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年级:
姓名:
9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共23题,共4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O3 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性质都相似
B.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
C.乙二醇( ) 和甘油( )互为同系物
D.CH3CHO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2.分离苯和水混合物的操作中所用主要仪器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与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B.16O2、17O2、18O2是同种分子,且摩尔质量相同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互为同素异形体,且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4.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主要来自( )
A. 石油 B.煤炭 C.淀粉 D.酒精
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B. 原子半径大小:Mg>P>N
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金属性强弱:Na>Mg>Al
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C的物质的量浓度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容器内压强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7.化学反应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
B.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将足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8.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min-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 ② >④>③>① B. ④>②=③>①
C. ②=③>①>④ D. ② >③=④>①
9.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
①CH3CH2OH ②CH3(CH2)4CH3 ③ ④ ⑤ ⑥ ⑦C8H16 ⑧CCl4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⑦ C.②④⑤ D.④⑥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A.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③⑤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
B.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 含有离子键的物质肯定含金属元素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12.化学家制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沙质硅,干水吸收 CO2 的能力比普通水高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是纯净物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用干水能更好地吸收 CO2
13.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立方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B.其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是一种不饱和烃
D.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14.如图所示是锌和铜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铜为负极,锌为正极
②铜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硫酸根离子向铜极移动
④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铜―导线→锌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15.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16.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②HCl和H2S的水溶液前者的酸性强③HClO4酸性比H2SO3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⑤Cl原子能得1个电子变成稳定离子而S原子能得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离子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 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 D .②③⑤
17.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X的单质最稳定
B. 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定是一种强酸
C. Z单质在Y单质中燃烧可反应生成ZY3
D. Z单质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18.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 ②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搅拌有氨气放出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A.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④⑤
19.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是铝失电子被氧化
B.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20.从碘水中分离出碘(I2),所用萃取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①不跟碘和水发生反应 ②能溶于水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必须比水大
⑤密度必须比水小 ⑥碘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A.①②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⑥
2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为、为 B.为
C.、均为 D.为
22.一定温度下,把2.5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s)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60%
B.x=4
C.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
23.已知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242kJ,且H2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436kJ,水蒸气中形成1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O2中1mol O=O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556 kJ B.496 kJ C.336 kJ D.188 kJ
二、填空题(共4题,共54分)
24.(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 10 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 A
II A
III A
IV A
V A
VI A
VII A
0
2
①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化学式);
(3)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
(4)Mg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5)O 和 S 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
(6)CH4 和 NH3 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
(7)新制氯水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 (填化学式);
(8)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 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两性氢氧化物是 ;
(9)某烃分子中含有 6 个碳原子,结构简式,常用作有机溶剂。该有机物分子有 个原子共面,请写出该烃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14分)Ⅰ、现有6种物质①MgCl2②HCl ③SO2 ④ K2CO3⑤ CaO ⑥NaHSO4 ⑦N2
请根据下列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1)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将溶于水,破坏了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
Ⅱ、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___v(逆),(填“>”“<”或“=”)。
(3)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
A.恒温恒容充入He气 B.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恒温恒压充入He气 D.使用催化剂
26.(16分)I.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
(5)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____________;②恒容下充入氖气____________。
II.某化学反应:3A(g)⇌2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序号
t/min
C/mol·L-1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5
0.50
0.50
0.50
0.50
0.50
3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c2=______ mol·L-1。
(2)在实验1和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使用催化剂的实验为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为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C中溶液滴入试管中并振荡、静置。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中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关口赛有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
泰宁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必修二》模块学分认定暨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答案
一、 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A
A
A
C
C
C
C
C
B
D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C
D
A
C
D
C
B
D
B
二、 填空题
24. (12分) (每空1分 第9题方程式2分)
(1)Ne (2)氧 (3)Si
(4)(5)S (6)NH3 (7)HClO (8)NaOH Al(OH)3
(9)12
25. (14分)每空2分
I. (1)②③ (2)①⑤ (3)④⑥ (4)共价键、离子键(两个都写才得分)
II. (1)3A ⇌ 2B (2)> (3)BD
26. (16分)
I(1)0.04mol/(L·min)(2)1.5mol/L(3)0.4mol/L (每空各2分)
(4) 不变 不变 (每空各1分) (5)减小 不变 (每空各2分)
II(1)1.0 1分
(2)2 1分 其他条件相同,实验2反应速率更快 2分
27. (12分)各2分
(1)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 Cl2 + 2Br - = 2Cl- +Br2
(3) 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变浅),下层为紫红色(紫色)
(4) 吸收多余氯气,防治污染空气
(5) 增大 减弱 (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