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5323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04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概述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著名建筑遗存。 朝代 发展阶段6个时期 著名建筑遗存 原始社会 形成时期 秦汉时期,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建筑已基本形成【判断】 魏晋南北朝 发展时期 佛教建筑兴盛,建造有许多自然山水式园林,显示了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 隋唐 成熟时期 建有世界最早的券拱大石桥安济桥(赵州桥) 宋朝 大转变时期 太原晋祠圣母殿、泉州清净寺、正定隆兴四、宁波保国寺 元代 进一步发展时期 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 明清 顶峰时期 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具体表现。(结面造色雕配) 我国古建筑单体外形的特点:“高基座、木构架、大屋顶",木构架是决定建筑单体结构的核心 特点:6点 具体表现 1、梁柱式的弹性木结构体系 1、木构架结构的方式:3种【作用】 (1)抬梁式,也称叠梁式,为皇家建筑群所选用(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2)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 (3)井干式:结构较原始、简单,现已很少使用 2、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主要木构件有柱、梁、檩、枋、椽(chuan)和斗拱等【填图】 (柱:直接支撑梁架 椽:构成木质屋顶,承接覆盖其上方的屋面) 梁:是古建筑上架构件中最重要的承重构件,它承担上构架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判断】 檩:由檩连接的两组木构架构成的空间称“间”,是建筑单体空间的基本单元。“间”也是描述建筑单体规模的量词,即四柱为一间 枋:枋不具主要承重作用,但在辅助梁架组成整体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是檐下彩绘的重要部位 斗拱:特有的结构小型部件,方形木块为斗,弓形木块为拱,向斜下方延伸的称昂,向斜上方抹去的叫蚂蚱头.功能如下:支撑、保护屋内、装饰作用、等级标志、抗震【简答】 (1)扩大立柱支撑面,承接梁头和枋头(2)支撑屋檐重量和挑起屋檐高度,增加入室阳光及防止雨水浸泡屋身,一般屋顶出檐深度愈大,斗拱层数愈多(3)增加檐下结构的装饰作用(4)斗拱也是等级标志,只限于在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上使用,斗拱愈多等级愈高(5)抗震作用 3、木构架建筑结构的优势与劣势【简答】 优点:(1)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形象的表达了他的这一特点(2)有利于防震和抗震,木材有弹性(3)取材方便,施工快捷 缺点:怕火、怕潮湿、易腐蚀 2、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 大都采用均衡对称方式,居民及风景园林则采用“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庭院布局模式:三合院和四合院,主体建筑长辈居住,东西两侧建筑子女居住,南房为仆人或客人居住,布局和使用方式体现长幼尊卑,并有安全和防风沙功能 3、优美的艺术造型 多样的屋顶造型,屋顶造型为最 还有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1)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俗称五脊顶,分单檐和重檐,官式建筑中重檐庑殿顶规格最高 (2)歇山顶:俗称九脊顶.也分单檐和重檐,官式建筑中,重要大殿多采用重檐歇山顶 基座:【多选】主要由台基、踏道、栏杆和铺地组成 台基分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凡是轴线上的高等级建筑,基座都采用须弥座 4、绚丽而又淡雅的色彩 1、色彩:春秋时代红、黄两色已确定为宫廷建筑专用色 2、彩绘:殿式彩绘是元代以后皇家专用彩绘,主要有金、蓝、绿等色,分两类 (1)和玺彩画:绘以龙凤为主题的图案,线条用沥粉贴金,以青绿红做底色,衬托金色图案, 常分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和龙草和玺(按序) (2)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多用于官衙和庙宇的主殿、坛庙配殿和牌楼等处。主要特点是画有旋涡状几何图形,称旋子或旋花 (3)苏式彩画:源于苏州,故名。由图案和写生画两部分组成,常用于园林建筑或住宅。包袱的围线称为包袱线,层层退晕,内层线称烟云,外层线称托子。 5、丰富多彩的雕塑装饰 以木雕、砖雕、石雕为主,我国雕刻多为浮雕和镂空雕【多选、判断】 1、木雕:战国时代已经被采用 2、砖雕:最迟在汉代已经出现,清代进一步完善技术,逐渐形成南北两派风格,北方以山西为主,南方以苏州和徽州为主 3、琉璃塑:明清形成固定的造型组合 6、建筑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与协调 “天人合一"的最佳环境空间 第二节 城市建设 熟悉中国城市建设的各类基本模式以及典型代表的名称。 (一)方正型城市模式:形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模式,即方正、整齐、左右对称,井然有序的棋盘式结构。 (二)自然型城市模式:如南宋杭州、明朝南京等,为封闭式自然型城市模式。 (三)西方开放型城市模式:西方中心放射式开放型的城市布局模式,如上海、哈尔滨等,形成中心放射网格式格局,如北京 掌握中国城市类型及其典型代表名称与简介。 类型 代表 简介 1、古代都城 中国七大古都 安阳、开封、洛阳、西安、杭州、南京和北京 唐都长安和元大都北京 历史上城市布局最典型、规模最壮观、世界影响最大的都城 古都北京 景观保存最完整,对世界吸引力最大的都城 唐长安城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名城 明南京城城墙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我国仅存的古都城墙 2、历史文化名城 明西安府城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城 平遥古城 坐落于山西晋中盆地,面积2.3平方千米,城墙周长6千米 丽江古城 位于云南丽江市,古城布局不同于我国任何一座古城,没有城墙,只有关隘 3、东方大都会 上海 东方大都会是西方人对上海的专称 4、(风景名胜城市) 广西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苏州、杭州 “人间天堂” 昆明 “春城” 承德 融合汉藏蒙满各族建筑艺术精华的风景城市 第三节 宫殿与祭祀建筑 熟悉祭祀礼仪及坛庙、名祠、宗祠等各类礼制建筑的典型代表。 1、【多选】帝王的祭祀活动按规定分3个等级 (祭礼为吉礼,居“五礼”之首) 大祀(祭祀天、地、上帝、太庙、社稷);中祀(祭祀日、月、先农、先蚕、前代帝王、太岁);群祀(祭祀群庙、群祠) 2、【判断】大祀必须是皇帝亲自主祭;中祀皇帝可亲临主祭,也可委派皇子或王公贵族主祭;群祀不必亲临,可委派其他人主祭 礼制建筑 典型代表 描述 坛庙 岱庙 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是泰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 *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岱庙天贶殿、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 曲阜孔庙 建筑群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古建筑群:孔庙 在全国孔庙中规模最大、时代最早、规制最高一座:曲阜孔庙 解州关帝庙 位于山西运城解州镇,国内最大的纪念关羽的建筑群 名祠 武侯祠 纪念三国蜀丞相武侯诸葛亮而建,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 包公祠 纪念北宋包拯的专祠 宗祠 又名祠堂 胡氏宗祠 建筑雕刻艺术有徽派“木雕艺术厅堂"的称誉 陈家祠堂 又称陈氏书院 掌握宫殿建筑的现存状况,宫殿的建筑布局规制,以及京外现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 1、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性皇家建筑群:北京明清故宫 2、建筑布局: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3、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有三处: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拉萨布达拉宫 4、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是清朝入关前的皇宫和入关后的行宫:沈阳故宫 当时盛京最高建筑:凤凰楼 5、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 *兵马俑怎么问世 第四节 古陵墓建筑 熟悉现存著名的纪念性帝陵,中国古陵墓类型及其典型代表P119。 纪念性帝陵: 1、我国保留最古老的帝陵。位于陕西,山下有汉代始建的轩辕庙与之呼应,陵前设祭亭,内立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黄帝陵 2、位于内蒙古,建筑造型为蒙汉文化结合的产物:成吉思汗陵 【明十三陵首陵--长陵营建600周年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第27届大会通过,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陵是明十三陵中建造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用料最考究的陵寝,埋葬着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 掌握中国古陵墓结构及典型代表,京外著名的帝王陵墓。 1、【多选】陵墓由三部分构成:陵墓建筑、陵墓建筑上的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随葬品 2、陵墓展示方式:第一种:就地开放 第二种:集中、复制展示,如洛阳的中国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3、结构 (1)地下部分 墓室使用木、砖、石3种材料构造 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五代时已经盛行,从明朝开始地宫建筑发展到顶峰 (2)地面部分 a。封土: 大约殷末周初,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经历了“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式和“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过程 覆斗方上:沿用朝代最多,秦始皇陵墓的陵冢形体最大。 因山为陵:该制度源自汉文帝霸陵 宝城宝顶:在宝城之前,有一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称“方城明楼” b.陵园建筑:祭祀建筑区、伸到、护陵监3部分 祭祀建筑区:,供祭祀之用,清代改祾恩门、祾恩殿为隆恩门、隆恩殿 神道:从陵园大门直达祾恩门的大道,又称“御路”“甬路”, 明清帝王陵神道发展达到高峰,*明十三陵神道长7千米,清东陵神道长5千米 护陵监:专门保护盒管理陵园的机构,每个黄帝陵均有护陵监【判断】 4、京外著名帝王陵墓P121—122 (1)位于陕西临潼骊山脚下,我国第一座皇帝陵,在历代单葬制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秦始皇陵 始建于公元前246年,仿咸阳宫规模修建,墓冢封土为覆斗方上式:秦始皇陵 (2)西汉帝陵:(除汉文帝霸陵因山为陵外,其余皆为覆斗方上形式,汉武帝茂陵“马踏匈奴”,为现存陵前石雕像最早的实物) (3)唐陵:因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陵墓,所以有“关中唐十八陵”之称, 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是惟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陵【判断】 (4)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葬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明孝陵 俗称皇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城东,是兴献王朱祐杬和王妃蒋氏的合葬墓:明显陵 (5)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清东陵和清西陵 位于河北遵化市马兰峪昌瑞山下,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主,埋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清东陵 乾隆皇帝陵寝,誉为“地下佛堂”:裕陵* 凤在上、龙在下,2400多条金龙图,龙翔凤舞神态生动:慈禧陵 埋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宣统骨灰盒放回清西陵) (6)清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 第五节 宗教建筑 【见第四章 宗教】 第六节 其他著名古建筑 熟悉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观象台,民居类型以及山西和皖南民居的特点,著名古桥类型以及典型代表. 1、观象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天象观测建筑:北京古观象台和河南登封古观象台。登封古观象台由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水利)主持建造 2、民居类型:木构架庭院式、窑洞式、干栏式、碉房式 、毡帐式等 3、山西民居特点【简答】P132 皖南民居【简答】P132 西递和宏村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和“中国古民居建筑艺术宝库” 古桥类型 描述 典型代表 索桥 又名吊桥、绳桥、悬桥等 泸定桥(位于四川泸定大渡河,为铁锁悬桥,桥头存有康熙御书“泸定桥”石碑【判断】) 浮桥 又名舟桥、浮航桥等 广济桥(位于广东潮州韩江,誉为世界最早的启闭式石桥”) 梁桥 又名平桥,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桥梁形式 程阳永济桥,又名风雨桥、廊屋桥,是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P133 拱桥 又名曲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xiao)河上 世界现存最早、最大的敞肩石拱桥,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 掌握我国江南三大名楼的概况。 三大名楼:黄鹤楼(湖北武汉市)、岳阳楼、滕王阁 *位于洞庭湖畔,后人把腾修楼、范作记、苏手书、赵篆刻称为“天下四绝”,并在楼旁立“四绝碑”:岳阳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