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5∕T2104-2022 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463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T2104-2022 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35∕T2104-2022 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35∕T2104-2022 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35∕T2104-2022 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35∕T2104-2022 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91.140.90CCS Q 783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1042022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vator remote monitoring2022-12-27 发布2023-03-27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5/T 2104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系统组成.25功能要求.36技术要求.77验证项目要求.98验证方法.10参考文献.15DB35/T 2104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2、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远跃、陈永阳、朱延巍、黄四彬、郑志坚、邓剑鹏、林宁、陈挺木、邹山青、张欣婷、孙良艳。DB35/T 210420221电梯远程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梯远程监测的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验证项目要求和验证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远程监测的系统设计、生产、使用、维护、验证;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等其他类型的电梯亦

3、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 7588.12020电梯制

4、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17799.12017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GB/T 17799.3201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GB/T 24476201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GB/T 248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电磁兼容发射GB/T 24808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电磁兼容抗扰度GB 24850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

5、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 386322020信息安全技术智能音视频采集设备应用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 168992011、GB/T 70242008、GB/T 7588.12020、GB/T 24476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监测终端monitoring terminal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电梯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事件、统计等信息的装置。注:监测终端是协议转化模块、信息处理单元、信息传输单元、外加的传感器、轿厢内加装的音视频采集装置、显示装置等的统称。DB35/T 210

6、4202223.2电梯远程监测elevator remote monitoring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测终端对电梯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事件、统计等信息进行实时感知、采集、处理、传输、预警的过程。3.3电梯远程监测系统elevator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通过监测终端采集电梯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事件、统计等信息数据,经由网络传输实现监测数据汇聚、处理、分析应用的系统。3.4电梯远程监测数据elevator remote monitoring data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事件、统计等信息数据。3.5数据资源中心elevat

7、or data resource center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电梯基础信息、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事件和统计信息等数据的集合。3.6数据应用平台data application platform与数据资源中心实现数据传输,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应用等方式,用于电梯安全监管、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和公共服务等用途的各类数据应用平台。注:数据应用平台是电梯安全监管平台、电梯检验检测平台、电梯维护保养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3.7企业平台enterprise platform由企业建立的以保障电梯安全为目的,通过监测终端采集电梯的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事件、统计等信息数据,并

8、对电梯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及对监测终端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软件应用平台。注:企业平台包括电梯制造企业自建的电梯远程监测应用平台、其他非电梯制造企业建设的电梯远程监测应用平台。3.8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为满足电梯安全管理要求而采集的运行参数(如:运行方向、当前速度、当前楼层等)和状态等相关数据。3.9音视频采集装置audio and video acquisition device用于采集和传输音频、图像和视频信息的电子装置。4系统组成4.1系统架构电梯远程监测的系统架构主要由监测终端、企业平台、数据资源中心和数据应用平台组成,如图1所示。DB35/T 210420223图

9、1电梯远程监测系统架构图4.2体系架构4.2.1电梯远程监测的体系架构可划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4.2.2感知层应采集电梯运行监测数据,接收应用层企业平台发送的访问、同步指令等管理信息。4.2.3传输层应将感知层采集的电梯运行监测数据传输到企业平台,将企业平台发出的管理信息传送到感知层,并实现数据层与应用层的数据传输。4.2.4数据层应接收、汇聚、存储和发送电梯运行监测数据和管理信息。4.2.5应用层应运用数据层数据和发出管理信息,为安全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电梯生产单位、电梯使用与维护保养单位、社会公众的具体业务提供支持。5功能要求5.1感知要求5.1.1监测终端应能准确可靠

10、的实现感知、采集、处理、传输电梯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DB35/T 210420224事件和统计信息等功能。5.1.2监测终端可独立于电梯控制系统,亦可集成在电梯控制系统中。5.1.3监测终端信息感知采集方式包括:通过加装监测终端获取数据;通过协议转化模块从电梯控制系统获取数据;通过电梯制造企业提供的公共输出端口获取数据。监测终端信息感知采集方式可应用以上任意一种方式,亦可同时应用多种方式,示意图如图 2。图 2监测终端信息感知采集方式示意图5.1.4监测终端的信息感知采集方式应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5.1.5监测终端采用外加传感器采集方式时,应不改变电梯原有控制线路,外加传感器应符合

11、应用场景的特殊要求(例如防爆场景)。5.1.6监测终端在电梯进入检修状态后,应不输出故障报警信息。5.1.7监测终端应至少有如下功能:信息感知:用于感知电梯实时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等监测信息;信息处理: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加工;信息存储:用于存储电梯实时运行状态、故障和统计信息;信息传输:用于采集传输电梯实时运行状态、故障和统计信息;网络通信接口:用于与企业平台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音视频数据采集及处理(如有):用于采集音频、图像和视频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储;终端管理:用于实现本地或企业平台远程查看监测终端的工作状况,设置参数,查看和提取存储的文件;应急备用电源:用于在外部电源突然

12、停止供电后,支撑监测终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电源。5.1.8监测终端的感知及输出信息应不少于表 1 的内容。DB35/T 210420225表 1电梯远程监测感知信息源序号感知信息源设备类型信息源类型备注电梯自动扶梯和人行道1服务模式应采集输出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2运行方向应采集输出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3电梯当前楼层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4开锁区域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5电梯当前速度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6轿门关门到位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7轿厢内是否有人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8安全回路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9门锁回路应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10轿厢X、Y、Z三轴方向振动量宜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

13、息11轿厢运行噪音宜采集输出实时运行信息12设备累计运行次数应采集输出统计信息13设备累计运行时间应采集输出应采集输出统计信息14无故障应系统输出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15运行时安全回路断应系统输出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16关门故障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17开门故障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18轿厢在开锁区域外停梯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19轿厢意外移动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0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动作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1楼层位置丢失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2其他阻止电梯启动的故障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3电梯超速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4冲顶故障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5蹲底故障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6轿厢内困人报警触发应系统输出故障信

14、息DB35/T 210420226表 1电梯远程监测感知信息源(续)序号感知信息源设备类型信息源类型备注电梯自动扶梯和人行道27梯级或踏板缺失保护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8非操纵逆转保护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29扶梯超速保护应系统输出故障信息30进入服务模式应系统输出应系统输出事件信息5.1.9监测终端采集数据,应只能读取数据、发送为获取数据的请求或验证指令,不能反向写入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数据或指令。5.1.10监测终端的故障信息应提供日志记录功能,以便于故障原因分析与溯源。5.2传输要求5.2.1监测终端应具备设备身份认证功能,应采取加密的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企业平台。5.2.2监测终端如采用电信

15、通信装置时,应符合国家对电信通信装置的相关规定,如通信单元等应取得进网许可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等。5.2.3监测终端的内部时钟应具备自校准功能,或定期与企业平台时钟进行同步,同步周期应小于 15min。5.2.4企业平台与数据资源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应有安全策略,安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对数据的远程读取实施权限管理等。5.3数据要求5.3.1监测终端应配备本地数据存储功能,其存储容量应支持存储电梯运行状态和发生故障状态时溯源所需的数据;如有音视频采集装置,则存储容量应支持存储音视频数据不少于 1 个月。5.3.2数据资源中心应具备汇聚来自企业平台的电梯监测数据功能。

16、5.3.3数据资源中心应具备数据整理、分析、推送和存储等功能。5.3.4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接口应支持上行、下行两种功能,功能满足企业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5.3.5数据资源中心中的数据库功能应满足企业平台、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5.4应用要求5.4.1企业平台应设置对监测终端数据远程读取管理权限等安全策略。5.4.2企业平台应具备数据恢复和备份机制,当平台发生故障时,不应影响平台的基础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5.4.3企业平台应至少包括数据汇聚、接口交互和业务应用三个部分。数据汇聚提供接收、处理和存储监测终端采集的电梯运行信息功能,接口交互提供与监测终端指令交互、与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交

17、互功能,业务应用提供远程监测、维护保养、应急处置、数据分析等功能。5.4.4企业平台应能正确接收监测终端发送的设备实时运行状态、故障、事件等信息,按照监管部门的数据发送要求,向数据资源中心传输本文件规定的信息。5.4.5企业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a)监测数据的查询、预警、统计、分析等功能;DB35/T 210420227b)电梯基础信息的更新、上报等功能;c)监控监测终端是否在线的功能;d)故障提醒、困人提醒、应急处置、维护保养等功能。5.4.6企业平台宜具备以下功能:a)维保人员工作状态、维护质量感知、人员签到,具备一定的判断管理能力和对电梯运行质量分析及故障预防性维修功能;b)任何条件下被困

18、人员困梯求救功能,实现和电梯管理人员、维保人员及平台管理人员的对话功能。5.4.7数据应用平台对电梯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公开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5.4.8数据应用平台应具备与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传输的接口,功能满足业务应用需求。6技术要求6.1外观要求6.1.1结构型式结构型式的外观要求如下:监测终端及其附件(如配线)应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并应遵守机械、电气及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要求;各种标识应清晰,表面应平整无污损。6.1.2设备布置设备布置的外观要求如下:监测终端不应对电梯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不产生电气和机械干涉;监测终端应固定可靠,活动部件应运转灵活,相对位置及间隙应在安装设计标准规定的

19、范围内;用于安装监测终端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质量,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监测终端及其附件的设计及安装应便于维修检查。6.2安全要求6.2.1监测终端的电气安全应至少满足以下功能要求:a)如电源采用直流电输入,当电源极性反接的时候,除熔断器外(允许更换烧坏的熔断器)不应有其他电气故障;b)监测终端的电源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当输出出现短路时,监测终端应能自动关闭电源输出。当短路故障解除后,输出电源应能通过断电重启后恢复,不应有其他电气故障;c)监测终端外壳防护应符合 GB/T 5226.12019 中 6.2.2 的规定,残余电压防护应符合 GB/T5226.12019 中 6.2.

20、4 的规定;d)输入电源的端子应符合 GB/T 5226.12019 中 5.1 和 5.2 的规定;e)当交流电输入,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符合 GB/T 5226.12019中 18.3 的规定;DB35/T 210420228f)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 GB/T 5226.12019 中18.4 的规定;g)泄漏电流应不大于 5 mA(AC 峰值);h)电气配线应符合 GB/T 5226.12019 中 13.1 和 13.2 的规定。6.2.2当监测终端采用加装传感器方式时,其传感器应符合 GB 168992011 中 5.11

21、 及 GB/T 7588.12020 中 5.10 的规定,传感器应明示所执行的标准及相应的出厂合格证。6.2.3当监测终端采用加装传感器方式时,其电磁兼容抗扰度应符合 GB/T 17799.12017 的规定,发射应符合 GB/T 17799.32012 的规定。6.2.4当监测终端采用非加装传感器方式时,其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应符合 GB/T 24807 的规定,发射要求应符合 GB/T 24808 的规定。6.3指标要求6.3.1监测终端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小于5000h,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6.3.2监测终端应能在以下环境正常工作:温度在-20 50;空气相对湿

22、度值不大于 90%,若可能在电气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标注电压的7%范围内。如果监测终端(包括前端采集装置)在爆炸性气体、可燃性粉尘、腐蚀性气体、高温、低温、高湿等特殊环境下运行,还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采取防护措施。6.3.3监测终端应配备应急备用电源,在其正常供电电源断电的情况下,应保证监测终端能将电梯断电前的状态进行存储和发送至企业平台,如监测终端配备有音视频采集装置,应至少能让音视频采集装置工作 1 h。6.3.4监测终端应配备对应急备用电源电压自动监测功能,当电压低于规定的阈值时,可上报至企业平台。6.3.5监测终端应具有指示灯显示,以便快速识别各端口状态及故障类别(如网

23、络状态、电源状态等):a)表示各种状态的指示灯应用颜色标识,如绿色表示正常状态,红色或黄色表示故障状态;b)所有指示灯应采用中文或者代码清楚地标注其功能,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说明;c)指示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 1 m 处应清晰可见。6.3.6监测终端接受企业平台对于电梯设备实时运行状态信息的查询,发送时间间隔不大于 1s,当采集到故障、事件、报警信息时,应实时向企业平台发送,发出时间不大于 1 s。6.3.7企业平台对事务查询的最大响应时间应不超过 30 s。6.3.8企业平台系统时间应以北京时间为准。6.3.9企业平台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操作用户数应不小于 300 人。6.3.10企业平台能够

24、承载接入的监测终端设备数量应大于 5 000 台。6.3.11企业平台能够支持通过多客户端同时查看同一部电梯实时运行状态数据的并发用户数应不小于 10 人。6.3.12企业平台对接收到的监测终端数据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1 s。6.3.13监测终端向企业平台发送实时运行状态信息的更新间隔时间应不超过 5 s。6.3.14数据资源中心接口响应时间应不超过 1 s。6.3.15数据资源中心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操作用户数应不小于 1 000 人。6.3.16数据资源中心能够承载接入的数据量应不小于 1 000 万条。DB35/T 2104202296.3.17数据应用平台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操作用户数、事务

25、查询最大响应时间应满足业务应用需求。6.4其他要求6.4.1监测终端宜包含轿内显示屏,应达到如下安全要求:a)如为 CCC 认证目录内的显示装置,应取得国家 CCC 认证;b)安装强度应能承受电梯的特殊工况而不掉落,如急停、安全钳制动、撞击缓冲器等;c)外观边缘应无毛刺和锐边;d)应有能效等级,相应能效应符合 GB 24850 中的相关要求;e)轿厢运行时的最大噪声值应符合 GB/T 100582009 中 3.3.6 的规定。6.4.2监测终端宜包含音视频采集装置,应达到如下功能要求:a)音频安抚、对讲功能的延时不超过 0.5 s;b)存储的图像应保证具有不小于CIF 格式(352288)的

26、图像分辨率,存储视频帧率不低于15 帧/s;c)应采用数字压缩方式记录音视频图像,在图像上应叠加图像标识信息,如“电梯识别码”、“时间”、“楼层”、“运行状态”、“运行方向”;d)当发生电梯困人和报警时,应能通过企业平台远程查看视频,响应时间不大于 2 s;e)应在轿厢内的相应位置设置提示醒目标识;f)宜有人工智能功能,如遮挡报警、危险行为报警等。6.4.3监测终端如有采用智能音视频采集装置时,其安全性应符合 GB/T 386322020 中 6.1、6.2 的规定,并应具有对音频、视频或图像文件防篡改或确保文件完整性的安全保护措施。7验证项目要求7.1性能评估验证监测终端和企业平台首次联网应

27、用或者设计、工艺上有重大改进时,均应对其整体功能实施完整的各项功能性能评估验证,性能评估验证工作应由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实施,验证项目按表 2规定进行。7.2在线功能验证监测终端在每台电梯上安装部署后,每年应至少一次对其监测功能是否有效实施在线功能验证,在线功能验证工作应由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实施;验证期间和验证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不应出现任何不安全的动作和状态,验证项目按表 2 规定进行。7.3软件测试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应用平台的功能性、性能指标宜选择具备 GB/T 25000.512016 软件测试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测试。7.4结果评定在线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验证的项

28、目应全部通过验证,如出现不符合项,可调整后重新实施验证。DB35/T 21042022108验证方法8.1仪器条件验证用的仪器准确度应满足下列条件:a)对于质量、距离、速度,为1%;b)对于电压、电流、电阻,为1%;c)对于温度,为1;d)对于湿度,为1%。8.2验证内容8.2.1技术资料8.2.1.1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由监测终端生产厂家提供终端合格证明文件,并注有终端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如功率、应急电源容量、传感器类型、网络传输类型),生产厂家名称、并且有生产厂家的公章以及出厂日期,检查资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8.2.1.2安装使用资料由监测终端安装厂家提供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注有安装、使

29、用、日常维护保养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检查资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8.2.2外观验证8.2.2.1结构型式通过现场目测及外观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 6.1.1 的规定。8.2.2.2设备布置通过现场目测及外观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 6.1.2 的规定8.2.3感知功能8.2.3.1采集方式查看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现场查验监测终端,确认感知采集方式,判断其是否符合 5.1.3、5.1.4的规定。8.2.3.2监测终端功能性查看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现场查验监测终端,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1 规定,逐一判断监测终端功能是否满足 5.1.1、5.1.2、5.1.55.1

30、.7、5.1.9、5.1.10 的规定。8.2.3.3感知信息完整性查看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1 规定,通过黑盒测试方法来验证感知信息是否符合 5.1.8 的规定。DB35/T 21042022118.2.4传输功能查看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现场查验监测终端,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1 规定,判断传输功能是否符合 5.2.15.2.3 的规定。8.2.5数据存储打开监测终端管理界面,查看是否具备存储功能以及存储的数据容量是否符合 5.3.1 的规定。8.2.6电气安全8.2.6.1极性反接性能按照 6.2.1 a)

31、的规定,人为反接监测终端的电源极性,查验监测终端的状态。8.2.6.2短路保护功能按照 6.2.1 b)的规定,人为短接监测终端内的电源输出,查验监测终端的状态。8.2.6.3外壳电击防护按照 6.2.1 c)的规定,验证外壳防护、残余电压防护的规定。8.2.6.4输入电源的端子按照 6.2.1 d)的规定,验证监测终端的输入电源的端子。8.2.6.5绝缘电阻按照 6.2.1 e)的规定,根据 GB/T 5226.12019 中 18.3 的电阻试验规定,测量并记录绝缘电阻。8.2.6.6抗电强度按照 6.2.1 f)的规定,根据 GB/T 5226.12019 中 18.4 的耐压试验规定,

32、测量并记录抗电强度。8.2.6.7泄漏电流按照 6.2.1 g)的规定,根据 GB 4943.12011 中 5.1 的泄漏电流试验规定,测量并记录泄漏电流。8.2.6.8电气配线按照 6.2.1 h)的规定,验证监测终端的电气配线。8.2.7电磁兼容8.2.7.1抗扰度试验根据 6.2.3 和 6.2.4 的规定,采用加装传感器方式的监测终端抗扰度试验,按照 GB/T 17799.12017 表 2 的规定进行试验;采用非加装传感器方式的监测终端抗扰度试验,按照 GB/T 24808 的外壳端口抗扰度规定进行试验。DB35/T 21042022128.2.7.2发射试验根据 6.2.3 和

33、6.2.4 的规定,采用加装传感器方式的监测终端发射试验,按照 GB/T 17799.32012表 4 的规定进行试验;采用非加装传感器方式的监测终端发射试验,按照 GB/T 24807 的外壳端口发射限值规定进行试验。8.2.8传感器根据 6.2.2 的规定,查验传感器品牌、型号、执行标准及相应合格证是否符合规定。8.2.9可靠性根据 6.3.1 的规定,查验技术文件的明示信息,根据明示信息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规定。8.2.10环境适应性8.2.10.1高温试验根据 6.3.2 的规定,按照 GB/T 2423.22008 的规定,采用试验 Bb 判断监测终端是否正常工作。8.2.10.2低温试

34、验根据 6.3.2 的规定,按照 GB/T 2423.12008 的规定,采用试验 Ab 判断监测终端是否正常工作。8.2.11应急电源人为断开正常供电的电源,判断监测终端和企业平台功能是否符合 6.3.3、6.3.4 的规定。8.2.12状态指示灯现场查验监测终端,判断指示灯是否符合 6.3.5 的规定。8.2.13特殊功能8.2.13.1显示屏现场外观检查和查验标识,开启显示屏声音,并测量电梯轿厢运行噪音,判断是否符合 6.4.1 的规定。8.2.13.2音视频采集装置人为试验音视频采集装置,查验音视频功能是否符合 6.4.2 的规定。8.2.14企业平台功能依据企业平台使用说明书,按照

35、GB/T 25000.512016 中 5.3.1 规定,通过黑盒测试方法来验证企业平台功能是否符合 5.2.4、5.4.15.4.6 的规定。8.2.15企业平台性能指标依据监测终端和企业平台使用说明书,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2 规定,通过性能指标测试软件,验证监测终端和企业平台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 6.3.66.3.13 的规定。DB35/T 21042022138.2.16数据资源中心功能依据数据资源中心使用说明书,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1 规定,通过黑盒测试方法来验证数据资源中心功能是否符合 5.2.4、5.3.25.3.5

36、 的规定。8.2.17数据资源中心性能指标依据数据资源中心使用说明书,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2 规定,通过性能指标测试软件,验证数据资源中心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 6.3.146.3.16 的规定。8.2.18数据应用平台功能依据数据应用平台使用说明书,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1 规定,通过黑盒测试方法来验证数据应用平台功能是否符合 5.4.7、5.4.8 的规定。8.2.19数据应用平台性能指标依据数据应用平台使用说明书,按照 GB/T 25000.512016 中 5.3.2 规定,通过性能指标测试软件,验证数据应用平台的性能指标是

37、否满足 6.3.17 的规定。DB35/T 2104202214表 2验证项目序号验证项目验证方法在线验证性能评估验证1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明文件8.2.1.1应验证应验证2安装使用资料8.2.1.2应验证应验证3外观验证结构型式8.2.2.1应验证应验证4设备布置8.2.2.2应验证应验证5感知功能采集方式8.2.3.1应验证应验证6终端功能性8.2.3.2应验证应验证7信息完整性8.2.3.3应验证应验证8传输功能8.2.4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9数据存储8.2.5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0电气安全极性反接性能8.2.6.1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1短路保护功能8.2.6.2查阅

38、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2外壳电击防护8.2.6.3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3输入电源的端子8.2.6.4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4绝缘电阻8.2.6.5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5抗电强度8.2.6.6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6泄漏电流8.2.6.7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7电气配线8.2.6.8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8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8.2.7.1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19发射试验8.2.7.2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20传感器8.2.8应验证应验证21可靠性8.2.9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22环境适应性高温试验8.2.10.1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

39、23低温试验8.2.10.2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24应急电源8.2.11应验证应验证25状态指示灯8.2.12应验证应验证26特殊功能显示屏8.2.13.1应验证应验证27音视频采集装置8.2.13.2应验证应验证28企业平台功能8.2.14应验证应验证29企业平台性能指标8.2.15查阅性能评估验证报告应验证30数据资源中心功能8.2.16宜验证宜验证31数据资源中心性能指标8.2.17宜验证宜验证32数据应用平台功能8.2.18宜验证宜验证33数据应用平台性能指标8.2.19宜验证宜验证DB35/T 2104202215参考文献1DB31/T 11232018智慧电梯监测终端技术要求

40、2DB31/T 11252018电梯企业应急处置服务平台通用要求3DB3202/T 10142021智慧电梯物联网技术规范4DB3204/T 10022019电梯物联网公共服务技术规范5DB3502/Z 028.12013电梯安全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1部分:平台总体架构6DB3502/Z 028.52013电梯安全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5部分:企业服务平台技术要求7DB443/T 2262021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20134号)9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9年7月26日通过)10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检验检测方式全面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闽市监规2020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