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25228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6.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建设地点21.3工程概况21.4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02环境现状152.1环境质量现状15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62.3环境保护目标16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83.1污染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183.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73.3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293.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313.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23.6总量控制324公众参与334.1目的和作用334.2公众参与方式、对象和内容334.3公众参与座谈会344.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354.5公众参与

2、意见的落实364.6结论3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86联系方式406.1建设单位406.2环评单位40-44-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301号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矿区位于灵丘县城西南210方向,直距约11km处的野里村北、南狄、北狄村一带,行政区划分属灵丘县东河南镇和武灵镇管辖。根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9号“关于大同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和晋非煤整合办字20118号“关于大同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核准意见调整的批复”的文件精神,灵丘县原银

3、宏铁矿、野里铁矿和野窝窑铁矿三座矿山整合为灵丘县银宏铁矿,生产规模为30万t/a,开采方式为地下。2010年9月27日,灵丘县人民政府以灵政函字201050号关于灵丘县银宏铁矿产权确认的报告,确认灵丘县银宏铁矿产权人变更为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变更为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11年8月2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非煤采划字20110044号划界文对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划界申请进行了批复,矿区范围由16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1550m到1200m标高,矿区面积约2.8km2,规划生产能力为30万t/a。2011年6月,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编制完成了山西

4、省灵丘县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2011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1026号对山西省灵丘县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备案证明。 2012年1月,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编制完成了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开发利用方案,2012年4月18日,山西省矿业联合技术服务中心以晋矿联技审字2012058号出具了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根据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开发利用方案及晋矿联技审字2012058号评审意见书,申宏铁矿生产规模为2

5、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14.58a。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20万t/a采矿资源整合项目采用阶段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用4个系统开采12个矿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1.2建设地点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矿区位于灵丘县城西南210方向,直距约11km处的野里村北、南狄、北狄村一带,行政区划分属灵丘县东河南镇和武灵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406301140739,北纬391944392115。矿区一带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北)京原(平)铁路由矿区北15km通过县城,县城至银厂有柏油公路从矿区西部通过,银厂至矿区有矿方所修的简易公路,距矿区2km,由矿区向南20km有柏油

6、公路与108国道相连。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1。1.3工程概况1.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由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主体工程主要是采矿工程开拓系统(用4个系统开采12个矿体,采用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1号系统采用4个平硐,2号系统采用3个平硐及1个盲斜井,3号系统采用5个平硐及1个盲斜井,0号系统采用4个平硐);配套工程包括废石场、取土场、工业广场等;辅助工程主要是运输道路等;公用工程包括供电、供暖、给排水工程及办公生活设施等。根据山西省灵丘县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1026号山西省灵丘县

7、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截止2007年12月31日,在整合后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累计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消耗+332+333+334?)540.28万t,其中消耗资源储量171.83万t,保有资源储量(332+333+334?)368.45万t,矿区平均品位TFe 32.43,mFe 29.81%。设计主要开采Fe0、Fe5、Fe6、Fe7、Fe8、Fe10、Fe11、Fe13、Fe14、Fe17、Fe18、Fe19共12个矿体,扣除设计损失22.63万t,利用资源量327.98万t,再乘以矿块回采率80%,可采储量为262.28万t

8、,矿区回采率74.8%。本项目设计生产规模20万t/a,采用4套生产系统接替开采,1号系统生产规模为8万t/a,2号系统生产规模为3万t/a,3号系统生产规模为9万t/a,0号系统生产规模为3万t/a,1、2、3号系统同时开采,0号系统在1号系统开采完毕后开采,全矿服务年限为14.58年。图例申宏铁矿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图1-1 地理位置图申宏铁矿本工程采用4套生产系统开采12个矿体。1号系统开采Fe5、Fe6、Fe7、Fe8四个矿体,设1400PD、1360PD、1320PD、1280PD;2号系统开采Fe10、Fe11两个矿体,设1440PD、1440PD、1400PD、盲斜井

9、;3号系统开采Fe13、Fe14、Fe17、Fe18、Fe19五个矿体,设1430回风PD、1390PD、1390PD、1350PD、1350PD、盲斜井;0号系统主要开采Fe0矿体,设1330PD、1330PD、1330PD、1290PD。本项目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阶段高40m,矿块长40m,顶柱3m,底柱4m,矿块回采率80%,贫化率10%。各系统均采用自上而下分阶段开采,同一水平先采上盘矿层,后采下盘矿层,同一矿层采用后退式开采。本工程总投资205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5万元,占总投资的为31.4%。1.3.2城市发展规划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矿区位于灵丘县城西南灵丘县东河南

10、镇野里村北,属农村地区,距灵丘县城11km,不属于城市用地,符合城镇规划要求。根据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申宏铁矿属于灵丘南部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亚区B中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功能小区;本矿山在以往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露天采坑、废石场,植被破坏严重,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整合后,对原有废石场、采坑、废弃工业场地进行覆土、绿化,进行生态恢复,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符合该区生态功能发展要求。根据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该矿属于优化开发区B-1太白巍山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本项目为资源整合矿井,整合了原有3个小矿,整合后对矿产资源进行适度开发

11、,采用电锅炉等无污染的设备,对废水、废气污染物均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产生,采用成熟的采矿方法,做到科学合理的开采;产生的废渣优先用于废弃采坑的充填,提高废渣应综合利用率;未利用的废渣合理堆存后覆土绿化;加强区域绿化,提高该区域的植被覆盖水平;加强矿山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该区生态经济区划的发展要求。1.3.3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全矿职工192人,一日三班,每班8小时,全年工作330天。1.3.4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本项目由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主体工程主要是采矿工程开拓系统(用4个系统开采12个矿体,采用平硐、平

12、硐-盲斜井开拓,1号系统采用4个平硐,2号系统采用3个平硐及1个盲斜井,3号系统采用5个平硐及1个盲斜井,0号系统采用4个平硐);配套工程包括废石场、取土场、工业广场等;辅助工程主要是运输道路等;公用工程包括供电、供暖、给排水工程及办公生活设施等。本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1。1.3.5矿井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共分4个系统开采12条矿体,采用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平硐口比较分散。本项目集中设置办公生活区域与炸药库,各系统硐口根据地形情况只布置空压机站、矿石临时堆场、矿井水处理站、风机等。本项目占地部分为原有工业用地,有部分新掘平硐工业场地为新增占地,新增占地面积2.1hm2,全部占用荒草地。办

13、公生活区位于1号系统西北部,利用原野窝窑矿的职工宿舍区,该区域建有2排平房、及1个办公区,共占地面积2200m2。本工程将利用现有建筑物布置矿方办公室、材料库、机修车间、锅炉房(使用电锅炉)、职工宿舍、食堂等。炸药库利用原有原工业场地GY4,占地面积1799m2。矿区采用平硐开拓,共分为4个系统、17个平硐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为4.5hm2,部分平硐工业场地(1号系统1400平硐、1360平硐,2号系统1440平硐,3号系统1430、1390平硐,0号系统1330平硐)为原有工业场地,其余平硐场地为新增,新增占地为2.1hm2,全部占用荒草地。工程占地情况详见表1-1。表1-1 工程占地情况表

14、 单位:hm2项目占地性质合计占地类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荒地林地未利用地工业场地区及办公生活区4.724.724.72炸药库0.180.180.18废石弃渣场区2.562.562.56取土场区2.42.42.4场外道路区2.70.83.52.40.3供电线路区0.10.320.420.40.02总计12.661.1213.7812.340.020.3表1-1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衔接情况表系统项目名称主要工程内容衔接关系1号系统主体工程平硐设1400PD、1360PD、1320PD、1280PD,井巷净断面2.52.5m,井筒一侧留0.8m的人行道。阶段平硐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新

15、掘进辅助工程提升系统平硐采用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石及废石,卸至废石场及矿场,人员、材料也由运输平硐进出通风系统新鲜空气由运输平硐进入运输巷道,污浊空气从回风平硐排出地表,采用机械式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在回风平硐口安装K系列轴流式节能风机。采区用局扇通风。新建排水系统运输平硐设坡度为3的排水沟,地下水可由各平硐口流出。空气压缩系统设空压机房,内设两台空压机。地面生产系统运输平硐场地设一座长20m,宽10m的矿石临时堆场,占地面积200m2。矿石运输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新建环保工程大气矿石开采粉尘采用湿式凿岩技术、严禁干炮眼,定期清扫巷道及开拓场地积尘,设置井下喷雾洒水装

16、置,爆破后及时洒水降尘,保持场地风流稳定,防止粉尘飞扬。新建矿石堆场粉尘矿石堆场地面硬化,四周建5m高挡风抑尘网,定期进行洒水,来达到抑尘的效果。新建运输扬尘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废水矿井涌水在工业场地建一座矿井水处理站,井下水处理站配备212m3/h一体化净水器及210m3/h反渗透处理装置新建固体废物掘进废石废石全部由汽车运输到1#废石场,废石场建废石坝、截洪沟利用原有废石场建设噪声空压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室内采用吸声材料,采用隔声门和通风隔声窗。新建矿井通风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扩散器。新建水泵室内布置,水泵

17、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新建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限制鸣笛。生态排污影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大气、水、固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工程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化充分利用工业场地建筑物四周的空闲地带、道路两侧空地种草植树,进行绿化,矿区绿化面积达到15%以上,改善生态环境。矿山道路两边种植灌木等适宜生长的植物,起到防尘降噪,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土保持按照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矿区水土保持工作。土地复垦矿方应该对资源整合关闭的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以及铁矿服务期满后,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封闭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同时,

18、按照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复垦和补偿,做好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绿化,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储运工程矿石堆存在工业场地设一座矿石临时堆场,矿石提升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矿石堆场四周采用挡风抑尘网并定期的进行洒水喷淋,来达到抑尘的效果。运输道路在原有乡村道路基础上改造,道路长1.5km,碎石路面,路基宽6m。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2号系统主体工程平硐设1440PD、1440PD、1400PD、盲斜井,平硐净断面2.52.5m,井筒一侧留0.8m的人行道。阶段平硐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盲斜井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5m3矿车。井筒断面2.82.8m,

19、一边设宽1.0m的人行阶梯及扶手,中间设隔拦新掘进辅助工程提升系统平硐采用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石及废石,卸至废石场及矿场,人员、材料也由运输平硐进出。盲斜井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5m3矿车。通风系统新鲜空气由运输平硐进入运输巷道,污浊空气从回风平硐排出地表,采用机械式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在回风平硐口安装K系列轴流式节能风机。采区用局扇通风。排水系统1400以上平硐设坡度为3的排水沟,地下水可由各平硐口流出。1400m以下,则在盲斜井井底附近(1360水平)设水仓及水泵房,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将地下水直接排出地表。空气压缩系统设空压机房,内设两台空压机。地面生产系统运

20、输平硐场地设一座长15m,宽8m的矿石临时堆场,占地面积120m2。矿石运输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环保工程大气矿石开采粉尘采用湿式凿岩技术、严禁干炮眼,定期清扫巷道及开拓场地积尘,设置井下喷雾洒水装置,爆破后及时洒水降尘,保持场地风流稳定,防止粉尘飞扬。新建矿石堆场粉尘矿石堆场地面硬化,四周建5m高挡风抑尘网,定期进行洒水,来达到抑尘的效果。新建运输扬尘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废水矿井涌水在工业场地建一座矿井水处理站,井下水处理站配备配备24m3/h一体化净水器及24m3/h反渗透处理装置。矿井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经处理后部分用于井下湿式凿岩、洒水

21、抑尘和矿石堆场洒水抑尘,多余部分经反渗透处理后外排新建固体废物掘进废石废石全部由汽车运输到3#废石场,废石场建废石坝、截洪沟利用原有废石场建设噪声空压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室内采用吸声材料,采用隔声门和通风隔声窗。新建矿井通风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扩散器。新建水泵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新建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限制鸣笛。生态排污影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大气、水、固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工程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化充分利用工业场地建筑物四周的空闲地带、道

22、路两侧空地种草植树,进行绿化,矿区绿化面积达到15%以上,改善生态环境。矿山道路两边种植灌木等适宜生长的植物,起到防尘降噪,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土保持按照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矿区水土保持工作。土地复垦矿方应该对资源整合关闭的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以及铁矿服务期满后,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封闭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同时,按照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复垦和补偿,做好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绿化,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储运工程矿石堆存在工业场地设一座矿石临时堆场,矿石提升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矿石堆场四周采用挡风抑尘网并定期的进行洒水喷淋,来达到抑尘的效果。运输道路在原有乡村道路基础上

23、拓宽。道路长0.5km,碎石路面,路宽6m。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3号系统主体工程平硐设1430回风PD、1390PD、1390PD、1350PD、1350PD、盲斜井,阶段平硐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井巷净断面2.52.5m,井筒一侧留0.8m的人行道。回风平硐井筒净断面2.02.0m,盲斜井采用1.6m卷扬机提升0.75m3矿车。井筒断面2.82.8m,一边设宽1.0m的人行阶梯及扶手,中间设隔拦。新掘进辅助工程提升系统平硐采用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石及废石,卸至废石场及矿场,人员、材料也由运输平硐进出。盲斜井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

24、75m3矿车。通风系统新鲜空气由运输平硐进入运输巷道,污浊空气从回风平硐排出地表,采用机械式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在回风平硐口安装K系列轴流式节能风机。采区用局扇通风。排水系统1350以上平硐设坡度为3的排水沟,地下水可由各平硐口流出。1350m以下,则在盲斜井井底附近(1240水平)设水仓及水泵房,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将地下水直接排出地表。空气压缩系统设空压机房,内设两台空压机。地面生产系统运输平硐场地设一座长20m,宽10m的矿石临时堆场,占地面积200m2。矿石运输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环保工程大气矿石开采粉尘采用湿式凿岩技术、严禁干炮眼,定期清扫巷道及开拓场地积尘,设置井下喷雾洒水

25、装置,爆破后及时洒水降尘,保持场地风流稳定,防止粉尘飞扬。矿石堆场粉尘矿石堆场地面硬化,四周建5m高挡风抑尘网,定期进行洒水,来达到抑尘的效果。新建运输扬尘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废水矿井涌水在工业场地建一座矿井水处理站,井下水处理站配备29m3/h一体化净水器及28m3/h反渗透处理装置。矿井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经处理后部分用于井下湿式凿岩、洒水抑尘和矿石堆场洒水抑尘,多余部分经反渗透处理后外排新建固体废物掘进废石废石全部由汽车运输到3#废石场,废石场建废石坝、截洪沟利用原有废石场建设噪声空压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室内采

26、用吸声材料,采用隔声门和通风隔声窗。矿井通风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扩散器。水泵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限制鸣笛。生态排污影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大气、水、固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工程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化充分利用工业场地建筑物四周的空闲地带、道路两侧空地种草植树,进行绿化,矿区绿化面积达到15%以上,改善生态环境。矿山道路两边种植灌木等适宜生长的植物,起到防尘降噪,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土保持按照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矿区水土保持工作。土地复垦矿方应该对资源整

27、合关闭的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以及铁矿服务期满后,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封闭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同时,按照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复垦和补偿,做好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绿化,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储运工程矿石堆存在工业场地设一座矿石临时堆场,矿石提升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矿石堆场四周采用挡风抑尘网并定期的进行洒水喷淋,来达到抑尘的效果。运输道路在原有乡村道路基础上拓宽。道路长1.5km,碎石路面,路宽4m。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0号系统主体工程平硐设1330PD、1330PD、1330PD、1290PD,平硐净断面2.52.5m,井筒一侧留0.8m的人行道

28、。阶段平硐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新掘进辅助工程提升系统采用3t电机车牵引0.75m3矿车出矿石及废石,卸至废石场及矿场,人员、材料也由运输平硐进出通风系统新鲜空气由运输平硐进入运输巷道,污浊空气从回风平硐排出地表,采用机械式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在回风平硐口安装K系列轴流式节能风机。采区用局扇通风。排水系统运输平硐设坡度为3的排水沟,地下水可由各平硐口流出。空气压缩系统设空压机房,内设两台空压机。地面生产系统运输平硐场地设一座长15m,宽8m的矿石临时堆场,占地面积120m2。矿石运输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环保工程大气矿石开采粉尘采用湿式凿岩技术、严禁干炮眼,定期清扫巷道

29、及开拓场地积尘,设置井下喷雾洒水装置,爆破后及时洒水降尘,保持场地风流稳定,防止粉尘飞扬。矿石堆场粉尘矿石堆场地面硬化,四周建5m高挡风抑尘网,定期进行洒水,来达到抑尘的效果。新建运输扬尘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废水矿井涌水在工业场地建一座矿井水处理站,井下水处理站配备27m3/h一体化净水器及26m3/h反渗透处理装置。矿井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经处理后部分用于井下湿式凿岩、洒水抑尘和矿石堆场洒水抑尘,多余部分经反渗透处理后外排新建噪声掘进废石废石全部由汽车运输到1#废石场利用原有废石场建设空压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室内采

30、用吸声材料,采用隔声门和通风隔声窗。矿井通风机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扩散器。水泵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限制鸣笛。生态排污影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大气、水、固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工程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化充分利用工业场地建筑物四周的空闲地带、道路两侧空地种草植树,进行绿化,矿区绿化面积达到15%以上,改善生态环境。矿山道路两边种植灌木等适宜生长的植物,起到防尘降噪,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土保持按照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矿区水土保持工作。土地复垦矿方应该对资源整

31、合关闭的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以及铁矿服务期满后,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封闭矿井,拆除所有地面建构筑物。同时,按照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复垦和补偿,做好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绿化,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储运工程矿石堆存在工业场地设一座矿石临时堆场,矿石提升出井后直接卸至矿石堆场。矿石堆场四周采用挡风抑尘网并定期的进行洒水喷淋,来达到抑尘的效果。运输道路在原有乡村道路基础上拓宽。从矿石临时堆场到干选车间、选矿厂的道路长0.5km,碎石路面,路基宽4m。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外运采用箱式货车运输。办公生活区主要设施矿方办公室、材料库、机修车间、锅炉房(电锅炉)、职工宿舍、食堂利用原有锅炉2

32、台50kW电锅炉新建环保工程废水修建一座WSZ-AO-1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1m3/h,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过滤+消毒处理工艺新建1.3.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表1-3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项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矿区内保有资源量万吨363.81332+3332方案开采矿体万吨0号系统1号系统2号系统3号系统合计Fe0Fe5、6、7、8Fe10、11Fe13、14、17、18、1915.12132.1350.54152.82350.61332+3333设计损失资源量万吨1.819.000.5811.2422.634设计利用资源量万吨13.31123

33、.1349.96141.58327.985可采储量万吨10.64898.50439.968113.264262.384矿块回采率80%矿山回采率74.8%6地质储量平均品位%mFe29.81二采矿7开拓方式平硐平硐平硐-盲斜井平硐-盲斜井8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9阶段高度m4010矿房宽度m4011间柱宽度m612顶柱厚度m2.013底柱厚度m4.014矿块回采率%80工作面回采率为95%15采矿贫化率%1016矿石年产量万t/a383920矿石产量20万t/a17矿山服务年限年3.9413.6814.8013.9814.5818采出矿石平均品位mFe26.8319矿山工作制度330天/年 3班/

34、日 8小时/班20职工定员192人21总投资2057万元1.4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4.1厂址可行性分析1.4.1.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9号“关于大同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和晋非煤整合办字20118号“关于大同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核准意见调整的批复”的文件精神,灵丘县原银宏铁矿、野里铁矿和野窝窑铁矿三座矿山整合为灵丘县银宏铁矿。灵丘县银宏铁矿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期间将矿区名称变更为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因此,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要求。1.4.1.2当地发展规

35、划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宏铁矿矿区位于灵丘县城西南灵丘县东河南镇野里村北,属农村地区,距灵丘县城11km,不属于城市用地,与城镇规划不矛盾。1.4.1.3土地利用本项目工业场地占地多为原有工业用地,部分新增用地为荒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废石堆场利用附近山沟,因此本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政策。1.4.1.4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根据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申宏铁矿属于灵丘南部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亚区B中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功能小区;根据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该矿属于优化开发区B-1太白巍山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功能

36、区。地表水环境: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本项目属唐河南水芦红石楞段,地表水体功能为工业用水区,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地下水环境: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区域地下水为类水质区。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声环境为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功能区。从环境从环境功能区划分析,区域环境功能对本项目制约较小,项目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1.4.1.5区域环境承载能力(1)环境空气0评价区各监测点TSP、PM10日均浓度有超标现象,主要由当地气候条件导致;SO2、NO2日均浓度、小时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二级标准要求。由大气环境预测可

37、知,本工程污染物占标率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2)地表水评价范围内无常年性河流。本项目矿井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剩余矿井水经反渗透处理后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本项目废水生产对区域地表水质影响较小。(3)地下水本工程对地下水进行了监测,各监测项目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本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对地下水储水构造的影响。本项目共有4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弱富水区,含水层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和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地下水来源与大气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富水性较大,

38、旱季减少,下部基岩为相对隔水层。本区矿体全部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最终以表流和潜流的方式排泄于低洼的沟谷之中,然后汇入冉庄河。因此,矿体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厂址选择从环境承载力角度是可行的。1.4.1.6区域环境敏感因素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因素,矿区范围内无村庄。经现场踏勘与调查,矿区边界外0.5km为山西省黑鹳自然保护区,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因素表现在评价区地下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当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差,从现状监测来看TSP和PM10的单因子指数出现超标情况。从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果可看出,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均小于D10%,说明项目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很小

39、,表明工程投产后,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环保治理措施,对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从本次工程的总体布局情况来看,施工期水土流失、项目占地、运营期废石堆存是相对敏感的生态问题。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挖填土方、修筑道路等工程行为的影响,部分植被地段和植物多样性将受到破坏,但总的植被分布格局不会被打破。项目建成后,随着运营期的不断延长,项目周边的生境会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将会增加,导致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发生一定调整,项目场地使陆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丧失,污染物排放等影响均会对动、植物造成有害影响,但在积极实施生态恢复与防治的情况下,其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具有改善的可能性。地下水监测点

40、位所有监测项目全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要求,说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本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对地下水储水构造的影响。本项目共有八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弱富水区,含水层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和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地下水来源与大气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富水性较大,旱季减少,下部基岩为相对隔水层。本区矿体全部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最终以表流和潜流的方式排泄于低洼的沟谷之中,然后汇入唐河。因此,矿体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环评提出在生产中应加强对地下水文的长期观测,及时应对因开采造成地下水含水构造破坏所

41、带来的影响。就居民而言,评价在工业场区污染防治、废石场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了绿化防护等一系列的规定,可达到居民区环境保护的要求,且从各环境要素预测结果来看,项目运行不会对铁矿周围村庄产生明显影响。1.4.1.7小结综上所述,本项目厂址从产业政策、当地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区划、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区域环境敏感因素等方面分析,本项目厂址选址可行。1.4.2废石场选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利用附近山沟作为废石场,共设3个废石场,全部利用原有废石场。本工程所选废石场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深沟,可避免固体废物随意排放、堆放对周围景观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现象。本次环评要求在废石场设计、施工、使用和使用完后整个

42、生命周期,都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对废石场选址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置的同时,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保护和改善。废石场按一般工业固废堆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厂址选择要求进行场址可行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4。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固体废物处置场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选址规定,因此该铁矿拟选废石场选址可行。表1-4 废石场选址可行性分析序号环境保护对象和要求本工程实际情况符合情况备注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不在灵丘县城市发展规划区符合2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

43、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米以外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的侧风向,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米以外符合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和局部下沉的影响在设计时进行勘探/4应避开溶洞、泉眼、淤泥、活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构造3个废石场均不在F1、F2断层上,也均不在上述其它不良地质构造区符合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不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符合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符合2环境现状2.1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20日26日对该项目进行了连续7天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价范围内TSP日均浓度范围为0.156-0.339mg/Nm3,超标率7.1%,最大值占标率为113.0%;PM10浓度范围为0.097-0.203mg/Nm3,超标率25.6%,最大值占标率为135.3%;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08-0.018mg/Nm3,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10.019mg/Nm3,SO2小时浓度范围为ND-0.018mg/Nm3,NO2小时浓度范围为0.009-0.024mg/Nm3,监测数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