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32734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9.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晋城市绿和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三月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31.1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31.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52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122.1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12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42.3 环境保护目标153 环境影响预测影响评价173.1 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73.2 污染防治措施233.3供水预案313.4环境影响313.5 对文物

2、的影响373.6 污染物达标情况分析373.7环境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393.8 经济损益结果分析393.9 搬迁423.10环境管理制度与监测计划424 公众参与474.1信息公示474.2 现场调查结查统计与分析4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65.1 结论565.2 建议606 联系方式61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616.2评价机构联系方式61- 1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凤红煤业井田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西北部,南距市区直距约12km,行政区划上隶属泽州县巴公镇管辖。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

3、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20号”文件关于晋城市城区、陵川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新增部分扩区资源,重组为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根据2012年10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712),批准开采3#-15#煤层,矿井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0万t/a增加至45万t/a,井田面积增加至3.0949km2。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t/a。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19日为其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712),为生产矿井。根据山西省环保厅文

4、件晋环发201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环境影响评价和关闭矿井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的通知的规定,2012年5月由晋城市绿和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9#煤层一盘区)环境影响变更报告,评价内容为3个井筒(主立井、副立井、初期回风井)及9#煤层一盘区巷道工程、满足45矿井生产能力的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并经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2】1238号进行批复,根据变更报告批复文件:变更环评仅针对9#煤层一盘区(服务年限0.6a),后期开采9#煤层其它盘区及其它煤层需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晋圣凤红煤业有

5、限公司9#煤层一盘区尚处于建设期,未投入生产。根据矿井初步设计9#煤层一盘区服务年限仅0.6a,9#、15#煤层盘区接替顺序交叉进行,根据变更环评要求(开采9#煤层其它盘区及其它煤层需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使矿井建设顺利进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有关规定,2012年3月建设单位委托晋城市绿和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该项目的工程设计文件和已批复的变更环评文件进行初步分析,开展现场踏勘和调查,确定本次工程的建设内容为:后期风井、风井场地的建设及9#煤层一盘区以外的其它盘区及15#煤层所有盘区的巷道工程;评价范围为:根据现场调

6、查,分析已建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与原设计及变更环评要求的一致性,不一致的分析其达标可行性分析;设计中确定的9#煤层一盘区以外的9#煤层其它盘区及其它煤层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设计及变更环评中确定的未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不完善的,本次评价进行补充和完善;补充预测分析原变更环评中未涉及的矿井采取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我公司于2013年1月编制完成了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3月山西省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估,并出具了专家评审

7、意见,我公司根据评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的补充修改和完善。现将报告书简本一并提交建设单位,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 1.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1.2.1 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2)建设性质:技改(生产规模不变,开采范围增加)(3)建设地点:利用变更报告确定的凤红煤矿的3个场地(主井工业场地、回风井场地和办公区),本次工程新增后期风井场地,其中主井工业场地位于巴公镇东四义西北0.5km处,回风井场地位于主井工业场地南0.35km处,办公区位于工业场地东南0.32km;新建后期回风井场地位于主井工业场地西北约1.5km处。

8、(4)建设单位: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5)开采煤层:9号、15号煤层(6)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根据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对该矿资源/储量的核查结果,区内3#煤层资源已枯竭,已通过有关部门验收闭坑,本次资源/储量估算为9#、15#煤层。9#煤层设计储量2832kt,设计可采储量1834kt,服务年限3.1a;15#煤层设计储量5004kt,设计可采储量3420kt,服务年限5.8a;则矿井总服务年限为8.9a。(7)项目投资:本次设计建设项目总资金24182.1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63.3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0万元,占总投资的1.9%。(8)建

9、设工期:兼并重组矿井建设工期共11个月。1.2.2 项目建设内容山西晋煤集团凤红煤业2011年4月按照“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9#煤层一盘区变更环境影响报告”开工建设至今,现场调查,目前已完成主立井、副立井、先期回风立井井筒的改造,均落底15#煤层,9#煤层一盘区已形成通风、排水系统,15#煤层井底硐室和巷道工程未建;地面设置有3个场地,即主工业场地、回风井场地和办公区,办公区由办公楼、餐厅组成,已经完善;回风井场地有井筒、风机房、风道平台、配电室、值班室组成,均已完善;主井场地有主立井、副立井、地面原煤加工系统、储煤场、锅炉房、调度楼等组成,环保设施除建成储煤场周围防风抑尘网外,其

10、它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均未建。本次环评和变更环评依据技术资料相同,即山西晋煤集团凤红煤业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和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因此本工程是在现有45万t/a9#煤一盘区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按照设计文件开采9#、15#煤层井巷工程和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完善环保设施,以满足45万t/a矿井生产能力和开采全井田9#、15#煤层需求。本次技改工程是利用凤红煤业现有的3个工业场地及场地内按照初步设计建设的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即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办公区组成,新增1个后期风井场地,井下主要建设除9号煤层一盘区以外其它盘区和15号煤层的井下生产设施。1.2.3工程分析 1、

11、井田开拓及采区划分根据矿井开采设计,山西晋煤集团凤红煤业有限公司利用变更报告确定的凤红煤矿的3个场地(主井工业场地、回风井场地和办公区),新增后期风井场地为兼并重组后矿井的工业场地,井田内9、15号煤层采用采用立井开拓,利用变更报告确定的重组前已有的三个井筒,主立井为已有井筒,落底于15号煤层,提升方式为双钩箕斗,装设有梯子间;副立井为已有井筒,落底于15号煤层,提升方式为单钩罐笼;回风立井为已有井筒,落底于15号煤层,担负矿井前期回风任务,装设有梯子间;在井田北部布置后期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后期回风任务,装设梯子间。共4个井筒满足整个井田9#、15#煤层开拓。 一水平开采15#煤,辅助水平开采

12、9#煤。9#、15#煤层盘区接替顺序交叉进行,采区接替顺序为:9#煤一盘区(变更环评开采区)15#煤一盘区9#煤二盘区15#煤二盘区15#煤三盘区,9#、15#煤层均采用长壁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其中9#煤层一盘区服务年限仅0.6a。2、生产系统为降低原煤生产成本,矿方对矿井设计中(即变更环评中确定的)的地面原煤生产系统进行调整,调整后原煤加工流程为:原煤出井后进入原煤缓冲仓(50t),经仓底给煤机和皮带转载送入筛孔50mm的振动筛,筛上物+50mm块煤经捡矸后和筛下原煤一并进入1个18m封闭筒仓储存(新建,储量4500t).所有原煤经汽车运至凤凰山矿洗煤厂洗

13、选后出售,现有的3个方仓由于储量较小进行拆除。1.2.4 工程特征表本项目工程特征详见下表。表4 兼并重组工程建设内容及衔接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45万t/a矿井变更环评工程建设内容本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的衔接关系工业场地个数及占地面积3个(主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办公区3),4.57hm2增加后期风井场地新增0.05hm2四个场地共用主体工程矿井工程主立井倾角90度,井筒深179.8米,净直径6米,采用混凝土砌碹;装备双JS-3型箕斗,担负全井田煤炭提升任务兼做矿井进风。利用现有副立井倾角90度,井筒深180.3米,净直径4米,采用混凝土砌碹;装备罐笼,担负全井田辅助提升任务兼做矿井进风及安全出

14、口(进风、下料、下设备、上下人员)。利用现有回风井倾角90度,井筒深178.3米,净直径4米,采用混凝土砌碹;装备梯子间,担负全井田通风任务,兼做矿井另一个安全出口。利用现有,服务于南、西部井田无新掘回风立井,落底标高+703m,井筒净直径4.0m,净断面12.56m2,井筒垂深139m,为矿井专用回风井,担负矿井后期回风任务,装设梯子间,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新增,服务于北、东部井田井巷工程计达产时井下沿9#煤层北部井田边界布置3条大巷即胶带运输巷、轨道运输巷和回风巷,胶带运输巷内设800mm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运输任务,轨道运输巷铺设600mm轨距的轨道,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任务,回风

15、巷担负矿井回风任务。9号煤层、15号煤层分别布置3条大巷:即胶带运输巷、轨道运输巷和回风巷。矿井新增井巷工程量5398.4m,掘进总体积49511.84m3,万t掘进率119.96m/万t,万t掘进体积1100.26m3/万t。增加15#煤层井底硐室和巷道工程,新旧并用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由主立井和副立井进风,回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装备两台FBCDZ54-8- No20型矿用对旋轴流式通风机。9#、15#煤层开采均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前期有主、副井进风,前期回风立井回风,后期由主、副井进风,后期回风立井回风增加15#煤层通风系统,新旧并用排水系统机械排水,根据新

16、地质报告预测9#煤矿井矿坑正常涌水量为225m3/d,最大涌水量为300m3/d。水泵房设置三台MD85-456离心水泵,额定流量85m3/h,额定扬尘270米。9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25m3/d,最大涌水量为300m3/d。1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40m3/d,最大涌水量为750m3/d。副立井井底附近设主水泵房,矿井涌水经主排水泵、管子道、沿主立井井筒敷设的排水管路排至矿井工业场地矿井水处理站。水泵房设置三台MD85-456离心水泵,额定流量85m3/h,额定扬尘270米。增加15#煤层排水系统,新旧并用地面生产原煤筛分系统主井生产系统:原煤出井后进入缓冲仓,经仓底给煤机和带式输送

17、机走廊输送至筛分楼,经一级筛分,筛上物+50mm原煤经捡矸后进入封闭方仓,筛下-50mm原煤皮带送至封闭筒仓储存。主井生产系统:原煤出井后进入缓冲仓,经仓底给煤机和带式输送机走廊输送至筛分楼,经一级筛分,筛上物+50mm原煤经捡矸后进入封闭方仓,筛下-50mm原煤皮带送至封闭筒仓储存。对变更环评中原煤加工工艺进行调整矸石井下少量掘进矸石由副立井出井后运至新选排矸场安全填埋利用现有工程储运系统运输系统产品煤运输公路外运利用现有场内运输输煤廊道、窄轨、道路利用现有储存系统原煤储存利用现有三个方仓,新增一个1500m3筒仓;方仓、筒仓顶部封闭,安装机械排风和瓦斯监控设施,仓底安装电动闸门。整变更设计

18、内容,拆除3个方仓新建1个18m25m(有效高度)封闭混煤筒仓,储量 4500t,满足3.3d原煤产量,封闭仓顶安装机械排风和瓦斯监控设施,仓底安装电动闸门。拆旧建新排矸场废优先综合利用,无法及时利用的场填埋处理;固废优先综合利用,无法及时利用的场填埋处理;拟选矸石场位于工业场地西南5km处的一条南北走向山沟内,该沟全长约3.3km,宽30-150米,深5-15米。本矿从该沟上游截取150米长作为矸石堆场,可满足本矿矸石5年堆存量。和靖丰煤业为同一个排矸场,签订有偿利用协议利用原要求辅助生产系统矿井辅助设施主井绞车房、副井绞车房、空压机房、器材库、下井等候室、消防器材库、机修车间及大件设备库、

19、高位翻车机、高低压配电室、发电机房、监控中心、浴室及更衣室、锅炉房、生产调度楼、库房、磅房、筛分间等同变更设计内容同变更设计内容公用工程供排水系统供水:生活水源取自东四义村深井水,生产用水采用矿井水。排水:矿井水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于井下消防抑尘洒水不外排,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黄泥罐浆等,不外排同变更设计内容同变更设计内容供电采用双回路10KV架空线路供电。一路由李村变电站接入,作为主供回路电源;另一路由高都变电站接入,作备用电源。利用现有利用现有供热总热负荷5124.12KW;淘汰并拆除现有LS-120A型热风锅炉和CLSG-0.7-85/60-A.W型自然通风热水锅炉及其锅炉房;在原洗浴锅炉房

20、位置新建锅炉房,并新增一台DZH2-1.0-A(2t/h)和一台DZH6-1.25-A(6t/h)燃煤蒸汽锅炉,其中2t/h蒸汽锅炉常年运行满足浴室用热需要,冬季2台锅炉同时运行供建筑物采暖和井筒防冻;办公区采用东四义村集中供热。;风井场地值班室采用空调供暖拆除热风炉和0.7MW热水锅炉,对锅炉房进行改扩建,利用现已新增的2台CLSG2.1-95/70气化环保型热水锅炉,并新增一台DZH2-1.0-A(2t/h),办公区采用东四义村集中供热。新旧并用环保工程废气治理对现有三个方仓全封闭后存块煤,另外在方仓西侧空地新建一个直径14米,高10米的封闭筒仓(有效容积1500m3);所有封闭仓顶设机械

21、排风和瓦斯监控设施,仓底安装电动闸门装车外运;原煤跌落点安装洒水设施,2台燃煤蒸汽锅炉脱硫除尘设施建设,锅炉房设置1根35m高烟囱矿井不设原煤筛分系统,原煤皮带输送全封闭, 1个18m封闭混煤筒仓,仓底设置机械排风和瓦斯监控设备,仓内及原煤跌落点安装洒水设施;保留回车场现有防风抑尘网和洒水喷头;3台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建设,锅炉房设置1根35m高烟囱;设施洒水车对场内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废旧利新废水治理建矿井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处理能力350m3/d,处理后的矿井水全部用于井下用水。主井工业场地内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SBR+活性炭除臭和消毒处理工艺,处理能力8m3

22、/h,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优先用于工业广场、煤场和绿化洒水,剩余部分全部用于黄泥灌浆用水;办公区生活污水由封闭车辆运至主井工业场地内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新建初期雨水收集池,锅炉除尘脱硫废水治理结合15#煤层矿井涌水量,新建1座矿井水处理站,总设计处理能力960m3/d;新建锅炉房除尘脱硫废水治理结合15#煤层矿井涌水量,新建1座矿井水处理站,总设计处理能力960m3/d;新建锅炉房除尘脱硫废水治理噪声治理对高噪设备采用隔音、消声、吸音、减振等降噪措施,风井场地风机降噪措施、运输道路经过村庄路段设置高效隔声墙后期风井场地降噪措施主井场地、初期风井场地降噪措施同变更环评要求固废治理对固废优先综合

23、利用,无法及时利用的填埋场处理;拟选矸石场位于工业场地西南5km处的一条南北走向山沟内,该沟全长约3.3km,宽30-150米,深5-15米。本矿从该沟上游截取150米长作为矸石堆场,可满足本矿矸石5年堆存量。锅炉炉灰渣运至排矸场单独填埋生活垃圾定点收集,运至巴公镇规划的生活垃圾点妥善处置和靖丰煤业为同一个排矸场,签订有偿利用协议排矸场选址任为变更环评要求,排矸场的责任主体由靖丰煤业负责,本矿有偿使用行政、公共建筑主工业场地建2栋单身宿舍、职工餐厅及培训中心;办公区利用原有,已建办公楼、餐厅新建后期风井场地值班室新旧并用1.2.5 规划符合性分析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24、生产规模为45万t/a,设计开采9#、15#号煤层,机械化综采采煤法,满足2009年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0号文件关于晋城市城区、陵川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核准意见,符合国家、山西省煤矿“关小开大”的产业政策。国家环保“十二五”计划中提出以改善煤炭结构为导向,限制开采高硫煤,着力提高优质煤比重。本矿开采煤层9号、15号煤含硫量分别为1.55%、2.56%,根据环保要求原煤含硫大于1.5%的须进行洗选,矿方已经和晋城煤业集团凤凰山矿洗煤厂签订了煤炭洗选加工协议(凤凰山矿洗煤厂设计洗选能力为400万吨/年,采用重介和跳汰两种洗煤工艺,目前受自身

25、矿井资源枯竭导致产量衰减,实际入洗原煤约300万吨,尚有100万吨入洗能力,能够接纳本矿所有原煤进行洗选),洗煤厂通过配洗后再外售,符合政策要求。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本项目井田位于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确定的城市用地红线范围内,四个工业广场均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西侧,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外,根据根据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开采有关情况的意见”要求,该公司井田开采范围内及周边分布有环城高速公路、高晋一级公路、规划巴公至嘉峰公路等项目及东四义、西四义、古洞院、西寺庄等村庄,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外围生态绿地和城乡规划建设用地及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为确保

26、安全,该公司井田开采不得在上述公路、村庄等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及安全影响范围内进行煤炭开采,其它范围可以进行煤炭开采。该公司在生产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根据上述精神,矿方对本矿9#、15#井田开拓图布置的采区进行了调整,对井田内涉及的规划保护目标(城市建设用地、所有村庄、环城高速公路、高晋一级公路、规划巴公至嘉峰公路)等均留设保安煤柱,同时加强井田内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凤红煤业开拓方案及工业场地选址符合晋城市人民政府的要求。矿井所在区域位于泽州县生态功能区划中的D巴公及大阳镇冲洪积起伏平原土壤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为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生态

27、系统;属于泽州县生态经济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内的“A泽州县北部优化开发区”中的“A-1泽州县北部煤化工产业生态经济区”, 本项目为煤炭开采,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两区确定的“发挥泽州西、北部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化煤炭生产布局,实施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关小改中建大,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本项目符合泽州县两区发展规划。17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2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2.1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 2.1.1 地理位置凤红煤业井田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西北部,南距市区直距约12km,行政区划上隶属泽州

28、县巴公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55353800,东经11245551124820。矿区南距晋城市城区12km,距巴公镇2km,东距207国道约4km,北距太焦线北板桥煤站直距为2km,晋城市环城高速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2.1.2 自然物理环境 1、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沁水盆地的东南缘,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区,井田内总的地势为中北部高南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山梁上,海拔为854.0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东四义人造湖附近,海拔为785.6m,相对高差68.4m。2、气候气象本区属东亚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573.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27.8mm,多年

29、平均气温11.5,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为41cm,结霜期与降雪从11月至翌年3月;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最大风力为79级,一般为34级。3、河流水系本区属于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丹河支流巴公河流域。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和大的地表水体,但沟谷较发育,平时干涸,雨季汇集雨水,形成短暂洪流,沿沟谷向汇入巴公河。井田南部有东四义人造湖,始建于1958年,1961年完工,总面积52800m2,容水量可达50万m3,受巴公河补给。区内地表水主要由西南向东北排泄。地表水系见图2.1-12.1.3 社会环境概况泽州县属晋城市管辖。全县共有10镇16乡,633个村民委员会。境域总面积20

30、23km2,人口46万人。本项目所在地属巴公镇管辖,巴公镇2009年底共辖44个村民委员会,总户数13775户,人口51848人;巴公镇有耕地面积65185亩。2011年泽州县全县生产总值超193.74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34.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40元。2.1.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012年9月3日10日,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平顺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为期7天的连续监测,监测项目共4项,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点的TSP和PM10超标率均为57.1%,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66.3%和178.0%;SO2和NO2未超标,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4

31、4.7%和35.0%2、地表水2012年9月4日至6日,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平顺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东四义河、巴公河进行了布点监测,监测结果为:1#至4#断面(东四义河)所有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质标准,表明东四义河水质较好。5#东四义河汇入巴公河后500处,除COD、BOD5和氟化物3项超标外,其他监测因子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质标准。超标原因:巴公河上游有多家化工厂,工业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汇入,使巴公河受到污染。3、地下水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平顺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9月4日至6日对评价区内

32、的9眼水井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为:靳圪塔村浅井除硝酸盐氮超标外,其他监测项目结果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官庄村浅井、西四义浅井、甘润村浅井、西寺庄机井、靳沟村机井均是细菌总数超标,其他监测项目结果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巴公镇2#井总硬度超标,其他监测项目结果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古洞院村机井总硬度、硫酸盐、细菌总数超标,其他监测项目结果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4、声环境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平顺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9月

33、11日和12日对工业场地(包括风井场地)进行了为期2天的监测,监测结果为:主井工业场地、办公场地和后期风井场地厂界现状噪声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风井场地除19#点位昼间噪声达标外,其余点位昼间及夜间噪声值均超标,超标原因:由于风井场地较小,场地内的通风机为高噪设备,且距离各厂界很近,是造成风井场地厂界噪声现状超标的主要原因。办公场地噪声敏感点:东四义村距离办公场地最近处为50m,噪声现状监测值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要求。风井场地噪声敏感点:西四义村距离风井场地最近处为200m,噪声值除9月

34、11日夜间噪声值超标0.1 dB(A)外,其余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要求;东四义村距离井场地最近处为270m,噪声现状监测值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要求。交通噪声敏感点:东四义村噪声值达标,官庄村和巴公村受交通噪声的影响,噪声现状值超标,其余监测值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要求。超标原因:官庄村距离巴公镇较近,当地中小企业、商业相对较集中,人流量、车流量较大,是造成本区域乡村公路沿线村庄噪声值超标的主要原因。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级范围详见下表:本矿评价等级

35、及评价范围汇总表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生态环境三级9#、15#井田范围向外扩展500m,面积8.5171km2的范围大气环境三级以主井场地锅炉房烟囱为中心,边长5km的正方形区域,25km2地表水环境三级项目排污口至巴公河下游500m,总长约5。地下水环境三级全井田及边界外扩500m范围,重点是井田范围内浅层地下水资源声环境二级矿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厂界外1m及周围200m的范围内敏感点,公路两侧200m的范围内敏感点固体废物/排矸场及周围500m范围2.3 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踏勘和调查,井田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敏感保护目标。项目开发建设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井田范围内受煤炭开

36、采地表沉陷影响的村庄、农田耕地、林地、地下水、公路、工业企业等;受工程污染影响的村庄、地表水、地下水;受运输道路扬尘和噪声影响的村庄。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保护目标图见2.3-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与工业场地相对置直线距离km保护要求受项目污染影响的保护目标大气环境北堆村NW2.0大气环境质量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西寺庄村NEN1.1古洞院村N0.33官庄村E1.3东西义村S0.35西四义村SW0.5山耳东村SW3.0桥北窑村NW2.1东寺庄村NEN1.9带*村庄为井田内的村庄地表水环境东四义河(巴公河支流)S1.0地表水水质满足山西省水环境监控河段水

37、质管理的基本指标2类监控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质标准巴公河E4.0声环境西四义村SW(距回风立井)0.21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生态环境植被以及浅层地下水工业场地、排矸场周边不影响周边植被生长,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满足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要求受煤炭开采沉陷影响的保护目标居民区评价重点关注评价区内的村庄,井田内无村庄,井田外扩500范围内有6个村,2162户,7535人。确保涉及村民的居住民房和生活质量不降低,确保企业建筑不受沉陷影响工矿企业主要是本矿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排矸场和城市总体规划区

38、用地地表水体巴公河一条支流东四义河从井田内南部, 3#煤层井田内由西向东流过,季节性河流,3#煤层井田内河段长约200;本项目工业场地距巴公河约4。 减少采煤沉陷对回流条件及地表河流的影响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井田及边界外扩500m内地下水资源,特别是浅、中层地下水;三姑泉域:井田边界距离三姑泉域重点保护区约15km,东距泉域岩溶裸露区约10,距离巴公集中水源井3。居民饮用水源:多数取用深层奥灰水,第四系浅井均不可用。不对三姑泉域的补给、径流、排泄区等造成明显影响;确保井田内居民饮用水源安全水利设施9#、15#煤层井田范围内无水库,3#煤层井田内东边界处有东四义人造湖,距9#、15#煤层采区边界约

39、600本项目开采对水库没有影响供电设施井田内无高等级输电线路,只有供本矿区的2条10kv输电线路和一些低压民用线路加强其它供电设施维护,确保用电正常和安全公路井田范围内有环城高速公路,评价区内长约3;高晋一级路,评价区内长约2;嘉南公路,评价区内长约2其他等级较低的乡村公路按规定留设保安煤柱,保护道路正常畅通生态环境9#、15#煤层全井田及周界外500m内的土地、农田、植被以及动植物等,井田及外扩500范围有耕地面积6.50272,草地面积0.12672,林地主要是灌木林地,面积0.45772。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保证耕地生产力不降低,维持区域耕地生产力不降低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凤红煤业有限公司45

4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 环境影响预测影响评价3.1 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1)锅炉污染物排放量变更环评中要求拆除主工业场地原有的1台0.7MW锅炉和LS-120A型热风炉,厂区设置1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1台DZH2-1.0-A和1台DZH6-1.25-A蒸汽锅炉,机械通风,各安装1套旋流板湿式脱硫除尘器,烟筒高度大于35m。 现场调查,场地内的热风炉已经拆除, 1台CLSG0.7-90/65热水锅炉自然通风(原有)尚保留使用,烟囱高度15m; 0.7MW锅炉房东侧新建了一座锅炉房,内新设置了2台CLSG2.1-95/70气化

41、环保型热水锅炉,机械通风,各设置1根7m高烟筒。 3台锅炉均燃用外购天户煤业开采的3#低硫煤(已经签订购煤协议,要求硫分0.5%,两矿直距约20km,天户煤业矿井规模90万t/a,现开采3#煤层,天户煤矿3#煤层开采年限10年,大于本矿8.9年的服务年限,能满足供应本矿使用),天户煤业矿井规模90万t/a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评已经取得省厅批复(晋环函2010102)。锅炉设置与变更环评要求的不一致,调查原因,矿方设计中设置的是2台2.1MW的热水锅炉,已安装的气化热水锅炉可以根据供热需求调节锅炉热负荷(0.7MW、1.4MW和2.1MW),相对1台6t/h蒸汽锅炉更节能,且对所用燃料的热值要求低

42、(热值在3000大卡的燃料即可保证锅炉正常供热),本评价认为现安装的2台2.1MW气化环保型热水锅炉总容量虽与变更环评的1台6t/h容量一致, 但1台0.7MW锅炉为自然通风锅炉,无脱硫除尘装置,2台2.1MW热水锅炉除尘脱硫效率低,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1座锅炉房设有2根烟囱,不满足一座锅炉房只设置1根烟囱的环保要求;因此本评价要求矿方对锅炉房进行改造,拆除0.7MW的自然通风热水锅炉和锅炉房,为便于管理,更换为1台CLSG1.4-95/70气化环保型热水锅炉,机械通风,严格按照变更环评设置1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总容量为8t/h的锅炉,并分别配套安装高效脱硫除尘器(双碱法脱硫),采用双碱法脱

43、硫,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0%,烟囱高度35m,将3台锅炉烟气通过各自烟道收集后集中经1根35m高烟囱排放,燃用低硫无烟煤,以满足环保要求。根据调研,晋城市高平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裕兴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工程锅炉房所用锅炉型号为CLSG4.2-95/70气化环保型热水锅炉,所用煤质及除尘设施与本环评要求的一致,根据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锅炉脱硫除尘后的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均可满足环保要求,山西省环保厅以晋环函20122557号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煤炭运销集团裕兴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批复其通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1台1.4MW

44、热水锅炉排污锅炉耗煤量约900t/a。锅炉烟气量为3039m3/h,烟尘初始浓度小于1600mg/m3,SO2初始浓度为659mg/m3。评价要求严格按照变更环评要求对锅炉除尘设施进行改造,配套安装1套旋流板湿式脱硫除尘器(碱液脱硫),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0%,采取措施后,烟尘排放浓度小于80mg/m3,排放量为0.87t/a;SO2排放浓198mg/m3,排放量为2.18t/a;NOx排放浓度193mg/m3,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1t/a。 2台2.1MW热水锅炉排污2台锅炉仅采暖期(120d)运行,每天运行16h,烟尘初始浓度小于1600mg/m3,SO2初始浓度为659mg/m3。

45、目前仅锅炉仅设置简易的水浴除尘,除尘脱硫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总量控制要求,评价要求对锅炉除尘设施进行改造,严格按照变更环评要求对锅炉除尘设施进行改造,配套安装1套旋流板湿式脱硫除尘器(碱液脱硫),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0%,采取措施后,烟尘排放浓度小于80mg/m3,排放量为1.57t/a;SO2排放浓198mg/m3,排放量为3.46t/a;NOx排放浓度193mg/m3,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4t/a。(2)储煤场排污目前场地内现有的3个方仓,储量少,矿方拟进行拆除,变更环评要求的筒仓未建。原煤不分级,大块筛分捡矸后和筛下原煤经皮带一并送至一个18m25m(有效高度)的封闭筒仓储存,储量4

46、500t,能满足3.3d的原煤产量,要求仓顶设置机械排风和瓦斯监控设施,仓底安装电动闸门装车外运,仓内及仓底原煤跌落点安装洒水设施。封闭仓储存方式抑尘效率高,粉尘排放微量。(3)原煤筛分及皮带输送等转载点煤粉尘排放量目前场地内筛分系统未建,原煤出井后由皮带机输送至筛分间,经一级筛分大块拣矸后送入封闭仓暂存。要求原煤出井卸料、皮带输送、转载点及筛分系统全部采用轻钢结构进行封闭,并在卸料点、筛分机上方安装吸尘管,收集粉尘通过引风机引入布袋除尘器内进行除尘,同时安装洒水喷雾设施;布袋除尘效率98%。(4)无组织污染源道路扬尘:本矿原煤外运均依托现有公路网,道路均已硬化,要求采取封闭运输。运矸道路要求水泥硬化,封闭运输。场内道路用洒水车降尘。固废堆场扬尘:锅炉炉渣和矸石在堆存过程也会产生少量扬尘。项目生产运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