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2章-函数-第1节-函数及其表示教案-理-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7731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2章-函数-第1节-函数及其表示教案-理-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2章-函数-第1节-函数及其表示教案-理-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函数 第1节 函数及其表示教案 理 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函数 第1节 函数及其表示教案 理 新人教版 年级: 姓名: 函数 全国卷五年考情图解 高考命题规律把握 1.考查形式 本章在高考中一般为1~3个客观题. 2.考查内容 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指数、对数的运算,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段函数的求值,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的综合应用,函数的零点等内容.  函数及其表示 [考试要求]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 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 函数 映射 两集合 设A,B是非空的数集 设A,B是非空的集合 A,B对应关系f:A→B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 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 定义 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法 y=f(x),x∈A 映射f:A→B 提醒:映射实质是一对一或多对一,函数是特殊的映射. 2.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3)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 (4)函数的表示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提醒:两个函数的值域和对应关系相同,但两个函数不一定相同,例如,函数f(x)=|x|,x∈[0,2]与函数f(x)=|x|,x∈[-2,0]. 3.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定义域内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虽然由几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 提醒: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常见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类型 x满足的条件 (n∈N*) f(x)≥0 (n∈N*) f(x)有意义 与[f(x)]0 f(x)≠0 logaf(x)(a>0且a≠1) f(x)>0 af(x)(a>0且a≠1) f(x)有意义 tan[f(x)] f(x)≠+kπ,k∈Z 四则运算组成的函数 各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实际问题 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一、易错易误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函数f:A→B,其值域是集合B. (  ) (2)函数y=1与y=x0是同一个函数. (  ) (3)函数f(x)=x2-2x与g(t)=t2-2t是同一个函数. (  ) (4)函数f(x)的图象与直线x=1最多有一个交点. (  ) (5)已知f(x)=m(x∈R),则f(m3)=m3. (  ) [答案] (1)× (2)× (3)√ (4)√ (5)× 二、教材习题衍生 1.函数y=+的定义域为(  ) A. B.(-∞,3)∪(3,+∞) C.∪(3,+∞) D.(3,+∞) C [由题意知 解得x≥且x≠3.] 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x+1是相等函数的是(  ) A.y=()2 B.y=+1 C.y=+1 D.y=+1 B [y=+1=x+1,且函数定义域为R,故选B.] 3.函数y=ax2-6x+7a(a≠0)的值域为[-2,+∞),则a的值为(  ) A.-1 B.- C.1 D.2 C [由题意知解得a=1,故选C.] 4.已知f(x)=+,若f(-2)=0,则a的值为________. 1 [f(-2)=+=0,即=-1,解得a=1.] 考点一 求函数的定义域 1.已知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求定义域的方法 (1)简单函数的定义域:若f(x)是由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构成的,则它的定义域为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 (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先由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确定内层函数的值域,从而确定对应的内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需要确定内层函数的定义域,两者取交集即可. 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 (1)若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a≤g(x)≤b求出. (2)若已知函数f(g(x))的定义域为[a,b],则f(x)的定义域为g(x)在x∈[a,b]时的值域. 提醒:明确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定义域 [典例1-1] (1)函数y=的定义域是(  ) A.(-1,3) B.(-1,3] C.(-1,0)∪(0,3) D.(-1,0)∪(0,3] (2)函数y=+(2x-5)0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D (2)  [(1)由题意知即解得-1<x<0或0<x≤3,故选D. (2)由题意知即, 解得2<x<3且x≠,即函数的定义域为  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典例1-2] (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g(x)=f+f(x-1)的定义域为(  ) A.(-2,0) B.(-2,2) C.(0,2) D. (2)已知函数y=f(x2-1)的定义域为[-,],则函数y=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C (2)[-1,2] [(1)由题意得即解得0<x<2, 即函数g(x)的定义域为(0,2),故选C. (2)由题意知-≤x≤,则-1≤x2-1≤2, 即函数y=f(x)的定义域为[-1,2].] 点评:函数f(g(x))的定义域指的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而不是g(x)的取值范围,如本例T(2). 1.若函数f(2x)的定义域是[-1,1],则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f(log2x)的定义域为________.  [,4] [由-1≤x≤1得2-1≤2x≤2,即≤2x≤2,所以f(x)的定义域为,由≤log2x≤2,即log22≤log2x≤log2 22, 得≤x≤4,所以函数f(log2x)的定义域为[,4].] 2.(2020·重庆模拟)已知函数f(x)=ln(-x-x2),则函数f(2x+1)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由-x-x2>0得-1<x<0,即f(x)的定义域为(-1,0), 由-1<2x+1<0得-1<x<-, 所以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 考点二 求函数的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 [典例2] (1)若f(x)为二次函数且f(0)=3,f(x+2)-f(x)=4x+2,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 (2)已知f(1-sin x)=cos2 x,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 (3)已知f=x2+,则f(x)=________. (4)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且f(x)=2f·-1,则f(x)=________. (1)f(x)=x2-x+3 (2)f(x)=2x-x2(0≤x≤2) (3)x2-2(x≥2或x≤-2) (4)+ [(1)(待定系数法)设f(x)=ax2+bx+c(a≠0),又f(0)=c=3. 所以f(x)=ax2+bx+3,所以f(x+2)-f(x)=a(x+2)2+b(x+2)+3-(ax2+bx+3)=4ax+4a+2b=4x+2,所以所以 所以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f(x)=x2-x+3. (2)(换元法)令1-sin x=t(0≤t≤2),则sin x=1-t, ∴f(t)=1-(1-t)2=2t-t2,∴f(x)=2x-x2(0≤x≤2). (3)(配凑法)f=x2+=-2=-2,所以f(x)=x2-2(x≥2或x≤-2). (4)(解方程组法)在f(x)=2f·-1中,将x换成,则换成x,得f=2f(x)·-1, 由 解得f(x)=+.] 点评: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如已知f()=x+1,求函数f(x)的解析式,可通过换元的方法得f(x)=x2+1,函数f(x)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 1.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x+1)-2f(x-1)=2x+17,则f(x)=________. 2x+7 [(待定系数法)设f(x)=ax+b(a≠0), 则3f(x+1)-2f(x-1)=ax+5a+b, 所以ax+5a+b=2x+17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 所以解得 所以f(x)=2x+7.] 2.已知f=+,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 f(x)=x2-x+1,x∈(-∞,1)∪(1,+∞) [令=t,则t=1+,t≠1,所以=t-1, 所以f(t)=(t-1)2+(t-1)+1=t2-t+1, 即f(x)=x2-x+1,x∈(-∞,1)∪(1,+∞).] 3.已知函数f(x)满足f(-x)+2f(x)=2x,则f(x)=________.  [由f(-x)+2f(x)=2x,① 得f(x)+2f(-x)=2-x,② ①×2-②,得3f(x)=2x+1-2-x, 即f(x)=. 故f(x)的解析式是f(x)=.] 考点三 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1.分段函数求值的策略 (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区间,然后代入该区间对应的解析式求值. (2)当出现f(f(a))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 (3)当自变量的值所在区间不确定时,要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应参照分段函数不同段的端点. 2.求参数或自变量的值 解决此类问题时,先在分段函数的各段上分别求解,然后将求出的值或范围与该段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交集,最后将各段的结果合起来(取并集)即可. 3.分段函数与不等式问题 解由分段函数构成的不等式,一般要根据分段函数的不同分段区间进行分类讨论.如果分段函数的图象比较容易画出,也可以画出函数图象后,结合图象求解.  分段函数的求值问题 [典例3-1] (1)(2020·合肥模拟)已知函数f(x)=则f(f(1))=(  ) A.-    B.2    C.4    D.11 (2)设函数f(x)=则f(5)的值为(  ) A.-7 B.-1 C.0 D. (1)C (2)D [(1)因为f(1)=12+2=3,所以f(f(1))=f(3)=3+=4.故选C. (2)f(5)=f(5-3)=f(2)=f(2-3)=f(-1)=(-1)2-2-1=.故选D.]  求参数或自变量的值 [典例3-2] (1)已知函数f(x)=且f(a)=-3,则f(6-a)=________. (2)已知函数f(x)=若实数a满足f(a)=f(a-1),则f=________. (1)- (2)8 [(1)当a≤1时,f(a)=2a-2=-3,无解; 当a>1时,由f(a)=-log2(a+1)=-3,得a+1=8, 解得a=7, 所以f(6-a)=f(-1)=2-1-2=-. (2)由题意得a>0. 当0<a<1时,由f(a)=f(a-1),即2a=,解得a=,则f=f(4)=8, 当a≥1时,由f(a)=f(a-1),得2a=2(a-1),不成立.所以f=8.] 点评:本例T(1)可根据函数值的范围确定a>1.本例T(2)可根据单调性确定a≥1不可能成立.  分段函数与不等式问题 [典例3-3] (2018·全国卷Ⅰ)设函数f(x)=则满足f(x+1)<f(2x)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1] B.(0,+∞) C.(-1,0) D.(-∞,0) D [法一:分类讨论法 ①当即x≤-1时, f(x+1)<f(2x),即为2-(x+1)<2-2x, 即-(x+1)<-2x,解得x<1.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 ②当时,不等式组无解. ③当即-1<x≤0时, f(x+1)<f(2x),即1<2-2x,解得x<0.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0). ④当即x>0时,f(x+1)=1,f(2x)=1,不合题意. 综上,不等式f(x+1)<f(2x)的解集为(-∞,0). 法二:数形结合法 ∵f(x)= ∴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 结合图象知,要使f(x+1)<f(2x), 则需或∴x<0.] 点评:本例也可分x≤-1,-1<x≤0,x>0三种情况求解. 1.已知f(x)=则f+f的值等于(  ) A.-2 B.4 C.2 D.-4 B [由题意得f=2×=, f=f=f=2×=, 所以f+f=4.] 2.设f(x)=,若f(a)=f(a+1),则f=(  ) A.2 B.4 C.6 D.8 C [当0<a<1时,a+1>1,则f(a)=,f(a+1)=2(a+1-1)=2a. 由f(a)=f(a+1)得=2a,解得a=,从而f=f(4)=2×(4-1)=6,当a≥1时,a+1>1,又函数f(x)=2(x-1),x≥1为增函数.因此f(a)=f(a+1)不成立,故选C.] 3.设函数f(x)=则满足f(x)+f>1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①当x≤0时,x-<0,则f(x)=x+1,f=x-+1=x+, 由f(x)+f>1得(x+1)+>1,解得x>-. 又x≤0,所以-<x≤0. ②当0<x≤时,x-≤0,则f(x)=2x,f=x-+1=x+,从而f(x)+f=2x+>1恒成立. ③当x>时,x->0,则f(x)=2x,f=2, 从而f(x)+f=2x+2>1恒成立. 综上知x的取值范围是.] 核心素养1 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与高等数学接轨的三类函数 高考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如欧拉公式、高斯函数、狄利克雷函数)的接轨,常以小题的形式呈现,意在考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拓宽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欧拉公式 (2020·郑州模拟)欧拉公式eix=cos x+isin x(i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特别是当x=π时,eiπ+1=0,欧拉公式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2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B [由题意得e2i=cos 2+isin 2,所以e2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为(cos 2,sin 2).因为2∈,所以cos 2<0,sin 2>0,所以e2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 [评析] 此类以欧拉公式为背景考查复数几何意义的试题,意在考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破解此类题的关键:一是会揭开数学文化的面纱,读懂题意;二是会进行三角运算,如本题,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需利用弧度制,判断角的范围,从而判断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可得出复数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的位置. 已知欧拉公式为eix=cos x+isin x(i为虚数单位),若α∈(0,2π),且e-iα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内,则sin α+cos α的取值范围是(  ) A.(1,] B.[-,] C.(-1,1) D.[-,-1) C [因为e-iα=cos(-α)+isin(-α)=cos α-isin α,所以结合题意可知点(cos α,-sin α)位于复平面的第三象限内,所以cos α<0且-sin α<0,又α∈(0,2π),所以α∈,所以α+∈,所以sin∈. 故sin α+cos α=sin∈(-1,1).故选C.] 高斯函数 (2020·长沙长郡中学模拟)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x∈R,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y=[x]称为高斯函数,例如[-2.1]=-3,[3.1]=3.已知函数f(x)=,则函数y=[f(x)]的值域是(  ) A.{0,1} B.(0,2) C.(0,1) D.{-1,0,1} A [法一:因为f(x)===2-∈(0,2), 所以当f(x)∈(0,1)时,y=[f(x)]=0;当f(x)∈[1,2)时,y=[f(x)]=1. 所以函数y=[f(x)]的值域是{0,1}.故选A. 法二:因为y=[f(x)]不可能为小数,所以排除B,C; 又2x>0,所以f(x)=>0,所以y=[f(x)]≠-1,排除D.选A.] [评析] 求解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高斯函数的含义,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可用取特值法达到秒解,如本题的方法二,对特殊值的敏感和对已知选项的挖掘,常常可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而对它们的视而不见,则会导致与简便解法“擦肩而过”.注意对特值的选定,一要典型,能定性说明问题,二要简单,便于计算.   (2020·淄博一模)高斯函数[x],也称为取整函数,即[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如:[2.3]=2,[-1.5]=-2.则下列结论:①[-2.1]+[1]=-2;②[x]+[-x]=0;③若[x+1]=3,则x的取值范围是2≤x≤3;④当-1≤x<1时,[x+1]+[-x+1]的值为1,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④ [①[-2.1]+[1]=-3+1=-2,正确; ②[x]+[-x]=0,错误,例如:[2.5]=2,[-2.5]=-3,2+(-3)≠0; ③若[x+1]=3,则x的取值范围是2≤x<3,故错误; ④当-1≤x<1时,0≤x+1<2,0<-x+1≤2, ∴[x+1]=0或1,[-x+1]=0或1或2, 当[x+1]=0时,[-x+1]=1或2; 当[x+1]=1时,[-x+1]=1或0; 所以[x+1]+[-x+1]的值为1,2,故正确.] 狄利克雷函数 (2020·上海徐汇区模拟)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函数f(x)=被称为狄利克雷函数,其中R为实数集,Q为有理数集,关于函数f(x)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f(f(x))=0; ②函数f(x)是偶函数; ③任取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T,f(x+T)=f(x)对任意的x∈R恒成立; ④存在三个点A(x1,f(x1)),B(x2,f(x2)),C(x3,f(x3)),使得△ABC为等边三角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C [对于①,当x为有理数时,f(x)=1,f(f(x))=f(1)=1,故①是假命题. 对于②,若x∈Q,则-x∈Q;若x∈∁RQ,则-x∈∁RQ,所以,无论x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有f(-x)=f(x),即函数f(x)为偶函数,故②是真命题. 对于③,当x为有理数时,x+T为有理数,满足f(x+T)=f(x)=1;当x为无理数时,x+T为无理数,满足f(x+T)=f(x)=0,故③是真命题. 对于④,当A,B,C三点满足A,B(0,1),C时,△ABC为等边三角形,故④是真命题. 综上所述,真命题的个数是3.故选C.] [评析] 破解本题的关键如下:一是明晰狄利克雷函数的实质是分段函数,注意理解集合∁RQ表示无理数集;二是会活用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三是判断含有存在量词命题真假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满足题意的条件. (2020·陕西长安一中3月质检)已知著名的狄利克雷函数f(x)=其中R为实数集,Q为有理数集,若m∈R,则f(f(f(m)))的值为(  ) A.0 B.1 C.0或1 D.无法求 B [若m∈Q,则f(m)=1,所以f(f(f(m)))=f(f(1))=f(1)=1. 若m∈∁RQ,则f(m)=0,所以f(f(f(m)))=f(f(0))=f(1)=1.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