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76786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年级:姓名:1111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1.了解儒林外史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品主要内容,领会作品主题,分析典型人物形象。3.进行专题探究,理清故事情节,探究作品的讽刺艺术。1课时一、导入对于儒林外史,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之前学过的范进中举就出自此书。这部作品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丑恶现象。对于这样一部讽刺作品,我们应该如何来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

2、了解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范进中举和介绍儒林外史的内容导入新课。二、阅读方法指导1.生阅读教材P65“读书方法指导”部分内容,了解阅读讽刺文学作品的方法。2.师归纳要点。(1)体会批判精神。(2)欣赏讽刺笔法。(3)联系现实深入理解。【设计意图】介绍“读书方法指导”,了解阅读讽刺文学作品的方法。三、了解儒林外史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移居至江宁(今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诗说七卷、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他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元年(1736)被举荐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考试,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2)写作背景。吴敬梓的个人经历,令他对功名利禄表示出与当时社会截然相反的看法。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以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等方法统治思想、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

4、物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2.了解作品内容和主题。(1)作品概述。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它描写了一些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儒林外史长达五十六回,却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干情节,而是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而成。但吴敬梓在创作此书时,却有一个完整的创作思路,即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贬抑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士,褒扬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2)作品主题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精神道德和

5、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众生百态揭示了当时士人追逐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小说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做的对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3.说说典型人物。小组合作,选择作品中的一个或一类人物,简述其人物经历,说说其特点。预设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1)周进六十多岁的周进,因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受着新进学的梅玖的嘲笑;还替前科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后来连教馆之职也失去了,只得给商人记账

6、。一次偶然路过贡院,他一见贡院号板,就禁不住万感俱发,一头撞去,哭得死去活来。而当朋友们答应替他捐个监生时,他竟爬到地上磕头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人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作朋友。之后,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于是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大老爷”的“长生牌”。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关照这个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五十四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2)范进范进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未进学的老童生,他是从二十

7、岁考到五十四岁才中举,而心理惨遭巨大摧残的典型人物。中举前,他生活困顿,遭受凌辱,当他要去考试时,岳父胡屠户骂他是“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不愿借钱给他。当听到中举的消息时,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欢喜得发了疯,直到挨了胡屠户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从此他就“平步登天”,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没过多久,他田产房屋,奴仆丫鬟都有了。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1)汤奉高要县知县,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老师夫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人家问成“奸民挟制官府”之罪。如此“清廉”的

8、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2)王惠南昌太守,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然一致认为他是“江西保荐第一能员”。八股迷的典型马二先生、鲁编修。(1)马二先生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9、事业,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仍未中举的选书人,但他仍执着地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甚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这不仅写出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觉,而且也点出了他们不自觉的原因举业是他们能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

10、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2)鲁编修一个贫困潦倒的“穷翰林”。鲁编修官至翰林,50岁离京返家,有一妻一女。因没有儿子继承举业,便把女儿当作儿子一样培养,从小教鲁小姐作八股文章。在他心中,一切诗词歌赋都不过是野狐禅,唯有举业才是正经学问。他认为蘧公孙有才华,便择他为婿,希望他能继承事业。但在女儿完婚后,他见女婿只会诗词歌赋,不通八股,便出两个题让他作文章,结果蘧公孙写出来的都是些诗歌上的话,又有两句像离骚,又有两句“子书”,不是正经文字,因此,心里着气。他与妻子商量再娶一个如君,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接进士的书香。妻子说他年纪大了,劝他不必,他就着了重气,跌了一跤,半身麻木,口眼

11、也有些歪斜。鲁编修是科场上的成功者,也是科举制的维护者,但作品通过写他晚年的凄凉,对他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正面的知识分子典型王冕、杜少卿。(1)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在作者看来,文士们只有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堪称“品地最上一层”。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的。(2)杜少卿贵公子,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他慷慨好施,仗义疏财,有人向他求助,他就捧出

12、大量的银子来帮助,钱花完了,就变卖产业。他轻视科举制度,在辞却征聘以后,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他反对多妻,轻视礼教,反对歧视妇女,反对纳妾,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敢于怀疑权威,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者朱熹提出大胆的挑战。【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了解作品内容和主题,逐步了解儒林外史。四、专题探究(一)活动准备活动安排:1.课外阅读儒林外史,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个专题进行探究,教材P66中的专题供参考,也可以自行设计专题。2.选择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专题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8人左右,每小组一名组长。3.各学习小组自主安排阅读计划,在两周内阅读完儒林外史,并完成专题探究任务。4.两周后,以组长为

13、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探究结果。(二)活动指导1.专题一:故事会生读教材P66“专题探究”的专题一,了解专题一的探究任务,自主探究。专题一:故事会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写了许多人物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篇幅稍长,展现了人物多个性格侧面,有些故事则寥寥数笔,但都含意深远,韵味悠长。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在讲故事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1)梳理情节,准备提纲。(2)抓住梗概,注意细节。(3)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预设 【示例】乡绅严监生,胆小又有钱。临死时,他的卧房里挤满了子侄后代,他卧在床上话也说不出,就只是伸出两根手指,众人不解其意。大侄子问严监生是不是有两个亲人还没见面,他摇头。二侄子又

14、问严监生是不是有两笔银子不曾交代家人,他头摇得更厉害。老奶妈推测是因为两个舅爷不在眼前,严监生还是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待到其妻子赵氏擦擦眼泪对他说,他是因看到那灯里有两根灯草怕费了灯油,然后挑掉一根灯草,他才点头咽了气。2.专题二: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生读教材P66“专题探究”的专题二,了解探究任务,自主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小说写了数百个人物,上至达官显宦,下至贩夫走卒。他们行藏不同,性格各异,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清闲斋老人语),让读者一见而洞彻其灵魂。选择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细读有关章节,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

15、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体会。师:我们在探究这个专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意蕴丰富的细节,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2)边读边做批注,阅读前人的评点或相关研究著作,深化理解。(3)从众多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预设 (1)【示例】对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探究:用夸张的描写进行讽刺。作者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特征尽力扩大,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如对范进中举后表现的夸张描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

16、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这几段描写中,有语言,有动作。一个“噫”字,表现了范进出乎意料的兴奋;一句“好了”,说明范进三十多年寒窗、穷困潦倒的生活终于一去不复返,新的荣华富贵马上就会从天而降;两句“中了”,揭示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的内心世界。作者运用了极度的夸张,把范进中举时的神态、表情以及内心世界等描绘得栩栩如生。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作者围绕范进中举,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对文中人物、社会以及科举制度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对比:在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对他的

17、态度是居高临下,见面就骂,骂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骂他“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骂他“想天鹅屁吃”“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还说自己“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范进向他借盘缠应试,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还骂范进的母亲是“老不死的”。可是,当范进终于等来了时来运转的一天,这时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原来的“居高临下,见面就骂”变成了“毕恭毕敬,逢人便夸”,夸他是“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夸他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还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并主动送肉送钱表示祝贺,对

18、范进的母亲也恭敬地称之为“老太太”了。作者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胡屠户这样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取得了辛辣的讽刺效果。范进中举一文就是这样,以极度的夸张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为主要艺术手段,把人性的丑恶、世态的炎凉以及科举制度的腐朽全都揭示了出来,其讽刺艺术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2)小论文示例:简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讽刺。如第二回里,薛家集的一个小乡官夏总甲,作者把他写成了一个乡间土皇帝形象。你看他:“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

19、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两个动作活画出了夏总甲在乡民面前的傲慢自大。作者接着写他的一番话语:“俺如今倒不如你们务农的快活了。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闲?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巧妙地揭示了他为何目中无人和衣服“就如酒篓一般”。二、通过故事情节的前后对比来表达讽刺。第二回中,周进六十多岁了,还以老童生的身份在薛家集观音庵教私塾,一年才十二两馆银,生活窘困,地位

20、低下,村中新中秀才青年梅玖也奚落他。到第七回中,周进中了进士,做了官以后,梅玖就无耻地冒充自己是周进的学生,薛家集的观音庵里也供起了周进的长生牌位。梅玖见了周进早年写的一副对联,贴在墙上,红纸都发白了,竟吩咐和尚用水喷了,剥下来装裱收藏。这一对比既写出了周进做官前后迥然不同的境遇,也写出了秀才梅玖的庸俗势利以及社会上一些人的趋炎附势。所以,儒林外史的讽刺,不仅仅是对人物的讽刺,更是对当时社会中各种现象的揭露、控诉和批判。3.专题三:续写故事儒林外史中没有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书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之后,旋即退场,从此不再出现。他们退场之后的生活将会如何?又会有哪些故事?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发挥

21、想象,续写他的故事。(1)打开思路,天马行空,尽情想象,不妨设置一些悬念,让故事更吸引人。(2)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要符合其性格特征,不能脱离原著。(3)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这种笔法。提示:先选择人物,然后在了解人物主要故事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合理想象。预设 少卿重游清凉山荆元抚琴别故友廿年光阴转瞬即逝。荆元依旧开着裁缝铺,一日做工完毕,他抱了琴,踱步到清凉山,要去后山寻于老者,请他听自己新弹会的潇湘水云。山道绿柳掩映,颇为清凉。迎面一翁一妪,古稀花甲年纪,布衣木钗,极为朴素。他们手挽手,缓步登山,沿途欣赏风光。路

22、上行人注目二老,议论纷纷,二老笑谈如故,不以为意。荆元猛然忆起,二十年前杜少卿携夫人游园,传为此方奇闻。荆元迎面上前作揖,自报姓名。这二老,正是杜少卿夫妇。二十年来,少卿仗义轻财如故。钱财散尽,仆从便遣散了,家什也陆续典当,亲朋以他为败家儿,与他断绝了往来。他便携夫人在城西陋巷住下,给人写字营生,并无余财。三人相谈甚欢,分道而别。荆元径自向后山走去,隐约闻听丧乐,心下一沉。走近园圃,见邻里皆披麻于老者已于两天前无疾而逝。灵堂内,哀号恸天。荆元并不进灵堂,只将琴放在惯常抚琴的石凳上,默默弹起潇湘水云。琴音悠远,声动林木,鸟雀俱来相和。于老长子闻琴声而出,待荆元弹毕,对他一鞠躬,道:“父亲二三百亩

23、田园,已分给我兄弟五人。您常抚琴的石凳,恰在我园内。多年来听你们论琴,我也知一二,若不嫌弃,您以后可以常来。我已年迈,不敢违逆父亲意愿,科考已然无望,兄弟儿孙却还能有为。科场污浊,却也能通青云之路,于家不久将能振兴!”荆元神情漠然,收琴入囊,远远向老友拜了三拜,转身走了。结束语: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小说的代表,其中的人物到今天还是有其意义和魅力的,在课余时间多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活动的准备,再指导学生分专题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品读和理解作品。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教材“自主阅读推荐”中的围城格列佛游记。【设计意图】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阅读推荐”中的两部名著。本次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以学生合作、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阅读讽刺文学作品的方法,再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主题,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把握。之后再进行专题探究活动。将小组探究的活动任务、活动安排交代清楚,接着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小组内的阅读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最后让各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再指导。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探究为主,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