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全部重要知识点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全部重要知识点 单选题 1、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则()A用力捏大瓶,小瓶能实现悬浮 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小 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答案:A 解析:A用力捏大瓶,水进入小瓶,使小瓶重力增大,逐渐下沉,所以小瓶能实现悬浮,故 A 符合题意;B用力捏大瓶,水进入小瓶,小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 B 不符合题意;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
2、,水不能进入小瓶,小瓶重力不变,不能下沉,故 C 不符合题意;D打开大瓶瓶盖,与外界大气压相通,捏大瓶时,水中压强不变,水不能进入小瓶,不能使小瓶下沉,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2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同一本物理书在如东和上海质量是一样的 C1kg 的棉花比 1kg 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答案:B 解析:AB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温度、状态、位置、形状等无关,故 AD 错误,B 正确;C棉花和铁同样是 1kg,表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即物体的质量相同,故 C 错误。故选 B。3、在设计“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
3、系”实验数据表格时,不需要的项目栏是()A物质种类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需要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且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改变物质的种类,多次测量,故可知物质种类、质量、体积均是实验要记录的数据,而物质的密度是根据测得的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相除计算得到的,并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故可知测量的实验数据没有密度,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4、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用镊子
4、在右盘3 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 答案:B 解析:测量小石块的质量的步骤: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故选 B。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 0.5g/cm3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2:1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C 解析:ABC由图可得 甲=甲甲=8g4cm3=2g/cm3 4 乙=乙乙=
5、8g8cm3=1g/cm3 可知,甲的密度较大,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2:1。故 AB 错误,C 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乙的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且比值不变,故乙的密度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C。计算题 6、量筒中装有 1000cm3,密度为 1.2103kg/m3的盐水,由于蒸发,过一段时间后,从刻度上发现量筒中还剩下500cm3的盐水,求:(1)剩下盐水的质量;(2)剩下盐水的密度。答案:(1)700g;(2)1.4g/cm3 解析:解:(1)由=可得,原来盐水的质量为 1=11=1.2g/cm3 1000cm3=1200g 蒸发掉水的质量为 水=水水=1g/cm3(1000cm3 500
6、cm3)=500g 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m2=m1-m水=1200g-500g=700g(2)剩余盐水的密度为 5 2=22=700g500cm3=1.4g/cm3 答:(1)剩下盐水的质量为 700g;(2)剩下盐水的密度 1.4g/cm3。7、建筑工地需要 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 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 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 20kg,水=1.0103kg/m3,g 取 10N/kg。求(1)桶的容积是多少?(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3)若用一辆载重 4000kg 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答案:(1)
7、0.02m3;(2)2.6103kg/m3;(3)260 车 解析:(1)因为桶装满水,所以桶的容积 =水=水水=20kg1.0 103kg/m3=0.02m3(2)沙石的密度 沙=沙=52kg0.02m3=2.6 103kg/m3(3)400 m3的沙石的质量 总=沙总=2.6 103kg/m3 400m3=1.04 106kg 若用一辆载重 4000kg 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1.04 106kg4000kg=260 答:(1)桶的容积是 0.02m3;6 (2)沙石的密度是 2.6103kg/m3;(3)若用一辆载重 4000kg 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 2
8、60 车。8、如图所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币的正面和背面。小林想测定它的密度,以鉴别纪念币的材料。做了如下实验:a.用电子天平测出一枚纪念币质量 m130g;b.用电子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m255g;c.将纪念币投入烧杯中,在液面处做上记号;d.取出纪念币,再往烧杯内加水至记号处,测出烧杯及水的质量为 m357.86g。根据小林的实验:请解答(已知:水1.0103kg/m3):(1)这枚纪念币的体积是多少?(2)通过计算和对比下面几种金属的密度表,判断这枚纪念币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保留一位小数)(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为小林提出一条建议。
9、物质 铝 铁 铜 银 铅 密度/(103kg/m3)2.7 7.9 8.9 10.5 11.3 答案:(1)2.86cm3;(2)银;(3)见解析 解析:解:(1)根据实验步骤 d 可知添加的水质量为 水=3-2=57.86g-55g=2.86g 则添加水的体积为 7 水=水水=2.86g1g/cm3=2.86cm3 可知这枚纪念币的体积与添加水的体积相同,即 =水=2.86cm3(2)这枚纪念币的密度为 =1=30g2.86cm3 10.5g/cm3=10.5 103kg/m3 查表可知,这枚纪念币可能是用银制作的。(3)采用累积测量法,即一次测量 10 枚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计算密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1)这枚纪念币的体积是 2.86cm3;(2)这枚纪念币可能是用银制作的;(3)采用累积测量法,即一次测量 10 枚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计算密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