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614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C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03s内,甲物体运动了6m答案:DA由图象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相对甲发生了变化,所以,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C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知道,t=1s时,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

2、的面积不相同,即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说明两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D由图知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2m/s,由v=st知道,在03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s甲=v甲t=2m/s3s=6m故D正确。故选D。2、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

3、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v=st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A25mmB25cmC25dmD25m答案:B一根筷子的长度大约为25cm,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和筷子的长度差不多,所以长度约为25cm。故选B。4、“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口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

4、与我俱东。”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岸边C岸边的树D天空飞翔的小鸟答案:A在本题中船是向东运动的,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数据的单位是“cm”的是()A茶杯的高度约11.2B一支新铅笔的直径约7.1C一个初中生的身高是16.75D物理课本的长是2.52答案:AA成年人拳头宽度约10cm,茶杯高度略大于此数值,约为11.2cm,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

5、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7.5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25.2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A旗杆B天安门C升旗手D五星红旗答案:DA以旗杆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升旗手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

6、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7、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B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C“两岸猿声啼不住”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D“轻舟已过万重山”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某人骑车

7、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不可能的是A正东方向B正北方向C东偏南方向D东偏北方向答案:B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说明风向为东南方向;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由于风向为东南,则小旗的方向一定会向东,如果偏南的风速与车的速度相同,则小旗飘向正东方向;若偏南的风速小于车的速度,则小旗将飘向东偏北方向;若偏南的风速大于车的速度,则小旗将东偏南

8、的方向故无论风速如何,小旗不可能飘向正北方向故选B.9、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B甲、乙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20s内,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静止的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BA由图像可知,在010s内,甲同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同学运动的路程,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两位同学在第15秒相遇,此时距离出发点100m,故B正确;C在1020s内,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运动的,我们要把参照物想象

9、成是静止的,故C错误;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vst100m20s5m/s故D错误。故选B。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并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和舱D月亮答案:CABD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及宇航员的位置在不断的改变,而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以太阳或月亮为参照物,空间站及宇航员的位置也在不断的改变,即宇航员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天和舱

10、作参照物,宇航员与天和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宇航员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多选题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s内及第6s内的平均速度之和是56m/s,平均速度之差是4m/s。则关于该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4m/sB第5s末的瞬时速度为56m/sC加速度为8m/sD前6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20m答案:ABCB在第5s内和第6s内的平均速度之和为56m/s,即4.5s和5.5s的瞬时速度之和为56m/s,可得4.5s到5.5s的平均速度为v=562m/s=28m/s则第5s末的瞬时速度为28m/s,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

11、间内的平均速度,连续两个1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差为4m/s,即4.5s和5.5s的瞬时速度之差为4m/s,即1s内速度变化量为4m/s,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vt=41m/s2=4m/s2故C错误,符合题意;A5s末的瞬时速度为28m/s,由v=v0+at解得初速度大小为v0=v-at=28m/s-45m/s=8m/s故A错误,符合题意;D前6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6=v0t6+12at62=8m/s6s+124m/s2(6m/s)2=120m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2、声波在海水中传播衰减程度远小于电磁波。声呐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点来对物体进行定位和测速的,如图是一艘静

12、止在水中的潜水艇,其声呐向海水中某一固定方向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遇到一个不明物体被反射回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120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219.6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5s,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不明物体是沿直线正对着潜水艇匀速行驶,则()A不明物体第二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29.4km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4.6sC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为62.5m/sD若t1小于t2,则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答案:CDA不明物体第二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s2=v声12t2=1500m/s1219.6s=14700m=14.

13、7km故A不符合题意;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t=t+12t2-12t1=5s+1219.8s-1220s=4.8s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s1-s2=v声12t1-v声12t2=1500m/s12(20s-19.6s)=300m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为v=st=300m4.8s=62.5m/s故C符合题意;D若t1小于t2,说明第二次信号与潜水艇相遇时不明物到潜水艇的距离大于第一次信号与潜水艇相遇时不明物到潜水艇的距离,则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北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14、说法正确的是()A05s,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010s,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C05s,若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D510s,甲物体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ABCA05s,甲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010s,甲乙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10m,时间都相同,由v=st可得,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北做直线运动,05s,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由v=st可得,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故C正确;D510s,甲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D错误。故选ABC。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

15、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010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025s,甲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7.5s开始,乙车处于静止状态答案:BCDACD甲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甲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025s,甲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甲=s甲t甲=50m25s=2m/s07.5s,乙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小为v乙=s乙t乙=30m7.5s=4m/s自7.5s开始,乙物体通过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故乙车处于静止状态,即07.5s,甲的速度比乙小,自7.5s开始,甲的速度比乙大,故A

16、不符合题意,CD符合题意;B015s,乙车的平均速度为v乙=s乙t乙=30m15s=2m/s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其速度大小,故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B符合题意。故选BCD。15、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A10s末AB相遇B前5s内A静止,B的路程为50mCA出发时间比B出发晚5sD由图可知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答案:BC在vt图像中,相交点的含义是两个物体速度相等,即10s末A、B速度相等,10s前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因此,10s末之前,A一直落后于B,故A不符合题意;BC由图像可知,前5s内,A的速度

17、一直是0,因此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5s内运动的路程为s=vt=10m/s5s=50m故B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A前5s静止,之后做加速运动,B的速度一直是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答案:BCDA由v=st可得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sv,故可知物体的运动时间与物体的速度和通过的路程有关,所以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短,故A错误;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速度,速度是表

18、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不变,根据s=vt知,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故D正确。故选BCD。17、小明课后想测量新买的圆柱形水杯的周长,同桌小红给出了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你认为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纸带缠绕在水杯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孔间距,即是水杯周长B在水杯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其在纸上滚动一圈,量出纸上两颜色间的距离,即是水杯周长C用细棉线紧密在水杯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测出N圈总长度,再用总长度除以圈数求平均周长,即是水杯周长D将一根橡皮筋拉紧后,在水

19、杯上绕一圈,量出绕过水杯的橡皮筋的长度,即是水杯周长答案:ABCA用纸带缠绕在水杯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距即为水杯的周长,故A符合题意;B在水杯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其在纸上滚动一圈,两颜色间的距离是水杯滚动一圈的距离,所以用刻度尺测量出纸上两颜色间的距离即为水杯周长,故B符合题意;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圈数即可求出水杯的周长,这里采用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C符合题意;D橡皮筋弹性很大,将它绕在水杯上一周时和测量它的长度时,由于其松紧程度不同,其长度可能有较大差异,所以不能用橡皮筋绕水杯一

20、周测量水杯周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静止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m/sD3s时乙在甲的前方答案:ADA由图可知,24s内乙的s-t图像是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说明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B由图可知,4s时,乙处于静止状态,而甲是运动状态,因此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C由图可知,04s内乙通过的路程s8m,则乙的平均速度为v=st=8m4s=2m/s故C错误;D由图可知,3s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因此乙在甲的前方,故D正

21、确。故选AD。19、甲乙两车相向运动即两个车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B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0SC15s时甲乙相距225mD30s时甲乙速度相同答案:ABCA.甲的运动速度为v甲=s甲t甲=400m40s=10m/s故A正确;B由坐标图可知,甲车0s开始出发,乙车10s才开始出发,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0s,故B正确;C15s时甲距离坐标原点为s甲=250m,乙距离坐标原点为s乙=v乙t乙=5m/s(15s-10s)=25m所以15s时甲、乙相距s=s甲-s乙=250m-25m=225m故C正确;D甲乙一直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始

22、终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ABC。20、甲乙两架无人机同时从地面起飞竖直向上飞行,如图是两无人机前4分钟的速度和时间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分钟甲无人机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B前3分钟,以甲无人机为参照物,乙无人机向下运动C3到4分钟时两无人机相对静止D3到4分钟乙无人机通过的路程是1200m答案:ADA由图可知,前3min甲无人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不断增大,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前1min,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以甲无人机为参照物,乙无人机向上运动,故B错误;C3到4分钟时,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96km/h,乙的速度为72km/h,甲的速度大于

23、乙的速度,两无人机不会相对静止,故C错误;D乙无人机的速度72km/h=20m/s3到4分钟乙无人机通过的路程s=vt=20m/s60s=1200m故D正确。故选AD。填空题21、小红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1公里即为1km。则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_s。答案:1.55.448012由图可知,小红运动的路程是s=0.3km=300m运动的时间t=3min20s=200s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st=300m200s=1.5m/s

24、=5.4km/h3“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她跑步的配速3600s7.5km=480s/km22、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2mm、27.2mm、25.3mm,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是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mm。答案:27.2mm25.21由题意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位,而数据27.2mm与其它数据的偏差过大,所以27.2mm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2长度测量的结果是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l=

25、25.1mm+25.2mm+25.2mm+25.3mm4=25.2mm23、放假期间,同学们相约一起到图书馆看书,坐在公交车上的他们看到路边的树往后退,这是因为同学们以_为参照物;以同学们为参照物,公交车司机是_的。答案:公交车静止1由看到路边的树往后退可知,树是运动的,故树相对于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同学选取的参照物是公交车。2公交车司机相对于同学位置不变,所以公交车司机是静止的。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乙物体前2s通过的路程是_m,甲、乙两物体全程平均速度大小关系v甲_v乙。答案:61由图像可知,乙的速度为vst15m5s3m/s则乙物体前2

26、s通过的路程为s1vt13m/s2s6m2由图知,前5s内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15m,时间都是5s,甲的平均速度为v甲s0t015m5s3m/s乙的平均速度为v乙s0t015m5s3m/s所以v甲v乙。25、如图所示,测量物块的长度:物块用甲刻度尺测量的长度为_cm;测量结果更精确的是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答案:3.2乙1图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2.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cm-2.0cm=3.2cm2图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乙刻度尺的测量结果精确。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