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选择题特训2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选择题特训2
年级:
姓名:
- 6 -
选择题特训2
一、单选题(基础)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B.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解析: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A错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如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些是在基质中进行(如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B错误;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的信息交流无需受体,C错误;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其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D正确。
答案:D
2.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原理是利用各细胞器沉降系数不同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是细胞内外的液体之间存在浓度差
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解析: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原理是利用各细胞器沉降系数不同,A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是细胞内外的液体之间存在浓度差,当处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正确;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经解离已死亡,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D正确。
答案:C
3.如图是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图中字母表示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a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据荧光点分布判断,甲、乙为一对含姐妹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D.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
解析: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和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A错误;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不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一般是相同的,所以据荧光点分布判断,甲、乙为一对含姐妹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C正确;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为一对等位基因的四个荧光点,等位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般不相同,D错误。
答案:C
4.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过程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色盲的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不相等
C.种群中只有发生基因突变才可能出现新性状
D.环境因素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解析: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男性为XY染色体组成,女性为XX染色体组成,而色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故色盲的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等,B错误;物种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种群中可能因发生环境变化而出现新性状,C错误;环境因素对种群的基因频率起到筛选作用,即自然选择,D错误。
答案:A
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静息时,由于神经元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故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
B.刺激发生在单个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和神经元细胞膜内部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D.神经递质一定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兴奋时,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C正确;神经递质分两种类型,兴奋型神经递质和抑制型神经递质,所以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引起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答案:D
6.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
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
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解析:生物群落是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只有动物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海星捕食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故海星可能位于第三营养级,B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而藤壶和贻贝在竞争中获胜,C正确;根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可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正确。
答案:A
二、单选题(综合)
7.氮素作为果树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矿质元素之一。国内某团队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不同氮素
水平/(kg·
hm-2)
叶片全氮
含量/%
色素含量/
(mg·g-1)
气孔导度/
(mol·
m-2·s-1)
净光合速
率/(μmol·
m-2·s-1)
0
2.22
2.50
0.11
11.45
150
2.66
2.92
0.15
15.10
300
2.78
3.00
0.18
16.06
600
2.83
3.03
0.19
16.45
A.氮是叶肉细胞中蛋白质、DNA、淀粉、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B.若氮素水平不断升高,则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持续增大
C.氮素水平从300到600 kg·hm-2时,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只是由于气孔导度的限制
D.若要测定该果树叶片O2的产生量,则还需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叶片O2的吸收量
解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氮元素,A错误;本实验只做了4个不同氮素水平的实验,并不能得出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该植物光合速率持续增大的结论,B错误;氮素水平从300到600 kg·hm-2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不大不只是由于气孔导度的限制,C错误;从表格中已知净光合速率,若要测定该果树叶片O2的产生量,即总光合速率,则还需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叶片O2的吸收量,D正确。
答案:D
8.果蝇的棒眼与圆眼、长翅和残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一对长翅圆眼果蝇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发生),F1中的长翅圆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雄蝇
雌蝇
残翅
棒眼
长翅
棒眼
残翅
圆眼
长翅
圆眼
残翅
圆眼
长翅
圆眼
1
3
1
3
2
5
A.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圆眼为显性性状
B.F1中的长翅圆眼雄果蝇产生BXA雄配子的概率为1/3
C.亲本雌性果蝇的基因型是BbXAXa,F1中雄性纯合子比例为1/15
D.若F2中残翅棒眼雄果蝇占1/52,则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
解析:依据亲本的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生出了残翅,可知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同理根据亲本中圆眼杂交后代生出了棒眼,可知圆眼对棒眼为显性,子代中雌蝇全是圆眼,雄蝇圆眼∶棒眼=1∶1,由此可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XAY,A正确;后代雄蝇中长翅∶残翅=3∶1,雌蝇中长翅∶残翅=5∶2,可知存在致死效应,BBXAXA或BBXAXa致死,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F1中的长翅圆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AY∶BbXAY=1∶2,则产生BXA的概率是2/3×1/2=1/3,B正确;由分析可知,亲本雌性果蝇的基因型是BbXAXa,F1中雄性纯合子基因型有BBXAY、BBXaY、bbXAY、bbXaY,共占4/15,C错误;若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则子一代的长翅圆眼雌性(BBXAXa∶BbXAXA∶BbXAXa=1∶2∶2)产生的配子为BXA∶BXa∶bXA∶bXa=8∶4∶6∶2=4∶2∶3∶1,子一代的圆眼长翅雄性(BBXAY∶BbXAY=1∶2)产生的配子为BXA∶BY∶bXA∶bY=3∶3∶1∶1,雌雄配子再随机结合,则F2中残翅棒眼雄果蝇占1/52,D正确。
答案:C
9.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该害虫。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
B.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C.c年后,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组成与b年时相同
D.从进化的角度看,c年后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
解析:据柱形图可知,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A错误;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故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c年后,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组成与b年时不同,C错误;引入NPV后,白蛾在NPV的影响下,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存在共同选择,因此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D正确。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