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01∕T 51-2022 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郑州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138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1∕T 51-2022 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郑州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101∕T 51-2022 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郑州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101∕T 51-2022 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郑州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101∕T 51-2022 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郑州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101∕T 51-2022 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郑州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01CCS B 104101郑州市地方标准DB4101/T 512022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2022-12-30 发布2023-03-30 实施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01/T 51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材料准备.15 野外采集.26 室内整理.3附录A(资料性)剖面构型数据编码及描述.5DB4101/T 5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郑州市土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ZZTC0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德信益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道全、彭继伟、闫军营、樊会丽、黄达、张素芳、刘新、赵彦锋、杨玉庆、宋新莉、郭长江、王若斐、吴瑞敏、周红星、蔡根凤、宋敏、邢书青、张卉、赵向如、黄亚魁。DB4101/T 5120221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土壤剖面分段盒状标本采制材料准备、野外采集和室内制作的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土壤剖面盒状标本采集制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726土壤质量 野外土壤描述LY/T 1210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NY/T 1121.1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土壤盒状标本在自地表起100 cm(不含地表上的凋落物,土体厚度小于100 cm时至母岩)深度内,按照土壤发生学层次,采集各发生层次的典型样块、依上下层次顺序和上下方向放置于分格盒的分格内,并标注层次出现深度,可反映土壤发生层次特征。3.2土壤发生层依照土壤发生学,按照土壤剖面中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松紧

4、度、酸碱度和新生体等方面的差异划分的不同层次。3.3石质接触面土壤与其下垫的莫氏硬度3的坚硬岩石或石块之间的界面。4材料准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壤盒状标本盒(纸质、木质或有机玻璃制作,6 层)、土壤剖面挖掘工具、水、平头铲、铁锹、钢锯条、剖面刀、剪刀、手套、喷壶、帆布、剖面尺、野外记录簿、定位仪、数码相机;野外速测手持式土壤 pH 计、10%稀盐酸、酚酞指示剂、邻菲啰啉指示剂。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集所需材料和用品应按照 NY/T 1121.1 和 LY/T 1210 中规定执行。DB4101/T 51202225野外采集5.1剖面点确定剖面点位置在所处田块、样区、景观单元中具有最大代表性。按以下

5、情况分别确定:人为影响在该地区处于主导地位,选择位置应体现人为过程影响的强度;如果人为影响较少,选择位置应尽量避开居民点、道路、沟渠等易受人为干扰的地段。用于特殊目的剖面观测,应符合其目的需要而设置。进行教学实践的土壤剖面点位,宜选择自然土体断面。用于土壤类型判定的标本,依地形地貌、土壤等资料确定剖面点位置。5.2土壤剖面挖掘按以下要求挖掘剖面:剖面坑长2.0 m3.0 m,宽1.5 m2.0 m,深1.2 m;1.2 m内出现石质接触面的挖至石质接触面即可。观察面应保证观察采集时朝向阳光且修整为向下铅垂。与观察面相对的面宜修成阶梯状。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踩踏,保持原位植被和凋落物的原貌

6、。挖出的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其余两侧,且距剖面坑边缘20 cm外。待采集作业完成后按土层原次序回填。5.3采集面修整剖面挖掘完成后,在采集面方便观察的一边1/41/3宽度区域用剖面刀自左至右、自上而下挑落剖面表面土块,露出自然结构面,表面不能露出刀口,挂上剖面尺,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录;另一边保留区域为铲平的壁面,用于采集剖面标本。5.4剖面描述记录土壤发生层划分与剖面观察描述、记录按GB/T 32726要求进行。剖面构型数据编码见附录A。5.5剖面影像5.5.1景观照片剖面点位于照片左右中心、距底部1/41/3的位置,拍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景观照片,若有遮挡物用无人机拍摄。

7、景观照片应体现剖面点地形地貌、地表特征、植被、土地利用类型、农田设施等特征,要融合远景、近景。5.5.2剖面特征照片5.5.2.1剖面摄影时镜头尽可能与观察面垂直,保持镜头视角与剖面方向水平、居中。5.5.2.2剖面照片应清晰完整地呈现土壤形态学特征,描述记录与之相对应。5.5.2.3拍摄应包括全剖面照片和各个发生层照片,局部新生体特写照片、侵入体或土壤动物活动痕迹照片等。拍摄各发生层照片、局部新生体特定照片时,应在旁边放置小型标尺或参照物。5.6分段样块采制DB4101/T 51202235.6.1样块选择按发生层选择代表该层特征的部位。出现特殊情况时,按下面原则选择:若某层具有明显不均质的

8、形态特征时,应在该层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部位同时选择多个样块。若某发生层较厚时,可在该层垂直方向上按性状分异取至少2个部位的样块。较大的新生体,可专门采集,以研究其内部微形态特征。如出现石质接触面,应采集岩石样本放入标本盒最后一格。5.6.2样块制作发生层样块制作按下面步骤进行:在选定的部位上按标本盒格子大小划出轮廓,削去周围土壤,挖出样块。用小刀切去大于标本盒格子部分的土壤,剪除露出的根系,展示面应保留剖面结构特征,高度低于盒子厚度,然后观察面朝外放入盒格内。在标本盒每格旁注明采样深度,并标明方位,样块周围出现的空隙用同一土层的土壤填充;然后盖上盒盖。十分松散的样品宜放入标本盒中,表面用软纸、

9、棉花等填塞,以防运输过程中倾倒或震碎。标本盒内样块上下方向应与剖面保持一致,样块的展示面与剖面观察面一致。5.7分析样品采集森林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按照LY/T 1210要求进行,农用地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按照NY/T 1121.1要求进行,样品分析按照NY/T 2911要求进行。6室内整理6.1标本风干处理标本放置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打开盒盖,尽快风干。风干过程中,要及时剪除萌发的植物小苗。6.2标本观测与检测资料整理6.2.1观测资料整理根据野外观测记录表,按照展示或标签的格式,分层次进行整理。6.2.2景观与剖面照片整理按照展示的要求,整理景观与剖面照片,包括剖面特征照片。6.2.3检测资料整理根

10、据剖面发生学层次,分层次整理检测结果。6.2.4建立剖面档案按照展示或剖面保存的要求,建立展示档案或保存档案。6.2.5土壤盒状标本背面标签DB4101/T 5120224按照标本盒背部尺寸,制作背面标签,固定在标本盒背部。标签内容包括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分层次观测结果、检测结果、采制者。DB4101/T 5120225AA附录A(资料性)剖面构型数据编码及描述A.1基本发生层数据编码及描述表示各基本发生层数据编码及描述见表A.1。表 A.1 基本发生层数据编码及描述编码描述O有机层(包括枯枝落叶层、草根密集盘结层和泥炭层)A腐殖质表层或受耕作影响的表层E漂白层B物质淀积层或聚积层,或风化 B

11、 层C母质层R基岩K矿质土壤 A 层之上的矿质结壳层(如,盐结壳、铁结壳等)注:位于矿质土壤 A 层之上的 O 层,由 A 层向上记载其深度,并前置“+”,例如 Oi+40 cm;Oe+20 cm。A.2发生层特性编码及描述表示各发生层特性编码及描述见表A.2。表 A.2 发生层特性编码及描述符号描述a高分解有机物质b埋藏层,置于属何种性质的符号后面。例如 Btb 埋藏淀积层,Apb 埋藏熟化层c结皮。例如 Ac 结皮层e半分解有机物质g潜育特征h腐殖质聚积i低分解和未分解有机物质。例如 Oi 枯枝落叶层k碳酸盐聚积m强胶结。置于属何种性质的符号后面。例如 Btm 黏磐,Bkm 钙磐,Bym

12、石膏磐n钠聚积DB4101/T 5120226表A.2发生层特性描述(续)符号描述o根系盘结p耕作影响。例如 Ap 表示耕作层,水田和旱地均可用 Ap1 和 Ap2 表示,Ap1 表示耕作层,Ap2 分别表示水田的犁底层和旱地的受耕作影响层次。Ap1 耕作影响表层,Apb 埋藏熟化层。又可细分为 Ap1 耕作层、Ap11上耕层、Ap12 下耕层和 Ap2 犁底层r氧化还原。例如水稻土、潮土中的斑纹层 Brs铁锰聚积。自型土中的铁锰淀积和风化残积t黏粒聚积。只用 t 时,一般专指黏粒淀积。由此生长形成黏粒就地聚积者以 Btx 表示,黏磐以 Btm 表示u人为堆积、灌淤等影响w就地风化形成的显色、有结构层。例如 Bw 风化 B 层x固态坚硬的胶结,未形成磐。例如 Bx 紧实层,Btx 次生黏化层。与 m 不同处在于后者因强胶结,结构体本身不易用手掰开,而 x 则为弱胶结,结构体本身易掰开z可溶盐聚积注:在需要用多个小写字母作后缀时,t、u 要在其他小写字母之前,如灌淤耕作层为 Aup、灌淤耕作淀积层 Bup、灌淤斑纹层 Bur。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