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大全笔记1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诗选作者范仲淹。B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D望岳春望都选自杜诗详注答案:A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点睛】文学常识,顾名思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而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所以,多多储备积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
2、识,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主人公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对著名篇章的内容熟读并熟记。2、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秋风/萧瑟,洪波/涌起。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答案:CABD正确。C.句意: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正确的应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划分诗歌朗读节奏的能力。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是学习诗歌的一项必要步骤,划分节奏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
3、,然后把诗句分成几个意义单位,两个意义单位之前可停顿,但要切记一个意义单位之间不能停顿。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灿烂(ln)澹(zhn)澹子规啼(t)B萧瑟(s)竦峙(s)歌咏(yng)C枯藤(tng)沧(cng)海一帆悬(xun)D碣(h)石归雁(yn)断肠(chng)人答案:CA项,“澹”应读“dn”;B项,“峙”应读“zh”;D项“碣”应读“ji”。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的辨析主要是辨识并确认汉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正确读法。特别是常见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注意积累和练习。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的
4、行文线索是对雨的爱恋(热爱)或对人生(生命)的追求。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春天的雨热烈而粗犷,夏天的雨清新而纯净,秋天的雨自然而平静,冬天的雨端庄而沉思。C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入胜。D本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四季的雨,写出了雨的可爱,寄托了对雨的赞美与喜爱。答案:BACD.正确;B.有误,文章按时间顺序依次写的是春雨的娇媚而生机,夏雨的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端庄而沉静,冬雨的自然而平静。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雨的四季全文用诗化的句子,
5、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自然,分段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的美丽、娇媚、温柔、细润、甜美;夏雨热烈、粗狂、奔放;秋雨端庄而沉思,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ABCD答案:B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具体语境,按照喻体的特点进行选择。“提琴”声音比较柔和,对应“草丛中淌过的
6、小溪”;“弹拨”声音叮咚清脆,对应“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贝斯”轰响嘹亮,对应“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铜管齐鸣”声音高亢,对应“飞瀑落下深潭”。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6、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刮风依靠慈善垂柳B晒着绿苹暖和横卧C园圈地毯水纹水墨画D摇蓝斜射稍微烦燥答案:AA项,正确;B项,“绿苹”应为“绿萍”;
7、C项,“园圈”应为“圆圈”;D项,“摇蓝”应为“摇篮”,“烦燥”应为“烦躁”。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7、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舍的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B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答案:B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一座”放在“普通
8、”之前;B无误;C.有误,成分赘余,应删去“不再”;D.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8、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高而远)B(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出卖,拨弄)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晴朗无云)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答案:BB“(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出卖
9、,拨弄)”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卖弄:展现,展示,炫耀。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能力层级B9、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C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论语)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DA正确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B正确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C正确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点睛】此类
10、题是每年的必考题,考试篇目没有规律可言,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考试范围内的古诗文做到熟记、默写,然后在此基础提升,掌握古诗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10、“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本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夸张C拟人D借代答案:C“偷偷地”“钻”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草刚从土中生长出来的形象与过程。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1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
11、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答案: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错,尾联写诗人“最爱”的是湖东“绿杨阴里白沙堤”。【点睛】考查诗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诗句的字词来理解,不能超越字词,架空内容。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冬天里人们的活动。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
12、特有的动人图景。答案:CA:正确;B:正确;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而非人的活动。D: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基本情况的识记。一篇课文要识记的内容有:作者、朝代(如果是古代的话)、作品、作家代表作、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作手法等,复习时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对照记忆。1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著名诗人、翻译家。B“他夹着尾巴逃跑了”一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C“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行。”该句中“包袱”用的是该词的比喻义。D“当我能正确拼写水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该句中“能”“拼写”“自豪”均为动
13、词。答案:DD.“自豪”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的综合素养的考查能力。涉及到作家作品,以及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等,可以说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做这种题非常棘手。14、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云脚初平水面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衣沾不足惜,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C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答案:DA句应该是“水面初平云脚低”,B句应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句应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答案为D。【点睛】根据所
14、学所记回顾作品中原句内容,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和词语的顺序。本题用反选排除法,有错的就排除。15、下面句子与课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高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强壮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B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全是桃儿、杏儿、梨儿。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放下饱尝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答案:CA中应是“强壮的儿子”“高大的父亲”;B中应是“满是桃儿、杏儿、梨儿”;D中应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填空题16、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那mng发的叶子,
15、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呼吸变得chng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fng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了。而近处池q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答案:萌;畅;访;啬;畦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读音和书写。故答案为:萌;畅;访;啬;畦【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注意字的偏旁部首。17、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
16、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两句不能颠倒顺序。【点睛】默写一定要遵照原文,不能添字、漏字、错字,不能颠倒语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名篇名句的积累。18、春这篇课文中“像牛毛,像花针,像钢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答案:细且密;细且亮;细且飘忽牛毛体现了密,花针体现了亮,钢丝体现了飘忽【点睛】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19、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读课文济南的冬天,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阳光,暖和安适地,只等春风来把它们,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答案:晒着;睡着;唤醒熟读课文,补全句子。【点睛】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识记能力。20、默写诗词。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不能将“似”写成“是”,不能讲“燕”写成“雁”。【点睛】本题都是上句对下句或者是下句对上句的题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考查对诗词的记忆默写能力。只要注意根据提示对出上、下句即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