有不少;北魏时代,用L字 已经简化为乱,和现在公布的简化字相同;宋元以来简体字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今天我 国通行的简化字,绝大部分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既要掌握简化

27、字,又要掌握繁体字;因为一般古书都用的是繁体字。学习繁体字,要注意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第一,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只要把繁体字记住就行了。第二,有些简化字是可以从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第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 为是同音的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简的。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一巫巫,甲骨文为 中,即 I(工,巧具)+1(巧具),巧具交叉组合,强调极 为智巧。其造字本义是远古部落中智慧灵巧的通神者,以神秘法器,祝祷降神。我国古代对巫字的解释:上面一横代表着天,下面一横代表着地,中间一竖能 通天达地,两旁的人字即一男一女

28、,男即则,女曰巫,多男扮女装,为通达天地的 执行者。巫山十巫的记载都来自神话,而神话产生于野蛮时代甚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蒙昧时 代。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的思维能力也极为简单,面对宇宙、人类的起源,天 地日月,风雨雷电,火山地震,洪旱虫灾,以及人类的生老病死等自然和社会现象,都 感到神秘惊异或敬畏恐惧,由此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幻想出种种人格化的自然神灵形 象,用万物有灵的泛神论观念,幻想出征服自然、拯救人类的神秘力量和法术。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二.巫祝文化巫祝文化,顾名思义,是与巫有关的一个文化体系。巫祝文化大略可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宗教,主要是流行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巫教、各种

29、巫术及祭祀、避邪、崇拜等;第二部分是风俗,包括巫风、巫俗、丧俗、禁忌等;第三部分为艺术,包括巫歌、巫舞、巫戏(傩)、巫画;第四部分为文,包括巫书、巫诗、神话、传说;第五部分为综合,包括文字、巫医等。,.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三、华夏民族的巫祝文化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 时期便已存在。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为 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上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 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

30、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 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一一巫祝。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 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但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I,人们开始感到 天意靡常,认为既要顺乎天又要应乎人。于是产生敬天保民思想,以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把天意与民心视为一体。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三、华夏民族的巫祝文化到了春秋战国,群雄并起,诸侯争霸,遂形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念。特 别是随着周代天文历学显著进步,世俗良医用药治病,战争胜败靠人靠力决断。诸如此 类现象,又使人逐渐感到天命鬼神的虚幻,巫及巫术赖以生存的文

31、化基础随之动摇。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主张,废黜百家,独尊儒学,把道、名、法、阴阳五行等各家统一于儒家,使春秋公羊学成为最通显的儒学。自此开始,本 来已被边缘化的原始巫祝文化名存实亡,巫术日渐走邪,巫也多方向地分解。自儒的兴起并成为正统后,子不语怪力乱神,巫祝文化的发展日渐低迷,只能以其他 形式在社会上挣扎求存。八3:E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四、巫祝文化的影响首先,巫祝文化对中国早期文字学、天文学和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_直接起源于巫祝文化的是甲骨文,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而且确定了汉字的基 本模式和发展方向,开创了中国的文明史,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意义是十

32、分 重大的。与甲骨文密切相关的是古天文学,它实际上是从巫师的占星术开始的,殷商时期主 要是由巫则掌管,以此确立了中国天文学一直为官方执掌的管理体制。在甲骨文中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天象记录,包括日食、月食、岁星、大火星、彗星 的出现,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有天象记录的国家。早先的医和药都是杂糅在巫术中的。中医的理论基础,不外乎阴阳大化 五行生克,追根溯源,皆出自易经,故有医易同源之说,它们都出自古老的巫文化。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四、巫祝文化的影响其次,史官文化源于巫祝文化。周易作为巫祝文化的最高成就,除了 幽赞于神明之外,便是言变,如 周易系辞下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追究着天道、人道

33、 和地道,故周易的神道观中历史意识十分强烈。神、人杂糅是周易的特征,撕去其神秘的面纱便可见周易所反映的上古社会。巫、史之职的分离在巫祝文化中掺拌着巫文化和史官文化的不同追求。两者之间的 斗争和彼消此长预示着史官文化的因子已悄然诞生于母体一一巫祝文化之中。由此可以 推断,史官文化的源头就在于巫祝文化之中。I ;E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四、巫祝文化的影响再次,巫祝文化对儒教和道教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主要经过易经的归纳而升华为哲理,又经过谶纬而更富神秘色彩,再通 过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扩散到社会思想的各方面。易经集上古卜筮之大成,它有一套完整的卜筮方法、卦画系统和封象系统,并 从卜筮中

34、推出讲学之道,阐发哲理。易经中有组合排列与四则运算问题,又蕴 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与法则,道理十分深奥,是我国古籍中颇为难懂的一种。道教的诞生,以五斗米道、太平道的出现为标志,产生于东汉末年。考其渊源,它 虽然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家哲学为核心,但来源却相当庞杂,包括古代的自然崇拜、祖 先崇拜、鬼魂崇拜、神话传说、巫术、神仙、方术、谶纬及黄老之学等,集合了巫祝文 化的种种历史沉淀。I ;E第一单元上古神话 文史拓展四、巫祝文化的影响最后,巫祝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渗透及文学作品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巫祝文化的渗透力极强,它渗透并影响了阴阳说、老庄思想、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甚至宗教;同时它也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诸如生产、建筑、服饰、饮食、居住、婚丧、民间巫术、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它在被奉为中华正统文化经典的 六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中有所体现。,.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诗歌散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