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378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突破1单选题1、“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图,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F1层平面565m437m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cm,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A6105tB6104tC6103tD6107t答案:B解析: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cm,则混凝土结构的体积为V=565m437m0.1m=24690.5m3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4103kg/m3,则,由=mV可得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m=V=2.4103kg/m324690.5m36104t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

2、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5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答案:C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等于 0. 05kg;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6km/h,约等于1.1m/s;故C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2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教室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天空,是陪伴我们的第二个家”,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最舒适的温度约为40B教室里一支新粉笔的质量约为10kgC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D同学们进出教室行走时的速

3、度约为5m/s答案:C解析:A人的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一支粉笔的质量略大于此数值,在1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教室中普通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故C符合题意;D同学们进出教室行走时的速度在1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B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当用完一半后,钢瓶中的氧气的密度仍为答案:C解析:A密度是质量与体积

4、的比值,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单位体积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不说明体积关系,无法比较质量,故A错误;B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C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故C正确;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由于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当用完一半后,质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但体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mV可知,钢瓶中的氧气的密度为12,故D错误。故选C。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

5、度变大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C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针筒里的气体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均是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答案:A解析: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A正确;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由于铁块热胀冷缩,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而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B错误;C将密封在针筒里的空气用力压缩,由于是密封的针筒,所以气体质量不变,压缩使针筒里空气的体积变小,所以密度变大,故C错误;D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需要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如果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同等体积

6、下,密度大的质量会更大 ,故D错误。故选A。多选题6、下面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育课上测量跳远距离时,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大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大D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再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答案:ABC解析:A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刻度尺的分度值比实际的偏大,所以用它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锈蚀严重的砝码比实际的质

7、量大,所以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因光速远大于声速,枪声传到终点计时员的耳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会有部分的液体粘在壁面,使得倒出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mV,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7、某小组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使用天平过程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正确测量石块质量

8、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使用天平过程中,不可再调节平衡螺母B乙图: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2gC丙图:测量石块体积时,结果为20mL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答案:BCD解析:A使用天平称量过程中,不可再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A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m砝码+m游码=50g+20g+1.4g=71.4g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5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50mL=30mL故C错误,符合题意;D石块的密度=mV=71.410-3kg3010-6m3=2.38103kg/

9、m3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8、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C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D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答案:ACD解析:A由题意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且深度相同,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由=mV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正确;B两液体的深度相同,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p=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B错误;C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

10、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和两液体的质量均相等,由F=G=mg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F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故C正确;D因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D正确。故选ACD。9、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a、b、c,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若体积相同,则a物体的质量最大B若质量相同,则c物体的体积最大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c物质的密度最大答案:AB解析:A由图,体积为2m3时,a质量最大,所以体积相同,则a物体的质量最大

11、,故A符合题意;B由图,质量为2000kg时,c体积最大,所以质量相同,则c物体的体积最大,故B符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体积2m3时,b质量为2000kg,所以密度为=mV=2000kg2m3=103kg/m3故C不符合题意;D取相同体积2m3时,c质量最小,根据=mV,c密度最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10、三个质量和体积均不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经过测量发现,体积铁球最大,质量铅球最大,质量与体积之比铜球最大。已知金属材料的密度为铁=7.8103kg/m3,铜=8.9103kg/m3,铅=11.3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个金属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铁球铅球铜球B铅

12、球一定是空心的C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三个金属球至少有2个是空心的答案:ABC解析:A铁球体积最大,说明铜球和铅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小,铅球质量最大,说明铁球和铜球的质量比铅球的质量小,铅球的质量最大,体积比铁球的小,由=mV可知,铅球的密度比铁球的密度大,质量与体积之比铜球最大,由=mV可知,铜球的密度最大,所以三个金属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铁球铅球铜球故A正确;BCD因为铁铜铅铁球铅球”“解析:由图示知,甲、乙两支试管相同,试管中的液体高度相同,则甲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而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据=mV知,两试管中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甲乙13、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球,其中一个是实心小球

13、,一个是空心小球,他们的质量分别为280g、64g,体积分别是43cm3、8cm3。实心小球的密度为_kg/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_m3。答案: 8103 8106解析:1A、B两球的密度分别为A=mAVA=280g43cm36.51g/cm3B=mBVB=64g8cm3=8g/cm3因为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球中,实心球的密度大于空心球的密度,所以A球是空心的,B球是实心的,且材料的密度即为实心球的密度=B=8g/cm3=8103kg/m32A球中材料的体积V实=mA=280g8g/cm3=35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V空=VAV实=43cm335cm3=8cm3=8106m314、

14、小明记录了质量为1克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在04之间,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_。当水温在4时,水的密度是_(选填“最大”或“最小”),当温度为16时,水的质量为_克。答案: 变小 最大 1解析:12由图可知,水温在04之间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体积逐渐变小,并且在4时,水的体积最小,根据=mV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当温度为16时,水的质量仍为1克。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球,其中一个是实心小球,一个是空心小球,他们的质量分别为280g、64g,体积分别是43c

15、m3、8cm3。实心小球的密度为_kg/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_m3。答案: 8103 8106解析:1A、B两球的密度分别为A=mAVA=280g43cm36.51g/cm3B=mBVB=64g8cm3=8g/cm3因为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球中,实心球的密度大于空心球的密度,所以A球是空心的,B球是实心的,且材料的密度即为实心球的密度=B=8g/cm3=8103kg/m32A球中材料的体积V实=mA=280g8g/cm3=35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V空=VAV实=43cm335cm3=8cm3=8106m3综合题16、“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

16、示他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了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是14.8g。(1)请问征征同学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它用到了下面的_(填字母序号)方法。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2)请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大?( )答案: 利用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B 3.0103 53解析:(1)“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

17、做的目的是利用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即用到了转换法。(2)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V盖=V排水=m水水=14.8g1g/cm3=14.8cm3,这种材料的密度壶=m壶V壶=44.4g14.8cm3=3.0g/cm3=3.0103kg/m3(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m壶=159g3.0g/cm3=53cm3答:(1)征征同学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它用到了转换法;(2)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0103;(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53cm3。17、黄河母亲像雕塑(如图所示)底部的面积为

18、13m2,质量为39t。小华选用一块与该雕塑相同的石料,测得其质量为52g,体积为20m3,问:(1)该像的密度为_kg/m3,体积为_m3;(2)该雕塑对底座的压强是多大_?(3)在旋转雕塑时,工作人员用吊车把它从地面匀速提高1m,放置在底座上。吊车把雕塑匀速提起的过程中,对它做了多少焦耳的功_?答案: 2.6103 15 3104Pa 3.9105J解析:(1)1由题意可得,一块与该雕塑相同的石料的密度为石=m石V石=52g20cm3=2.6g/cm3=2.6103kg/m3即该石像的密度为像=石=2.6103kg/m32石像的质量为m像=39t=3.9104kg则石像的体积为V像=m像像

19、=3.9104kg2.6103kg/m3=15m3(2)3由题意可知,雕像对底座的压力为F=G=m像g=3.9104kg10N/kg=3.9105N雕塑对底座的压强为p=FS=3.9105N13m2=3104Pa(3)4雕像被从地面匀速提高1m,此时吊车的拉力和雕像的重力二力平衡,即F拉=G=3.9105N则吊车做的功为W=F拉s=3.9105N1m=3.9105J18、如图(a)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为0.2米0.2米正方形的柱形容器甲,内盛有深度为h的水,容器足够高,密度为5103千克/米3的实心长方体乙竖放在桌面上,其边长如图(b)所示,求:(1)当h=0.2米时,水对容器甲底部

20、的压强p水= _;(2)长方体乙的质量m乙= _;(3)若将长方体乙以不同方式放入甲容器中:当h=0.04米时,采用_方式可以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较大(选填“平放”、“竖放”或“平放或竖放相同”),求出该增加量p水= _;通过计算说明,h至少为_米时,采用平放或竖放都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同。答案: 1960Pa 10kg 平放 392Pa 0.15解析:(1)1当h=0.2米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9.8N/kg0.2m=1960Pa(2)2长方体乙的体积为V乙=0.2m0.1m0.1m=210-3m3长方体乙的质量m乙=乙V乙=5103kg

21、/m3210-3m3=10kg(3)3当h=0.04米时,容器内水的体积为V水=0.2m0.2m0.04m=1.610-3m3当将实心长方体平放在底面为0.2米0.2米正方形的柱形容器甲中,假设此时实心长方体的高度足够高,则此时容器内的水的高度为h1=V水0.5S容器=1.610-3m30.50.04m2=0.08m小于平放实心长方体的高度0.1米,即当将实心长方体平放在底面为0.2米0.2米正方形的柱形容器甲中,实心长方体也不能浸没在水中;可知当将实心长方体竖放在底面为0.2米0.2米正方形的柱形容器甲中时,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小于0.08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有p=gh可知当容器内水增

22、加的深度较大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较大,即当h=0.04米时,采用平放方式可以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较大。4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水=水gh=1.0103kg/m39.8N/kg(0.08m-0.04m)=392Pa5采用平放或竖放都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同,结合式可知,两种情况下水面增加的深度相同,即两种情况下,实心长方体都要浸没在水中。当实心长方体竖放在底面为0.2米0.2米正方形的柱形容器甲中,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达到0.2米即可符合题目要求,此时水的体积至少为V1=(0.04m2-0.1 m0.1m)0.2m=610-3m3故采用平放或竖放都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同,容器内水的深度至少为h至少=V1S容器=610-3m30.04m2=0.15m1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