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9897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知识手册 单选题 1、有关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存储在 ATP 中 B物质 A 是丙酮酸,过程都会产生H C人剧烈运动产生 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D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量大于 O2的消耗量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过程表示产物是酒精的无氧呼吸,过程表示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表示有氧呼吸。A、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仍存储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中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

2、存储在 ATP 中,A 错误;B、物质 A 是丙酮酸,过程都会产生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而过程不会产生H,也不释放能量,2 B 错误;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所以剧烈运动产生的 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C 正确;D、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 CO2,因此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量等于 O2的消耗量,D 错误。故选 C。2、某研究人员为探究金属离子 Ca2+和 Mg2+对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CP 的最适 pH 为 4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应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实验的

3、自变量是金属离子的浓度 B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 pH 为 49 的缓冲液,以保证 pH 相同且 C由该实验结果不能确定 Ca2+和 Mg2+促进 ACP 活性提高的最适浓度 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相同离子浓度下,Ca2+对 ACP 活性的促进作 Ca2+用强于 Mg2+答案:A 解析: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3 A、本实验的空白对照是

4、金属离子的浓度为 0,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的自变量为金属离子的浓度和金属离子的种类,A 错误;B、pH 为无关变量,各反后应体系均加入等量 pH 为 4.9 的缓冲液,以保证 pH 相同 目适宜,B 正确;C、该实验无法得出促进 ACP 活性提高的最适 Ca2+和 Mg2+浓度,C 正确;D、由图可知,一定浓度范围内,相同离子浓度下,Ca2+对 ACP 活性的促进作用强于 Mg2+,D 正确。故选 A。3、牛胰核糖核酸酶最初在牛的胰脏中提取得到,后来发现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细菌等生物的细胞中。它是一条由 124 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其中包含 8 个含巯基(SH)的半胱氨酸,已知两个巯基

5、脱氢后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牛胰核糖核酸酶可降低 RNA 水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B该酶中二硫键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加工 C124 个氨基酸形成牛胰核糖核酸酶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小了 2222 D牛胰核糖核酸酶中二硫键断裂会导致其催化功能丧失 答案:B 解析:题图是牛胰核糖核酸酶结构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氨基酸,序号表示氨基酸的个数,分析题图可知该牛胰核糖核酸酶是由 124 个氨基酸形成的、含有一条肽链的蛋白质。A、牛胰核糖核酸酶就是 RNA 酶,可催化 RNA 水解,A 正确;4 B、细菌细胞中也存在该酶,而细菌细胞中不存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故该酶不需要内质网、

6、高尔基体的加工,B 错误;C、124 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去 123 个水分子,再脱去 8 个 H 原子故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12318+8=2222,C 正确;D、二硫键是维持其特定空间结构的化学键,若断裂会导致牛胰核糖核酸酶的催化功能丧失,D 正确。故选 B。4、已知消化酶 抗体 糖原 脂肪 核酸 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2)、

7、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 DNA。3)、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糖原属于糖类中的多糖,由许多分子的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脂肪属于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原属于糖类中的多糖,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 错误;B、抗体是由许多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糖原是由许多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但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B 错误;5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抗体的化学成分

8、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 正确;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 错误。故选 C。5、某实验小组用紫外线对野生型酵母菌进行诱变,获得线粒体中不能合成和吸收H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筛选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时可以用 TTC 显色剂,TTC 呈白色,能与 O2竞争性结合H从而形成红色物质 TP,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去向为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与普通酵母菌相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可提高酒精的产量 C

9、呼吸缺陷型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场所不只是细胞质基质 D在显微镜下,线粒体被染成红色的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答案:B 解析:1).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2).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

10、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6 A、图示过程为糖酵解过程,该过程中有少量的能量释放,同时,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 ATP,即该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去向为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但葡萄糖中的能量绝大部分储存在丙酮酸中,A 错误;B、与普通酵母菌相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线粒体中不能合成和吸收H,因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受阻,因而会有更多的丙酮酸可用于酒精的产生,据此可推测,用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可使酒精的产量提高,B 正确;C、题中显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线粒体中不能合成和吸收H,说明该突变型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

11、段均无法正常进行,因而其能量供应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即呼吸缺陷型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场所只是细胞质基质,C 错误;D、根据“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线粒体中不能合成H,TTC 呈白色,而 TTC 与H反应后呈红色”可知,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被染成红色的为普通酵母菌,线粒体呈白色的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可通过观察颜色筛选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6、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而增大 B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 C含有 4 种色素,其中叶绿素 b 的含量最多 DATP

12、 的合成场所是,分解场所是 答案:B 7 解析:A、叶绿体通过形成大量的片层结构类囊体增大膜面积,A 错误;B、甲图是类囊体薄膜,乙图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所以乙图也是类囊体薄膜,B正确;C、中的色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与光合作用有关,其中叶绿素 a 的含量最多,C 错误;D、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产物是 ATP 和H,产生的 ATP 用于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 错误 故选 B 小提示:7、下列物质中,能直接为萤火虫发光提供能量的是()AATPB葡萄糖 C脂肪 D蛋白质 答案:A 解析:ATP 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 ADP 在体内迅速转化

13、;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酶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ATP 的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萤火虫发光过程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为荧光虫的发光提供能量,A 正确。故选 A。小提示:8、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 H2O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 A若将图甲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 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B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 H2O2的剩余量,引起 A、B 曲线出

14、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 C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 为过酸或过碱的条件 D由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 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 Fe3+不能 答案:B 解析:1)、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一种是萝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另一种是 Fe3,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由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加入萝卜提取液的实验先达到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2)、分析图 2:该图是多因素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横轴表示 PH,PH 是一个自

15、变量,剩余量越大,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小。A、氧气产生总量取决于底物过氧化氢的量,与酶无关,A 错误;B、实验二中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剩余量不同最可能是酶的量不同,B 正确;C、低温不会破坏酶分子的结构,有利于酶制剂的保存,pH 为过酸或过碱会使酶变性失活,C 错误;D、实验一的两条曲线是比较萝卜提取液和 Fe3催化 H2O2产生 O2的量,主要目的是研究提取液中的 H2O2酶和Fe3的催化效率,H2O2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D 错误。故选 B。9 小提示: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高效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6、,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9、不能同时完成以下两个反应的生物或细胞是()。A蓝藻 B硝化细菌 C叶肉细胞 D酵母菌 答案:D 解析:题意分析,图中表示有氧呼吸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蓝藻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 正确;B、硝化细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B 正确;C、叶肉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 正确;D、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错误。故选 D。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活性与温度和 pH 无关 B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C一个酶分

17、子只能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毁坏了 D若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其正常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 10 答案:D 解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A、温度和 pH 都会影响酶的活性,A 错误;B、酶可以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 错误;C、酶是催化剂,起作用后,性质和组成不会发生改变,C 错误;D、如果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则酶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活性,D 正确。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