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4546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一章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一、 资源的稀缺性: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可分为两类自由物品(可以无代价地自由取得的物品)和经济物品(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稀缺性)经济物品的稀缺性不是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资源配置过程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德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任何社会都必须对三大问题做出选择: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即在特定资源水平条件下,在可供选择的物品而后劳动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 如何

2、生产,即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这些产品.3、 为谁生产,即谁来享用或受益于所生产的商品,或社会总产品通过何种途径,按什么比例分配给不同的单位,家庭和个人。 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把机会成本的方法用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分析中,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而后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三、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按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分为:1、 自给经济,其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她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的是购买的。2、 计划配置和计划经济体制3、 市

3、场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在每天的购买中,对该商品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者需要采取效率最高而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市场配置有其局限性(P20):4、 混合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国家都是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三大问题的决策基本都是在市场中由私人做出,政府则监督市场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四、 市场机制(一) 含义:市场机制也称市场运行机制或市场调节机制,是指价格,供求。竞争

4、。利率。工资等各种市场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其发挥的功能。(二) 构成要素1、 供求关系: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生产和消费时一切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2、 价格。3、 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为获得各自最佳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的利益的争夺行为。4、 风险。(三) 主要形式1、 价格机制.在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关系的联系和作用形式.价格是市场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价格的变动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懂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离开了价格要

5、素,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发挥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是否有一个合理的,反应灵敏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经济能否有高效率的关键问题. 价格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P2425)2、 竞争机制;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形式。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无处不在,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经济效率得到提高。3、 供求机制:是商品、资金和劳动力的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形式。4、 利率机制:是利息率变动与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联系而后作用形式,主要是在资金和资本市场上发生作用的机制。作用:调节整个社会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体现资金成本,促进企业合理资金,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

6、效率;调节宏观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增帐目标的实现;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5、 汇率机制:是指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兑换价格与进口出口贸易变动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形式。6、 工资机制:是指工资率的变动和劳动力供求变动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从而自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7、 风险机制:是市场活动同盈利,亏损和破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形式,是一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一起的对市场行为的一种约束关系和约束过程.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机制,其核心在于充分尊重个人的自愿选择,发挥分工协作的优越性,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自愿交易。(四)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

7、条件1、 健全的市场体系2、 完善的市场格局3、 有序的市场秩序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 市场与市场经济(一) 市场、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1、 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2、 市场主体: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特点:(1)平等性(2)自由性或自愿性(3)市场主体对自己的商品拥有所有权(4)自利性3、 市场客体: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包括商品、劳动力、技术、资金、信息等。(二) 市场运行的条件(P2829)1、 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2、 自愿选择和自愿合作3、 自利与互利的兼容(三) 市场经济及其特征市场经济师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它表明市场机制已覆盖社会

8、并调节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和各个经济领域.1、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社会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2、 特征:(1)产权的确定性(2)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3)经济活动的竞争性(4)经济行为的规范性(5)市场体系的开放性二、 古典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一) 古典市场经济及其局限性是指建立在机器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以生产资料分散在单个厂家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形式,其典型形式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古典市场经济又称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或自由竞争市场经济,这是古典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或可能存在消极作用的情况.古典市场经济学的局

9、限性第一,不能解决失业和经济周期的问题第二,市场机制在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作用有限表现在:1、竞争失败2、不能调节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3、信息部对称.指市场上卖方与买方掌握信息的程度是不对称的.第三,市场经济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经济外部性: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造成影响而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之中.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第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不平

10、等问题(二) 现代市场经济及其特征现代市场经济师指建立在现代生产力水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生产资料的高度集团化,社会化国际化为特征,采取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特征(P3845):(一)看的见的手的调节1、 建立国有企业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 行业管制(二) 现代公司组织形式(三) 通过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 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维护市场秩序2、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四) 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一、 产权及特征(一) 含义:产权式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和。(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二) 结构:所有权:是受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经济利益主

11、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的归属关系.占有权: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和使用。收益权:是财产主体通过财产的占有、使用、经营、转让而取得的经济利益(为获得利益时占有财产的首要目的)处置权: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产权是一组权利,它可以分割,被不同德经济主体掌握。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人与物的支配上所放映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 特征:1、明确性:包括明确:产权主体,即财产归谁所有归谁使用:产权客体,即归某个主体占有,使用和分配的是哪些权利和财产.2、法律性3、独立性4、收益性5、转让性6、责任性二、 产权的功能1、 明确界定对财物的支配的范围,空间和方式,提供财产

12、运作的权利基础2、 为人们界定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 是分配剩余产品提供基本的饿权利规范,从而解决经济活动的动力源泉问题产权的明确界定,不仅能够保护和合理评价稀缺资源,而且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和产权自由转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三、 市场经济中产权的重要性(市场经济存在的最基础,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是产权和产权制度)1、 产权是市场主体确立的先决条件2、 产权式市场交易的前提条件3、 产权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四、 产权流动与产权交易(一) 、概念产权流动是指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受益权在不同主体间的转换,是一种权利的变更。产权交易时产权的有偿转让,广义财产权的经济性流动.产权的流通和转让,目的

13、是追求资产使用的最大受益,产权转让机制自动地调节企业的生产结构,起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二) 产权交易的意义和方式(P5253)1、 方式购买方式,成债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人员接受式,(根据交易形式划分);兼并,租赁,拍卖,股份转让,资产转让,合并,收购(根据交易主体划分)意义:1.、产权交易时实现企业间资产,股权,债权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 2、产权交易是解决资产存量呆滞,增量资本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3、产权交易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资产变现,由实物形态转变为价值形态,收回原有投资重新投入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14、产业战略转换的方式。 4、产权交易使得不同部门,地区,企业的不同产权主体的相互融合,分离,组合,混合,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五 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一) 含义:产权关系式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由法律界定和维护的经济单事人对财产的权利关系;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产权,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驶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二) 产权制度的功能1、 约束,激励的功能2、 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3、 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4、 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归属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归属权明确和产区受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

15、畅时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三) 产权制度的主要类型(P5558)依据归属和占有主体的不同,企业产权分为原始产权和法人产权原始产权也叫做原始所有权或最终所有权,一般指企业的投资者对自己所投资资金持有的所有权,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在股份经济中,这种权利可以转化为股权或债权。法人产权是法人企业对企业运营资产所持有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名词: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机制,市场经济,市场失误,经济外部性,产权,产权流动,产权制度,法人产权.问题:1、 主要的市场机制有哪些?2、 价格机制的作用3、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4、 市场主体的特点5、 市场运行的条

16、件6、 市场经济的特征7、 古典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8、 产权的特征、功能9、 市场经济中产权的重要性10、 产权制度的功能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建立在两个理论基础上的1、 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理论2、 是关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理论二、 列宁和斯大林列宁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斯大林提出关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关系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三、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982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7、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引导企业”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由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五个部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至今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一、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条件(一) 市场经济主体的确立个人,企业,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三大经济

18、主体,其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二)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指互相关系,互相制约的各类市场的总合1、 市场体系的构成2、 市场体系的特点:(1)完整性;(2)统一性,是指地方市场与国内大市场融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3)开放性:指国内市场和国际大市场相接轨,融入国际市场体系。 (4) 竞争性:指市场必须有助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开展(5) 有序性:指市场体系必须规范化,各类市场必须在国家法令和政策规范要求下有序,规范的运作。3、 市场体系的作用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因为:(1) 完善的市场

19、体系是实现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2)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搞好经营活动的前提(3) 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三) 建立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二、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部条件1、 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经济活动2、 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制度3、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 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3、 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4、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1、 我国几次重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

20、破2、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3、 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具备哪些特点4、 市场体系的作用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一、 传统计划体制的弊端(一) 组织机构上的条块分割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二) 政府权利过度集中导致企业行为扭曲(三) 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使劳动效率损失(四) 社会资源的行政配置导致宏观经济失衡(五) “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二、 中国依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赖以生存的条件三、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先阶段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四、 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发展的要

21、求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一、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三) 共同富裕(四) 社会和谐(五) 人的全面发展,自由的发展和谐社会的主要特点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 社会主义本质同市场经济的兼容(P103)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同市场经济的兼容2、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根本要求同市场经济的兼容3、 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同市场经济的兼容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P105106)1、 经济联

22、系与资源配置通过市场2、 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3、 完善的市场体系4、 价格形成及变化的市场性5、 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6、 健全的市场法规7、 广泛的信息系统(2、3、5、6是基本的)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特征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 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4、 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问题:1、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2、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微观运行主体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主体概述一、 微观经济主体的含义及其构成在市场经济中构成

23、各中交易关系的交易主体就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市场的微观经济主体有:企业,个人(或居民家庭),政府。二、 经济主体的基本特征1、 平等性2、自主性3、自利性三、 市场经济微观经济主体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产权界定是指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产权的主体和相应拥有的财产权利范围的过程和结果。产权既定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 产权主体的界定,即谁该拥有产权的问题.2、 产权范围的界定,即某项权利所包含的财产权利的边界问题的界定。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一、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基本特征(一) 企业及其规定性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自主经营,

24、自负盈亏的盈利性经济组织。企业一般具有一下的贵定性1、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 企业是具有行为能力的经济组织3、 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应者4、 企业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二) 企业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四字企业1、 自主经营,企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2、 自负盈亏,企业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承担(动力和压力)3、 自我发展4、 自我约束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类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国有企业,一类是非国有企业(包括: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城乡个

25、体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各种形式的公有制企业及其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共同构成了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改革传统国有企业的建立途径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改造民族私人资本以及国家投资新建.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1、 产权不清2、政企不分3、责,权,利相分离4、管理不科学二、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一) 放权让利(19791983)放权就是主管部门向所管企业下放部分权利,扩大企业自主权。让利就是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以扩大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增强企业的动力(二) 两步利改税(19831987)第一步:对国营大中型企业都按照实现利润缴

26、纳55%的所得税,税后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一部分上缴国家.第二步:将国营企业应当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按11个税种向国家纳税,税后利润留给企业安排使用。(三) 两权分离理论上的承包责任经营制(19871992)两权分离即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分离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经营权属于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内容是把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经营权交给企业,企业对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承担承包经营的责任。(四)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93年至今)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 企业制度及其类

27、型企业制度:指企业财产组织和企业法律责任形成的一种规范,它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可以划分为: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两种传统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个人业主企业和合伙企业两种类型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公司制企业,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2、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1)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a、 企业法人制度b、 有限责任制度c、 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a、 产权清晰b、 权责明确c、 政企分开d、 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上诉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3、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式公司制

28、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套权利,责任的安排机制股东大会,权利机构(审议决策)选举监事会(检查公司财物状况,监督董事会做出的决策)经理层,日常管理机构(执行决策)4、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a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阶段(19931998)b 、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2002)针对改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突出了要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 c、以出资人到位为目的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化和完善阶段问题:名词:微观经济主体 企业 企业制度1、 微观经济主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2、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基本特征3、 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4、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

29、征第五章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 这一收入分配制度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 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3、 必须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收入分配方面,我们建立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一、 实行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1、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2、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 企业拥有个人收入的自主分配权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P194)1、 企业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主

30、体2、 按劳分配不是直接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是按照实现了的价格进行分配。3、 按劳分配不是直接以“劳动证书”而是通过商品和货币形式来实现的。4、 由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区,不同企业的客观条件不同,等量劳动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只能在同一企业中贯彻,至于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同一所有制内部不同企业之间,不可能做到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想结合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生产要素:指进入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作用的各种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1、参与分配的主题是

31、要素所有者,依据要素有权2、 分配的课题是个是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价值3、 分配的衡量标准,涉及到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和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二、 我国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 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式按要素分配的所有制基础3、 生产要素的所有关系式决定分配方式的法权基础三、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给配相结合的现实意义1、 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2、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 有利于劳动者潜能的发挥和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一、 效率,公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平是一个伦理学上的概

32、念,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额认识和评价.效率而后公平的关系式对立统一的。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做好1、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2、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促进机会平等4、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基本保障方面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保障5、 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名词: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1、 我过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原则2、 实现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3、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33、的特点4、 如而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六章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作用一、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社会 保障分为多层次,主要由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要老,医疗,失业,公伤,生育(普遍性,非盈利性,共济性,长期性,稳定性,非转让性,强制性)社会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孤残儿童福利,住房福利,集体福利,财政补贴福利。社会保

34、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社会救助时一种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要实现的最低目标社会福利是高水平的保障二、 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1、社会性2、权利与义务对等性3、公济性4、制度立法性三、 作用:1、稳定社会2、调节经济3、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而后完善一、 建立而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1、 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2、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需要3、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需要4、 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二、 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1、 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2、 以社会生

35、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最终要受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3、 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4、 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三、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建立与完善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普遍性,拉动内需.(二) 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制度(三) 建立与完善基本医疗制度1、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 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四) 建立与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P233)名词 社会保障问题:1、 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36、部分2、 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和作用3、 我国建立恶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原则4、 当前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一、 宏观经济调控的概念指政府站在国家的高度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与控制,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总管理.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P233235)1、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2、 是协调社会各方面经济利益的需要3、 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根本目标的需要4、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5、 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需要宏观调控的表现:1、 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2、 提供公共物品3、 处理单个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关系4、 消除两

37、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5、 超越先进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而后主要内容(P236)1、 调控目标: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民生改善。2、 主要内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问题四、 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以间接经济调控为主。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调控市场,再由市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六、 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和收入分配政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政策.七、 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直接,快捷)思想工作手段。第八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38、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GD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GD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目标的战略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福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20年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是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一) 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现状现状达到的小康还

39、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1、 低水平的表现a、 人均GDP低 b、 生产力水平低c、 科技贡献率低d、 综合受教育程度低2、 不全面的主要表现a、 实现小康的范围不全面b、 实现小康的层次不全面c、 实现小康的内容不全面d、 实现小康的系统不全面3、 不平衡的主要表现a、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b、 城乡之间的不平衡c、 居民收入之间的不平衡(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P258)三、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1、 增强发展协调,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

40、比2000年翻两番。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 建设生态文明第二节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首要内涵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原因(P265)(二) 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肯定了认真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一切以

41、人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确保全体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为终极目标.(三)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合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境,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四) 根本

42、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目的在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群众的利益,调节和处理好全社会各种利益关系,选择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P262)第三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从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指标来看,创新型国家有如下特点1、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一般占GDP的比例达2%以上2、 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高,通常达到70%3、 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低于304、 创新产出高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

4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3、 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的必然要求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 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九章 市场经济全球化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经济部断地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二、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从15世纪经济全球化过程就已经开始,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掀起了以商品贸易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经

44、济全球化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支持和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经济全体化浪潮来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经济全球化得到巨大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2、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3、 跨国公司的发展4、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5、 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6、 自由经济思潮的兴起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 贸易的全球化2、 生产的全球化3、 金融的全球化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 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2、 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3、

45、发达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二、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 改善资本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2、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 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4、 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利益5、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资本流动的冲击,发展中国家市场被冲击和挤占,使民族经济面临压力和挑战;降低了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等。三、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一) 积极影响1、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配置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世界的优化配置,使世界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2、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3、 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活动哦该的“游戏规则”不断完整,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4、 经济全球haunted有利于国际间矛盾的缓和。(二) 消极影响1、 增加饿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2、 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3、 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4、 国家经济主体逐渐弱化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