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节能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1507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节能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节能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第一节 项目概述 1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3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3 第五节 技术经济指标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5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 9 第一节 需求分析 9 第二节 服务规模与标准 10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 项目选址 13 第二节 项目区自然条件 13 第三节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18 第四节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20 第五章 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 23 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目标 23 第二节 规划方案分析 25 第三节 建设方案 31 第六章 消 防 46 第七章 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 47 第一节 环境保护 47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 48 第三节 建议 50 第八章 节能分析 52 第一节 概 述 52 第二节 节能设计依据 52 第三节 能耗分析 53 第四节 节能措施 54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 58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58 第二节 进度计划安排 60 第十章 招投标方案 62 第一节 招标管理 62 第二节 项目招标基本情况 65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 第一节 投资估算 66 第二节 资金筹措 70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 71 第一节 经济效益 71 第二节 社会效益 73 第十三章 结 论 75 目摘要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 单位 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人姓名 电话(手机号) 节能评估 单位 联系人姓名 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 ##绿林镇 项目类型 居住□ 办公□ 科研□ 教育□ 文化□ 体育□ 商场□ 宾馆饭店□ 医疗卫生□ 交通□ 综合■ 工业厂房等□ 项目性质 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万元) 98000 投资管理 类别 审批▅ 核准□ 备案□ 项目建设期(开工至竣工) 总工期 31个月 (2016年6月—— 2018年12月)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修建绿林山休闲度假旅游接待中心:建设旅游中心用房,旅游咨询,展示宣传,医疗救援,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共10000平方米;建设生态停车场150000平方米; 2.修建道路连接线:新建美人谷出口经接待中心至天合山庄处连接坪客线1600米景区内道路(含100米跨河桥梁一座);改造绿林寨汉阙至寨门道路5000米、天河度假村至绿林山度假村道路连接线10000米; 3.森林旅游设施建设:绿林寨森林游步道建设5000米;改扩建绿林寨小型森林停车场5个; 4.主题文化特色温泉建设:含接待用房、特色温泉池等,占地100亩; 5.六房村、双桥村国际中医药养生中心:含理疗中心、保健中心、森林氧吧等,占地500亩; 6.“千古绿林情”大型主题演艺项目:包括剧场建设、演职人员等,占地100亩; 7.绿林镇厂河村修建游客生态特色酒店:汇集帐篷酒店、森林酒店、情景酒店等各类特色修建。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主要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实物量 计算用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tce) (保留2位小数) 电力 104 kWh 530 0.1229kgce/kWh(当量值) 651.37 0.315kgce/kWh(等价值) 1669.50 天然气 104m3 12.94 1.2143kgce / m3 157.13 水 104 t 10.13 0.0857kgce/t 8.68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tce) 当量值 817.18 等价值 1835.31 对所在地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量的影响 项目能耗总量(等价值)占##2018年规划耗量的0.01%,占增量的0.39%,电力规划、天然气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量及增量微小,对该区2018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影响较小,能源消费增量影响微小;对该区2018年度电力消费量影响影响微小,对该区2018年度电力消费增量影响微小。 项目节能评估前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 一、建筑、规划及结构 1、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设计。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等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提高其隔热保温水平;建筑外围门窗注意运用热工性能好的构造材料与节点,节省能耗。 2、高效外墙保温体系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舒适、健康最重要的环节。对外墙采用保温措施,其目的是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的采暖、空调使用能耗。 3、建筑围护结构及门窗结构、选型符合节能标准 二、电气 1、选用节能低损耗的SCB11节能型变压器; 2、装设低压电力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 3、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照明采用节能型灯具,光源采用高显色荧光灯。 4、该项目电气设备主要采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如在给排水设备上,采用变频电机机组,地下室通风送风设备采用高效风机,在电梯上,该项目采用交流变频电梯。 5、照明设计时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LPD),能效指标等相关标准值的综合要求。 三、暖通空调 1、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 2、项目选用风冷热泵进行集中空调,空调设备能效等级拟满足《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中规定的1级。 3、送排风机压头和机组余压通过计算确定,选择高效风机,选用的风机工作状态点处于高效区。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四、给排水 1、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利用供水压力直接供水; 2、总水表处加装管道倒流防止器,有效防止市政管网突然产生负压时的倒流污染现象; 3、设计方案中计算给水量及相关专业方案严格依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选取合适的用水定额,并依此合理选取设备。 4、项目设置了雨水回收系统进行绿化浇灌,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五、其他方面(绿色建筑、节能管理等) 1、将项目酒店方案进行绿色建筑评估,符合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 2、项目制定合理的全年运行模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来控制,以降低超建筑内所有可控设备的运行能耗。 3、按期对各类设备、管道、器具等进行检修,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项目拟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及设备、配件档案及维修记录。 节能评估前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报告针对该项目提出的节能建议不具体,如未提及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和地下室照明的改进措施。 节能评估后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一、电气 1、户外采用太阳能电池路灯,可节约电能,年节约电能16.28万kWh。 通过节能评估,项目预计实现节能量(tce/a) 能评后,若能采取相关节能措施建议,则项目每年至少可节约用电16.28万kWh,按当量值共计折标准煤20.01tce,可节省运营资金19.54万元。 目 录 前 言 1 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 评估过程 2 1 评估依据 4 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4 1.2评估依据 5 1.2.1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 5 1.2.2地方有关规定 6 1.2.3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 7 1.2.4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8 1.2.5工程项目有关文件 8 1.3编制原则 8 2 项目概况介绍 10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0 2.2项目基本情况 10 2.2.1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0 2.2.2项目施工进度 11 2.3项目用能情况 12 2.3.1能源来源 12 2.3.2能源消耗项目统计 12 2.3.3能源流向 12 2.4项目所在地用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13 2.4.1项目所在地概况 13 2.4.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14 2.4.3该项目能源及资源供应条件 15 3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17 3.1项目选址节能评估 17 3.2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方案评估 17 3.2.1评估依据 17 3.2.2公共建筑 18 3.3机电系统技术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20 3.3.1暖通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20 3.3.2给排水系统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24 3.3.3电气系统方案 31 3.4本章评估小结 38 4节能措施评估 39 4.1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39 4.1.1节地与室外环境 39 4.1.2建筑专业节能技术措施 39 4.1.3电气专业节能措施 40 4.1.4给排水专业节能措施 41 4.1.5暖通节能措施 42 4.2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43 4.3单项节能工程 45 4.4绿色建筑评估 45 4.4.1概述 45 4.4.2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45 4.4.3节地与室外环境 46 4.4.4节能与能源利用 47 4.4.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 4.4.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9 4.4.7室内环境质量 50 4.4.8运营管理 51 4.4.9绿色建筑评估小结 52 4.5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52 4.5.1暖通空调、给排水专业 52 4.5.2电气专业 52 4.5.3运行管理 54 4.5.4施工 56 4.6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57 4.7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58 4.8本章评估小结 58 5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59 5.1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59 5.1.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59 5.1.2主要能源消耗数量 59 5.1.3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60 5.2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64 5.3本章评估小结 65 6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66 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66 6.2 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66 6.3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67 6.4 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67 6.5 本章评估小结 68 7结论 69 前 言 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湖北省##绿林镇襄城区尹集乡凤凰村,中华紫薇园以北,凤凰家园以南,扁山以西,白鹭湖森林公园以东,建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该项目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规定,属审批类的新建项目,初步测算项目的年消耗电力530万kWh,折标准煤651.37吨,耗天然气12.94万m3,折标煤157.13吨,耗水10.13万m3,折标准煤8.68吨;项目综合能耗817.18吨标准煤。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0年第6号)、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鄂发改资环〔2011〕298号)}的要求,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应委托有能力的咨询评估机构对项目申请报告的节能篇章进行评估,并出具《节能评估报告》。 受项目业主单位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单位对该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进行评估。我单位接受该项评估咨询服务的任务后,立即组织能源、经济、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对该“节能篇”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并按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鄂发改资环〔2011〕298号)}的规定出具《节能评估报告》。 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精神,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2007第77号)、《湖北省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技术管理目录》(第六批)(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10)、《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的有关规定,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规划、新、改、扩建)的节能评估工作,保障项目建成后在节能、节水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落实好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通知精神,从源头上把住能源、资源节约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评估过程 节能评估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选择评估方法、项目节能评估、形成评估结论并编制节能评估文件。具体评估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项目节能评估以标准对照法为主,结合类比工程分析法。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技术标准和规范,对该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类比分析法分析其能效水平,通过数学统计和分析,发现该项目的节能潜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与建筑设计单位沟通、协调 民用建筑项目自身资料收集 现状、规划资料和周边环境调查 (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整理、现场调查) 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情况 能源发展战略及能源管理策略 周边能源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建设所在地气候情况 周边已建成的类似建筑能源消耗情况 余热废热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其他根据项目特点收集和调查的资料 资料分析 能源结构及现状分析 现场条件分析 可再生能源利用分析 余热废热利用分析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情况分析 民用建筑能耗情况分析 能源耗量预测 节能评估 建筑能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建筑风环境设计方案评估 余热废热利用方案评估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方案评估 建筑用能设备系统设计方案评估 合理利用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评估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评估 是否需要改善 改进措施和建议 是 否 改进措施是否有效 否 是 主要结论 图1 评估流程图 1 评估依据 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根据####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际设计和具体使用情况,对该项目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车行道路及人行游步道、主题文化特色温泉、国际中医药养生中心、“千古绿林情”剧场、生态特色酒店及公共配套建成时的年能耗量进行评价。该项目评估内容与范围包括以下几点: 1)能源供应情况评估 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主要供、用能系统情况;能源流向;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2)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包括建筑方案节能效果评估;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评估;电气、暖通空调、给排水系统节能评估以及道路照明节能效果评估和道路浇洒节能评估。 3)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4)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评估 包括围护结构节能效果评估;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节能效果评估等。 5)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评估结论。 对以上几方面进行全面计算评估,通过对标法检验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找出项目在用能节能方面的不足,最后给出相关的建议。 1.2评估依据 1.2.1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2007第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1995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1997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11届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2008第4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公共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国家节能中心2014年本) 《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 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2013年修正)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发[2005]65 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 号)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93号)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建科[2008]11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一批)》(国家发改委2004年第7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二批)》(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6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三批)》(国家发改委2008年第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四批)》(国家发改委2008年第6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五批)》(国家发改委2009年第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六批)》(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七批)》(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八批)》(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九批)》(国家发改委2012年第1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十批)》(国家发改委2012年第39号) 1.2.2地方有关规定 《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2号) 《湖北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08年) 《湖北省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应用管理》的通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2.3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11)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2009)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1.2.4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13)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201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2013)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2013)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 《带辅助能源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GB/T25967-2010)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 《零过渡过程低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T25839-2010) 1.2.5工程项目有关文件 《湖北省####绿林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3编制原则 (1)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湖北省有关规定; (2)项目应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3)项目应与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相适应,其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应合理; (4)项目的设计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其设备、工艺和材料的限定值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5)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家明令推广或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 (6)项目应遵守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9 2 项目概况介绍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名称: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3)行业类别:房地产、市政道路 该项目法人为广信科教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广信科教集团是涵盖生物制药、旅游开发、高等教育、金融投资、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2004年,公司取得了绿林山景区五十年的经营权,并注巨资成立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力开发绿林山景区,秉承回报家乡,造福社会的愿望,先后投入数亿元,将绿林山景区从局部景点打造成了华中地区旅游目的地和国家4A景区,带动全镇50%的人口从事旅游业,使绿林镇的人均收入提高了近2000元,年社会效益达6亿元左右。为旅游扶贫和精准扶贫做出了贡献。 2.2项目基本情况 2.2.1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修建绿林山休闲度假旅游接待中心:建设旅游中心用房,旅游咨询,展示宣传,医疗救援,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共10000平方米;建设生态停车场150000平方米; 2.修建道路连接线:新建美人谷出口经接待中心至天合山庄处连接坪客线1600米景区内道路(含100米跨河桥梁一座);改造绿林寨汉阙至寨门道路5千米、天河度假村至绿林山度假村道路连接线1万米; 3.森林旅游设施建设:绿林寨森林游步道建设5000米;改扩建绿林寨小型森林停车场5个,每个小型停车场占地面积800㎡; 4.主题文化特色温泉建设:含接待用房、特色温泉池等,占地100亩,温泉池占地35000㎡,配套接待用房建筑面积为5000㎡; 5.六房村、双桥村国际中医药养生中心:含理疗中心、保健中心、森林氧吧等,项目占地500亩,其中,理疗中心和保健中心建筑面积各10000㎡; 6.“千古绿林情”大型主题演艺项目:包括剧场建设、演职人员等,占地100亩,剧场建筑面积为20000㎡; 7.绿林镇厂河村修建游客生态特色酒店:汇集帐篷酒店、森林酒店、情景酒店等各类特色修建,总建筑面积为17000㎡。 2.2.2项目施工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31个月,具体时间安排计划如下: 1、2016年6月—2017年1月。完成征地、可行性报告、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完成休闲度假接待中心建设及相关道路连接上建设所有的场地平整工作。 2、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完成所有道路连接线公路建设,完成森林旅游所有项目建设。 3、2018年1月—2017年12月。完成中医药养生中心、特色温泉、果酒厂、演艺项目、特色酒店等项目建设。 2.3项目用能情况 2.3.1能源来源 该项目最主要的耗能形式为电能,电力由##绿林镇供电局提供,地块用电由临近的变电所引来电源,以电缆埋地方式接入,供给各地块开闭所,然后放射式敷设至各栋建筑物的低压配电柜。 天然气由京山华润燃气有限公司铺设专管提供,项目就近接入,配置中压配气次干管、支干管,管材为燃气用聚乙烯(PE)管,直埋敷设,居民供气方式为中压进调压站、调压计量后低压进户使用。 该项目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管网供水压力为0.20Mpa。根据用水量估算从项目附近市政管网各接入DN300的给水管道分别进入项目内部,供生活用水、室外消防用水以及室内消防、生活水池补水等。 2.3.2能源消耗项目统计 项目能源消耗主要包括建筑给排水、空调能耗(包括夏季制冷和冬季供热)、照明、设备、天然气、消防和喷淋能耗以及道路路灯用电能耗和清洗用水水耗。由于消防和喷淋能耗属于事故能耗,不计入常年能耗计算。 2.3.3能源流向 该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主要为电力、天然气和耗能工质自来水。项目所用能源均外购。项目能源流向图见附录。 2.4项目所在地用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4.1项目所在地概况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绿林镇绿林山景区,##绿林镇地处湖北省##北部,是湖北省贫困镇,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的腹地。全镇1.3万人全部散居在大山深处,镇辖13个村,其中六房、东山、梅河、五台、铁炉冲、高枧、中台、全力8个村为省级贫困村。全镇耕地1148亩,人均不到0.1亩,主要以林果种植业和旅游业为主,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3300多元。绿林山景区接待中心位于绿林镇厂河村,鸳鸯溪漂流位于厂河村,美人谷位于天门关村,绿林寨位于东山村,绿林山度假村位于双桥村,绿林山休闲养生基地选址在六房村。绿林镇村庄均在以上景点10公里范围内。绿林镇2014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近6亿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近2000人,间接从业人员占全镇居民的50%。旅游业是绿林镇的第一大产业,是全镇居民脱贫致富的唯一希望。 绿林山景区位于##绿林镇,地处京山、钟祥、随州三县市交界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起义的策源地,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大洪山景区总面积的32.5%,其中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7处,三级景点5处。绿林山景区因西汉末年在此爆发了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绿林起义”而得名,家喻户晓的“绿林好汉”一词源自于此,比梁山水泊的历史故事要早一千年,因此绿林山被世人誉为“好汉故乡”;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正是借此地发迹,由此开创了二百多年的东汉王朝,因而绿林山又被誉为“龙兴宝地,神山福地”。绿林山景区现有绿林寨、鸳鸯溪漂流、美人谷等多个精品景点,拥有旅游宾馆(单体)8个,日接待能力为1806人;农家旅馆102家,日接待能力2320人。拥有室内餐厅、室外餐厅、水上餐厅12个,餐接待能力在8100人左右;农家乐餐厅285家,餐接待能力14250人左右;拥有大小会议室7个,其中最大的会议室可容纳200人同时开会。景区拥有游客换乘车辆12台,日转运游客10000人次;拥有漂流船只3000艘,日最大接待量10000人次。景区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和CS真人野战基地。2015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9800万元,社会效益达5.88亿元,带动全镇50%的人口从事旅游业。景区先后被评定为“湖北省级地质公园”、“湖北省级森林公园”、 “湖北省自然保护小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反腐教育基地”等。 项目根据国家和##绿林镇的相关节能与环保政策,本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定位和外线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能源形式。 (1)酒店、旅游接待中心、温泉配套接待中心、养生中心及公共配套的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的能源原则上采用电力; (2)其它动力设备均采用电力作为能源供应; (3)照明采用市政供电; (4)天然气供居民炊事、热水; (5)生活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管网供水。 2.4.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电力方面。2015年##全社会耗电322.61亿kWh,增长3.1%,其中生产经营用电260.79亿kWh,增长3.3%,居民生活用电61.82亿kWh,增长10.4%。 天然气方面。通过“川气东输”工程,每年可向荆门输送5亿立方米天然气,足以保证##的天然气消耗量,并已形成一定的储气能力。2015年##全年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0万Nm³。 自来水方面。2015年##全年自来水供水量69952.2万m³,平均每天实际供水量280.42万m³,比上年增长6.4%,中心城区和远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2.3%。 2.4.3该项目能源及资源供应条件 (1)电力:该项目用电由##绿林镇供电局提供。各项目拟从附近主干道引入两回路10kV环网电源供电,两回路电源一路工作,一路备用,四回路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承担对该项目的供电。 (2)天然气:该项目天然气管拟由京山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沿市政道路铺入。并配置中压配气次干管、支干管,管材为燃气用聚乙烯(PE)管,直埋敷设,末端供气方式为中压进调压站、调压计量后低压进入使用。 (3)供水:该项目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根据各项目用水量估算从附近市政管网各接入DN300的给水管道分别进入各地块,供生活用水、室外消防用水以及室内消防、生活水池补水等。 (4)排水: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收集后排到室外污水管网,并与城区相应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项目建设中的排水沟管可方便与之连接,排水能力可以满足项目排水需要。 (5)通讯:项目区域内电信服务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其通讯网覆盖面广,宽带信息网络完善,实现了网络数字化、传输光纤化、业务信息化,该项目建设可方便接入,通讯条件极为便利。 项目各个地块所在位置能源供应充足,能够满足项目建成后的能源需求量。 16 3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项目选址节能评估 该项目位于##绿林镇。项目建设用地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电力、给水、排水等市政设施较为齐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经调查,建设区范围内无重点风景名胜、自然景观等环境敏感点。项目选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项目位置如图3-1所示。 区域气候条件 选址区域属北亚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10.6℃—15℃,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全年无霜期为210天—240天。年降雨量1065毫米—1100毫米,年降雨天数 96—98 天,暴雨以6—8月为多,梅雨期约40天左右。春季(3—5月)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28­32%;夏季(6—8月)占全年的41-45%;秋季(9—11月)占全年的18-20%;冬季(12—2月)最少,仅占全年的 7-8%。年平均相对湿度 75%。全年日照数为 2012.8—2031.1小时。夏季盛行东南风、偏北风,冬季盛行北风,年风速为 1.5—1.8米/秒。 3.2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方案评估 3.2.1评估依据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1990) 公共建筑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进行评估。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系统依据《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规定,拟采用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采用有机保温板。 3.2.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部分围护结构的设计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等节能标准与行业规范进行评估。 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遮蔽系数限值见表3-1。 表3-1 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W/(m2 K) 屋面 ≤0.70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1.0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1.0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遮阳系数SC W/( m2·K) (东、南、西/北向) 单一朝向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面积比≤0.2 ≤4.7 — 0.2<窗墙面积比≤0.3 ≤3.5 ≤0.50/— 0.3<窗墙面积比≤0.4 ≤3.0 ≤0.5/0.6 0.4<窗墙面积比≤0.5 ≤2.8 ≤0.45/0.55 0.5<窗墙面积比≤0.7 ≤2.5 ≤0.40/0.50 屋顶透明部分 ≤3.0 ≤0.40 地面 热阻R(mm2·K/W) ≥1.2 地下室外墙 ≥1.2 2.围护结构 (1)外墙 本项目所有公共建筑均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外墙具体做法为:自内至外构造为:界面砂浆+18mm厚1:2石膏砂浆+2mm厚石膏浆+B05级250mm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灰水泥砂浆(5mm)+聚苯板(40mm)+抹面胶浆复合玻纤网格布+4mm厚双面铝箔铝塑复合板,传热系数K=0.899 W/(m2·K),满足K≤1.00 W/(m2·K)的要求; (2)屋面:屋面自上而下采用铺块材,缝宽3mm,细砂填缝扫净+25mm厚粗砂垫层,下部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60mm厚泡沫玻璃板+卷材、涂膜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起始处1m内0~20mm厚1:6水泥砂浆找坡,1m以外最薄处20mm轻混凝土找坡+钢筋混凝土屋面,传热系数K=0.58W/(m2.K),满足K≤0.7的要求; (3)地面:采用水泥砂浆(20mm)+碎石,卵石混凝土(100mm)+高炉炉渣(230mm)+夯实粘土(300mm),地面热阻R=1.23(m2·K/W);满足R≥1.2(m2·K/W); (4)热桥处理方法:在产生热桥的部位加设导热系数小的墙体外作聚苯板,窗框采用尼龙断热件,外窗玻璃采用中空或贴膜的形式。 3.外窗 (1)该项目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及对应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要求,窗墙比南、北向控制在0.4~0.5之间,东、西向控制在0.3~0.4之间。 (2)门窗:采用铝塑复合框平开窗(6+12A+6),传热系数K=3.0W/m2·K。 (3)公共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4级。 经以上评估,采用标准对照法,公共建筑部分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的相关节能设计要求。选用的保温材料合理可行,建议在后期细化设计时,采用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对建筑详细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3机电系统技术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项目目前还处于前期阶段,设备系统还没有最终确定,拟采用的设备系统主要包括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 3.3.1暖通方案与设备节能评估 评估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2013)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 《民用建筑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