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2350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教学目标: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能形象感受语中描绘的景色之美。 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3、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初步学习吟诵。教学重难点:1、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内容。2、感受诗句中作者隐含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吟诗导入: 1、师:江畔独步寻花、宿新市徐公店、小池;咱们来美美地吟诵一番.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另外一首诗,看老师写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解题: 1、师:谁能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相机解释“净慈寺”和

2、“林子方) 2、师: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而且这里面有个读音-“净慈寺读一下,林子方!很好,把题目在读一遍!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结合课下的注释,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预设:晓:早晨; 出:走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是谁?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把他补充进来! 4、那么题目的意思咱们明白了,再来读一下题目,把题目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三、初读感知: 1、师: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读一读!请同学们打开书的144页,自由地读上几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师:都读了好几遍了吧,现在请你们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互相检查

3、一下读对了没有!注意:一定要认真听哟! 3、师:谁愿意第一个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1,2; 3、师:咱们读诗和读其他的课文不一样,诗有她自己的节奏和味道,怎么能读出诗的味道呢,你自己练一练! 师:声情并茂,读出了诗的韵味!咱们一起像他那样读一读! 4、师:咱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除了诵读,还要领悟大致的意思!现在呀,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插图,还可以发挥想象,思考思考: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 5、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西湖六月风光 莲叶 荷花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 1师:诗中又是怎样写莲叶和荷花的呢?CAI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接天莲叶无穷

4、碧 师: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由的读读这句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 预设: A、碧绿碧绿的荷叶-(板书)碧 师述: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你来把这翠色欲滴的荷叶读出来!读得特别好,请你把这个碧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C、无穷无尽的绿色-(生板书)无穷 预设:学生如没能体会到“无穷碧”,师来朗读,让学生去看,引导: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挨挨挤挤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不留一点缝隙,满眼都是绿色,一碧千里! 师:除了这莲叶接天,特别多,面积特别广,你觉得还有什么也特别地引人注目呀? 师:在这碧字的前面还加上了 “无穷”,什么感觉,你仿佛又看到什么呢? 生:一片绿色、无穷无尽的绿色、

5、一望无际的绿色; 师:一片绿色,仿佛一片绿的海洋!好,我们都去到这绿的海洋里,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师:你和诗人一样,看到了来,你一边想着这样美的荷叶,一边吟诵这句诗! 再仔细读读,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别吗? B、很多很多的荷叶-(生板书)接天 师:你怎么就看到了荷叶很多很多呢?(让生解释“接天”的意思) 师:老师还是不明白,刚才你们都强调了莲叶的多,难道是这些莲叶一层摞一层,一直摞到天上去了? 生:看不到尽头,一直伸到天边! 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眼睛往前看,你看到的是什么呀?你往远处看,看到的?你再往远处看,一直看到视线的尽头,你看到的全身什么呀?所以,远远望过去,就与天相接了! 师:谁来

6、读读这挨挨挤挤、接天的莲叶!读完后让他板书“接天”!(朗读评价指导:这么多的荷叶,你一下子看得完吗?来稍微放慢点,从眼前一直看过去!) 师:那是多门壮观啦! D、是啊,满湖的莲叶,满眼的绿色,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全班齐诵! (二)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A、特别的红、不一样的红-(生板书)别样红 师:?别样什么意思?请你来读读这别样红的荷花! 师: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看,他红得像什么! 师:站在湖边,你能闻到什么吗?(这别样红的荷花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指名读!) 师: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生板书)映日 映日-在阳光的照射下

7、! 师: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呀? 生:早晨的太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晓 师:你还能结合诗题来理解古诗的内容,真不错! 还有什么原因,联系上一句看看! 生:在荷叶的映衬下! 师:是的,在莲叶的映衬下才变得这么红的!有了绿的映衬,红得更红了,有了红得点缀,绿也就更绿了!颜色多么鲜艳,对比多么强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指名读! 师:这两句确实不好读,既要表现莲叶的绿,又要表现荷花的红,谁还试试! 生:指名读! 师:两句都搞上去了!你们读上句,下句我来读! 师:哪种对比显得更鲜明?明白了吧?来一起再来读读 这两句! 诗人是早上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的,此时的太阳是朝阳,同学们再想,在碧绿

8、的荷叶上,你还能看到什么?(晶莹的露珠) (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师:CAI出示,看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组一碧万顷,接天连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心中吗? B、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不同的韵味!)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A、师: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CAI出示,师引读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前面如果没有涉及到六月、四时,这时可以直接提问) 师: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 B、指名读! 师:西湖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但“到底”是西湖六月的莲叶荷花最美呀

9、!谁再来赞美赞美?(指名读!注意赞叹的语气!) C、师:你们想留在那里吗? 3、情感朗读整首诗: A、师:看着这样一幅图,假如你是诗人杨万里,来尽情地赞颂一下这六月的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 B、(师配乐朗诵)还有谁也被这美景打动了,也想来吟诵! 全班齐诵读!(这么多同学都想吟诵呀,那咱们一块配着音乐,边想象西湖六月的美景边吟诵这首诗吧!) (评价:大家入情入境,读得如诗如画!) 五、体悟情感: 1、让我们再来读读诗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样是送别朋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望着朋友渐渐远去的身影,是那样依依不舍

10、。而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朋友.而杨万里在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却只写了-??用来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老师在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杨万里不仅和林子方是好朋友,他还是林子方的上级。当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从南宋的都城就是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去福州任职时,杨万里就写下了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们能读懂这美景后面的情谊吗? 2、诗人以诗寄情,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不舍之情吧!配乐诵读! 3、书写古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齐读题目.题目比较长,读好停顿不容易。再读一遍 从题目当中你

11、知道了什么? 生:这首诗是早上写的,而且是出净慈寺送好朋友. 师:是谁出净慈寺? 生:杨万里 师:这个问题很关键,题目都明白了,让我们再读一遍课题,让我们明明白白的读 师:预习了吗?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把字音读准确 指名读 师:字音都读准了,读得也挺通顺的.但是古诗和其他课文不一样,怎么样才能读出古诗的味道呢?请大家自己练一练 指名读 师:比刚才好点了是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朱老师用手打手势,你跟着我的手来读,先用第一句来试一试 我手动的快就读得快,我要不停,就一直读下去 老师打手势,学生跟着读 师:这么读你觉得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觉得更顺口了,更有味道了,更押韵了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打

12、着手势来读呢?看着上面的提示,学生跟着老师学着打手势读 师:下面朱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你们读诗句,我来喝后面的三个字 题目和作者我来读 生读,老师喝后面三个字 师:你听出来我读的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读得非常押韵 师:同学们都知道押韵,你知道我把那几个字读得特别长? 生:老师把中,同和红读长了 师:下面换过来,我读诗句,你们来喝。 放音乐,老师读诗句,学生喝最后三个字 师:这么读诗好玩吗?非常有意思,我给你们配上音乐你们自己读好吗? 生齐读 师: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出来了,你们被自己的读的陶醉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古诗,除了要诵读,还要干什么呢? 生:还要正确理解他的意思 师:大家已经做过预习,就

13、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说给你同位听,把你还不太懂的字词和句子的意思,和你同位讨论一下 师:好了是吗?有没有哪些字词通过讨论以后还没弄明白的? 生:我不知道四时的意思 生:莲叶是在水中的,怎么会是接天的呢? 师:是啊,我也很想知道 生:可以看出莲叶很高很多 师:特别想表达清楚,没说清楚,自己都着急了 生:我们经常说水天一色,天和水连到一起去了,这是一种错觉,看上去就连到一起了。 师:往远处看到的是 生:莲叶 师:再往远处看 生:还是莲叶 师:所以圆圆看过去,全是莲叶,都连着天了。明白了吗?我也明白了,谢谢同学们. 师:带着你们自己的理解,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好好读读这首诗 自由读 师:这

14、首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和什么感觉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 生:我觉得很壮观,和天都连起来了。 师:这么读读诗,都读出壮观了,真了不起 生:我觉得很美丽 师:是的,这首诗就是描写的景,还有别的吗? 生:我还可以看出作者对林子方不舍的感情 师:这首诗是既写了景又写了情。再读读,看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我感觉到作者对这些美景感觉到十分美丽,因为他在后一句写到风光不与四时同,是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 板书不同 师:你们去过西湖吗?西湖很美的吧?俗话说,上有苏杭,下有苏杭,那西湖就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西湖图片 师:很美,可是在杨万里眼中只有西湖六月最

15、美,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的想法就是这个诗人为什么就写夏天不写冬天呢?究竟怎么美呢? 师:是呀,究竟怎么美呢?那么咱们就去看看这六月的西湖吧!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很失望。从练习一中,学会了诗中有画,这诗中有画吗?你看到了什么? 生:荷叶非常多,荷叶上的荷花叶非常美丽 生:我看到了太阳底下的荷花非常妖艳非常美丽 师:看到了荷花的美,刚才那位同学看到了接天的莲叶 生:荷叶油亮亮的,像我们的小脸蛋 师:我们的小脸蛋绿油油的可就不好看了 生:无穷碧 师:为什么不用无穷绿而用无穷碧呢? 生: 师:一片绿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生:很多 师:你能读出那个感觉吗? 指名读 师:刚才说了,荷花也非常美丽,

16、红得像什么? 生:红得像胭脂 师:荷花为什么那么红? 生:是被太阳映照着的 生:我觉得夏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所以它才会那么红 生:我觉得是作者心情很好,看到这美丽的荷花,就更美丽 师:心情好,看着荷花更红了 生:面积广了显得红了 生:我觉得是在荷叶的映衬下,才显得这么红的 师:有绿叶的衬托,红的更红了,绿的更绿了 你能读好这两句吗? 指名读 齐读 师:要读出莲叶的绿,荷花的红,对比要鲜明 这样的朗读中,仿佛就让我们看到了六月的荷花 现在你能理解诗人杨万里为什么喜欢六月的西湖了吗? 生:因为六月的西湖最美 师:刚才我们说了其他时间也很美啊 生:因为在六月荷叶非常绿,荷花非常红 师:颜色鲜艳,对比

17、强烈 生:因为六月把自己的力量全部释放出来 师:六月的荷花更有生命力 如果你是杨万里的话,你怎么来赞美这六月的西湖?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朱老师也想来读,配着音乐,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师范读 师:在音乐声中,我们也一起来咱们这六月的西湖 在世人的心目中,都是柔美的。可是只有杨万里发现壮美的一面,热烈奔放的一面.这首诗也因为写出了西湖,才能够名传青史,经久不衰.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题目中有送,而内容中只有对西湖的赞美呢? 生:我觉得他是想用西湖的美景送林子方走 师:用美景来送朋友,希望朋友记住这美景,留恋这美景 生:用美景表达自己的情 生:我觉得接天莲叶无同比抒发自己和林子方的友情能够永世

18、长存. 师:事情真相究竟是怎样?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个没关系,因为有了这一送,留下了这一篇经久不衰的古诗。关于送的问题,回去还可以再去研究,带着这个问题,离开这个课堂。 读题解题,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诗题 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晓出/ 净慈寺/ 送/ 林子方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了解了什么?(时间:晓,早上。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人物:林子方,事情:送) 连起来说一说。题目说了什么。 3、说诗人:好像缺了个头,谁在送林子方?(课件:南宋 杨万里)学过杨万里的诗吗?谁来背两句。发现这些诗都是写什么的?(板书:景) 杨万里的诗写得好,尤

19、其擅长写景。因为啊,他常常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善于从中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美(板书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风、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写成诗,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说了这样一句玩笑话:处处山川怕见君。你看,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写到诗里,连它们都怕了。 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诗题大概点明了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俱全,也确证了这是一首送别诗,有关这首诗的外延有很多角度,如西湖诗,写荷诗,写夏季的诗,在对文本充分解读后,感觉如果从这几个角度讲一是过于分散零乱,第二也不可能深入体悟诗情,所以不再节外生枝。杨万里的诗第四课也学到一首,本册是第二次接触,觉得有必要

20、初步了解一下杨的诗风,也引出表层的景) 三、初读古诗,读懂古诗字面意思。 1、(课件出示诗句)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适当评价语速,节奏,也可生自评,互评)。 3、再请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注意一下每句最后一个字,理解押韵。押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4、齐读:下面,请你们来读前四个字,我来读后三个字。调换,我来读前四个字,你们来读后三个字。师读题,生读诗句。 (这首诗没有难读的字音,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主要是让学生找到诗歌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逐渐感知本诗的主要内容) 5、整体感知:刚才,同学们反复读了好几遍诗,读得很美,可是,你

21、读懂了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哪句诗你知道写的是西湖、荷花、莲叶?(整理归纳为:西湖的荷叶与荷花) 6、了解西湖:是啊,如果说杭州是人间天堂,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颗明珠,其中,西湖十景尤其美.哪十景呢?(出示课件),(读)景美,这些词也美。能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哪一景吗?曲院风荷 此时,诗人来到西湖,为何不写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那为何也不写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此时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还无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开得正盛。 7、诗人的视角是多么独特的啊!写景,就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别之处。同学们,请翻开书本,再默默地读一读这首诗,你也来关注一下这些景物的特点,出

22、示课件:你看,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莲叶,又是怎样特别的荷花呢? 诗人见到的是(接天,无穷碧)的莲叶。 诗人见到的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 评价:你很会读诗,你的视角 理解词义,别样红,红得怎么样?(鲜艳,通透)指导朗读,特别是“无穷”、“别样。指名读词,师范读,再齐读。 出示诗句。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我们来读好他。 (这里的环节和前几稿相比改动得比较大,初稿只是引出十景,并让学生知道写得是哪一景,然后让学生再由整体到局部去理解具体的字词,这样的设计感觉比较简单,对学生而言没有挑战性,而且由整体到局部比较生硬,没有思维的串连,学生在理解字词时也比较零乱,即耗时又耗力,修改之后,不论是整体“

23、西湖”还是局部“荷花和莲叶”都有了特点,而且先顺便解决了上联中的“六月和“四时”,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重点集中到后联上来,学习的针对性更强。) 四、细化文字,发现诗句中的语言美 过渡:这两诗句能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诗人不仅写出了莲叶与荷花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非常美。有同感吗? 美在哪里?看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诗的对仗美。 2、诗的色彩美、视觉美(醒目,亮丽)。 3、诗的场面美(大气磅礴的美、壮美)。 评价:你关注到了诗句的结构,是的,对仗使得诗歌更有节奏感. 你注意到了作者的遣词造句。 你很有想像力。 (对诗歌理解的深化从发现美开始,通过课件的提示线索,让学生自主发现,从实际教学效果

24、来看,学生对前两种美较容易发现,第三种美需要老师抓重点字词引导。在设计本教案时,这是属于放的环节,并不拘于一种答案,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发现,应明白哪些是学生能自已说的,哪些是在老师点拨下学生能说的,哪些是必须要老师讲的.学生能自主完成,决不多讲,不能完成,也不勉强) 2、指导读诗句,指名读,师范读,再齐读。 3、同学们,(出示图)面对这六月西湖的美景,八百多年前的杨万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百多年后的你想怎么来描绘它?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语言训练: 课件出示 你看 评价:注重启发思路 你注意了荷叶的颜色,看看图,是一样程度的绿吗?有的 你注意了荷叶的形态。形态都是一样的吗? 你

25、关注的不是局部,而是一个整体,很有大局观。 你注意了荷花的形态。 你关注了荷花的颜色。 你用上了比喻(拟人)很有想像力.还可以想像成什么? 你引用了优美的词语。用得特别好。 除了荷叶,还可以说什么? 除了他的颜色,还可从哪个角度来说。 能不能把这个词语展开来说。 能不能把这些句词总结一下. 你能说出成段的语言,非常了不起。 你从静态的文字和图画出看出了动态的美,了不起. 总结:课件出示 (这段设计,本来在课件上是设计的是,你看那荷花颜色形态怎么怎么样,那莲叶颜色形态怎么怎么样,并提出了要求:“用大胆的想像,引用优美的词语来说一段话.这样的设计可能能降低学生说的难度,但是,也压缩了学生想像的空间

26、,这样的说话练习,更像是填空练习,对学生感悟诗句的画面感,产生属于自已的情感体验帮助不大,所以干脆也大胆地放,课件中本来还有一幅插图,其实也可以一并去掉,只出示“你看”,教师重在学生说的基础要加以引导,及时肯定学生好的语言,独特的角度。) 4、正是这绿叶红花,让诗人深深陶醉其中,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前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饱含着作者的赞叹,觉得是最美的?是啊,遍览山川的杨万里只到过西湖吗?但“毕竟”是西湖的风光最美啊?西湖只有六月有莲叶荷花吗?但“毕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 (“毕竟”一词其实是总领全文的一个词,这个词加强了诗歌的语气,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词,但是尚未想出更巧

27、妙合理的设计) 来,读好他 5、(能背了吗)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 五、探究问题,体会诗中的情感美 1、真美,可是,同学们,当我们从这一池荷叶荷花中抬起头来,再来读题时,你有没有发现新的什么问题?(出示题目)(有送别之意吗?有林子方吗?)全写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对题啊。你能大胆假设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是全文的一大难点,课前作了多种预设,一是了解当时送的背景,二是了解荷的寓义,层层深入,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言外之意。因为作者写得含蓄,所以需要进行多重挖掘) 2、有几位同学很敢于想,还有一些同学有点困难,别急,相信读了以下这段文字,你会有自己的理解,举起手来的同学,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想法。

28、出示诗人与林子方的背景资料,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指名读。 这段文字至少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1、林子方干什么去了?2、二人感情怎么样?(看情形指名发言)此时,你能说说,诗人为何要写这西湖的美景来送别友人吗? 你们举起的小手,让我仿佛看到了西湖盛开的荷花。 预设评价:感情纯洁。评: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之交淡如水. 感情亲密。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祝愿友人事业有成.评:多么大气的友情啊,像歌词里唱的:朋友啊朋友,如果你有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 情到浓时无需再说.评:此时无声胜有声。 希望友人迟走。评:明为送,实为留。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不作强行引领,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求

29、知欲,去大胆发现。) 弹性操作 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些你没有想到,让我们再往这首诗里面走走? 3、荷,被国人付予了多种的意义。(相机出示荷的含义)你认为诗人写荷相送,可能还想表达什么? 总结:是啊,西湖的这片美景在诗人的眼中,而与林子方的这份深情,在哪里?板书:心中有情,才让诗人笔下有神.(完成板书) 眼中有景 心中有情笔下有神 4、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所表达的意思,我想,杨万里和林子方,都懂,但是,不用说出来,一首简简单单的诗,足够了。现在,你们是杨万里,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林子方,我要走了,做官去了。来,用这首诗,送送我,好吗?怎么送,坐着送?眼睛看哪里?朋友啊,眼神要有交流

30、,该怎样看着我?(含情脉脉的,深情款款的,情真意切的,情深义重的.)来,吟诵这四句诗。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请坐。 (此处的情境创设,是全课的高潮,从诗情的感悟上,学生已从多种角度明白了诗人的一片深情,在朗读指导上,也完成了从读诗,到背诗,到深情地吟诗的过程。) 当然,诗人到底为什么这么写,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首诗进行大胆的联想,正因为我们有的无穷的联想,无穷的想像,才会使后人在这首诗中,读出一份别样的精彩,别样的美。 六、积累送别诗 送别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题材,因为古人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一旦别离,再见面就很困难,有时甚至成为永别,于是,诗人就把这种离别的情感化成了诗文,回忆一下,你能背上两句送别诗吗? 1、出示送别诗句同样是送别诗,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遭遇,可能诗人的表达就不一样.老师这里也整理了一些送别诗,借花献佛,送给大家,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细读一下,比较比较这些送别诗。 (在纵向的深入解读之后,对送别诗作横向的鉴别比较,这是一个较有意思的话题,但是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展开,可借助学生的旧知进行归纳,并抛出问题,留给学生课外阅读.) 2、比如现在这个环境,你觉得用哪一句诗送送老师比较合适? 齐读,共勉。板书设计:西湖六月风光 莲叶 荷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