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算24点”教学设计徐学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24点,掌握算24点计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24点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究24点计算的过程,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1、掌握巧算24点计算的基本方法,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探究24点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 2、3、4、9。 (1)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 (2)小组讨论。
2、 (3)反馈: 38的思路:(93)(24)=24; 46的思路:(932)4=24 ; 212的思路:(9+3)(4-2)=24。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723的思路 (492)3=24; 482的思路 (9+3)42=24; 4318的思路 43(92)=24; 2112的思路 23(49)=24; 2336的思路 23(49)=24)。 2、小结巧算24点的探究方法。(三)巩固练习,方法提升 1. 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第一组:4、5、8、7 (1) 连加法:4+5+8+7=24 (2) 38的思路: 5+7=12 124=3 38=24 (3) 46的思路: 8-7=1 1+5=6 64
3、=24 第二组:1、2、5、8 38的思路:5-2=3 381=24 2介绍扑克牌玩法 3.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规则:每4人为一组,组长每次出四张牌,谁最先算出,牌就归谁。如果4张牌不能算出24,就谁都不要,重新换牌再算? 谁的牌数最多谁就是组内最厉害的同学,成为本组24点第一高手。 (四)全课总结,提出要求 你能讲讲你算24点的好方法吗?24点玩起来也很方便,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赢你的爸爸妈妈。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 课后反思: 算24点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活动,它是孩子利用加、减、乘、除解决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由浅入深,一方面让孩子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写出来,另一方面提倡孩子探索多种方法。同时老师给孩子一点技巧,如在计算的过程中考虑到最后一步应该是3和8或4和6。避免孩子无从下手。整个课堂气氛是可以的,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感觉到还有一些孩子还缺少策略和方法。于是要求孩子回家后和家长再一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