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9654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年级:姓名:- 25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F班,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 向外海推移B. 高度降低C. 外坡受侵蚀D. 体积增大2. 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 )A. 径流作用力大于海流作用力B.

2、径流作用力等于海流作用力C. 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1. C 2. 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明显向陆地方向(外海的反方向)推移,A错误;读图可知,乙时期的拦门沙高度比甲时期高,B错误;相对于甲时期,乙时期的外坡向后退,沉积物颗粒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表明外坡受侵蚀,C正确;图中显示,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的拦门沙体积有所缩小,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根据位置判断,拦门沙外坡面向外海,应该受海流影响较大,内坡面向河流,应该受径流影响较大。图中显示,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拦门沙外坡后退,受到侵蚀,表明海流作用力变大;图中显示,与甲时期相比,乙

3、时期拦门沙内坡在增长,沉积物颗粒变小,说明径流流速减小,径流作用力变小,因此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C正确,A、B、D错误。故选C。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犹如锤子般延伸到大西洋中,该地是闻名遐迩的“动物避难所”,90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原,其余为倾斜的海滩和悬崖,半岛内无永久性河流和小溪,新鲜的淡水都要从别处运进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瓦尔德斯半岛成为“动物避难所”的自然原因是A. 纬度适中B. 地形平坦C. 形态独特D. 植被丰富4. 形成瓦尔德斯半岛倾斜的海滩和悬崖的地质作用是A. 流水侵蚀B. 海浪作用C. 风力侵蚀D. 板块碰撞5. 瓦尔德斯半岛新鲜的淡水都要从别处运进来,是因为A.

4、受离岸风影响,降水少B. 地势高,对流运动弱C. 半岛面积大,河流稀少D. 种植业发达,用水多【答案】3. C 4. B 5. A【解析】【3题详解】瓦尔德斯半岛只靠地峡与大陆连接,这使半岛几乎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是一个形态独特的半岛,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因而成为“动物避难所”,C项正确。故选C。【4题详解】瓦尔德斯半岛倾斜的海滩和悬崖是由海浪作用而成,海浪对半岛的侵蚀形成了悬崖,海浪挟带的泥沙在海岸处沉积形成了海滩。故选B。【5题详解】瓦尔德斯半岛新鲜的淡水都要从别处运进来说明半岛降水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半岛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受西北风的控制,而西北风为离岸风,离岸风使降水较少。故选A。

5、【点睛】本题以图文的形式,考查常规的基础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基础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布局合理是法国核电的一大特点,下图为法国水系、甜菜、核电场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 相比卢瓦尔河,罗讷河的主要特征有( )流速快含沙量低结冰期更长径流季节变化大A B. C. D. 7. 影响法国甜菜、核电场址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气候 天然河流B. 地形 技术经济C. 地形 人工水域D. 气候 社会经济【答案】6. A 7. D【解析】试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农业区位因素【6题详解】河流源头处是山脉,河流源头间是分水岭;相比卢瓦尔河,罗讷河的流程较短,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6、含沙量高;从图中看罗讷河注入地中海,流域内是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卢瓦尔河注入大西洋,流域内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两河都没有结冰期,A正确。【7题详解】甜菜适宜在温凉的气候环境中生长,影响甜菜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河流上游地区或较高纬度地区,地形不是主要因素;核电场灵活性强,分布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正确。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

7、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 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A. 地壳断裂下陷B. 河流改道C. 褶皱凹陷D. 冰川作用9. 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B. 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C. 气温高,蒸发旺盛D. 太阳高度角小10. 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A. 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B. 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C. 湖岸沿线水质好D. 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答案】8. A 9. B 10. D【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与东非大

8、裂谷一样是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该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汇入积水成湖,A正确;B、C、D都错;故选A。【9题详解】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处于一年中的湿季,降水丰富,入湖水量大,入湖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湖水透明度降低,同时还给湖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湖中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也会降低透明度,B正确;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有利于泥沙沉积,不会降低湖水透明度,A错;气温对湖水透明度影响较小,太阳高度角与湖水透明无直接因果关系,C、D错。【10题详解】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湖水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有利于慈鲷鱼的生长,也有利于浮

9、游生物的生长,为慈鲷鱼提供充足的饵料,从而导致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D正确;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慈鲷鱼生长,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入湖,A错;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B错;水质差别不大,C错;故选D。【点睛】从位置出发,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该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分明。第二题12月该地区为湿季,降水丰富,是影响湖水透明度的主要因素。第三题,从光照、氧气、饵料等鱼类生长所必须的要素思考。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盆地内多瀑布),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流量十分丰富,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而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

10、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下图为刚果河水系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月份是A. 3-4月B. 6-7月C. 9-10月D. 12-1月12. 有关刚果河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游的特点是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B. 中游干流流经刚果盆地可全程通航,通航里程长C. 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D. 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水量大及年内变化小【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

11、温多雨,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刚果河全流域进入雨季时,刚果河径流量达到最大,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故刚果河径流量达到最大在9-10月,选C,其它选项自然排除。【12题详解】由于刚果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刚果盆地,上游支流向盆地汇集,落差大,所以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故A正确,盆地内多瀑布,中游有7个大瀑布组成的瀑布群,不可全程通航,故B错,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流径流量大,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故C正确,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水量大、年内变化小,故D正确,本题

12、让选错误的答案,故选B。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下图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风吹雪路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H指示牌箭头提示A. 路基位置B. 积雪路段C. 坡度较大D. 停车避险位置14. 行道树成排种植在临近路基(甲和乙)上,结果道路积雪严重,原因最可能是A. 行道树遮挡了阳光,路面积雪不易融化B. 行道树涵养水源,降雪较多C. 行道树上的大量积雪降落并堆积在道路上D. 行道树减缓了风速,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积15. 若图中汽车正往正南方向行驶,则风吹雪发生时,风雪流

13、从A. 左前方袭来B. 右前方袭来C. 右后方袭来D. 左后方袭来【答案】13. A 14. D 15. C【解析】【13题详解】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是冬季风迎风坡,降雪多,路基挡风,易被积雪覆盖。如果公路所在地区降雪较大,可能覆盖公路,使人看不清路边缘,容易将车驶出路边界,这个标志在有雪覆盖公路时起到了提示作用。图中H指示牌箭头提示路基位置。A正确。日本北海道西海岸冬季多数都是积雪路段,肉眼可见,标志提醒意义不大,B错误。坡度较大提示应该有坡度形态,图中是横线,不是坡度提醒标志,C错误。停车避险位置应该有“P”字母,这是常识,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行道树成排种植在临近路基(甲和乙)上,行

14、道树减缓了风速,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积,结果道路积雪严重,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D正确。日本北海道西海岸应该是落叶林,冬季行道树遮挡了阳光较轻,A错误。海拔高处的森林是为了涵养水源,行道树不是为了涵养水源,B错误。行道树上的大量积雪降落会落在树下或路基上,不会堆积在道路上,是风将雪吹到路面上,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是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吹西北风。若图中汽车正往正南方向行驶,风吹雪发生时,风雪流从右后方袭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这属于一种警示标志,此标志在北方常见,因为大雪纷纷,路面看不到了,这些指示牌在城市的道路上几乎见不到,这些箭头

15、向下的指示牌是因为公路的积雪很深,公路的路面就看不到了,这些标志牌是为了为司机指示路的边缘位源置,警示司机注意安全。这种标志在北方常见。2019年6月25日至29日,拉萨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首次达到了中国气候季节划分的夏季标准,这是当地1955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入夏。往年夏季较为凉爽的拉萨,今年电风扇、家用空调供不应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贝尔夏季空调和电风扇使用率也较低,与拉萨相比,呼伦贝尔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海拔较高,大气保温作用弱B. 云量较少,大气保温作用弱C. 纬度较高 ,太阳高度角小D. 海洋影响小,夜晚降温快17. 这次拉萨顺利入夏的原因

16、最可能是A. 西南季风势力强,带来大量暖空气,增温明显B. 拉萨地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C. 太阳活动强烈D. 受高气压影响,形成强烈的气流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18. 此次高温事件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农作物及牧草长势较去年偏好B. 以后每年春末商家采购大量空调电扇C. 高温事件后不久,对流增强,雨季到来D. 冰川融化,林线上升【答案】16. C 17. D 18. C【解析】【16题详解】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贝尔与拉萨相比,呼伦贝尔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夏季气温较低,故C正确。而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故A、B错。呼伦贝尔离海洋更近,受海洋的影响

17、大,故D错。【1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拉萨往年夏季较为凉爽,从气候学上划分属于无夏区,突然入夏,说明气候异常,气温突然升高,是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异常影响,形成强烈的气流下沉使增温和辐射增温,故D正确。西南季风对拉萨气温几乎没有影响,故A错。拉萨地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不会导致气温异常,故B错。太阳活动对气温异常没有影响,故C错。【18题详解】拉萨在短期内出现气温达到入夏标准的情况属异常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拉萨仍属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无夏区。短暂的气温升高,属于气温异常,对农作物及牧草长势会有不利的影响。故A错,不会每年都出现这种异常,故B错。 高温会使对流增强,上升流多降水,雨季到来,故C正确。短暂

18、气温升高,不会使林线上升,故D错。非洲北部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一般4-5月为花期,需水少,而生长季节需要水多,9 - 10月成熟。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下图示意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 图中石榴在图示月份正确的管理方式是A. 防止冻害B. 拉网防鸟C. 加强灌溉D. 注意排水20. 相比于我国华北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 树冠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B. 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温度C. 使根系伸展便于吸

19、收水分D. 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21. 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华北地区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A. 春季阴雨B. 夏季伏旱C. 秋季风沙D. 冬季寒潮【答案】19. D 20. C 21. D【解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石榴怕水涝。图示为5月份,是石榴的花期,非生育季节,所以需注意排水。故选D。【20题详解】突尼斯石榴产区是地中海气候,石榴生产季节降水少,因此,相比于我国华北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是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C正确;突尼斯夏季光照更充足,A错误。我国华北和突尼斯夏季均炎热,B错误;种植间距和排涝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春季雨带在华南

20、一带,华北阴雨天少,A错误;伏旱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错误;风沙多出现在冬春季节,C错误;突尼斯石榴产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而华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易受寒潮影响,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审题,认真提取材料和图片的信息,重点分析农业与气候的关系。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2. 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A. 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 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 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D. 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23. 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A. 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

21、. 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C. 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 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24. 某月,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事件发生的月份及珀斯市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A. 1西北B. 7东北C. 1西南D. 7东南【答案】22. D 23. B 24. A【解析】考查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22题详解】读左图可知,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小,A错误;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B错误;火灾发生区为除了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其他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等,C错误;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

22、达尔文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冬春季降水量少,气温在20以上,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因而容易发生火灾,所以B正确。故选B。【24题详解】1月分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达尔文市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易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因而珀斯夏季(1月)倍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珀斯市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其盛行风向是冬季盛行西北风,A正确。故选A。读澳大利亚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5. 澳大利亚许多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和特有性,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地区A. 气候独特B. 地形复杂C. 与其他大陆分离早D. 人口稀少且开发

23、晚26.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之一。其小麦主产区多分布于达尔文附近地区布里斯班附近地区帕斯附近地区阿德莱德附近地区A. B. C. D. 27. 阿德莱德至达尔文的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 山岭众多,地形崎岖B. 河流众多,沼泽广布C. 地质复杂,地震频发D. 沙漠广布,风沙肆虐【答案】25. C 26. B 27. D【解析】【25题详解】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是澳大利亚大陆很早与其它大陆分离,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汪洋之中,生物进化缓慢,古老动物较多,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6题详解】澳大利亚绵羊和小麦混合带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

24、,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等,珀斯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南地区,对;阿德莱德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对,因此,故答案选B项。【27题详解】阿德莱德至达尔文的铁路自南向北穿越澳大利亚的中部,需要穿越广阔的沙漠地区,因此沙漠广布,风沙肆虐是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D正确。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资源丰富 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A. B. C. D. 29. 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

25、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坡度与交通B. 地形与土壤C. 坡度与人口分布D. 日照时数与地形【答案】28. C 29. D【解析】【28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岛为新西兰南岛。从水系特征可以看出,该岛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西南部为峡湾地貌,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正确。终年受西北风控制,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错误。C正确。故选C。【29题详解】该岛西侧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较高,又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阴雨天数多,日照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牧草长势较好,以畜牧业为主,而东侧为沿海平原且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发展种植

26、业。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日照时数与地形。D正确。故选D。南美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不仅被誉为“石油湖”,且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湖水北淡南咸B. 图中点受东南信风影响小,受风浪影响小C. 委内瑞拉湾的海水常年倒灌注入马拉开波湖D. 该湖属于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31. 关于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马拉开波湖与委内瑞拉湾连接通道狭窄,鱼在湖中集聚B. 水温较高,鱼类生长、繁殖速度快C. 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 与大洋相连,鱼类丰富【答案】30. D 31. A【解析】【30题详解】据图可知,湖泊南部

27、有多条河流的流入,可以稀释湖水,湖水较淡,故湖泊北咸南淡,故A项错误;图中点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风浪较大,故B项错误;委内瑞拉湾的海水季节性倒灌注入马拉开波湖,故C项错误;由于地壳运动,板块断裂下陷形成构造湖,故D项正确。【31题详解】马拉开波湖位于热带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鱼类生长,而且繁殖速度较快;多条河流注入该湖泊,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与大洋相连通,鱼类种类多样;湖泊与海洋连通通道的宽窄与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无关,故A项符合题意。冰冻气泡由湖底植物腐烂后释放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冻结形成。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亚伯拉罕湖(52N)冬季“冰泡”景观异常惊艳,吸引众多游客。下图为

28、该湖“冰泡”景观。回答下列各题。32. 下列不属于亚伯拉罕湖“冰泡”形成必备条件的是A. 冬季多大风B. 冬季气温低C. 降温速度快D. 湖底多水草33. 人们能直接观察到“冰泡”景观主要得益于A. 人烟稀少,人类破坏小B. 湖水较浅,透明度高C. 湖底气体丰富,气泡数量多D. 风力强盛,吹散湖面积雪【答案】32. A 33. D【解析】【32题详解】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结冰;降温速度快,能使湖底保存大量生物;湖底多水草,可以产生大量气泡,故BCD都是有利于冰泡形成的必备条件,而冬季多大风对冰泡的形成影响不大,对观赏冰泡有影响,故选A。【33题详解】湖底生物多,气泡丰富,是冰泡形成的条件;人烟稀

29、少,人类破坏小,水质好,使湖水透明度高,湖水浅,是水下冰泡能过清晰可见;但是形成冰泡的地区地表积雪厚,如果没有强劲的风力,吹散湖面积雪,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冰泡景观,故选D。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4.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35. 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B

30、.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D.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36. 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国内原木短缺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保护森林资源A. B. C. D. 【答案】34. C 35. C 3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通过经纬度判断一个地区是解题关键,河流的流向可以用来判断地势的变化。同时我 们要了解世界地理知识,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分析提出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4题详解】甲国水系呈放射

31、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山间高原,海拔高,虽纬度低,但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乙国不在板块交界处附近,故C项正确。【35题详解】经纬度看该国气候湿热,不宜大面积种植花卉,铁路也不适宜运输花卉,故A项错。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相对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能扩大木材出口量,故B项错、C项正确;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所以选C。【36题详解】结合材料中经纬度及乙国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气候,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不存在原木短缺的

32、问题,错;洪水对原木运输的冲击不是主要原因,错;原木生产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吸纳的就业人口少,且大量出口原木会加剧森林资源的破坏,所以该国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加强保护森林资源,正确。所以选D。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7. 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条河流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 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 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 三地的自然带均是热带雨林带38.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修建更多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B. 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C. 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

33、. 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答案】37. C 38. B【解析】【37题详解】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汛期在夏季;长江和密西西比河主要经过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汛期也在夏季,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一致,A错误。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B错误。三地河口处为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C正确。三河流没有经过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没有经过热带雨林带,D错误。故选C。【38题详解】密西西比河流经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重点发展航运和灌溉,A错误。尼罗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都有棉区分布,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B正确。埃及和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

34、低,C错误。丰富的水能资源不属于区域人文地理特征,D错误。故选B。石化森林是指古代森林受火山喷发影响,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最终将整棵树,甚至整片森林变成化石,化石出露地表而形成。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的石化森林形成于约6000万年前。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草原、沙漠广布,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图为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及石化森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 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是A. 板块碰撞火山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 火山喷发板块碰撞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 板块碰撞地壳抬升火山喷发外力作用D. 火山喷发板块碰撞外力作用

35、地壳抬升40. 巴塔哥尼亚地区河流流量损耗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A. 草原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B. 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较快C. 冰雪融水多,河流流量较大D. 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较少【答案】39. A 40. B【解析】【3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石化森林是指古代森林受火山喷发影响,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最终将整棵树,甚至整片森林变成化石,化石出露地表而形成。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动频繁,岩浆活动活跃,导致火山喷发,当地森林被火山灰掩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把整片森林变成化石,深埋地下,后地壳抬升至较高处,地表外力风化、侵蚀,把

36、森林化石之上覆盖的岩层破坏搬运掉,森林化石出露,由此形成的石化森林。由此判断,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是板块碰撞、火山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40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草原、沙漠广布,植被覆盖率不高,如果植被覆盖率高,会导致下渗增加,植被蒸腾量大,河流流量损耗相对较大,排除A;巴塔哥尼亚东部自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较快,图中显示,巴塔哥尼亚地区河流流程较短,因此巴塔哥尼亚地区河流流量损耗相对较少,B符合题意;冰雪融水多,河流流量较大,与河流流量损耗相对较少无关,排除C;当地气候干旱,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较少,用水量不大

37、,这也是河流流量损耗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点睛】巴塔哥尼亚东部则是以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自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东部则以陡峭的悬崖直逼大西洋,受古代冰川及现代干旱气候的影响,地表多冰蚀谷、冰碛丘、冰缘湖积冰水沉积及多种风蚀、风积地貌。巴塔哥尼亚气候条件恶劣,素有“风土高原”之称。受大陆面积狭窄、居安第斯山背风位置及沿海福克兰寒流等的综合影响,荒漠直抵东海岸,但大陆性特征不很强烈,冬夏没有极端的低温和高温,7月均温0-4,1月均温为12-20。降水稀少,全区年均降水量不超过300mm,并呈自西向东递减趋势。二、综合题(20分)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

38、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

39、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太,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

40、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解析】【分析】考查南方地区滑雪场分布原因、意义和经营成本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且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分布在“山地丘陵中”,而浙江省山地丘陵的分布散布于省内的不同地区,因此滑雪场可建设的地点多、散布于省内多个地区;南方(浙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普遍在0C以上,降雪频率小、积雪量少,居民对雪和滑雪好奇心强,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因而各地都有建设滑雪场的需要;为满足各地居民对雪和滑雪的观赏、游玩需求,让居民更好地体验滑雪乐趣,滑雪场适合分散在省内不同地区便于居民就近游玩。

41、(2)建设在旅游景点内或其附近地区,有利于利用旅游景区的道路、车辆、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从而节省建设成本、缩短滑雪场的建设周期,使滑雪场可更快更好地运营;建在景区及其附近,有利于提高宣传效果和提高滑雪场知名度,同时滑雪场与景区在一起使旅游活动更丰富,有利于其扩大市场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3)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降雪频率小、积雪融化快,地表多无天然积雪可利用,需大量人工造雪,人工造雪需消耗大量水资源和电力(维持低温条件),因而雪道建设成本高;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且往往高出较多,气温较高,积雪融化速度快,为保障雪道的积雪厚度,需经常造雪、补雪,造成雪道维持成本高。(4)该题为开放类

42、问题,学生可作答赞同反对皆可,但作答时必须先表明观点且阐述的理由必须与自己的观点一致。赞同,可从转变、增建的必要性或转变、增建后带来的好处等方面思考:由一日体验向多日度假型转变,使游客游玩的天数增加,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收入且可促进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增建酒店有利于提高接待能力、满足更多滑雪者的住宿、度假需求;当前滑雪场主要是初级雪道,建设中高级雪道可增加雪道类型,可满足运动型滑雪者的滑雪需求,有利于增加滑雪场的游客接待量。反对,可从转变、增建方面存在的困难或转变、增建后带来的问题等方面思考:浙江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滑雪期短,滑雪场营业时间短,因此滑雪场年营业收入有限,建设中高级雪道和酒店所需资金多,建设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大;与北方地区相比,浙江滑雪场滑雪期短、场地规模较小,且雪道建设、维持成本高,发展度假型滑雪竞争力较差,难以成为运动型滑雪者的首选目的地;各地滑雪场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和该地的资金、市场等条件进行评估、合理规划,而不应盲目跟风转变,各滑雪场都一样转变使滑雪场失去自身特色,不利于滑雪场的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