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理学》教学课件03感觉和知觉.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531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5.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学课件03感觉和知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心理学》教学课件03感觉和知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心理学》教学课件03感觉和知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心理学》教学课件03感觉和知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心理学》教学课件03感觉和知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早 感觉和知觉学 习 目 标识记:感觉、知觉、社会知觉的相关概 念及各种感知类型。理解:对影响感觉和知觉的因素有深 入理解,把握感受性、感觉阈限、感 觉相互作用等相关内容。应用:能够运用感觉和知觉的相关理 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4-第一”感觉和知觉概述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 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丰 富多彩的,人的心理也是 复杂多样的。和知觉是比较简单但 很重要的心理现象。一、感觉的概念与特征1.感觉的概念人类的大脑处于黑暗、寂静的头骨中,为什么我们能够感受到凡高作品中耀眼的色 彩?开车时能够欣赏摇滚乐的节奏和曲调?酷暑中吃西瓜时感觉特别爽口?能感受到亲 吻孩子时温柔的触碰?能闻到春天野花

2、的芬 芳?也就是说,大脑是如何对围绕在我们周 围的刺激产生感觉的呢?一、感觉的概念与特征2.感觉的特点(1)感觉所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 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不是间接起作用 或者过去直接起作用的事物。(2)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某一个具体的特性,即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 物的全貌或整体。感觉虽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知觉的概念与特点1.知觉的概念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光波和声 波,但这些并非个体体验世界的方式。我 们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墙上的海报;听 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广播中的音乐。感觉 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还需要更多的 东西才能使刺激变得有意义和有趣。二

3、、知觉的概念与特点2.知觉的特点与感觉相比,知觉具有以下几个不同于感觉的特点:0(1)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 官的事物是什么,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0(2)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 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的过程。0(3)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所 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 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 部感觉是有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 的、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内部感觉是有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

4、起的、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1)视觉。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称为视觉。视觉是人的主导感觉。光/I 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 是强度、波长和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xX为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他和度如图3-1所示。T图3-1人对光波的感知特性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2)听觉。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我们接收的外界信息,约有10%是 由听觉通道输入的。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 是听觉。人耳的构造如图3-2所示。半规管图3-2人耳的构造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3)嗅觉。某些物

5、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 时产生的感觉称为嗅觉。引起嗅觉的适宜 刺激是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接受嗅觉刺 激的感受器是鼻腔黏膜的嗅细胞。(4)味觉。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称为味觉。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是位于 舌表面、咽后部和腭上的味蕾。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5)肤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感觉称为肤觉。引起肤觉的适宜 刺激是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或伤害性刺激。接受肤觉刺激的 感受器位于皮肤、口腔黏膜、鼻黏膜和眼角膜上(如皮肤内的游 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触盘、环层小体、棱形末梢等),呈点 状分布。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Q Q Q 触压觉。由非均匀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称为触压觉。触压

6、觉包括 触觉和压觉。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 的感觉是触觉,机械刺激使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 感觉是压觉。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温度觉。温度觉是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 觉两种。冷觉和温觉的划分以生理零度为界限。生理零度是指皮 肤的温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刺激高于生理零度时,引 起温觉;温度刺激低于生理零度时,引起冷觉;温度刺激与生理 零度相同时,则不能引起冷觉和温觉。三、感觉和知觉的分类痛觉。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有一个灵敏的痛 觉系统往往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灵敏的痛觉系统对人的生 存至关重要,对有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三、感

7、觉和知觉的分类2.内部感觉(1)动觉。(2)平衡觉。(3)机体觉。图3-3内耳结构(二)知觉的分类1.根据事物都有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性分类根据事物都有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性分类,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通过空间知觉,人们可以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以及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通过运动知觉,人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或运动以及运动的速度。资料链接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

8、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图片)按一定的空间间 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 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例如,分别呈现两条直线,为一条水平线、一条垂直线,或两条线互相平行。当呈现两条直线的时距过短(低于3。毫秒)时,我们会 看到两条直线同时出现;当呈现两条直线的时距过长(超过20。毫秒)时,我 们会看到相继出现的两条直线;当呈现两条直线的时距为60毫秒左右时,我 们会看到从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的运动,如图3-4所示。资料链接b图3-4h似动现象实验资料链接(

9、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 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由于 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3)自主运动。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 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我们会误认为它是一架飞机,其实这是由星星引 起的自主运动。(4)运动后效。我们在注视同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 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我们注视 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周围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在向上飞升;我 们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

10、方向运动。这些都 是运动后效。(二)知觉的分类2.根据知觉分析器对事物反映的清晰度分类根据知觉分析器对事物反映的清晰度 分类,知觉可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1)精确知觉。精确知觉是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清晰的反映。(2)模糊知觉。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映像不清晰,这时产生的知觉就是模糊知觉。(二)知觉的分类(3)错觉。物体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时间错觉。运动错觉。形重错觉。视错觉。在视错觉中,主要表现为几何图形错觉,如图3-5所示。ik zttq 弟”1感觉和知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心理物理学是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研究心理量 与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主要是心理量

11、的计量问题,也就是借助物理量和一定 的函数关系来表示感觉。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之 间存在着依从关系。一、感受性及其变化(-)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差异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刺激 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两者呈反比。如表3-1所示。表3-1不同感觉的最小韦伯分数感觉类别韦伯分数重压(在400克时)0.013=77视觉明度(在100光量子时)0.016=63举重(在300克时)0.019=53(三)感觉的相互作用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对 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性质,同

12、一感受器接受其他刺激和其他感受器的 机能状态都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影 响,这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称为同一感觉中的 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光适应和暗适应。人刚从暗处走到亮处时,最初的一瞬 间会感到强光让人眼睛睁不开,什么 都看不清楚,要过几秒钟才能恢复正 常,这就是光适应。光适应是视觉器 官对强光的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适应。与视觉适应相比,听觉适应 就很不明显。较强的连续的声音,如工厂高音调的机器声持续作用 于人,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 适应现象,甚至

13、出现听觉感受性 的明显丧失。(=)感觉的相互作用嗅觉适应。嗅觉适应的速度与刺激的性质 有关。人对一般的气味,经过12 分钟即可适应,对强烈的气味则要 经过十几分钟才能适应,对特别强 烈的气味、令人厌恶的气味则很难 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三)感觉的相互作用味觉适应。味觉适应较明显,长时间 食用一种食品的人会觉得这种食品的味 道越来越淡。肤觉适应。在肤觉中,触压觉的适应最 为明显,大约在3秒钟后其压力的感受性 就下降到开始时的1/5。(三)感觉的相互作用(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 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 性发

14、生变化的现象。马赫带是指人 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 处更黑的现象,如图3-6所示。继时对比。继时对比是指不同刺 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 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图3-6马赫带(=)感觉的相互作用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人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 决于对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取决 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 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 能状态都有可能相互影响和相互 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在一定 条件下,不同的感觉都有 可能发生相互影响。例如,微弱的声音、清香的气味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而震耳欲聋的声音、浓烈的香气则会使视 觉的差别感受性降

15、低;微弱的光刺激可以 提高对声音强度的感受性,而强光刺激则 会降低听觉的感受性。(=)感觉的相互作用(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 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 来弥补的现象。例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特别发达,以此来补偿 丧失了的视觉功能。(=)感觉的相互作用(3)联觉。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 一种表现,类似于文学上的通感。例如,对音乐有一定造诣的人,听到动 听的乐曲会产生相应的视觉画面,这就是视听联觉。联觉的形式很多,最 突出的是颜色联觉。(=)感觉的相互作用3.视觉后像在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

16、个 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 觉印象称为视觉后像。我们看电影、电视就是依靠视觉后像的作用。视觉 后像是由于神经的后作用而发生的,它存在于各种感觉中。二、知觉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知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 等方面。(一)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知觉有选择 地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知觉体验,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在知觉同一刺 激时,不同个体选择的角度可能会不同,从而产生的知觉体验也不同。如图3-7所示,大家看到的内容会有所不同,这就是知觉选择的结果。图3-7双歧图形(-)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知 觉系统

17、具有将个别属性、个别部 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和倾。这一 特性由格式塔心理学派学者提出。他们认为,知觉不是刺激物的不 同属性和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 将不同的属性和部分通过一定的 形式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 的意义大于部分之和。_(-)知觉的整体性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1.客观因素(1)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 对象的各个部分与各种属性的刺激 强度一般并不是同等的。其中,有 的部分或有的属性的刺激强度要大 些,有的则小些。虽然各刺激因素 都在起作用,但刺激强度大的因素 更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觉的整体性(2)对象各组成部分或属性的刺激顺序 关系。在感知相继的复合刺激成分时,

18、如果其他的条件相等,那么陌生的对象、第一个刺激成分对形成知觉的整体性更 为有效;而对于熟悉的对象,则最后一 个刺激成分对形成后继的知觉整体性意 义更大。(-)知觉的整体性(3)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 关系。知觉的整体性往往不 是由个别刺激因素的单一性 质决定的,而是受各个组成 部分、各种属性之间结构的 相互关系所制约的。同样的 组成部分,如果结构关系不 变,知觉的整体性就稳定。(-)知觉的整体性2.主观因素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主观因 素主要是过去的经验、知识储备 和语言的作用等。例如,给动物 学家一块动物身上的骨头,他可 以知觉成完整的动物形象;而外 行人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就 难于做到这一点。资

19、料链接感觉和知觉的分离理查德博士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和富有经验的心理学家。不幸的是,他的 大脑受到损伤,并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视觉经验。但幸运的是,脑损伤并没有影 响他的大脑语言中枢,因此他能相当清楚地描述脑损伤后不同寻常的视觉经验。总体而言,脑损伤似乎影响了他整合感觉信息的能力。理查德博士说,当视野 中有几个人,而他看其中的一个人时,有时会把这个人的某些部分看成分离的 而不是属于同一个单一的整体;他在把声音和同一个视觉事件结合时也有一定 的困难;当看一个人唱歌时,他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嘴在运动并听到声音,但是 听到的声音好像来自一部外国电影中的配音。资料链接要把事件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理查德博士需要某

20、些起“胶水”作用的东西。例如,当被看成碎片的那个人走动时,所有的部分都 朝同一个方向运动,理查德博士这时就能把那些碎片知觉成同一个 人。知觉“胶水”也可能产生荒谬的结果,如理查德博士有时会把 在空间上分离但是具有相同颜色的物体(如香蕉、柠檬),看作在 一起的。理查德博士的视觉经验被解体和切碎,变得很奇怪,与大 脑受损前完全不一样。(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 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特点 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例如,如图 3-8所示A12 13 14C图3-8知觉的理解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对知觉理

21、解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1.客观因素国目 客观因素主要是知觉对象本身的一 特点和他人语言的指导等作用。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知觉的理解 性受知觉任务。(四)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我们熟悉的对象 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但我们获得的映像却保持不 变,这一现象就是知觉的恒 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 恒常性十分明显。视知觉的 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 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纸总是白的。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小学生和中学生感觉和知觉发展的特点 L小学生感觉和知觉发展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感知能力已有较大 的发展。一年级学生已能分辨红色、黄色、蓝 色、绿色

22、等基本颜色,并开始出现颜色爰好的 性别差异。小学生的视觉调节能力有了较大的 发展,但这种调节能力在10岁以后开始降低。言语听觉能力和辨别声调高低能力发展迅速。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小学生感觉和知觉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各种感觉的感受 性由低到高迅速发展。(3)感觉和知觉的 模糊性由强变弱。(2)感觉和知觉在儿 童整个心理活动中的 作用和影响由大变小。(4)感觉和知觉的 目的性由弱变强。(5)感觉和知觉时对 形象的依赖性由大变小。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2.初中生感觉和知觉发展的特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其感觉和知觉在原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有了

23、 新的变化、发展,促使他们的感受性和观察力 发展得更好。初中生的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 高,辨别各种颜色和色度的精确性也在不断提 高。15岁前后,初中生的视觉和听觉的灵 敏度甚至超过成人。(二)感觉规律的运用1.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教学环境的变化很大,如果没有感觉 适应的机制,学生就不容易在变化莫测的 教育环境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精确的分析,对学校各种复杂的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的 反映也就会发生困难。2.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感官参加感觉活动。心理实验表明,用视 觉识记10张图片,平均可以正确再现70%;用听觉识记同样内容的材料,平均 只能正确再现60%o(三)知觉

24、规律的运用1.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增强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以突出知觉对象。(2)贯彻独占原则,以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3)根据需要,使感知的对象具有活动性,以避免单调的刺激使感官的反应性降低。2.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课堂组织要严谨,应形成最优化的整体教学结构。(2)新、旧知识要形成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3)要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讲授顺序,重点要突出,讲解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三)知觉规律的运用3.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

25、以下几点:(1)使用归纳法讲解教材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形成概括化的认知结构。(2)使用演绎法讲解教材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形成分化性的认知结构。(3)教师讲授任何知识时不能发生任何语言误导现象。4.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知觉情境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知觉映像与情境变化的相互关系。(2)应用教具时,要设计好教具与实物的恒定比例关系。(3)克服由于定势或歪曲的反馈信息而造成的错觉。(四)树立学生科学的感知观点1.用正确的感知观 点评价人2.用科学的观点解 释某些日常现象3.用辩证的感知观 点认识模糊知觉(四)树立学生科学的感知观点2.用科学的

26、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光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视网膜上暂留的印象就是后像。例如,凝视图3-9所示帆船上 的5字约1分钟,然后再去看一个光亮的平面,就会有一只帆船的影子投射在上面。图3-9诱导运动(五)观察力及其培养1.观察的含义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一 种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 有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 感性材料,获得对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知觉过程。(五)观察力及其培养(1)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个体在观察前能否清楚地意识到 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排除干扰、有始有 终地完成观察任务。(2

27、)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精确性强的人能细致、全面地观察客体,发现事 物间的细微差别;而观察精确性弱的人则观察时粗疏、笼 统,容易遗漏观察对象的特征,常对有细微差别的事物做 出泛化的反映。(五)观察力及其培养(3)观察的全面性。观察是否全面取决于观察是否有序和是否动 用了多种感官。观察有序的人观察系统,能捕捉 到事物的全部信息,表达也有条理。(4)观察的深刻性。观察肤浅的人往往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 和表面特征。(五)观察力及其培养2.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 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 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2)观察是知觉、思维 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知觉只是在分

28、析器的综 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X(3)观察过程要求 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 意注意,而感知过程 不必有这一要求。(4)观察活动常常受 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 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 受到这种影响。言的作用。(五)观察力及其培养3.观察力的培养(1)观察力的类型。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情绪型。(五)观察力及其培养(2)观察力培养的方法。明确目标与任务。培养观察技能。观察后,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观察结果。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特别拓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激发兴趣,自觉观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构成学习动机的一种动力。在化学 实验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关系到学生能否自觉

29、地、敏锐地、精确地从事观察活动,养成 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只有积极自觉地观察,才能摄取正 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自然的变化规律。2.明确目标,系统观察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自觉的认识活动。观察的目标越明确,计划性越强,定向的观察越集 中,则感知的现象越深刻,思维活动也就越积极。在化学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 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现象,解决哪些问题,拟订好观察计划,引导 学生在系统观察中进行层次清晰的观察,而不至于主次不分,顾此失彼,也就是说,对于每 个化学实验都必须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H-第二”社会知觉一、

30、社会知觉概述(-)社会知觉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首次 提出了 社会知觉的概念,该概念主要 指出人的知觉过程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 约。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知觉 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 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二)社会知觉的类型1.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 交往中,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 人的外部特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 界,从而形成对别人的知觉。这种 知觉主要通过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表情、姿态、言谈举止等外部特征 来认识一个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观点、信念、性格等心理 特点与内在品质。(二)社会知觉的类型2.人

31、际知觉人际知觉是指个体在生活 实践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人 际知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对自己和别人的相互关系的知 觉,另一方面是对他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的知觉。(二)社会知觉的类型3.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人们 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社会 分工)和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 标准的知觉。角色知觉包括对 别人所扮演角色的知觉和对自 己所扮演角色的知觉。(二)社会知觉的类型4.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对 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知觉,包括对物质 自我的知觉,即对自己的容颜、体态、健康、装饰打扮的关注和追求;对精神自我的知觉,即对自己的智力、个性、道德、思想政治水

32、 平的认知;对社会自我的知觉,即对自己在 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自我的社会价值 和相应的名誉的认知。(三)社会知觉的特征(1)社会知觉具有 选择性。(2)个体对信息 的知觉反应会随其 与自己的相关程度 不同而有强有弱。(3)个体对信息 的知觉反应会随个 体的情绪状态不同 而不同。(4)社会知觉具 有完形性。(四)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1.知觉主体方面(1)知觉主体与信(2)知觉主体的 息的关联程度不同,背景和经验也是影 情绪状态不同。响其社会知觉的重要因素。(3)知觉主体的 价值观会影响社会 知觉。(4)知觉主体固 有的知觉偏差会影 响社会知觉。(四)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2.知觉对象方面(1)知觉

33、对象 的外表特征很快 可被人认知。1(2)知觉对象的人 格特征会影响知觉 主体的社会知觉。(3)知觉对象的身 份、地位能够为社会 知觉提供心理捷径。(4)知觉对象的 自我表现对社会 知觉的影响很大。二、社会知觉的过程1.收集、选择信息过程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获取足够的 信息。在社会情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 径是很多的,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 调,扮演的社会角色。2.整合信息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收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这些信息放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 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三、社会知觉中的几种效应社会知觉中的效应是指 个体在对社会的人和事物的 知觉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知觉 结果有明显影

34、响作用的社会 心理效应,具体表现为首因 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1.首因效应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我们日 常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在社会心理学 中,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最 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影响的 现象。例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 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左右人们对他以后的一系列心理与 行为特征进行解释。特别拓展首因效应的缺点首因效应具有先入性、不稳定性、误导性,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往往 失之偏颇,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 堂堂、风度翩翩的人容易得出良好的印

35、象,而其缺点却很容易被忽视。二是以言取 人。那些口若悬河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引起认知偏差,就在 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的。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 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近因效应0(1)卢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 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0(2)有人指出,知觉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知觉者 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0(3)怀斯纳认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知觉者的 价

36、值选择和价值评价。特别拓展近因效应的启示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 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历史、公正地看待问 题。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解释这种矛盾的现 象呢?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 评价。在主体价值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被称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 首因效应。三、社会知觉中的几种效应目(二)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 论该人

37、其他方面特征的现象。(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即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体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 法,按照自己所设定的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的现象。特别拓展晕轮效应的特征晕轮效应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予以 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注某个 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形,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 误。青年恋爱中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 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是“带有

38、光环的 天仙”,样样都尽如人意。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一个人印象欠佳而忽视其 优点的事,举不胜举。特别拓展晕轮效应的特征晕轮效应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2.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 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所带来的选择性影响,从而 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 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 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 必面和心慈。简单把这些不同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

39、的。特别拓展晕轮效应的特征晕轮效应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3.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韩 非子说难篇中讲过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宠幸弄臣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的母 亲病了,他得知后就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按照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 的车子是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的。但卫灵公却夸奖弥子瑕孝顺母亲。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 公尝,卫灵公又夸他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由不 喜爱他的外貌而不喜爱他

40、的其他品质了,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也成了弥 子瑕的“欺君之罪。特别拓展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1.真诚渠道Greenwald和Banaji(1995年)指出,我们常常怀有内隐的刻板印象,并且是无法轻易 识别的,但它会依然影响我们对某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征的看法,对于次我们可以采用Towles-Schwen(2001年)提出的测量内隐态度和刻板印象的方法一真诚渠道。2.启动效应Banaji和Hardin(1996年)设计的,利用启动效应的原理。这种方法是先给被试呈现一 个域下水平的启动刺激一这些刺激只呈现很短时间,让被试无法识别或辨认。Kawakami在(2001年)做的实验,在实验中,启动词是

41、黑人或者是白人的照片,呈现时间为15到30毫秒,接着呈现字母或者符号作为一组词类的线索,最后呈现一些黑人和白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或者是 和字母相关的中性词。让被试判断这些词能否用来描述具体具体词类中的一种,结果表明,黑人 图片启动后,被试对与黑人刻板印象相关的词反应更快,白人图片启动后,对白人刻板印象相关 的词反应更快。(四)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知觉 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 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 其他人身上的现象。(1)感情投射。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 框框架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2)认知缺乏客观性

42、。特别拓展投射效应的发生一般说来,投射作用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1)对方的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性别等等与自己相同。人们总是 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 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另外,人们总是喜欢评价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人,总是习惯于与这些人进行比 较,但是,人们又不希望在比较中自己总是落败,处于不利之地,而投射作用在此 正好起了一个保护作用,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和别人就都一样了,没有什么区别,自己不错,别人也好不了。特别拓展投射效应的发生(2)当人们发现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征的时候,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把 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这些恶习或观念。成 语“五十步笑百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自己因为临阵逃脱而觉得难堪,是怯懦 的表现,心理很不舒服,突然发现别人比自己逃得更远,便大肆嘲笑,以减轻自己 心里的不安。这时候,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在这种时候,人们更喜欢把自己所具有的那 些不好的特征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比自己强得多的人身上,这样一来,心里的 不安就会大减。演讲完毕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