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91567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6698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条 建设目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

2、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第三条 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学院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

3、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四条 建设任务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3。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4.创新创业类课程.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申报条件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

4、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建议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第六条 申报程序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程序为:个人申请,学院审核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立项.第七条 建设方式课程建设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方式,建设期为两年.学校为立项建设的课程提供建设经费支持,课程录制方式不限。课程负责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完善,保障上线课程教学质量。在线开放

5、课程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第三章 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第八条 教学要求课程负责教师及课程平台要切实承担课程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为我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杜绝和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第九条 上线流程校级及以上立项的在线开放课程可纳入培养方案中,授课教师可申请上线教学.上线申请工作应在学生选课前完成,在课程所开设的学院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可在下学期内开展教学活动。开课教师需在开课申请时提交见面课授课安排,见面课安排如有改动需及时通知

6、学生并上报教务处;课程上线教学首节课必须为见面课,告知学生授课计划、联系方式,以及成绩考核办法等相关信息。第十条 授课形式上线教学时,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原则上课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以学生线上自学为主,见面课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第十一条 成绩认定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见面课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第十二条 课程引进教务处发布下学期校外引进课程清单,学院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学院按要求将选择课程及课程负责教师信息上报教务处。课程

7、负责教师负责有关见面课、线下辅导、考试等工作。校外引进课程上线管理与校内自建课程相同。校外引进课程学分由开课学院确定并上报教务处审核,原则上应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该课程学分一致。第四章 在线开放课程经费管理和工作量计算第十三条 经费管理学校负责课程的建设经费,校级立项的课程每门课程建设经费5万元,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每门课程建设经费再追加5万元。经费使用分两次资助,前期资助立项课程建设经费的70%,课程通过中期检查,拨付剩余的30建设经费。经费支出主要包括课程制作过程中所需的视频录制、编辑、后期合成,购买图书资料、音像资料、软件,动画制作,场景搭建等费用。第十四条 工作量计算我校自建专业课

8、程上线教学,前两学年该课程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的两倍核算,以后的工作量核算与传统课堂教学一致.自建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上线教学,前两学年该课程工作量核算与传统课堂教学一致,以后的工作量核算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2核算.校外引进的专业课程上线教学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2核算。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上线教学,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3核算。第五章 质量管理和奖励措施第十五条 质量管理学校将通过考核、验收、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通过监督和管理课程的运行、维护和更新,实现常态化、安全化运行,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断提

9、高。对未按规定完成校级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资格,追回已拨付建设经费的50%,并停止资助剩余经费,课程负责人一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项目.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在教育厅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建设,除对课程负责人予以警告外还将对课程负责人所在学院通报批评,课程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项目。上线教学期间由教务处对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连续两学期学生总体评价不合格(总体评价为“较差”的数量超过总数的30%)的课程则需下线整改,暂停一年后方可参与复审,复审合格后可申请上线。 第十六条 奖励措施验收通过的课程上线教学两学期运行平稳、使用效益好、师生评价高,该课程可参与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10、优先推荐参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获得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的,按照河南师范大学质量工程建设奖励办法(试行)文件中精品课程一项奖励执行;获得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的,给予课程团队5000元奖励。第六章 附则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课程理念与目标定位。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热情与资源共享的意识。了解网络教学规律、学生的网络学习与认知规律、MOOC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的特性,在教学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了解该课程主要学习群体的需求,有明

11、确的课程学习目标。2。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知识点覆盖面达到课程定位的要求,教学内容适合学习者认知特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实用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建设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有效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分析、探究等方面的优势,方便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

12、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3.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4

13、。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5.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

14、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分。6。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课程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

15、。课程正式运行后,能保证每学年都对外校开放。课程团队应负责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形成一支教学、辅导、设计和技术支持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优秀课程教学团队。 7.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障。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教学活动,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防范和及时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相关高校、课程建设团队均须签订平等互利的知识产权保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各方权益.8.课程运行与管理。立项

16、课程需在我校MOOC平台上运行,提供授课视频以及各种文字形式的教学资源,并建设网上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源,能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二、课程视频制作规范(一)视频内容1。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2.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建议采用彩色喷绘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3.授课视频中主讲教师应姿势端正,衣着整洁大方,避免穿细条纹、细格子、密点的衣服.主讲教师目光应与摄像头平视,教态大方、语言流畅、语速

17、适中、肢体语言适度,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主讲教师应使用普通话,用语规范,语言表述清晰,流畅、简洁,避免重复性口头语,语速较平时课堂授课稍快.4.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5。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6.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楚,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7.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

18、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8.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视性.(二)视频技术规格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p-p,最大不超过1.1 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2.音频信号源(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

19、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2)电平指标:2db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 (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3

20、)视频分辨率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请设定为 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请设定为 1280720或19201080.(4)视频画幅宽高比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的,请选定 4:3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的,请选定 16:9(5)视频帧率为25帧/秒(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1)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2)采样率48KHz (3)音频码流率128Kbps (恒定)(4)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5.封装视频采用MP4封装,单个视频文件小于200MB.字幕文件采用SRT格式,中英文字幕需分成两个STR文

21、件。(三)演示文稿(PPT)制作规范1。制作原则(1)演示文稿(PPT)要求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于一体,一般不使用纯文字的演示文稿(PPT)。(2)页面设置要求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显示16:9”。(3)整体效果应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美观大方。2。字体与字号字体与字号参照下表:类型大标题主讲信息一级标题正文字幕字体大黑、时尚中黑、大隶书黑体黑体、魏碑、大宋雅黑、中宋雅黑字号5070磅3640磅3640磅2432磅32磅应用上下左右居中左右居中左右居中左对齐或居中左右居中3。版心与版式每一页面内容相对完整,文字精炼、概括性强,信息量适中,内容占总页面的65

22、75%为宜,每页四周留出空白,应避免内容顶到页面边缘,边界安全区域分别为左、右130像素内,上、下90像素内。页面内容正确、科学,表达准确,用语规范,无政治性错误与错别字.尽量增加页面内容的可视化,信息呈现符合视觉习惯与视觉心理,可通过改变颜色、字体等加粗等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引导学习者注意.页面设置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显示16:9”。4。背景(1)背景色以简洁适中饱和度为主(颜色保持在一至两种色系内);(2)背景和场景不宜变化过多;(3)文字、图形等内容应与背景对比醒目.5. 色调(1)色彩的选配应与课程科目相吻合;(2)每一短视频或一系列短视频在配色上应体现出系统性,可选一种主色调再加上一至两种辅助色进行匹配;(3)同一屏里文字不宜超出三种颜色。6。字距与行距(1)标题:在文字少的情形下,字距放宽一倍体现舒展性;(2)正文:行距使用1行或1。5行,便于阅读。7。 配图(1)图像应清晰并能反映出内容主题思想,分辨率应上72dpi以上;(2)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防止变形;(3)图形使用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8。 修饰(1)细线条的运用比粗线条更显精致;(2)扁平式的装饰更接近时代审美;(3)有趣味的装饰通常更能吸引人。9。 版权来源素材选用注意版权,涉及版权问题须加入“版权来源”信息. 河南师范大学 2017年10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