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4351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内容 第七组课文一、 教材解读(单元教材分析与建议、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计划 一、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二、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其中15个会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3、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能抓住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5、 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真正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重难点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分析课

2、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体会重点词的作用,在以后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四、课时安排: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课时26全神贯注 一课时27鱼游到了纸上 二课时28父亲的菜园 一课时语文园地七 四课时二、教学分析(重难点内容剖析及方法建议、学情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

3、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鱼游到了纸上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

4、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父亲的菜园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失去菜园、决定开垦、开垦荒地、垒上石墙、种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粪肥田、菜园丰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

5、土地的爱是教学重点。课时教案教学内容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型讲读课文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难点: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与学

6、的过程个性补充一、谈话导入一、激趣导入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 )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二、学习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地读音。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

7、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三、分层学习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四、多读5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

8、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五、细读(三)细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读第自然段,思考:(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

9、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责备:批评的意思。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4)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板书设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 怀疑分析 试验

10、课时教案教学内容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型讲读第 二 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理解课文内容。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复习导入(一)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

11、两个结论是什么?(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学习题意和节奏(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

12、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三、学习(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

13、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

14、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四、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五、学习应用(五)课堂作业设计(6)伽利略这个试验证明了铁球往下落的 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7)围观的人为什么惊讶?请用“ ”划出原因的句子。(8)围观的人可能会这样呼喊:“ !”(9)在这篇文章里,我认识了一位 的伽利略。(10)读了最后一句话,我有所感: 反思课时教案教学内容26.全神贯注课型讲读课文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讲的话的

15、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课前复习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许许多多科学家工作起来,都常常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的? 板书:全神贯注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2)谈谈读后的收获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收集

16、各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类,组织学生交流。3、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1)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话怎样理解三、学习第3自然段三、全班交流小组长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其中部分问题。四、学生自学,小组、全班交流自读提示: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四、学习五、读议结合,理解语句。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

17、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2、读读议议罗丹修改完女像发生了什么事?(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第3、4自然段中表现罗丹和茨威格行动、语言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讨论下面句子的意思: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猛然想起”是讲罗丹刚刚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解脱出来。“对

18、不起,请不要见怪”说明他对挚友的一片真情。从把朋友无意关在工作室这件事,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结合实际) 五、教学七、布置作业: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板书设计26* 全神贯注 罗丹叽里咕噜把你忘了(语言)一会儿一会儿踩(动作)不停地挥动眼睛闪光世界消失(神态)教学后记课时教案教学内容 27.鱼游到了纸上课型讲读课文第 一 二 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教学难

19、点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资料。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图片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二、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交流: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

20、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小组讨论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小黑板出示: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三、理清顺序,概括文意、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学生再读课文。、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

21、,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纸上游动。)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练习朗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他告诉我,忘了回家。“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

22、上有什么关系?”(“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四、学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板书设计:( 小黑板) 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教学后记课时教案教学内容28.父亲的菜园课型讲读课第 一 课时教学环节教与

23、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认识课文中的6的生字;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1、你们谁见过菜园?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哪儿见过?菜园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讲完,出示菜园图片)2、那你们见过在铺满石块荒坡上的菜园吗?(出示荒坡图片,揭示荒坡种菜需要土壤和肥料,很艰难)三、转换角色,练习说话二、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父亲的菜园,快速阅读,说出对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或者疑惑问题;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利,边读边想;2、教师板书学生问题和感受;四、问题探究和拓展活动三、细读课文1、教师归

24、纳学生感想和问题:看来同学们对父亲很敬佩。下面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阅读要求:推敲重点语句和词语,语速匀畅,语调抑扬。边读边打记号和写注释。通过一件什么事情让你对父亲很敬佩?(解决开荒的原因,菜园对父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开垦菜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父亲哪些方面值得你敬佩?(解决开荒的过程和艰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勤劳、自信、坚韧,热爱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人?(系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亲的形象)四、拓展出示荒凉的山坡和父亲的菜园图片这是被破坏的土地,这是父亲的菜园;对破坏土地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评价?父亲和他们比起来你有新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时教案教学内容语

25、文园地七课型略读课文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2.成语故事教学难点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2.成语故事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

26、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二.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

27、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四、问题探究和拓展活动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五、作业设计六.拓展训练。小练笔:练习写人作文,要求能抓住特征来描写。七.佳句采摘。把课文中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摘

28、抄在采集本上。课时教案教学内容 习作课型口语实践第 二课时教学目标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读读写写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二、读读记记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三、习作1.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四、交流1.

29、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课时教案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课型讲读第四 课时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过程个性补充一、日积月累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成语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三、阅读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2.指名朗读。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教学后记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