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0935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二十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二十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新人教版年级:姓名:- 7 -练案二十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中形象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都市里的野菊花罗捷媚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每次经过门口,只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苑赏睡莲。走进去,里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淡紫、深紫、全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

2、丽。“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很纯正。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阳光透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走近细看,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黄得耀眼的野菊花,它们黄得纯粹,黄得灿烂。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

3、,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下来晒干能换钱。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每年中秋以后,大人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深秋的清晨,野菊花的花瓣上都染了一层淡淡的霜,太阳出来后,霜渐渐变成露珠挂在金黄的花瓣上,像晶莹的钻石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滴到手上冰凉冰凉的。山上的野菊花长得很密,每次弯腰采摘,都要跟花朵进行一次亲密接触。采着采着,衣袖和头发也就粘上许多花瓣,看着同伴的头发和衣服满是缤纷的“落英”,有的连睫毛上都有,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山野间充满了我们

4、欢快的笑声。笑归笑,手脚却都不停下来,手脚麻利的一天能采到十来斤。尽管晒干的野菊花只卖五分钱一斤,可是一个秋天下来,也能为家里挣到几块钱。几块钱拿到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离开家乡快四十年了,我一直没再见过野菊花,眼前的野菊花,和儿时家乡的野菊花一模一样,花朵虽小,却清香四溢,“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诗句突然涌上心头。寒露成霜,无损其清香,它甘于寂寞,乐观生存,给这个寒秋平添了几多的温暖和妩媚。长期以来我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惑着。小时候,我们虽饱受贫困和饥饿的困扰,却能乐观向上,快乐地生活,如野菊一样独立寒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委屈,相反却为给家里

5、挣回几块钱而感到无比自豪。如今,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挣几块钱而辛苦劳作了,可我们却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这究竟是怎么了?如今,在这都市的一角,在这喧闹城市的夹缝中,多年不见的野菊花竟顽强地生长了起来。它虽远不如紫荷那般耀眼繁盛,却像一位老朋友,在时隔四十年之后与我重逢,让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那些郁结在心中的困惑不觉间消逝了。野菊花绽放出的暖意和清香,悄悄地融入了我的心里,相信也会融入更多人的心里。(有删改)1.(概况形象特点、分析写法)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都写野菊花,请分析作者在写作角度上有哪些不同,并写出这样写的好处。2.(分析形象、主旨)文中的野菊花有怎样的精神品

6、格?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地表现它?二、仿真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人生树下王开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材,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

7、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这样的树,犹若亲属。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

8、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我

9、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

10、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树下”既点明了文章所写的内容树与人生,又提示了全文所用的表现手法象征。B.“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一句中的引号起强调的作用,以此突出家园与树密不可分。C.“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不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而是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期盼。D.为了表达对树的敬畏、感恩,作者行文时运用了丰富

11、的修辞手法,咏物抒怀便是其中之一。4.(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联系文章,简要概述哪些内容能体现“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的内涵。5.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请试着结合文章探究。答案:一、对点练1.参考答案不同:第四段写眼前的一丛野菊花,从色、形、香等方面采用工笔方式描绘其外在美;第六段写回忆中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粗笔勾勒,重点突出其不择地势、随处可生的特点。好处:第四段刻画细致,以凸显作者几十年后重见野菊花的惊喜;第六段写家乡的野菊花不择地势地生长,为后文歌颂野菊花质朴乐观的品质做铺垫。前后两处描写一外一内,互相补充,由浅而深,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

12、野菊花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和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写作的角度通过分析两段描写的内容可知,注意抓关键句。第四段,“只见一丛野菊花”,表明写的是一丛野菊花,再从后面的描写看,作者是工笔细描一丛野菊花的美,写了野菊花的颜色、形状、香气等,突出了野菊花的外在美。第六段,从“漫山遍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等语句看出,这一段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写的,突出了野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写的是野菊花的精神品质,是其内在美。这样写的好处,从内容上看,是互补,一外一内,全面写出了野菊花的美。从结构分析,第四段,是作者几十年后,与野菊花的重逢,细致描绘,表现喜悦之情;第六段,是回忆儿

13、时见到的家乡的野菊花,为后文写往昔乐观向上的生活做铺垫。2.参考答案(1)不畏艰难、乐观向上。(2)野菊花这种精神品格曾在四十年前鼓舞作者,使其少年时光充实而快乐。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作者认为他们需要这种精神品格的滋养。作者在都市看到野菊花后,受到震撼,希望这种精神品格能在生活中回归。解析野菊花的精神品格,根据文章对野菊花的描写总结,注意抓关键词,如“顽强”“乐观生存”等。作者突出表现它的原因,可从最后三段总结提炼。倒数第四段,说野菊花使“我”少年时代过得充实而快乐;倒数第二段,“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挣几块钱而辛苦劳作了,可我们却找不到生活的快

14、乐和生存的意义了”,说明现代人需要野菊花精神的滋养;文章最后一段,“野菊花绽放出的暖意和清香,悄悄地融入了我的心里,相信也会融入更多人的心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野菊花的精神品格能在生活中回归。二、仿真练3.B解析A项,“又提示了全文所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分析错误。“人生树下”不能提示出象征的手法。C项,“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正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D项,“为了表达对树的敬畏”理解错误。整篇文章,作者一直在表达对树的感恩,没有敬畏之意。4.参考答案故乡的枣树见证家族的繁衍生息。树是饥荒年代人们果腹的食材。树是人们离家或返乡时的精神寄托。香樟树是江南女儿的终身陪伴。解析“这样的树,

15、犹若亲属”体现的是树和人的亲密关系。第段,写祖宅院子里粗壮的枣树,犹如亲人一般见证了一辈辈人的成长。第段,写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帮助人们度过灾年。第段写人在离家和返乡时对树的依赖。第段,写江南人家种植香樟树,使之成为女儿的终身陪伴。这些内容都是对人和树关系的例证。5.参考答案生活中没有了树,犹如失去亲属,令人伤痛;生活中没有了树,家与故乡越来越疏远,令人无奈;生活中没有了树,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令人忧伤;生活中没有了树,传统文化逐渐衰落,令人忧思。解析通过阅读文段,可以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很复杂,但主要的还是为生活中没有了树而感到的忧伤。作者认为树“犹若亲属”,树代表了祖宅,代表了故乡,代表了土地,代表了自然,甚至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人们远离了树,就远离了这一切,这是让人痛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