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考考点训练1单选题1、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B阳光普照,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答案:AA自然界中的水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并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但并不按照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固定方向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B阳光普照,温度升高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液
2、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答案:C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
3、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答案:C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D“霜”是由空气
4、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露生成B雾产生C霜形成D冰消融答案: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金属盘下水滴变多烧杯中冰变少
5、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碘锤中碘颗粒变少ABCD答案:D金属盘中水滴变多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不符合题意;烧杯中的冰变少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符合题意;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不符合题意;碘锤中的碘颗粒变少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符合题意。故选D。6、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答案:A吃雪糕时,雪糕在口中固由态变成了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对下列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是通过减小液体表面积来减慢水分的蒸发C炎热的夏
6、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岸上的气温比水的温度低D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答案:DA只有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错误;B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减慢了空气流动速度、降低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错误;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C错误;D使气体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故D正确。故选D。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熔点降低
7、了B冬天早晨,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说明冰变成水蒸气不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A盐的熔点抵押冰的熔点,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故A正确;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发生了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A。9、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
8、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A身高约1.60mB步行速度约1m/sC眨一次眼的时间约10sD体温约36.3答案:C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此数值,在1.60m左右,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大约为1.1m/s左右。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0.5s,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D
9、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体表温度略低,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多选题11、关于液体的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液体沸腾需要吸收热量B液体蒸发可使液体温度有所降低;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C任何温度下液体的蒸发都能进行;液体温度只有达到沸点,沸腾才能发生D液体的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答案:BC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因此无论是蒸发还是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BC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从物体上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会降低;而沸腾时要到达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C正确;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
10、表面进行,但蒸发不能在液体内部发生,故D错误。故选BC。12、在一盆水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装有熟食且比盆小点的篮子。在篮子罩一个纱布袋,并使纱布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将该装置放到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答案:ABCA简易冰箱能制冷,由于水蒸发吸热,故A正确;B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故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故B正确;C加大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因此篮子上罩着纱布
11、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故C正确;D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利用了汽化吸热,冰箱的工作原理利用了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ABC。13、关于下列生活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天气比较凉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我们能听到蜜蜂翅膀振动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低答案:CD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身上水分蒸发,水蒸发吸热,人感觉凉,故B错误;C体温计上有缩口,可
12、以使体温计测量体温后,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正确;D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300Hz400Hz,蝴蝶扇动翅膀的频率为5Hz8Hz,人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蜜蜂翅膀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故D正确。故选CD。14、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答案:ACAD由图象、题意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大约-
13、1.8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约为-1.8,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约是-1.8;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AC。15、如图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处于冰水混合物的状态B冰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逐渐升高C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冰受
14、热均匀D冰完全熔化成水,继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也会沸腾答案:ACA冰熔化过程中,有冰熔化成水,处于冰水混合物的状态,故A正确;B因冰是晶体,故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B错误;C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这种方法叫水浴法,由于水温较低,加热较慢,可以使冰受热均匀,故C正确;D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虽然温度也达到沸点,但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无法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故试管中的水无法沸腾,故D错误。故选AC。16、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熔化时间是15minB该物质为晶体,因为
15、该物质在515min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C在05min内该物质吸热,但仍然是固态D48时,该物质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答案:BCA该物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完成,所以熔化时间是10min,故A错误;B由于该物质在515min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即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故B正确;C该物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所以在05min内该物质吸热,但仍然是固态,故C正确;D该物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完成,所以该物质在第5min到达48时,处于固态,该物质在第15min仍在48时,处于液态,故D错误。故选BC。17、如图所示,各种现象的形成要放出热量的是()
16、A青草上的露珠B冰雪消融C山间的雾D壶嘴上方的白气答案:ACDA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B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符合题意;D白气是由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18、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外壁出现了水
17、珠C乙内壁出现了水珠D乙外壁出现了水珠答案:BCAB甲中装的冰水,杯子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杯子外壁,温度下降液化成为小水珠,水珠是在外壁出现的。故A错误,B正确;CD乙中装的是热水,这些水大量蒸发,杯子水面上方有大量的水蒸气,温度很高。杯子内部这些高温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杯子内壁,温度下降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出现在内壁。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用冰块给运输中的食物降温,这是应用了冰块熔化吸热B冬天,堆在墙角的雪没有熔化也变少了,这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C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白气”,这种“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D被100
18、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答案:ABDA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夏天用冰块给运输中的食物降温,这是应用了冰块熔化吸热,故A正确;B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冬天,堆在墙角的雪没有熔化也变少了,这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故B正确;C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白气”,“白气”实为小水珠,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故选ABD。20、某科考队员在海拔55
19、00m的高山上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1)首先利用随身携带的普通烧水壶烧水,发现壶中水温才80就沸腾了;(2)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安装两套相同的实验器材,在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固体P和固体Q,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它们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P熔化经历了15minB固体P的熔点为50,一定是晶体C固体Q的熔点为80,在035min内持续吸热D水80沸腾,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ABA如图乙,固体P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20min结束,一共经历了15min,故A正确;B如图乙,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20min结束,有
20、固定的熔化的温度,故是晶体,熔点为50,故B正确;CQ物质温度保持80,不一定熔化,也可能是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在035min内,不断加热,故固体Q持续吸热,故C错误;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水80沸腾,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错误。故选AB。填空题2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_(选填“甲”或“乙”)所示,同时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才能维持沸腾,而小红认为用小火就可以维持沸腾了,_(选填“小明”或“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
21、答案:甲液化小红1水沸腾时,上部分和下部分的水温度是相同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在变小,气泡会变大,观察甲和乙两图,甲的气泡在变大,乙的气泡在变小,因此甲图正确。2“白气”是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它是液态小水珠,而烧杯中的水蒸气是气态,在杯口周围遇冷,变为“白气”,气态变为液态,这是液化。3水沸腾后,要维持沸腾,只需保证水能继续吸热就行,因此小火就可以了。22、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图(a)(b)(c)(d)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度”实验中四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摄氏温标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沸水的温度为_。如图所示的是常用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温度
22、计的示数是_。答案:冷热程度(d)0100-31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来表示。2由图示知,(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造成读数偏大,不能准确测量液体温度。(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壁,造成测量误差较大。(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未接触液体,不能测量出液体的温度。(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未接触容器底或壁,是正确的使用。34摄氏温度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5图示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细玻璃管内液面在0以下,所以示数为-3。23、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到寒冷的
23、外部空气_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_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答案:凝固凝华1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人工造雪是液体变成固体,是凝固现象。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自然降雪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是凝华现象。24、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_的特点。答案:晶体熔化吸热1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25、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图所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比赛场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答案:汽化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向外放热,凝固成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