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0005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1单选题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B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C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D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答案:D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A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随水从鳃盖后缘

2、的鳃孔排出体外,完成呼吸,A正确。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B正确。C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正确。D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由此可知,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只是辅助呼吸,D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

3、手癣、足癣D一些寄生性细菌用于治疗疾病答案:C分析: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用于食品制作,生产药物,污水处理等;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使生物患病。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B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B正确。C手癣、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链球菌(细菌)能引起丹毒、猩红热等疾病,C错误。D科学家们利用一些寄生性的细菌和病毒来治疗疾病或防治农林害虫,如苏云金杆菌可寄生在某些害虫体内,对害虫有较强的致病力,D正确。故选:C。小提示:掌握细菌、真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如表是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探

4、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获得的数据,下列关于该实验及该表数据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0秒1分20秒40秒A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B小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一定不会忘记C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D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答案:A分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

5、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A正确。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B错误。C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C错误。D由表中数据可知,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但不能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D错误。故选A。4、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它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设计。关于此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表被毛B胎生哺乳C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D牙齿有门齿、犬齿和白齿的分化答案:C分析: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哺乳类,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其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ABD熊猫等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体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胎生哺乳,以乳汁哺育后代,ABD正确。C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所以,熊猫属于恒温动物,C错误。故选C。5、1864年,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鹅颈瓶”实验,让人们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灭肉汤内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B“鹅颈瓶”实验的关键是弯曲的瓶颈,能阻止外界细菌进

7、入,是实验的变量C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说D巴斯德提出了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答案:B分析: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该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的原因是来自空气里的细菌。A高温可以杀死微生物,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灭肉

8、汤内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A正确。B鹅颈瓶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内。而对照组的直颈瓶微生物可以进入,所以实验的变量为(细菌)微生物的有无,B错误。C把鹅颈瓶中的肉汤煮沸,杀灭其中的细菌,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没有细菌繁殖。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混浊,细菌在肉汤中繁殖。该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C正确。D巴斯德: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

9、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正确。故选B。6、当我们拿杯子喝水,手臂弯曲时,下列骨骼肌的协作关系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答案:C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

10、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我们拿杯子喝水,手臂弯曲时,下列骨骼肌的协作关系正确的是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选C。7、“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A河蚌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阻力C蜥蜴体表覆盖有鳞片,利于贴地迅速爬行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利于空中飞行答案:C分析: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了解常见的生物身体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A河蚌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A不符合题意。B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阻力,B不符合

11、题意。C蜥蜴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能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与贴地迅速爬行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能持续迅速牵动翅膀扇动,利于空中飞行,D不符合题意。故选C。8、春秋时期我国已运用传统发酵技术酿酒。酿酒时产生酒精的微生物是()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大肠杆菌答案:B分析: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人们利用酵母菌来酿酒。A醋酸菌能产生醋酸,常用于制醋,A不符合题意。B酿酒要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

12、酒精和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C不符合题意。D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一般不用于食品发酵中,D不符合题意。故选B。9、我们每天多次做屈肘和伸肘动作。图是屈肘、伸肘时相关肌群状态示意图。关于图中肌群收缩或舒张的说法,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肌群和肱三头肌肌群都收缩B肱二头肌肌群和肱三头肌肌群都舒张C肱二头肌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肌群舒张D肱二头肌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肌群舒张答案:C分析:一般情况下,两块肌肉的配合过程中,一块收缩,一块舒张。例如:自然状态下,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

13、,肱三头肌收缩。A由分析可知,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B由分析可知,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错误。C由分析可知,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C正确。D由分析可知,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错误。故选C。10、昆虫的运动器官是A触角B气门C鳞片D翅和足答案:D分析: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为昆虫的运动器官,据此答题。A昆虫的触角是感觉器官,不是运动器官,A不符合题意。B昆虫的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用于呼吸,B不符合题意。C昆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

14、体内水分的散失,C不符合题意。D昆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大多数的昆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D符合题意。故选D。11、2022年4月19日,我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个体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C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D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答案:D分析: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病毒个体

15、微小,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正确。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正确。C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为了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正确。D病毒的结构简单,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错误。故选D。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A一群狒狒组成严格的“等级社会”B工蜂喂养蜂群中的蜂王C蚂蚁成群结队搬食物D母鸡带小鸡答案:D分析: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

16、领配偶。A一群狒狒具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B工蜂喂养蜂群中的蜂王体现了群体中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C蚂蚁成群结队搬食物体现了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D母鸡带小鸡,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符合题意。故选D。13、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线形动物D扁形动物答案:A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海生毛虫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犹足,用来游泳和爬

17、行,因此属于环节动物。故选A。14、蝗虫能够适应干燥生活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是()A具有两对翅膀B足和触角分节C有坚硬的外骨骼D身体分为头胸腹答案:C分析:蝗虫是节肢动物,本题考查节肢动物的特征。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起着保护并较少水分散失的作用,是适应干燥生活环境的结构。故选C。15、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B

18、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答案:C分析:1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A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蝗虫数量快速增加,更容易形成“蝗灾”,A正确。B东亚

19、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所以,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B正确。C蝗虫的成虫跳的远,飞行能力强,很难被消灭。而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跳蝻三龄以前),C错误。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C。多选题16、下列关于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没有肛门B扁形动物都是寄生生物C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而生殖器官发达D绦虫、钩虫、血吸虫、蛔虫、绕虫都属于线形动物答案:AC分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

20、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A通过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可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没有肛门,A正确。B有的扁形动物是寄生的,如猪肉绦虫;有的不是寄生,如涡虫,B错误。C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而生殖器官发达,适应寄生生活,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绦虫、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而钩虫、蛔虫、绕虫都属于线形动物,D错误。故选AC。17、“夏夜雨欲作,傍砌蚯蚓吟。念尔无筋骨,也应天地心”。诗歌对蚯蚓不

21、科学的评价是()A有环带的一端是身体后端B没有神经系统C蚯蚓靠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D蚯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答案:AB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A有环带的一端是身体前端,A符合题意。B蚯蚓具有典型的链状神经系统,B符合题意。C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C不符合题意。D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够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蚯蚓是生物,则能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AB。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蚯蚓的结构。18、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

22、的是A软体动物大多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B两栖动物的皮肤是裸露的,完全依靠皮肤进行呼吸C狼的牙齿出现分化,提高了摄食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答案:BD分析: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一般具有贝壳,大多生活在水中。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除极少数种类外,大多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胎生和哺乳使后代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且得到母体的保护。环节动物的主要

23、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蚂蝗、沙蚕等。A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正确。B由于两栖动物的肺构造简单,极不发达,气体的交换量也就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它本身对氧气的需要。但它们的皮肤可以分泌粘液,能保持皮肤湿润,顺利地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错误。C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正

24、确。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需要借助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而不是皮肤,错误。故选BD。19、下图所示一只母鸡给一窝小狗崽以无微不至的关爱,俨然一位称职的“狗妈妈”。关于这只母鸡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D繁殖行为答案:BD分析:(1)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母鸡育雏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属于繁殖行为,故BD正确。故选BD。20、生物名称真难认,

25、名称里面有“鱼”的不一定是鱼,名称里面没有“鱼”的倒有可能是鱼。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下列动物中哪两种是鱼?()A鱿鱼B泥鳅C鲍鱼D鲫鱼答案:BD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鱿鱼属软体动物类,是乌贼的一种,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鲍鱼属于单壳软体动物。泥鳅和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选BD。21、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污水的处理真

26、菌B沼气的产生醋酸菌C面包的制作酵母菌D酸奶的制作乳酸菌答案:CD分析:细菌与环境保护:1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的原因: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2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A污水处理厂常常用细菌来净化污水,因为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A错误。B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故沼气的产生和甲烷细菌有关,B错误。C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

27、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C正确。D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D正确。故选CD。22、下列动物都能生活在水中,其中属于鱼类的是()A娃娃鱼B鲟鱼C鲨鱼D甲鱼答案:BC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等。A.娃娃鱼,实际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A错误。BC.鲟鱼、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C正确。D.甲鱼有坚硬的外壳或鳞片,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

28、行动物,D错误。故选BC。小提示: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结合鱼类的特征不难选出正确的答案。23、下列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的是()A干燥的白纸B潮湿的粮食堆C煮沸的牛肉汁D冷冻的烧鸡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霉菌的生活条件。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A由于霉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干燥的白纸不易长霉,A不符合题意。B潮湿的粮食里面含有有机物和水,最容易生长霉菌,B符合题意。C煮沸的牛肉汁里面尽管有有机物,但在加热过程中把霉菌杀死了,但是若没有密封,外界的霉菌能进入,所以易长霉,C符合题意。D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繁殖,所以冷冻的烧鸡不易长霉,D不符合题

29、意。故选BC。小提示:关键知道霉菌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2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两栖动物肺发达D我国特有的扬子鳄是两栖动物答案:CD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A正确。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离不开水,B正确。C两栖动物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C错误。D我国特有的扬子鳄是爬行动物,D错误。故选CD。25、下图为鱼的外形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鱼在水里依靠鳃进行呼吸,依靠

30、眼睛看清水流方向B鱼在水里游泳依靠1、2、3、4、5等结构协调完成C鲶鱼类和鲸体型相似,所以两者都属于鱼类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体表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答案:AC分析: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体呈流线型;大多数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图中:1胸鳍、2腹鳍、3臀鳍、4尾鳍、5背鳍、6鳃。A鱼在水里依靠鳃进行呼吸,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错误。B鱼在水里游泳依靠1胸鳍、2腹鳍、3臀鳍、4尾鳍、5背鳍等结构协调完成的,正确。C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错误。D鱼的身体呈流

31、线型,且体表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正确。故选AC。小提示:记住鱼类的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填空题26、腔肠动物身体呈_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_对称;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大多有_。答案:辐射两侧#左右外套膜贝壳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牡蛎、鲍等。27、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有的病毒呈椭圆形,有的呈球形、杆开

32、、线形或者长方形,也有的外形很复杂。病毒只有在_下才能进行观察。答案:电子显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28、群体生活的动物之间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_和_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答案:声音#气味气味#声音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等叫做动物“语言”。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

33、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29、蛔虫和猪肉绦虫成虫都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身体表面有_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它们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_器官特别发达。答案:角质层生殖寄生生物如蛔虫和猪肉绦虫成虫都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能防止被寄主消化液消化,保护身体的作用,它们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发达,产下巨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30、关节很灵活,这是由于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_,此外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_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答案:关节软骨减少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关节腔内,减少与骨与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因此,关节很灵活,这是由于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此外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