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合肥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836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合肥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合肥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合肥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合肥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合肥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50 3401 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准 DB 3401/T 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ratooning rice 2022-11-03 发布 2022-11-03 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01/T 262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

2、单位:巢湖市绿园生态家庭农场、合肥市农业科学院、巢湖市种子管理站、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巢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巢湖市农机管理中心、巢湖市水产中心、巢湖市栏杆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巢湖市柘皋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管卫东、翟承勋、周晏、张芳、崔应荣、刁惠娟、杨世斌、邓立武、赵阳、胡玉峰、王俊、周维平、钱之云、荚恒刚、胡俊梅、张勇、范文柱。DB 3401/T 2622022 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秧、头季稻管理和再生稻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再生稻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3、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922 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DB34/T 17022012 超级中籼杂交稻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再生稻 ratooning rice 利用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使稻桩上休眠腋芽萌

4、发成苗、抽穗结实并再次收获的水稻。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 847规定,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规定的三级以上要求。5 品种选择 生育期125天135天、分蘖力强、抗病抗倒伏性强、腋芽分化能力强的品种。6 育秧 育秧方式 6.1 DB 3401/T 2622022 2 旱育秧。宜采用塑料硬盘、旱地熟土和商品基质按 7:3 均匀混合育秧苗,及流水线播种作业。营养土准备 6.2 旱地熟土选择肥沃疏松、无杂物、病菌少,pH在5.56.5 的土壤,在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落地即散)时过筛,土壤粒径在5mm以下。按每100kg 床土均匀拌入养分含量为45%(N:P2O5:K2O=18

5、:9:18)的复合肥200g 350g进行床土培肥。土壤pH值大于6.5的土壤,应在播种前20天用硫磺粉进行调酸,使土壤pH值为5.56.5。秧田准备 6.3 秧田宜选择离大田较近、背风向阳和排灌方便的地块。按秧田与大田1:801:100的比例,每 666.7m2大田备足 6.0m28.0m2 秧床。秧田整理 6.4 播种前20天,将秧田耕翻待整,于播种前5天7天抢晴干整作畦。精耕细耙至田面平整土细、无坷垃、无残茬。畦宽 1.4m1.5m,畦间开沟,宽45cm50cm、深 20cm25cm。秧盘选择 6.5 选择无破损、无变形、盘面清洁的秧盘,每666.7m2大田需备足标准塑料秧盘20只25只

6、。种子配备 6.6 每 666.7m2 大田应备 1.7kg2.0kg种子。种子处理 6.7 晒种1天后,用种子处理剂浸种8h10h,捞起直接催芽。播种 6.8 3月中旬播种,操作参照NY/T 1922执行。播后应及时用塌板轻压后盖土覆膜保温,膜的四周应压严压实。流水线育秧,先暗化,待苗顶盘后再摆盘。秧龄应25天28天。苗床管理 6.9 6.9.1 温度 6.9.1.1 出芽前 膜内温度应控制在3235。6.9.1.2 1 叶 1 心期3 叶期 出苗至1叶1心期膜内温度应在30左右,后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6.9.2 通风 2叶后加强通风炼苗,揭膜时间因天气情况确定,晴天早上揭,阴天中午揭,低

7、温推迟揭,日揭夜盖。揭膜顺序,按先两头、后中央、再敞膜。DB 3401/T 2622022 3 6.9.3 水分 出苗期间不宜洒水,齐苗后要及时补充盘内水分,做到秧板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膜揭开后,等秧床底水晒(晾)干及时补浇一次清洁水。遇雨天应及时盖膜,雨停即揭膜,中午秧苗有卷筒时应于傍晚或早晨补水,移栽前一天下午浇透水。6.9.4 养分 旱育秧施用壮秧剂,不宜施肥。5叶后,苗长势较差的,每20m225m2施0.5kg尿素或三元复合肥(N:P2O5:K2O=17:17:17)0.5kg0.75kg,兑水浇施,施后应用少量清水淋苗。6.9.5 病虫草害防治 立枯病防治应符合GB/T

8、8321和NY/T 2156规定;一代二化螟和稻蓟马防治应符合GB/T 8321和DB34/T 17022012规定。旱育秧田杂草应人工拔除。7 头季稻管理 整田 7.1 4月上旬,结合整地,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栽插 7.2 4月中旬,秧龄25天30天时,选择天气晴朗、连续3d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的天气移栽。每667m2机插1.5万穴1.8万穴,每穴3苗4苗。施肥 7.3 7.3.1 准则 肥料选择应符合NY/T 496要求。7.3.2 施肥量 7.3.2.1 基肥 结合翻耕,每666.7m2施48%三元复合肥(N:P2O5:K2O=20:10:18)30kg35kg,硅肥(SIO2含量1

9、8.7%)8kg12kg。7.3.2.2 分蘖肥 机插10d15d后,结合化学除草每666.7m2追施尿素10kg12kg。7.3.2.3 促根促芽肥 收割前10d12d,每666.7m2施尿素10.0kg12.0kg。水分管理 7.4 7.4.1 烤田 DB 3401/T 2622022 4 在苗数达到够苗数的80%左右时进行烤田控苗,烤至田面开小裂,脚踏不下陷,有脚印不粘泥为度。7.4.2 灌溉 倒2叶露尖时灌水,并保持3cm5cm水层到扬花期。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收获前10天12天结合施保根肥留田面水1cm左右。病虫草害防治 7.5 7.5.1 病虫害防治 5月上中旬防治稻瘟病、二化

10、螟,破口期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稻瘟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病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和NY/T 2156的规定,虫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和DB34/T 17022012规定。7.5.2 草害防治 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每666.7m2按使用剂量拌10kg12kg干细土(沙)或分蘖肥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3cm4cm浅水层5天7天。收获 7.6 8月15日前,稻谷成熟度达到85%以上即可抢晴收割。选择重量较轻、窄履带(35cm)、带碎草装置的收割机,以田块最窄的两端为收割机作业固定掉头、转弯、出仓区,采用“回”或“川”字形收割路线,避免收割机局部区域反复掉头碾压。留桩高度为30cm40 cm。8 再生稻管理 水分 8.1 头季稻机收后,立即灌水,水深1cm2cm,施促苗肥后田间水自然落干,此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至成熟期,收获前3天断水。施肥 8.2 头季稻收割3天后,每666.7m2施尿素7.0kg8.0kg、氯化钾2.5kg。化学调控 8.3 促苗肥施后2天,喷施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 8.4 再生季水稻病虫害轻,正常年份无须防治;特殊年份的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穗颈瘟)防治应符合GB/T 8321和NY/T 2156的规定,稻飞虱、二化螟防治应符合GB/T 8321和DB34/T 17022012规定。收获 8.5 11月上旬适时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