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24124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4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总则1.1 前言*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沁河交汇处。隶属焦*市。*县城区现有人口9.2万人,城区面积9.5平方公里,2001年县城工业产值22.37亿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人口达15.0万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目前县城内主要工业为机械、造纸、化工、食品、酿酒等行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城市人均每天产生的垃圾为1-1.5kg,城市垃圾总量以8-1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大公害。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不到2%,大量垃圾在城郊裸露堆放,造成了大气、地下水的污染和孳生大量蚊蝇传播疾病,

2、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情况十分严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了响应国务院号召,保证人们生活的稳定、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美化城市,有效地改善环境,按照省委豫发(2003)9号文件关于到2007年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和部分重点城镇都要有污水处理下和垃圾处理场地要求,*决定筹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总投资3875万元,设计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200吨,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以及配套建筑工程和机械设施设备等,场地选定为*城区东郊#村村南1公里处。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4号令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建设单位委托,我所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该项目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所在进行现状详细调查和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

4、号);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发200217号);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务环保总局第14号令); (9)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0)*县城总体规划文本(1998-2010)。1.2.2 项目依据 (1)*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2)*县建委关于本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1.2.3 技术规范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1.3 评价对象及工程性质 本次评价对象为*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其内容为日处理200吨垃圾处理场及其辅助设施,工程性质为新建。1.4 评价目的和总体思路

5、1.4.1 评价目的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是一项环保工程,但在运营过程中将会产生渗滤液、填埋气体及恶臭气体等二次污染因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减轻二次污染产生的影响,是本次评价的重点。 本次评价的目的为: (1)在利用各种已有资料和对区域环境实施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查清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对垃圾处理工程的污染因素和污染治理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重点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及处理措施、填埋场防渗措施和废气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3)分析工程运行后对*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作用,分析其环境经济效益; (4)结合工程厂址的用地性质,城市规划要求,厂址周围的环境状况及

6、水文地质状况,从环保角度论证垃圾处理方案及厂址选择方案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提供依据。1.4.2 总体思路 根据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的产污特点,评价将重点从环保角度论证垃圾填埋场厂址选择的可行性,并对污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论证,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工程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1)通过对工程产污环节分析,类比国内同类型垃圾处理厂情况并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废水、废气、噪声产出源强,对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可靠性论证,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 (2)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源强,在查清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3)结合各种选择因素及要求,

7、从环保角度出发对工程选址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1.5 保护目标及污染控制1.5.1 保护目标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对策,结合本工程特点,重点控制工程废水、废气的排放,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填埋场址及周围的地下水环境、环境空气以及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要素保护对象功能1地下水环境场址周围1km范围内地下水GB/T14848-93类2环境空气场址周围2km范围内环境空气GB3095-1996二级3声环境场址周围500m范围内声环境GB3096-93 2类1.5.2 污染控制 本次工程生产工艺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垃圾渗滤液及填埋过程中产生的

8、恶臭气体。因此,垃圾填埋过程中污染控制内容主要为对垃圾渗滤液和恶臭气体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其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垃圾渗滤液按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进行控制; (2)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按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过程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1.6 评价标准根据*县环保局关于本次评价应执行标准的意见,本次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6.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具体内容列于表1-2。 表1-2 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名称及标准号级(类)别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TSP日平均mg/m30.30SO2日平均mg/m30.15NO2日平均mg/m

9、30.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pH6.5-8.5总硬度mg/L450亚硝酸盐mg/L0.02氨氮(NH4)mg/L0.2硝酸盐氮mg/L20高锰酸盐指数mg/L3.0铅mg/L0.05砷mg/L0.05SO42mg/L250Clmg/L250总大肠菌群个/L3.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Leq昼间dB(A)60夜间dB(A)50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内容列于表1-3。1.6.3 方法标准 (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3)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4)生

10、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GJ-T3037-1995) 表1-3 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名称及标准号级(类)别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三级SS排放浓度mg/L400BOD5排放浓度mg/L600COD排放浓度mg/L1000NH3-N排放浓度mg/L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类氨厂界标准值mg/m31.5H2S厂界标准值mg/m30.06甲硫醇厂界标准值mg/m30.007臭气浓度厂界标准值无量纲2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Leq昼间dB(A)60夜间dB(A)5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土石方昼间dB(A)

11、75夜间dB(A)55打桩昼间dB(A)85夜间dB(A)禁止施工结构昼间dB(A)70夜间dB(A)55装修昼间dB(A)65夜间dB(A)551.7 评价专题设置及评价重点1.7.1 评价专题设置 根据工程排污特征及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设置如下专题: (1)总则; (2)评价区域环境概况; (3)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环境影响分析; (6)工程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9)公众参与; (10)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及总量控制分析; (11)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1.7.2 评价重点 (1)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12、; (2)工程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3)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及总量控制分析。1.8 评价工程程序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国家、地方关于垃圾填埋的规范、文件及填埋场填埋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建设单位委托环境影响预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报告书编制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1、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2、给出结论 图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 - 9第二章 评价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 *县位于*市南部,黄、沁河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310至11339,北纬3456至3570之间。西与*县、*县为邻,南隔黄河与郑州相望,北与*县接壤,东与*县、原*县为邻。东西直线

13、最长处50公里,南北直线最宽处25公里,总面积860平方公里。 *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拟建场址位于*县城东,二干排南侧,污水处理厂东侧,为现征耕地。东北方距#村约1公里,东南方距离小岩村约1.8公里。具体位置见附图一。2.1.2 地质特征 *县属于新华夏沉降带东西构造带复合的一个中新生带沉积盆地。北面大致以太行山断裂为界,南面以黄河为界,东面有断裂与*凸起相接。 北部向斜带,包括*县大葛村和*两个向斜及博爱县磨头、校尉营两个鼻状构造。*向斜位于向斜带东部,北翼为断层切割,形态不完整。主体部分东西长约22公里,宽约8公里,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最低点在宁郭西北约2公里处,第二假想层埋深在260

14、0m以上。 张茹集三阳构造区:北邻宁郭向斜,东西接*县城向斜,区内包括小董、*、*、*等构造共12个高点。本区构造有分布零乱、方向性不明显、构造幅度及面积较小、上中下层构造不吻合、构造不完整等特点。张茹集三阳构造区为向斜,最深处位于张茹集(*县)东北约6公里,最大埋深7000m以上。 南部向斜带:位于*北冷西陶一线以南地区,呈北东东向展布,长约60公里,宽约1012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向斜带南部情况不明,东北部在*附近断层切割。 本向斜带包括*、*两个向斜及司马鼻状构造三个次一级构造单元,两向斜之间以断层和司马鼻状构造分隔。向斜最低点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第二假想层最深埋达2200m以上。

15、 局部构造概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构造破碎,断裂发育高点多,规律性差,闭合幅度面积较小,各构造之间没有明显间斜分隔,多以断层为界。2.1.3 地貌特征 *县境内大部分为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海拔高度由107米降到81.3米,相对高差25.7米左右,比较平坦。由于受黄、沁河历史上多次泛滥和改道的影响,地貌形成了岗、坡、洼相间,微度起伏的特点,其地貌可分为河漫滩、洼地、岗地、砂丘及丘间砂地、古黄河滩地、洪积冲积平原6类。2.1.4 地层特征 地层为第四系,上第三系,下第三系。 第四系:0.00185.32m,为浅灰黄色,灰色粉砂土,疏松砂层及砾石层。 上第三系:185.329

16、21.30m,假厚度735.97m。为大套浅棕黄色,浅黄棕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中夹砥岩及含砾石灰白色粗砂岩。上第三系地层与宜阳、新安一带地表资料对比,可划为两个岩组,上部磨磐山组,下部业咀组。 下第三系为一套浅褐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砾岩组成,含大量介形虫及澡螺化石。2.1.5 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县境内地表水系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大小河流15条,主要有黄河、沁河、济河、蟒河为黄河水系,蒋沟、大沙河等为海河水系。 A、黄河 西从大封乡的寨上村起,经大封、大虹桥、北郭、二铺营、何营5个乡。东至三堤头入原阳县,共长46.6公里,河床宽512公里,流域面积在本县境内为507平方公里,入汛最

17、大洪水(1958年)为22300m3/s,一般水量保持在4001000m3/s。 B、沁河 从小董乡的沁阳村流入*境内。流经小董、西陶、大虹桥、三阳、阳城、城关、木城镇、二铺营、北郭9个乡(镇),到北郭乡的方陵村注入黄河,过境长34.9公里,河床宽3301200m。沁河在1948年前后,还是常流河,60年代以后,由于上游建闸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到本县境内经常断流,成为“季节河”。最大洪水1982年为4280m3/s。 C、蒋沟 由*县流入本县的小董乡运粮河。1964年在新乡地区统一领导下,由#和修武两县联合对蒋沟和运粮河统一进行治理,两河并为一河。境内长12.8公里,河宽26m,最大流量为60m

18、3/s,流域面积97平方公里,从三阳乡大李村北流入修武县境。 D、蟒河 由*村入#境内,沿黄河大堤一带的黄河滩区经大封、大虹桥、北郭3个乡,至方陵村流入沁河。全长22公里。 E、济河 由*县*入#境,至大封乡寨上村南入蟒河,长9.6公里,河床口宽16m,底宽4m,深4m,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 F、大沙河 由*县注入*县*乡,下流入修武县,全长115.5公里,流经*县境3.8公里,历史上(1963年)最高流量达1000m3/s。 (2)地下水 * 县为黄沁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县东地表岩性大部为壤土,其次为粘土及沙土,顶板厚度6至10m,含水层岩性为中细沙。平原厚度30m左右。潜水主要

19、来源是降雨入渗,黄河侧渗和地面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埋较浅,水位稳定,储量丰富。谢旗营、城关两乡的北部系郇封岭地区,地表岩性为粘土,顶板厚度为30至40m,含水岩性为中细沙10至20m。地下水位较深,提水困难。沁南地表岩性大部为粘土和壤土,顶板厚度15至20m,含水层为中细沙平均厚度为30.6m。潜水主要来源靠降雨入渗和黄、沁河侧渗补给,地下水埋深8至10m,单位降深出水量每小时40m3左右,地下水储量较富。 沁北三阳、宁郭、小董3个乡之间,从东北至西南有带状贫水区,宽5公里,长15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粘土层较厚,60m以上没有良好的水层。单位降深出水量每小时20m3左右,浅层地下水储量贫乏

20、。 地下水主要来源降雨补给,黄、沁河侧渗。灌渠的渗漏和田间灌溉的入渗补给。2.1.6 气候气象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干旱、低温、干热风等灾害天气较频繁。主要气象参数详见表2-1。 表2-1 *气候气象特征表气候要素类型单位数值气温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22.4降雨年平均降水量mm569.4年最大降水量mm1080.1年最小降水量mm247.8日最大降水量mm263.4多年平均蒸发量mm1726.86、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57风全年最多风向/ENE全年平均风速m/s2.3全年静风频率%23温度多年平

21、均相对湿度%67气压多年平均气压hpa1005.6霜全年无霜期d213日照年均日照时间h2406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人口与行政区域 *县位于*东南部,2001年全县共有15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年未人口6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1万人。2.2.2 工业经济 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机械、燃料、化工、建材、纺织、造纸、食品、印刷、制革、酿酒等工业体系。化肥、糖醛、纸张等销往海内外。2001年,*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37亿元,比去年增长12.5%。2.2.3 农业经济 *县地阜物华,农业发达,除了各种传统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豆类、花生、棉花、芝麻等

22、,#还是蜚声海内外的山药、牛膝、菊花、地黄“四大怀药”正宗产地。2001年,*农业总产值完成7.52亿元,秋粮总产量8055吨,夏粮总产量6920吨。2.2.4 文化、教育、科技 近年来,全县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均有很大发展。2001年,*县建立科技示范园区2个,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7项,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2项。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到70所,在校生1.34万名。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经常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3 城市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2.3.1 城市发展规划 *城总体规划(1998-2010)对县城性质规划确定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以发展电力、化工、造纸

23、工业为主的工贸城市。城市近期规划为9.2万人,城区面积9.5平方公里。预计城市人口增长率4.2%,2010年城市人口为15.0万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总体布局主要向东发展,建立城东新区。在城东新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建设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新城生态园、城市商业服务带、居住区等。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高度重视,把#建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2.3.2 城市环境卫生规划(1)规划到2010年需环卫职工375人,需环卫专用车15辆。(2)规划公厕50座,每座占地50-80平方米。(3)规划垃圾中转站10处,每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左右。(4)规划在城郊建设垃圾处理

24、场。2.3.3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3.3.1 环境污染专项防治规划 (1)限期治理现有大气污染源,加强污染企业工业炉和小炉的消烟除尘技术改造,提高除尘装置普及率和除尘效率,使之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2)建立城市烟尘控制区体制,控制区面积覆盖率近期达到80%,远期达到95%,在控制区内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立项建设,原有污染企业也应逐步考虑加以搬迁。2.3.3.2 水体污染防治规划 (1)限期治理现有水污染源,逐步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限制造纸厂及生活污水对二干排的排放。 (2)建设城市污水排放统一体制,普及污水管网,并采用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城市生活污

25、水。 (3)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必须严格打井审批制度,控制日开采量,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并开展有效补给的研究,特别要防止地下水取水口附近的不适宜建设,严禁废水排放量大的企业布点。2.3.3.3 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1)合理调整城市交通设施布局,科学组织城市路网系统,提高城市道路的质量等级,解决市区车辆的疏散问题,有效地分流城市内部、对外和过境交通,降低交通噪声。 (2)加强公共娱乐场所和中心商业区及居民区的商业噪声管理,对施工噪声的管理要从严控制,规划近期实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达标。2.4 重点环境保护目标 该项目重点保护目标为周围村庄和#中学,其距项目地的方位、距离及基本

26、情况见表2-2。 表2-2 保护目标概况保护目标方位距离(km)人口(人)耕地(亩)#村东北1.040004280小岩村东南1.845004896#中学西0.61500-2 - 8第三章 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本章将按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以渗滤液污染物和废气控制为重点,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工程各类环境要素及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情况,并进行达标分析,提出较准确、全面的源强数据清单,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1 工程概况3.1.1 工程场址 工程选址位于城市东部#村地界,#村西南方1公里,小岩村西北方1.8公里,紧邻二干排南侧,西面是规划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场

27、区位于平原地带,周边为耕地。具体位置见附图一。3.1.2 工程建设规模3.1.2.1 *城市垃圾的设计产生量 从计算年份开始,第n年垃圾总量SRn应为: SRn=365aRRi(1+)n1 式中:aR人日产城市垃圾平均量 kg/人日 aR取1.28 Ri预测人口数量 垃圾综合增长率,2010前的增长率取每年8%;2011年以后每年6% 根据上述公式和预测模式,*城市垃圾的产生量将表3-1。3.1.2.2 设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 按照生活垃圾处理率100%考虑,*城区2020年前共有109.67万吨垃圾要处理。若*城区垃圾处理场能在2005年建成,处理场使用年限按15年计,则平均日处理规模为20

28、0吨,据此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处理场设计处理规模为200吨/日。垃圾填埋场基本参数见表3-2。3 - 21 表3-1 *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表年份人口(人)人均垃圾产量(kg/d.cap)垃圾日产量(吨)垃圾年填埋量(万吨)填埋垃圾体积(万米3)覆盖料体积(万米3)总体积(万米3)历年积累(万米3)历年沉降体积(万米3)历年沉降积累(万米3)使用年限(年)20031020001.28130.5620041082731.28138.5920051149321.28147.1120061220001.26153.725.615.910.776.676.675.925.92120071295031.

29、26163.175.966.270.827.0813.766.2812.19220081374681.26173.216.326.650.877.5221.286.6718.86320091436671.24178.156.506.840.897.7329.016.8625.71420101501471.24186.186.807.150.938.0837.107.1632.88520111569181.24194.587.107.480.978.4545.547.4940.37620121617991.22197.397.207.580.998.5754.117.6047.967201316

30、68301.22203.537.437.821.028.8462.957.8355.80820141720191.22209.867.668.061.059.1172.068.0863.87920151768531.2212.227.758.151.069.2181.288.1772.041020161818221.2218.197.968.381.099.4790.758.4080.431120171869311.2224.328.198.621.129.74100.498.6389.071220181916231.17224.208.188.611.129.73110.228.6397.6

31、91320191964331.17229.838.398.831.159.98120.208.84106.541420202019641.17236.308.629.081.1810.26130.469.09115.6315 表3-2 垃圾填埋场基本参数一览表名称数量单位备注库区占地面积240亩最大填埋高度12米地面以下填埋深度2-8米,堆山高度10米库区总库容115.63万米3垃圾进库量当前117吨/日平均200吨/日使用年限15年2006-2020年3.1.3 工程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3 表3-3 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1日处理生活垃圾

32、量吨2002年辅助材料用量: 土:万吨23.76 柴油:吨3.23职工总数人204年耗电量kWh1314005年用水量m310006厂区占地面积亩2407厂区建筑面积m29308厂外年运输量:运入t900009总投资万元3875.62其中:建设投资总额:万元3809.86 流动资金和建设期利息万元65.7610借款回收期年4.511年均销售收入万元474.512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220.513年利润总额万元254.514日排水量m3/d403.1.4 场址工程地质条件3.1.4.1 地质构造特征 场区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北缘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太行隆起南段、西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该区下部

33、无断裂分布,更无活动断裂存在。3.1.4.2 地层岩性分析 根据勘探,在15米深度范围内的岩性可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现自上而下详细描述如下: (1)耕植土:黄褐色,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可塑,见大量植物根系,场地表面普遍分布,厚度一般为0.6米。 (2)粉土:黄褐色,湿,夹有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本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1.71.9米,层底埋深2.32.5米。 (3)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本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2.22.3米,层底埋深4.54.8米。 (4)粉土:灰黄色,湿,中密,偶见小姜石。本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2.62.8米,层底埋深7.27.5米。 (5)粉质粘土:褐灰绿色,可塑,含

34、大量螺壳碎片,见小姜石。本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2.52.7米,层底埋深9.810.0米。 (6)粉土:黄褐色,湿很湿,中密,含大量姜石。本层分布稳定,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为5.2米。3.1.4.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内地下水位埋深13.0米左右,地下水位主要受降水及开采量大小的影响。由于区内地势平缓,故地下水径流强度弱,渗透性一般。3.1.4.4 不良地质现象 场区内地势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相对简单,层位比较稳定。根据勘察结果,场区在埋深2.34.8米范围内第三层粉质粘土,承载力较低,变形相对较大,构成软弱下卧层,设计时应进行强度验算。除底之外,该场区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3.1.

35、4.5 生活主要消耗材料来源 本工程生产主要消耗材料为垃圾填埋覆盖用土。由于本场区地形为平原耕地,计划在场地处理中进行开挖,使地面以下深度达到2-8米,其部分开挖土方可以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覆盖用土。 据初步计算,场区开挖土方可达到30万立方米,足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用土需要。3.1.5 *城区垃圾组成成分及分析 根据*建设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城目前的垃圾成份如下表所示。 表3-4 *城区生活垃圾成份表(%)有机成份可回收成份无机成份植物木质纤维纸张铁渣塑料玻璃灰渣22.80.81.23.20.65.81.064.624.810.664.6 从上表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的

36、成分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垃圾成分是相似的,由于居民目前生活水平较低,燃料气化率较低,废品回收率较高,因而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灰渣等无机物占的比例更大,无机物多于有机物,不可循环使用物多于可循环使用物,不可燃物多于可燃物,非生物降解物多于生物降解物。3.1.6 总平面布置 本垃圾处理工程由填埋区及管理区两部分组成,根据本工程厂址地形地貌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将整个场区分为两大功能用地,东北部为管理区,西南部为填埋区。垃圾填埋区占地240亩左右,管理区占地60亩。 根据当地全年盛行风向的影响及厂外道路的接入方向,分别沿场区的北侧设置人流、货流两个出入口,管理区布置填埋区的东侧,与人流出入口联通,以道路及绿地

37、与填埋区分开,减少污染。辅助生产设施的各个建筑物均靠近各自的负荷中心布置,以方便生产、利于管理。整个垃圾处理场总图详见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二。3.2 工程流程 本项目工艺方案地下填埋采用局部开挖、逐渐扩张、分层填埋、逐层覆土的作业方法进行填埋,选择地面线为将来填埋终了的边界线,当填到自然地面高度后,不再向四周扩展,以1:1的斜度向内收缩再填埋2m。具体填埋作业方法如下所述: (1)填埋作业 填埋分为4个层,每层约2.5m,每层间设一条4m宽的平台,可通行填埋设备,各分层坡面坡度为1:3,逐渐向未填埋区延伸。各分层进行填埋作业时,视情况划分单元,每单元按12天的垃圾填埋划分,冬季可延长到57天,每

38、单元长约35m,每单元又可分34层辗压,每层铺垃圾0.8m,压实后约0.50.6m,辗压后当日覆土。覆盖土的厚度分为三种:小分层原则上每天覆盖,厚度约为0.2m,大分层(即2.5m一层的台阶)中间覆盖厚度约0.4m,终场覆盖厚度约1.0m。 (2)封场覆盖 填埋作业达到设计堆山高度后,进行封场覆盖,封场覆盖层厚1.0m,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0.5m厚的压实粘土层,上部为0.5m厚的回填营养土层。粘土层用于减少或者隔绝雨水渗入,营养土层则有利于封场后的土地再利用,为减少雨水渗入,封场覆盖层坡降不小于2%。 (3)绿化 本工程绿化包括场内绿化和场区周边绿化。 场内的绿化主要为场区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

39、与管理区内绿地的重点绿化相结合进行。绿化带的布置采用多行、高低结合进行,树种的选择根据当地习惯多选用吸尘、减噪、防毒树种,管理区综合办公楼周围进行重点绿化,种植观赏性强的植物。场区内利用空地种植花草及灌木等,使整个场区的绿化形成立体的防护与美化。 (4)场区平整 填埋区为平整的耕地,根据填埋库容需要、地质勘探资料及技术经济因素,场区需挖2-8m,最终开挖土方约30万m3。为了合理使用资金、减少土方的倒运量、堆方量、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施工中,将按照严密的设计程序,逐步进行开挖。挖出土方存放于填埋场区北侧,除作为填埋覆盖用土外,多余部分出售。 为便于防渗材料的铺设,场地开挖后的边坡比为2:1。场区

40、开挖并经过平整压实后,场区底面由中线向南北两侧、由东向西保持2%的坡降,便于其上进行防渗、导气、排污等设施建设。 本工程填埋作业流程见图3-1。称重计量指定区域倾倒推平灭菌消毒垃圾压实日覆盖土填满封场覆植被土栽种植被推土机消毒车垃圾压实机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装土安装导气管洒水车调节池送到污水处理厂渗滤液回喷 图3-1 填埋工艺流程图3.3 配套工程3.3.1 场区防渗工程 由于填埋区处于耕土、粉土、粉质粘土中,天然防渗系数达不到规范的要求(10-7cm/s),必须在填埋区底部与四周进行全面的人工防渗。防渗采用一布一膜,防渗膜为2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对场区底部与边坡进行防渗漏处理。防渗膜整体防渗效果可达到10-13cm/s以上。 对于场区防渗工程,本评价将在第六章详细论述。3.3.2 场区导渗、排气系统3.3.2.1 导渗系统 场区导渗系统由主次盲沟、HDPE花管组成。主盲沟上部宽1.0m,底部宽0.6m,深0.8m,相隔50m设置,坡降与场地保持一致,为2%。主盲沟结构粒径30-60mm卵石及200mm的HDPE穿孔管。为防止堵塞,穿孔管外包一层土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