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同步考试中图版必修.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9995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同步考试中图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同步考试中图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在宇宙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①在太空飞行期间的“神舟”七号飞船 ②河外星系 ③2009年2月15日,美俄卫星太空相撞产生的碎片 ④飞行在太空中的“神舟”七号飞船的伴飞小卫星 ⑤天空中飘动的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 ②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⑤天空中飘动的云属于地球大气层中的物质。 【答案】 C (2010年湖北联考)2008年8月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利用仪器设备经过加热火星土壤样本,首次获得水蒸汽。据此完成2~3题。 2.进入火星轨道的“凤凰号”属于 (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3.火星质量为地球的0.11倍,体积为地球的0.15倍,火星上大气十分稀薄,其北极发现水呈冰冻状态,原因最可能是 (  ) A.火星北极引力大 B.火星北极温度低 C.火星大气气压高 D.火星大气水汽含量大 【解析】 第2题,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进入火星轨道的“凤凰号”不会属于地月系和河外星系;第3题,水的状态主要与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温度时,通常呈现冰冻状态。 【答案】 2.D 3.B (2009年淄博模拟)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  ) A.恒星轨道 B.慧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解析】 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是围绕地球,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答案】 D 5.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  )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是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答案】 C 6.(2009年黄冈模拟)2008年12月1日,西方神话中主管爱情和美丽的“维纳斯女神”与“行星之王”如约相聚,在浩瀚的夜空与月亮构成了一张美丽的笑脸。“维纳斯女神”与 “行星之王”分别是指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木星 C.木星和天王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解析】 由材料中“行星之王”这个信息可知,该星为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木星,由此可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读下表,完成7~9题。 类地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 d 58.6 d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 d 243 d 地球 1 1 5.52 1 a 23 h 56 min 火星 0.11 0.150 3.96 1.9 a 24 h 37 min 7.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 8.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9.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 第7题,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第8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9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 7.D 8.B 9.B 10.下列物质运动过程,能量主要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为 (  )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地壳运动 【解析】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能。 【答案】 D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11~13题。 11.太阳活动 (  ) A.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2.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13.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 考查太阳活动及影响。太阳活动有规律可循,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带电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答案】 11.C 12.A 13.D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在轨运行期间,“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和两次月食考验。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共有______级天体系统 (  ) A.1 B.2 C.3 D.4 【解析】 图中太阳、地球、月球和“嫦娥一号”卫星四个天体涉及到太阳系、地月系以及以月球为中心天体的月球与“嫦娥一号”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答案】 C 15.“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处在地球的阴影中。“日凌”、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①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②日凌时,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③月食时,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④月食时,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⑤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解析】 由图可知,日凌时,月球及其卫星位于日地之间,卫星信号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强烈干扰,而太阳耀斑并不经常发生,故题中①正确,②错误;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处于地球阴影中,卫星外温度急剧下降,卫星中的许多仪器设备会因温度低而影响工作,而且卫星上的许多仪器工作时所需能源为太阳能;故③④正确;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升高,但无论是日凌时还是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基本不变,故⑤错误。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08年8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右图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2分)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______小、____小的特点。(4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说明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____,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解析】 由材料分析“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上,①为地球,②为火星,③为木星。第(1)题,图中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第(2)题,小行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的特征。第(3)题,偏心率0.19说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公转轨道的特征为地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第(4)题,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有液态水、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光照和温度。 【答案】 (1)2 太阳 (2)火星 木星 体积 质量 (3)标注略 同向 平面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4)存在生命 充足的水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17.(探究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全面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光热技术,为运动员洗浴提供热水。此外,奥运村内的路灯照明也将由太阳能供电。北京建设了奥运史上第一个全面采用太阳能技术的奥运村。 材料二 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图中的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北京奥运村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的优点及其局限性。(4分) (2)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图中H点(30°N附近)位于________(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若实现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4分) 【答案】 (1)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 (2)海岸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多晴朗天气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晴天多 (3)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4)太阳能电站建设和输电问题。 - 4 - /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