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DOC

上传人:ai****e 文档编号:2203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一国内钢材生产消费现状 1.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 我国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2005年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50%以上的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低于50%的是东北西北地区 (2)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本地销售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最大的是东北地区,由2004年35.3%提高到2005年45.2l%,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领下,东北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大其次是华北地区,由49.9%提高到54.44%,提高了4.5个百分点 (3)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9.46%,其次是华北中南地区,约占35.44%

2、,以上三个区域钢材消费约占全国的74.9% 2.长条材 在2000一2005年之间,我国长条材产量比由54.1%降到50.2%,消费比由49.9%降到48.1%,产量略大在消费增长率方面,由23.5%降到18.1%;产量增长率由23.1%降到18.9%:产销增长相当,生产消费矛盾不大 在进出口方面,进口增长了110.5%,出口增长了314.8%净出口量增长了554.4%结果是长条材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矛盾,而且在其它钢材价格变动时一度出现了坚挺的局面因此,长条材适应市场能力强产量调整快 3.扁平材 在20002005年间,扁平材产量比由38.8%提高到42.8%;消费比由43.7%降到

3、45.6%;消费增长率由66.2%降到18.6%;产量增长率由31.2%降到26.4% 20002003年间扁平材消费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2004年产量高于消费增长率19个百分点,2005年又高了7.8个百分点说明生产消费不平衡 在进出口方面,扁平材进口量增长58.6%,出口量增长了172.5%,净进口量增长了19.1%2000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88倍,2005年还有2.66倍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仍在增长,表现出扁平材生产大于消费,矛盾突出 4.钢管 在2000-2005年间,钢管产量比由7.1%增到7.3%;消费比由6.5%降到6.3%消费增长率由11.4%降到11.3%,产量增长率由

4、10.4%提高到18.5%,结果是生产大于消费 在进出口方面,钢管进口增长64.7%,出口增长321.4%,净出口量增长了1310.7%2000年出口是进口量的1.26倍,2005年增长为3.22倍,缓解了国内钢管供求矛盾 5.进出口影响度 出口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扁平材出口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27.3%,长条材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22.2%,钢管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74.7% 6.消费增长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 扁平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82.8%,长条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92.2%,钢管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60.8

5、% 由此看出,出口能平衡国内资源增量如果没有出口,国内钢材总体是过剩的 二建设用钢材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中厚板生产消费我国中厚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40%左右,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各约占17%一18%,其它各区域消费比重都在10%以下,最低是西北地区 2.型材生产消费大型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而且增长最快华北中南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中小型钢材和棒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5%左右东北地区增长较快,到2005年占全国比重增长到20%左右 3.螺纹钢筋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6%左右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占全国的20%18%左右

6、 4.线材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8%左右华北中南地区各占17%一18%左右 5.镀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中南占23%,其它各区域低于10% 6.彩色涂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67%一71%左右华北占12%中南占8%左右西南占7%东北占3.8%西北占不足1% 以上钢材品种消费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钢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各种钢材品种消费比重都在35%以上,其次是中南华北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区域也是华东地区,“十五”期间平均约占全国比重37%左右,其次是中南地区约占22%左右,华北占14%左右,西南10%左右,西

7、北6%左右 华东地区消费了大量建设用钢材,原因是到2004年,华东地区建筑房屋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9%,而其次的中南地区仅约20%左右,华北和西南各约ll%左右,东北约5%,西北约4%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平均约占17.7%,2005年约17.8%,最高的2004年占18.8% 房地产开发用钢占全国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20002004年平均约占18.25% 而且房地产开发用钢影响越来越大1999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业施工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其中商品住宅的施工面积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9年时住宅

8、施工面积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68.8%,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为23.5%,到2004年,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下降为57.8%,而其中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上升为49.7% 房地产开发用钢自东部向西部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影响大,西部地区影响小原因是东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53%一56%,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54.2%一58.2% 西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60.6%一67.2%,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37.9%44.4% 广东海南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分别是50.1%60.9%,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62.3

9、%57.1% 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约64.1%一75%,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21%一45% 我国各区域建设用钢不同特点是:重工业区域用钢多,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单位建筑施工面积用钢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扁平材钢管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扁平材生产消费 扁平材(中厚板薄板镀涂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及带钢)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五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42%左右其次是中南和华北地区,各占约18%一19%左右 热轧宽薄板卷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21.6%,华北占15.6%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中南约占20

10、.4%,华北约占15.6% 冷轧宽薄板卷(含镀涂层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50.7%左右其次是中南19.1%,华北东北各占8%一9%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51.3%,中南约占17.8%,华北约占9.1%,东北约占8.1% 扁平材尤其是薄板材品种消费的主要流向与区域工业发展进程有关2000年以来,华东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2.9%,中南约占24.3%,华北占13.1%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9%,中南约占23.9%,华北占14.4%左右 扁平材品种消费与区域工业结构有关到2005年,全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关系为31:69,其中华东35:65,中南

11、西南地区分别为37:63,华北为20:80,东北为16:84,西北为13:87,各区域轻重工业结构明显不同 薄板材特别是冷轧镀层等板材产品消费大的地区是轻工业发达地区其中,华东地区轻工业占全国比重为51.2%,中南占29.0%,华北占9.3%,西南占7.8%,东北占5.0%,西北占2.0% 出口贸易多少也决定了区域消费的大小,出口结构的不同也显示了消费结构的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区,2000年以来,平均分别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5.4%35.3%华东地区是增长趋势,中南地区是下降趋势其它区域比重基本没变,都在10%以内出口经济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带来对钢铁材料消费增加 出口结构的不同

12、带来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从区域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看,最大的是华东约占全国50%,其次是中南约占39.4%从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El占全国比重看,华东地区占49.2%,中南地区占39.1%同时,由于出口结构的不同带来的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因而各地区出口额也有较大不同出口额较大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都超过50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46%-69%其次是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出口额都超过2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9%-35%,其中天津占67.5% 带钢也是扁平材消费中的主要品种带钢消费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地区,近四年平均各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13.4%

13、左右到2005年,华北约占39.4%,华东约占33.8%,中南约占14.7% 焊接钢管是板带材特别是带钢的主要消费者2005年华北地区焊管产量达到了810.7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1%,是带钢在该区域消费的主要去向华东地区焊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20%,中南地区占10%,东北地区占8% 焊接钢管是板带材的下游产品,产量高消费也大焊管消费较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平均占22.7%,华东占20.7%中南占17.8% 2.钢管现有生产消费 到2005年,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680万吨,增长了180.0%,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了183.7%(按统计快报) 无缝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632万吨,

14、增长了152.4%;焊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048万吨,增长了202.0%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平均为6.97%,其中无缝钢管占2.62%,焊管占4.35%2000年,无缝钢管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为3.16%,焊管占3.95%,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8%,焊管占4.2%因此,焊管比无缝钢管产量增长快,焊管产量比重提高,无缝钢管比重减小 到2005年,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1479万吨,增长了157.5%,同期,钢材总消费量增长了167.8%(按统计快报)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201万吨,增长率高22.4个百分点 无缝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558万吨,

15、增长了133.4%;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75万吨,增长率高19.0个百分点焊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921万吨,增长了176.8%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127万吨,增长率高25.2个百分点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平均为6.51%,其中无缝钢管占2.76%,焊管占3.75%与产量相比,产量比高0.72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高0.27个百分点焊管0.45个百分点 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6%,焊管占3.70%,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0和0.26个百分点;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58%,焊管占3.82%,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3

16、和0.45个百分点 焊管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长快焊管消费比重提高,无缝钢管减小焊管供求矛盾扩大比无缝钢管大 钢管现有消费区域流向2005年与2000年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增加了179万吨79万吨56万吨,增长了128.8%68.1%115.5%.其它区年消费量增加约20多万吨 钢管现有消费产业影响20002005年钢管消费增长率平均约31.5%,万元GDP钢管消费强度为12kg/万元,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为30.8kg/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7.4kg/万元,万元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07.8kg/万元 从钢管消费增长率与万元GDP投资工业

17、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钢管消费增长率与建筑业钢管消费强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工业仍然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但对钢管数量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减少的趋势也不明显(2005年比2004年有所减低),反映出工业发展对钢管消费需求是平稳的投资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钢管消费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长,近年来,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也没有改变 钢管这种消费变化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将会延续,特别是影响钢管消费需求较大的建筑业仍将是推动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工业产业的发展将使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3.固定资产投资 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钢

18、材消费关联度最大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中比重的变化日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超过30%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导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调整过剩能力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日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在1973年达到最高36.4%,2003年降低到24.1% 到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了51.5%,比2003年的42.84%又提高了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吗?国内消费的增减要特别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如果按前面所提到的每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钢消费强度测算,按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604亿元,投资增长超过11.29%,投

19、资额增加10000亿元,相应钢消费量应增加3940万吨,其中长条材消费量将增加2050万吨,实际会不会是这样呢?因此,除了看投资额和增长率的大小外,更要研究投资结构和方向 从国家发改委冶金处在编制规划时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测中所测算的近年来因使用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钢消费增长快速与使用国债有密切关系,如果扣除这一促进因素,钢消费达到已有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1998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2003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

20、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人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2001年,国债共支持了47家钢铁企业,组织实施了82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50亿元 目前在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国债的拉动作用还会有前几年那么大吗?过去是因为有项目而没有投资,发国债买土地,而现在是有投资没有项目 即使国债的直接拉动没有以前大,但其投资方向对社会投资也具有引领作

21、用 2003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了14911亿元,其中7个主要行业投资增加了12987亿元,占全国新增投资额的87.1%,可见这些行业是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又是钢消费的主要用户,特别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输送管道水利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是钢消费的大户,如据测算,2004年建设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比重为64%问题是今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否还是如此呢?投资的目的不单是建铁路高速公路,其中工业建设过后必将带来工业生产的增长所以,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对钢消费的影响一是看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二是看投资方向和结构这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

22、能够看出 四区域市场的变化 区域市场层次性带来的钢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拉动作用不同从国内市场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六省一市是国内钢材消费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占全国总消费的比重均在10%以下 从供求上看,钢材的加工能力大于本区域市场消费的区域是华北东北地区,而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均不能满足总量上地区间存在差距,有的多有的不能自给 扁平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44.9%中南地区占21.7%长条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39.9%中南地区占17.5% 经济发展带动钢材品种消费区域的移动,目前消费较大的区域今后消费增长将减缓,

23、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适当加快 梯型市场导致钢铁企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同区域企业和不同结构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差异,面对的市场是不同的 消费市场的层次性影响着区域市场品种消费结构 一是区域制造业的集中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汇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 除了占有比重的变化外,还有产业结

24、构的变化对区域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如:电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1999年时为28.1%,到2004年为28.4%;彩色电视机1999年时为46.9%,2004年为49.5%;汽车由0.9%提高到5.5%,而像家用洗衣机由19.7下降到7.8%,产量也由原来的264.94万台下降到2004年的184.03万台可以看出有的略有发展,有的逐惭缩小,而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提高 下游用户产品的这种产业变化和转移,将带来钢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等与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等都在全世界范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今后,这种优势还能

25、保持吗?优惠政策到期了,工人工资也涨了,其它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做不做这些东西?落后地区要发展也会有政策,为什么到广东江浙打工?因此,产业转移造成区域钢材品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二是下游企业规模的集中 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2004年中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达到507万和230多万辆而国内前五家汽车企业集团产销量均已超过50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60% 三是一些制造业发展将逐步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 如机械汽车造船等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着区域市场消费和结构变化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有

26、利的环境之中 经济发展是钢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5.1%我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9.9% 钢铁产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增长期与稳定增长期的转折点在哪里?“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将决定着钢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化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快速增长期有多长,稳定增长期什么时间开始?现在是什么时期?后发展区域是存在的,是不是也有先工业化城镇化率很高的区域?这些都能对钢需求及其结构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的演变是:计划经济下走苏联式的社

27、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封闭环境下自主开发然后是走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引进再其后,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创新在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的过程中,相对应的钢铁产品是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数量品种矛盾,品种质量矛盾,乃至升级换代绿色产品 200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钢消费强度对比,超过世界平均值,超过俄罗斯巴西,已经与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乌克兰等相近,但人均GDP不是一个数量级(2004年人均GDPl0923元/人,钢消费228.6kg/人) 今后,中国的需求趋势是什么? 五钢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2.中国钢铁

28、工业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立足点,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坚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到2005年落后和工序能力不配套的产能约7000多万吨 4.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钢铁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对钢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企业综合实力资源占有及规模都有所不同;不同企业条件要发展不同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分区域分企业分不同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发展是必要的 5.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水平主要是工艺装备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品种,提高质量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 7.实施全球性资源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建设海外供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8.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大型企业集团 9.全面推进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市场营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