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ZDQTJ-2标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JZDQTJ-2标沁河特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 制 单 位:中铁七局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JZDQTJ-2标段项目部评估小组负责人:张辉 谢卫伟日 期:二零一六年十月目 录1、概述11.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11.1.1、评估对象11.1.2、评估目的11.1.3、评估原则21.1.4、评估内容21.1.5、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32、工程概况42.1、工程概况42.1.1、项目概况42.1.2、JZDQTJ-2标段项目概况52.1.3、沁河特大桥概况52.1.4、沁河特大桥施工组织方案62.
2、1.5、沁河特大桥施工特点及难点62.2、沿线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72.2.1、地形、地貌72.2.2、气候72.2.3、水文地质72.2.4、交通条件83、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83.1、评估小组成员及职责83.2、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93.2.1、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93.2.2、沁河特大桥施工总体风险评估114、沁河特大桥施工重大风险估测124.1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144.2、风险源辨识144.3、风险分析164.4、风险估测204.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254.5.1、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254.5.2、支架现浇法施工风险评估264.5.3
3、、桥梁基坑施工风险评估274.5.4、桥梁墩柱施工风险评估284.5.5、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风险评估284.5.6、桥梁预制砼T梁架设施工风险评估294.5.7、桥梁施工重大风险事故可能性分析评估汇总295、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305.1、桥梁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305.1.1现场管理305.1.2、安全防护365.1.3、教育培训455.2、施工部位风险源控制措施475.2.1、架桥机架梁伤害风险主要对策措施475.2.2、现浇段支架模板施工风险主要对策措施485.2.3、T梁预制张拉作业风险主要对策措施485.2.4、基坑坍塌风险主要对策措施495.2.5、墩柱施工风险要对策措施496.
4、评估结论506.1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506.2、中度风险源存在部位、方式506.3、评估结果分析5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评估小组成员名单521、概述1.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1.1.1、评估对象评估的对象是沁河特大桥及其附属工程1.1.2、评估目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
5、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本次预评估的目的是在对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JZDQTJ-2标K5+400K13+650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沁河特大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
6、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1.1.3、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JZDQTJ-2标K5+400K13+650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规定)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
7、作。1.1.4、评估内容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1.1.4.1、总体风险评估桥梁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1.1.4.2、专项风险评估当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
8、控制措施。本次评价的重点是JZDQTJ-2标段项目建设中的沁河特大桥工程,通过逐一总体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的桥梁工程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1.1.5、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1.1.5.1、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1)公路规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4)公路桥
9、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1.1.5.2、技术标准及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
10、08)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安全带(GB 6095-2009);安全帽(GB 2811-200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1985)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196-8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199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03);1.1.5.3、 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JZDQTJ-2标K5+4
11、00K13+650段前期策划书JZDQTJ-2标K5+400K13+650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JZDQTJ-2标K5+400K13+650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项目概况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原焦高速与S234连接的焦作南互通立交南侧,北接焦作市区塔南路。项目利用S234老路向南,经东尚村西、樊庄东,至杨高村东路线偏东跨沁河,新建路线继续向东南经大虹桥东,于南虹桥东南、北益庄西与S309相交,设置互通式立交一座,路线继续向东南经陈北古东、南古岗西,至东阳召和南古之间向南跨黄河,至黄河南岸池沟东穿过邙岭,进入郑州市荥阳市境。继续经高村乡牛口峪西侧,在北马沟东南设
12、置互通式立交与S312(沿黄快速通道)相交,到达项目终点。路线全长约26.356公里,其中改建5.15公里,新建21.206km。本项目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一般路段路基宽度33.5米/32.5米。2.1.2、JZDQTJ-2标段项目概况JZDQTJ-2标段起讫里程为K5+400K13+650,长8.25km。位于焦作市武陟县。本标段起点位于杨高村东北处,杨高村南路线偏东跨越沁河,新建路线继续向东南经大虹桥东、小高山西、大高山东,在南虹桥东南、北益庄西与S309相交,继续向东南经陈北古东、南古岗西,在高庄东设置主线收费站,本标段终止于东阳照东南处。2.1.3、
13、沁河特大桥概况 2.1.3.1概况 沁河特大桥位于焦作市大虹桥乡东(K6+294.00)跨越沁河,起点里程为K5+694.00,终点里程为K6+894.00,全长1202米;桥梁结构形式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T梁结构为(47+350)+4(450)+(350+47),全桥下部结构与基础为柱式桥墩及钻孔灌注桩。 2.1.3.2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级桥面净宽:净215.5m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峰值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烈度度)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2.1.4、沁河特大桥施工组织方案(1)沁河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 本桥下部结构采用圆柱式桥墩
14、,单排桩基础3根;桥台采用肋板式台,双排群桩基础6根;桩基础均按摩擦桩设计,桥墩桩基桩径为180cm,桥台桩基桩径为120cm。钻孔灌注桩在现场平整场地后施工,采用正循环旋挖成孔工艺施工。圆柱式桥墩及桥台采用采用特制大钢模板,模板一次拼装到顶,砼一次浇注完成。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通过串通到达浇注面,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采用土工布和塑料布双层保护、滴灌保湿养生。下部结构施工工期: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共7个月。(2)箱梁预制施工梁部为后张T型梁,在预制梁场制梁,砼集中拌和,泵送灌筑,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对称张拉,压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龙门吊、滑轨和运梁小车移梁
15、至存梁场存放。(3)T梁架设采用NF200T-50型拼装式公路架桥机,喂梁采用2台自行运梁小车,架梁从一端逐孔进行架设。单幅单跨T梁的安装顺序为:先架中梁,最后架设边梁。2.1.5、沁河特大桥施工特点及难点(1)沁河特大桥跨越沁河,在新建沁河特大桥旁临时修建施工刚便桥,方便施工。(2)本地层地质为细砂类土,桩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钻孔及水下灌注,易出现坍塌。(3)T梁施工重难点为T梁预制及张拉、墩柱及盖梁模板支架发施工、T梁架设施工。2.2、沿线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项目区上部地层多以粉土、粉细沙、黄土状粉土为主,中下部主要为粉细砂、卵石、粉土、粉质黏土层,工程性质一般。路
16、段内存在软弱土,呈不连续分布,且分布无规律,黄河南岸存在湿陷性黄土,场地液化土分布较发育,属抗震不利地段。对于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较发育、抗震不利地段,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综合判定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较复杂类型,基本适宜一级公路修建。桥梁及立交工程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及黄土丘陵区,上部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及黄土状粉土,承载力低,工程性质较差,下部岩土层地基承载力较高,桥梁基础采用摩擦桩基础。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桥位,桩端应穿透可液化土层,置于下部较坚硬土层上,对液化层的承载力、摩阻力等依据地基土液化情况进行相应折减。2.2.2、气候本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
17、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4.4C,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之间,降水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无霜期211天。2.2.3、水文地质 本项目有沁河特大桥一座。沁河,古称少水,源出山西沁源,流经安泽、沁水、阳城、晋阳、济源、沁阳、博爱、温县,至武陟入黄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0平方公里,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沁河是长流河,但随季节不同,水量相差甚殊。枯水期流量为24立方米/秒;最大洪流量达4250立方米/秒。沁河所经之地,因有高山、丘陵和黄土地带,河水浑浊,携带泥沙较多,中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5米,为地上河。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基岩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层孔隙水
18、。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一部分以地下径流形式排入河道,成为河川基流;一部分变成深层水,以山前侧渗形式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松散岩层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灌溉回归水和山区地下水侧渗等,其消耗主要为开采、蒸发,一部分由河谷排泄。项目地区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为富水区,由于上部地质属于砂砾及粗细粉砂覆盖层,透水性能好,又受南部洼地压粘土淤泥土沉降层阻截,形成一天然地下水库,储量丰富,埋深20米以下。2.2.4、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区域附近有国道主干线连霍高速、原焦高速公路、国道G310、省道S235、省道S309及多条地方道路,路况良好,能满足筑路材料运输的要求。3、评估过程和评估
19、方法3.1、评估小组成员及职责 项目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相关专业人员为组员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小组。 组 长:张辉副组长:谢卫伟 组 员;郭赛、崔晓东、席育东、董贵宾、刘建文主要职责: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了本标段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现场查勘、查阅施工设计图,按风险评估流程对本合同段桥梁工程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ZDQTJ-2标段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程序流程图。开展总体风险评估前期准备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编制评估报告得出评估结论提出评估对策措施建议开展专项风险评估选择评估方法3.2、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
20、2.1、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按照指南推荐的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本项目共有特大桥梁1座,对照下表分值标准进行逐一评估。表1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标准标准分值说明建设规模(A1)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6-8应结合各地工程建设经验及水平,综合判定,其中拱桥应按高限取值。LK150米或L1000米3-5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1-2L100米或LK40
21、米0-1地质条件(A2)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冻土、膨胀性岩土、软土等。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1-3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0-1气候环境条件(A3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4-6应结合施工工艺特征综合判定。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2-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1地形地貌条件(A4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4-6应结合勘察资料,综合判定。山岭区:一般区域0-3平原区0-1桥位特征(A5跨江
22、、河、海湾:通航等级1级-3级4-6跨线桥应综合考虑交叉线路的交通量状况。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4级-6级2-3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0-1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3-6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2-3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A1+A2+A3+A4+A5+A6,其中,A1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A2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A3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A4指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所赋分值;A5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A6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评估指标体系中
23、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数值应取整数。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3.2.2、沁河特大桥施工总体风险评估3.2.2.1风险赋值(1) 建设规模 沁河特大桥,桥梁全长为1202米,桥面净宽为215.5米,桥面布置为2250+247米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连续T梁,T梁单跨为50米;因此其所在分值区间为3-5分;在已建成或在建的桥梁中,风险可控,最终确定风险分值为4分。(2) 地质条件 沁河特大桥,根据地质勘探,地层岩性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冲积粉土、粉细砂及粉质粘土为主,下部见第四系更新统粉质粘土、粉土及
24、细砂层。桩基施工深度53-71米,该桩基施工段土层为粉质粘土、细砂为主,对钻孔桩的成孔有影响,综上所述,风险分值为2分。(3) 气候环境条件 本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4.4C,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之间,降水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综上所述,风险分值为0分。(4) 地形地貌条件 桥位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形较平坦,地势稍起伏,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综上所述,风险分值为0分。(5) 桥位特征 沁河特大桥上跨沁河,沁河常水面宽度为15米,水深为1.5米。该河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25、,因此风险分值为1分。(6) 施工工艺成熟度 我单位施工经验丰富,具有桥梁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参与完成过类试工程,施工工艺较成熟。综上所述,风险分值为0分。3.2.2、风险分级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得:R=A1+A2+A3+A4+A5+A6=4+2+0+0+1+0=7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下表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表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 (极高风险14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8-13分等级II (中度风险)5-8分等级I(低度风险)0-4分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R=7,(5R8为等级,中度风险)判断沁
26、河特大桥风险等级属于等级II (中度风险),不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4、沁河特大桥施工重大风险估测根据本报告风险评估结果沁河特大桥没有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本章从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三个方面对沁河特大桥在施工期间施工部位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了全面评估。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风险源辨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 专家咨询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动态评估 风险估测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LEC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 指标体系法桥梁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4.1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沁河特
27、大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单位)作业划分。划分细目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以及沁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桥梁工程作业活动进行分解,熟悉单位作业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为方便对沁河特大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现将其施工主要作业活动分解如表3所示:表3 沁河特大桥施工主要作业活动分解序号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主要工序1下部构造钻孔灌注桩钻机钻桩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立柱、盖梁支架搭设及立模钢筋混凝土浇筑2上部构造预应力梁预制立模钢筋混凝土浇筑张拉T梁架设T梁架设湿接缝、梁端横梁现浇立模钢筋混凝土浇筑桥
28、面系立模钢筋混凝土浇筑4.2、风险源辨识沁河特大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上述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如表所示。表4 沁河特大桥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登高作业、临边作业、孔口临边作业(高处坠落)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墩身施工、预应力砼连续T梁施工、架桥机安装作业、临时设施(龙门架等)安装拆除、基坑施工、墩身模板施工、连续T梁施工过程可能导致高处坠落2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地下水、雨水、模板、连续T梁、违章作业、架桥机、架桥方案、管理缺位、设备构件、安拆方案、桥面
29、吊机(坍塌)在基坑施工、墩身模板施工、架桥机安装作业、塔吊、龙门吊、架桥机等大临设施的安装拆除、墩身施工、连续T梁施工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坍塌3钢筋材料、机械零件、作业工具、飞溅的渣石、渣土、砼输送管、吊物及起吊设备、作业区放置的施工余料或小型工具、振捣器、设备零部件、小型安拆工具(物体打击)在钢筋工程作业、临时设施(龙门架等)安装拆除、基坑施工、混凝土施工作业、墩身施工、预应力砼连续T梁施工、墩身模板施工过程可能导致物体打击4气焊、电焊、气割机、挖机、卷扬机、钢筋加工机械(机械伤害)在钢筋工程作业、墩身施工、基坑施工过程可能导致机械伤害5起重设备、起重作业(起重伤害)在墩身模板施工、预应力砼连续
30、T梁施工、墩身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起重伤害6沙石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泵车、过往车辆(车辆伤害)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跨省道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车辆伤害7触电在钢筋工程作业、连续T梁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触电8氧气乙炔瓶(容器爆炸)在钢筋工程作业、高墩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容器爆炸9明火作业、易燃材料、违规动火(火灾)在T梁预制施工、混凝土保温养生过程可能导致火灾注:风险源也称致险因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它的类型很多,如施工方案、作业活动、施工设备、危险物资、作业环境等。一般而言,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源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类致险因子的综合。为便于风险分析的开展,本表中列举的各类风险源均为同一事故中最有
31、可能导致其发生的直接因素,与该事故发生的关联性最大。4.3、风险分析根据风险源辨识结果,运用本报告介绍的鱼刺图分析法,对上述桥梁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分别确定了事故伤害对象、伤害程度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钻孔桩施工、墩身模板支架施工、钢筋工程作业、混凝土工程作业、架桥机架梁作业等分项工程为上述桥梁共有的施工工法,故将这些共性风险合并在一起,具体分析情况见表5。52表5 桥梁工程共性分项工程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钻孔桩施工物体打击工作面;钻杆;钢丝绳;
32、落下 物、撞击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工具、堆放 不安全2、地面不平3、无个人防护用 品、用具未戴安全帽;高位人员抛物或乱堆杂物淹溺泥浆沉淀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无防护、无警示标志;护栏损坏,安全间距不够等忽视警告标志,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坍塌钻孔桩钻孔机具经济损失泥浆比重不符合要求未对泥浆进行检测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卷扬机;钻机转盘作业人员本身及其他人员重伤无防护或无警示标志,防护装置调整不当;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保养不当设备失灵;违章操作;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拆除安全装置;注意力分散;操纵设备时带线制手套墩柱模板、支架施工1、坍塌1、模板2、违章作业3、支架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
33、业人员死亡1、起吊设备基础不牢固或附着设置不合理;2、设备钢丝绳磨损;3、模板对拉螺杆存在质量缺陷。4、脚手架未验收合格使用1、超负荷起吊;2、模板安装、拆除时,配合失误或违规作业。2、物体打击1、施工材料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临边未设置踢脚板;2、作业面工具材料堆放不规范;3、钢丝绳损坏;4、吊物捆扎不牢固。1、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2、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3、违规上下抛接工具。2、作业工具3、吊物3、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作业平台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2、作业面未设置安全护栏或护栏设置不合理;3、墩柱登高梯具设置不合理。1、不按设计要求搭设作业平台;2、临边、悬
34、空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3、在危险区域嬉戏、打闹或休息。钢筋工程作业1、机械伤害钢筋加工机械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2、夜间照明不够;3、设备无安全防护设施。1、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2、作业安全距离不够;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加工。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3、容器爆炸氧气及乙炔气瓶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氧气乙炔瓶混装或间距不够;2、未安装防回火装置或其失效;3、气管破损漏气。1、违
35、规滚拖氧气乙炔瓶;2、用明火解冻气瓶;3、在乙炔氧气瓶附近吸烟或动火。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登高梯具或作业平台的强度、稳定性不够;2、作业面未设置安全护栏或设置不合理;3、夜间照明不够。1、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2、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3、人员疲劳作业。2、物体打击1、砼输送管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砼输送管间的卡环存在质量缺陷;2、施工余料及小型工具堆放不安全;3、振捣器碰到硬物反弹。1、砼输送管固定不牢;2、施工余料及小型工具未固定;3、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4、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2、作业区域周边放置的施工余料或小型工具3、振捣器
36、3、车辆伤害1、沙石运输车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车辆制动系统存在故障;2、道路狭窄不平;3、泵车固定不牢。1、违章驾驶;2、违规攀附车辆;3、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2、混凝土搅拌车3、泵车架桥机架梁作业1、坍塌架桥机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架桥机控制系统存在故障;2、劲性骨架存在缺陷;3、支腿支垫不合理。4、设备运行轨道不平顺;5、桥面吊机安全装置有缺陷。1、方案设计存在缺陷;2、选用不合格产品;3、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无统一指挥或指挥人员经验不足;5、未对架桥机进行试吊实验;6、恶劣天气或夜间强行作业。架梁方案管理缺位2、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墩顶作业
37、平台刚度、稳定性不够;2、作业平台临边未设置安全护栏或设置不合要求。3、临边地面杂乱湿滑;4、登高梯具或作业平台的强度、稳定性不够;1、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2、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3、物体打击吊物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吊机钢丝绳损坏;2、吊物捆扎不牢;3、夜间照明不够。1、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2、操作人员配合不到位。龙门吊、架桥机等大临设施的安装与拆除1、物体打击1、设备零部件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材料、工具放置不安全。1、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2、违规上下抛接工具;3、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2、小型安拆工具2、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设备结构不稳定;2、
38、安全带、防滑鞋质量存在缺陷。1、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2、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3、倾覆设备构件作业人员本身和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设备拼装构件存在质量缺陷;2、安拆方案存在缺陷。1、方案针对性不强;2、不按正常程序进行安拆作业;3、无统一指挥或指挥人员经验不足。安拆方案违章作业4.4、风险估测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运用本报告介绍的LEC评价法,对沁河特大桥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逐一评价,具体评价结果见表6。表6 桥梁工程共性分项工程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评价表风险源风险估测不安全状态(状态)LECD=LEC钻孔灌注桩1、物体打击1、工具、堆放不安
39、全363542、地面不平167423、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163184、未戴安全帽;363545、高位人员抛物或乱堆杂物163182、机械伤害1、无防护或无警示标志,防护装置调整不当;133182、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1339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163184、违章操作,忘记关闭设备;137215、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拆除安全装置;163186、注意力分散,操纵设备时带线制手套13393、淹溺1、无防护、无警示标志;33192、护栏损坏,安全间距不够等;333273、忽视警告标志,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137214、坍塌1、泥浆比重不符合要求127142、未对泥浆进行检测13721墩柱模板、支
40、架施工1、坍塌1、起吊设备基础不牢固或附着设置不合理;127142、设备钢丝绳磨损;127143、模板对拉螺杆存在质量缺陷;163184、超负荷起吊;0.5215155、模板安装、拆除时,配合失误或违规作业。167426、脚手架未验收合格使用0.5315232、物体打击1、临边未设置踢脚板;333272、作业面工具材料堆放不规范;333273、钢丝绳损坏;127144、吊物捆扎不牢固;127145、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323186、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323187、违规上下抛接工具。323183、高处坠落1、作业平台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137212、作业面未设置安全护栏或护栏设置不
41、合理;323183、墩柱登高梯具设置不合理;16164、不按设计要求搭设作业平台;13395、临边、悬空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323186、在危险区域嬉戏、打闹或休息。1236钢筋工程作业1、机械伤害1、机械故障;127142、夜间照明不够;163183、设备无安全防护设施;137214、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323185、作业安全距离不够;127146、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加工。137212、触电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12714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16742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67424、物料随意压盖电缆;333275、随意拖拽电缆;333276、未按要求敷设电缆;32
42、3187、违规检修电路。127143、容器爆炸1、氧气乙炔瓶混装或间距不够;327422、未安装防回火装置或其失效;1215303、气管破损漏气;11774、违规滚拖氧气乙炔瓶;323185、用明火解冻气瓶;12366、在乙炔氧气瓶附近吸烟或动火。12714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1、高处坠落1、登高梯具或作业平台的强度、稳定性不够;127142、作业面未设置安全护栏或设置不合理;323183、夜间照明不够;127144、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323185、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327426、人员疲劳作业。327422、物体打击1、砼输送管间的卡环存在质量缺陷;167422、施工余料及小型工具堆放不安全;323183、振捣器碰到硬物反弹;163184、砼输送管固定不牢;363545、施工余料及小型工具未固定;323186、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323187、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