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船舶在线.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2264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船舶在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船舶在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船舶在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船舶在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船舶在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 中国船舶在线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为适应国防科技及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达到如下目标: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科学,遵纪守法,品质良好,学风严谨,服从分配,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有为舰船科研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

2、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科研中关键问题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3、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4、具有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能完成学习任务和胜任所担负的研究工作。二、研究方向 根据我所轮机工程专业方向和承担的科研任务,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船舶动力机械气动理论研究;2、船舶动力机械热力学及热力系统研究;3、船舶动力机械传动设计及其振动理论研究;4、船舶动力机械现代控制技术及其装置研究;5、船舶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动力装置结构与强度研究。

3、三、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包含学位论文答辩)。其中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及调研和选题工作,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包含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时间)。由于课题研究工作量等原因,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由本人提出报告,导师和所分委会同意后,报中国舰船研究院批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可延至4年.超过延长期限仍不能毕业按肄业处理。具体的各学期学习及考核要求:年限学期学习内容考核节点备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课程学习.执行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成绩。单身人员住宿在哈工大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广泛查阅专业文献、进行科研调研。修满学分;撰写文献综述;

4、提交论文开题报告修满学分后回所,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部门的管理下进行坐班制的科研工作。第四学期科学研究和论文工作执行个人培养计划;争取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三学年第五学期论文工作年底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有一篇发表的学术论文4月完成答辩四、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方式,采用基础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相结合,授课、自学和辅导答疑相结合的办法.既要培养他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为:1、导师在硕士生入学一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第一学年硕士生按照个人培养计划的学习计划,在指定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完

5、成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在课程学习中若需做调整,必须事先征得导师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同意;2、第二学年起,硕士生回所实行坐班制,即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筹考虑安排办公场所,主要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科研实践和完成学位论文。3、采用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即要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指导小组中各有专长的科技人员的集体辅导作用。指导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和培养研究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造精神.4、对在读硕士生要保证以完成攻读学位的学业任务为主。5、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活动,在读期间至少应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课程设学位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6、选修课,其中公共课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课为必修课。学位课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选67门,并满足学位课学分18学分以上。选修课另选46门,两类课程合计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2、外语水平是培养硕士生的硬指标,应加强听力、汉译英、短文写作等薄弱环节的全面训练。3、为扩大专业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应多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由导师选定外,亦可由研究生自选部分课程。鼓励硕士生,根据实际需要,选修第二外国语.4、为培养硕士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技巧,提高其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以便为论文工作做准备.在第三学

7、期,硕士生根据导师划定的范围,自行查找搜集所需的文献,在论文开题报告前提交文献阅读综述报告供导师考核.5、硕士生还应积极参加本所举办的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以作为从文献学习知识的补充手段.6、对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还必须补修2-3门本学科、专业的课程,单独计学分。以上课程,均按个人培养计划进行成绩考核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课程设置(按研究方向分):研究方向1:船舶动力机械气动理论研究1、学位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60 32第一外国语14433专业外国语20 14现代数学基础 501.55数值分析 30/201。56张量分析与气动力基本方程 301.57高等空气动

8、力学 60/2038计算流体动力学 50/22.59叶轮机内三元流理论与计算 30/201。510叶轮机内粘性流分析 40211振动理论 40212材料和结构的疲劳断裂可靠性 40213转子动力学60314线性系统理论54/6 2。515热能动力系统动态模型及应用60316动力机械现代控制技术60317现代动力机械6032、选修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第二外国语(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1002实验空气动力学301.53湍流理论301。54粘性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4025结构动力学 6036随机振动与谱分析 4027叶轮机械故障分析与诊断4028透平机械原理 6039偏微分方程

9、数值解 40210高等工程热力学40211叶轮机内双相流动40212涡动力学与分离流40213现代叶轮机气动设计理论与方法40214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在气体动力学中的应用40215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40216汽轮机调节系统故障诊断502.517叶轮机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301。518科技情报检索 24/8119数学物理方法40220最优化方法40221机器学习301。522鲁棒控制系统40223智能控制原理40224应用泛函分析402研究方向2-1:船舶动力机械热力学与热力系统1、 学位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60 32第一外国语14433专业外国语20

10、 14现代数学基础 501。55数值分析 30/201.56燃烧理论 4027辐射换热理论 40 28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40 29湍流力学40 210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及其控制 4022、选修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第二外国语(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1002炉内传热 4023相似与模化4024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4025气固两相流动 6036流化床原理 4027计算燃烧学 40/2028压力容器的强度分析6039燃烧流体力学 40210热力设备动态特性分析 30/301.511新能源 301.512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01.53、自学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1节能

11、原理 302锅炉原理专题 30研究方向22:船舶动力机械热力学与热力系统研究1、学位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60 32第一外国语14433专业外国语20 14现代数学基础 501.55数值分析 30/201。56高等工程热力学 6037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301.58对流换热 4029辐射换热 4022、选修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第二外国语(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1002热传导理论 301.53化学热力学 301。54统计热力学 301.55相变传热 301。56计算传热学 30/301。57计算辐射学 30/301。58传质学4029空调及制

12、冷原理 40210新能源301。511辐射及复合换热 40 212用分析 301。513高等流体力学 40214数理统计基础 40215最优化方法 40216矩阵分析 40 217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 40218数学物理方程40219近代物理实验技术(中级)4/36220科技情报检索 24/8 121热力设备动态特性分析 30/30 1.522节能原理 301。523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01。524技术经济学40225数学模型40226微分方程反问题及数学方法402研究方向3:船舶动力机械传动设计及其振动理论研究1、学位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60 32第一外国语

13、14433专业外国语2014现代数学基础501.55数值分析30/201.56弹性力学4027现代机械设计方法40/2028计算机图形学及其在机械中的应用40/2029微分几何40210啮合原理20111摩擦磨损理论301.512振动理论与机器动力学40213机构综合40/20214梁杆系统非线性与稳定40215弹流(弹性流体动力润滑)301.5以上69为学科基础课,1015为专业课。2、选修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第二外国语(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1002机械CAD及仿真技术40/2023机械设计专家系统技术40/1024机械设计方法学4025高等画法几何4026流体润滑

14、理论4027固体润滑理论4028机构优化设计40/2029机器人机构学40210机械噪声控制301。511带传动设计301。512弹性机构动力学分析及KED方法40 213工程机械动力分析理论 40214工程机械现代液压工程 40215机械与土作用力学40216工程机械可靠性 40217神经网络控制理论40218计算机控制40219控制系统设计40220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40221模糊控制理论40222数字图像处理40223系统辨识42/12224弹性力学40225可靠性设计301。526机械动力学4023、自学课程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1虚拟制造技术 30注:各位导师

15、可根据自己课题需要任选其他课程研究方向4:船舶机械现代控制技术及其装置研究1、学位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6032第一外国语14433专业外国语2014现代数学基础501.55数值分析30/201。56线性系统54/62.57系统辨识42/1228自适应控制40/829数字控制理论36/12210最优控制36/12211智能控制36/12212电力传动控制4022、选修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第二外国语(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1002控制系统设计4023机器人学40/1224鲁棒控制48/02.55变结构控制理论40/826神经网络控制理论40

16、/1227模糊控制理论4028现代电能变换技术4029计算机控制40/16210工业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40/20211控制系统设计软件与仿真40/16212楼宇自动化40213预测控制40214H控制理论40215集散控制系统40216控制系统设计40/20217DSP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4023、自学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1计算机控制接口技术 302C语言程序设计 30研究方向5:船舶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动力装置结构与强度研究1、学位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6032第一外国语14433专业外国语2014现代数学基础501.55数值分析30/201.56

17、计算力学4027近代力学实验方法40/2038结构优化理论4029复合材料力学40210张量分析与连续介质力学60311振动理论60312结构随机振动与非线性振动60313结构随机振动与非线性振动60314相关分析与谱分析工程应用40215复合材料结构力学402以上1-12为学科基础课,13-15为专业课,根据专业应用方向在研究方向13中可适当选课。2、选修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学分1第二外国语(一外非英语者必选英语二外)1002弹性动力学4023系统动力学301。54系统可靠性4025复合材料动力学4026设备故障诊断原理4027专家系统及应用4028非平稳信号分析4029地震工

18、程与结构抗震设计40210粘弹性力学40211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40212结构隔震与耗能减震40213风工程与结构抗风设计40214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301。515板壳理论40216断裂力学4023、自学课序号课程学时(上课/实验、上机)1边界元方法 302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 303非线性振动理论基础304随机振动与谱分析305钢结构稳定性理论406高等结构力学40六、科学和社会实践科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内容包括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和社会调研。为了加强研究生的科学实践认识,每个硕士生在学位课程完成后,都安排12个月科学技术的社会调研活动,并写出调研报告交给导师审

19、阅;同时为了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让研究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过程和技能,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要求研究生自己动手,完成科学试验工作;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论文工作,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培养其科学研究能力。七、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完成学位课程后23个月,应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有四方面:(1)学业考核,按“中国舰船研究院研究生学业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进行考核;(2)论文开题报告是否进行,课题研究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论文按期完成的可行性;(3)遵纪守法,道德品质的考核;(4)填写中期考核登记表。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全面培养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论文要求:1、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本所科研课题研究及国防建设、国民经济的实际应用,并反映本学科当前主要领域或前沿内容。2、研究生修完学位课程后,三个月内应向导师提交开题报告,并召开开题报告会,明确论文题目。3、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反映出本学科所取得的创造性成果。4、论文应反映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主持较大型科研课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6、硕士论文时间应不少于1年.7、硕士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海/船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