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课时作业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课时作业年级:姓名:- 9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 N、6 N、7 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则该物体所受三力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 N、3 NB.17 N、0C9 N、0 D.5 N、3 NB2.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共同作用,其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是()A0 B.2F1CF3 D.2F2D根据三角形定则,F1与F3的合力等于从F1的起点到F3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即与F2
2、相同,合力等于2倍的F2,故D正确,A、B、C错误。3(2020肇庆模拟)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3和4C2和4 D.3和2B小球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绳子拉伸,二是使斜面受压,故应按这两个方向分解,分别是3和4,故B正确,A、C、D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F由图示位置逆时针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物体仍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静摩擦力可能为 ()A0 B.FC. D.2FABC由于物体不动,当F逆时针转动时,静摩擦力与F的水平分力平衡,当
3、F水平时,FfF,当F竖直时,Ff0,所以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是0FfF,故A、B、C正确。5.(2020江苏苏州诊测)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OB绳中的拉力不变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竖直轻绳对O点向下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mg,将此拉力进行分解,F沿OB向右的分力F1FOB,F沿OA向下的分力F2FOA,当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F2由图中1位置变
4、到2位置,可见F2变大,F1变大,即OA绳拉力变大,OB绳拉力变大,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人所受的重力,保持不变,故只有D正确。6(2020四川诊断)如图所示,一个“U”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在左、右顶部分别连接两根相同的橡皮条,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若橡皮条伸长时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合力为()A.kL B.kLC2kL D.kLA当橡皮条伸长L时,弹力最大,为kL,弹丸受合力最大,
5、由几何关系可得,得FkL,故A正确。7(2020江西南昌二中模拟)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FBFDFAFC B.FDFCFBFACFDFBFAFC D.FCFDFBFAC对A图中的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Acos 45mg,解得FA;对B图中的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FBmg,对C图中的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FCmgsin 30mg;对D图中的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平衡,根
6、据平衡条件得2FDcos 75mg,解得FD,则FDFBFAFC,故C正确。8.如图所示是轿车常用的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 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 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4 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D分解千斤顶受到的压力,得到此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5 N,A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千斤顶对汽车的支
7、持力大小为1.0105 N,B错误;若继续摇动把手,两臂间的夹角减小,而合力不变,故两分力减小,即两臂受到的压力减小,C错误,D正确。9(2020山东枣庄市模拟)(多选)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静止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假设空气密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风速逐渐增大,则气球会带动小石块离开地面B无论风速多大,小石块都不会离开地面C若风速逐渐增大,则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若风速逐渐增大,则小石块滑动后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C以气球和小石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1为空气的浮力,由于风力沿水平方
8、向,地面对石块的支持力FNG1G2F1保持不变,与风力无关,所以当风力增大时,不影响整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故风力不会改变整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平衡,即小石块不会离开地面,故A错误,B正确。在石块滑动前,当风力F增大时,石块受到的摩擦力FfF增大,当石块滑动后,石块受到的摩擦力FfFN保持不变,故D错误,C正确。10.(2020广西钦州市模拟)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门下缝隙处塞紧一个木楔(侧面如图所示),往往就可以把门卡住。有关此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楔对门的作用力大于门对木楔的作用力,因而能将门卡住B木楔能卡住门时,门对木楔作用力水平分量的大小等于地面对木楔摩擦力的大小C只要木楔的厚度
9、合适都能将门卡住,所以门能否被卡住与顶角的大小无关D只要木楔对门的压力足够大就能将门卡住,所以门能否被卡住与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B木楔对门的作用力和门对木楔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对木楔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为方便分析,和mg稍有放大),水平方向上有FfFsin ,门对木楔作用力的水平分量的大小等于地面对木楔摩擦力的大小,选项B正确;对木楔,竖直方向上有FNFcos mg,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地面对木楔的最大静摩擦力FfmaxFN(Fcos mg),要把门卡住,则不管多大的力F均应满足FfmaxFsin ,即(Fcos mg)Fsin ,相对于F,
10、mg较小,故可忽略不计,整理可得tan 时,就可以把门卡住;能否把门卡住,与顶角和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选项C、D错误。11(2020西安八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动滑轮P悬挂一重物B,其中绳子的PA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P的轴相连,在绕过光滑的定滑轮Q后在其端点O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为光滑、轻质、且均可看作质点,现拉动绳子的端点O使其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该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较()A拉力F增大 B.拉力F减小C角不变 D.角减小AD绳子的端点O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
11、,绳QP要变短,动滑轮要向左上移,绳PA和PB间的夹角变小,而绳QP位于PA和PB间的角平分线上,所以角变小。经过滑轮P的绳子拉力大小相等,等于mg,两根绳子的合力与QP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夹角变小,合力变大,QP绳的拉力就变大,所以拉力F变大。故A、D正确,B、C错误。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人分别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已知甲的拉力大小为800 N,方向与航向夹角为30,乙的拉力大小为400 N,方向与航向夹角为60,要保持小船在河流正中间沿虚线所示的直线行驶,则丙用力最小为()A与F甲垂直,大小为400 NB与F乙垂直,大小为200 NC与河岸垂直,大小约为746
12、ND与河岸垂直,大小为400 NC甲、乙两人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其合力为如图所示的F,要保持小船在河流中间沿题图所示虚线方向直线行驶,F与F丙的合力必沿题图中虚线方向,F丙与题图中虚线垂直时值最小,由图可知,F丙minF乙sin 60F甲sin 30200 N400 N746 N,C项正确。13(2020陕西汉中模拟)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量。不当的姿势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痛、偏头痛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低头时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重心在头部的P点,颈椎OP(轻杆)可绕O转动,人的头部在颈椎的支持力和沿PA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假设低头时颈椎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的(1.414,1.732)()A4.2倍 B.3.3倍C2.8倍 D.2.0倍B设头部的质量为m,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受的压力Fmg;当低头时,设颈椎所受到的压力为F1,以P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正弦定理得,解得F13.3F,选项B正确,A、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