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173549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白帅帅1陈超1,2魏玮3代璐瑶4,5刘烨4,5邱爽3,6何晖光3,6摘 要基于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谎言检测技术依赖于对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的有效解码,当前主要采用手工设计特征进行脑电分析.近年来,单试次脑电分类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端到端的脑电分类方法能够实现对脑电的自动特征提取和分类,但在谎言检测中缺乏研究和应用,同时存在无法在测谎场景下直接应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基于复合反应范式(Complextrialprotocol,CTP)进行自我面孔信息识别任务的实验,采集

2、了18名被试的脑电数据.研究了不同端到端的单试次 ERP 分类方法在谎言检测中的应用,同时针对单试次脑电解码方法无法直接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类自举算法.算法基于数据分布假设,通过对比各类刺激图像被视为探针刺激时所训练模型的性能,来推断真正的探针刺激.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自我面孔信息的 CTP 的谎言预测中,所提出的类自举法性能优于传统探针预测方法,在仅使用少量脑电数据情况下,可实现准确的谎言预测.关键词脑电,谎言预测,事件相关电位,复合反应范式,类自举法引用格式白帅帅,陈超,魏玮,代璐瑶,刘烨,邱爽,何晖光.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自动化学报,2023,49(10):2

3、0842093DOI10.16383/j.aas.c220341Research on Single-trial EEG Decoding-based Class Bootstrap Method for Lie PredictionBAIShuai-Shuai1CHENChao1,2WEIWei3DAILu-Yao4,5LIUYe4,5QIUShuang3,6HEHui-Guang3,6AbstractLiedetectiontechniquesbasedonelectroencephalogram(EEG)relyontheeffectivedecodingofevent-re-lated

4、potential(ERP).Atpresent,manualdesignfeaturesaremainlyusedforEEGanalysis.Inrecentyears,thesingle-trialEEGclassificationmethodhasmadeprogress.End-to-endEEGclassificationmethodscanrealizeauto-maticallyextractfeaturesfromEEGandclassify,whichlacksresearchandapplicationinliedetection,alsothosemethodscann

5、otbedirectlyappliedinliedetection.Inthisstudy,wedesignedtheautobiographical-basedfacere-cognitiontaskbasedonacomplextrialprotocol(CTP)andtheEEGof18subjectswascollected.Theapplicationofdifferentsingle-trialERPclassificationmethodsinliedetectionarestudied.Aclassbootstrapmethodispro-posedtosolvetheprob

6、lemthatthesingle-trialEEGdecodingmethodcannotbeappliedtopracticedirectly.Theclassbootstrapmethodwasbasedontheassumptionofdatadistribution,theprobestimuluswasdeducedbycom-paringtheclassificationperformanceofclassifiersthatweretrainedwheneachcategoryofstimulusimageswassetasprobestimuli.Theexperimental

7、resultsshowthattheproposedclassbootstrapmethodoutperformsthetradi-tionalliedetectionmethodandcanaccuratelypredictlieswhenonlyasmallamountofEEGdataisused.Key wordsElectroencephalogram(EEG),lieprediction,event-relatedpotential(ERP),complextrialprotocol(CTP),classbootstrapmethodCitationBaiShuai-Shuai,C

8、henChao,WeiWei,DaiLu-Yao,LiuYe,QiuShuang,HeHui-Guang.Researchonsingle-trialEEGdecoding-basedclassbootstrapmethodforlieprediction.ActaAutomaticaSinica,2023,49(10):20842093说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说话人主观刻意扭曲或隐瞒某些事实真相的行为.合理高效且准确的谎言检测技术对于维护国防安全、社收稿日期2022-04-27录用日期2022-09-26ManuscriptreceivedApril27,2022;accepte

9、dSeptember26,202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202500,2022YFF1202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06285,6180614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3490)资助SupportedbyNationalKey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gramofChina(2022YFF1202500,2022YFF1202501),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62206285,61806146),andChinaPostdoctoralScienceFoundation(202

10、1M703490)本文责任编委张道强RecommendedbyAssociateEditorZHANGDao-Qiang1.天津理工大学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2.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天津300072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北京100190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5.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6.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1000491.TianjinKeyLaboratoryofComplexSystemControlTheoryandApplicati

11、on,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3842.AcademyofMedicalEngineeringandTranslationalMedicine,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3.ResearchCenterforBrain-InspiredIntelligence,NationalLaboratoryofPatternRe-cognition,InstituteofAutom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904.StateKeyLaboratoryofB

12、rainandCognit-iveScience,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5.DepartmentofPsychology,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6.SchoolofArtificialIntelligence,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第49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49,No.102023年10月ACTAAUTOMATICASINICAOct

13、ober,2023会稳定、司法公正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目前,利用多导生理仪采集心电、血压、皮电等生理信号进行测谎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结果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无法摆脱反测谎策略2的问题,致使基于多导生理仪测谎的性能不稳定.近年来,利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测谎技术获得了关注和研究.脑电是脑神经活动产生的电信号,反映了大脑的认知活动,并具有时间分辨率高、便于采集等优势.与外周生理信号相比,基于脑电的测谎研究更有望从神经机制的层面揭示谎言的诱发过程3.P300 电位4是

14、目前 ERP 测谎技术研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 ERP成分,体现在波形上是一个在刺激产生后 300ms左右脑电幅值正向的偏移,其波幅反映了工作记忆中背景更新的程度5.P300 电位测谎技术基于上述背景更新理论,犯罪者相对于无辜者而言,往往掌握对案件更多的关键信息,对于犯罪相关信息有更深刻的认知加工.因此,当案件相关信息作为探针刺激呈现时,相比无关刺激会诱发犯罪者更显著的P300 电位,而对于无辜者则不会.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技术的研究主要包含测谎范式和脑电解码方法两个方面.其中,测谎范式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谎言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反测谎策略的影响.在测谎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隐藏信息测试

15、(Concealedinformationtest,CIT)基于背景更新理论,通过设置与犯罪情节相关或无关的多项选择问题来判断被试是否诱发了定向反应,从而进行谎言检测,但 CIT 范式仍然无法避免因被试通过对无关刺激与特定任务相关的反测谎策略造成的阳性率降低.Rosenfeld 等6提出了一种复合反应范式(Complextrialprotocol,CTP),将单个刺激分成简单反应与辨别反应.其中,简单反应可以使被试诱发显著的 P300 电位;辨别反应是为了确定被试的认知注意保持在实验任务之上,从而摆脱反测谎策略的影响,是近年来在测谎应用中研究更为广泛的范式.2020 年,Chang 等7在 C

16、IT 范式上加以改进,开发了一种基于视听刺激的 ERP 谎言检测范式,将被试姓名编辑为音频文件作为音频刺激,与作为图片刺激的被试自传体信息共同呈现,但是无法保证听觉刺激不被其他非探针被试所知悉,导致其他非探针被试同样会诱发显著 P300 成分.2022 年,Wang 等8基于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apidserialvisualpresentation,RSVP)范式的隐藏信息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 RCIT(RS-VP-basedconcealedinformationtest)测谎范式.在此实验范式框架下,高速出现的图像刺激使得被试无暇分配更多认知资源施加反测谎策略,但同时作者也在原文中指出,

17、这种范式依然受制于探针刺激不易选取的问题.在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研究的脑电解码中,传统方法是对多个试次脑电叠加得到的 ERP 成分的波幅、波面积和潜伏期等指标进行峰值检测、靴值分析等统计学分析.之后,基于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的方法在谎言检测中得到了研究和进步.2019 年,彭丝雨等9将互信息分析方法应用至脑电分析领域,采用 CIT 测谎范式,通过量化构建说谎与诚实人群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电极对的互信息作为特征分类依据,构建出大脑功能网络.2020 年,Dodia 等10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xtremelearningmachine,ELM)的 ERP 谎言检测算法,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脑电特征集,

18、采用 ELM 对特征集进行训练分类.上述方法均涉及对脑电特征的手工设计,近年来,一些端到端的脑电分析方法在测谎应用中得到了研究.同年,Baghel 等11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在所采集的 14 导基于 CIT 范式的脑电信号数据集上进行谎言检测,其正确率为 84.44%.2021年,Bablani 等12基于 CIT 范式,采用 Fuzzy 系统,提取 EEG 信号的空间特征进行分类,取得了 93.54%的平均预测正确率.2022 年,Javaid 等13提出一种由 EEG 信号引导基于视听信息的多模态谎言检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视听信息分别在时域与频域提取特征,利用一个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对EE

19、G 信号进行表征,采用权重赋值的后期融合方式将 3 种模态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最终得到 83.5%的检测正确率.N目前,已有的基于脑电谎言检测的解码技术,在方法层面,传统方法依赖研究人员手工设计特征,存在主观性,无法摆脱因被试个体差异性造成个别被试的特征信息冗余或缺失14.在数据层面,仅使用一个或少量导联,忽略了脑电在空间上的特性15.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新的端到端单试次脑电解码算法和全脑脑电采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避免手工设计特征带来缺陷的同时提供了更丰富的脑电信息,为推进测谎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如基于神经网络的脑电解码算法1619,可以在不同脑机接口范式中实现准确的单试次

20、脑电分类,在谎言检测场景下也有相关研究.由于脑电的个体差异性,此类方法一般需要为每个个体训练对应的解码模型.训练过程需要谎言相关信息作为标签用来进行有监督的模型训练,但这一信息在应用中是无法获得的.如记录了犯罪嫌疑人对 条犯罪10期白帅帅等: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2085(N信息 类刺激)的脑电响应,但无从知晓其中哪些信息是与嫌疑人有关的(探针刺激),哪些是无关的(无关刺激),导致此类方法的训练和测试模式在实际中难以应用.基于背景更新5相关理论,相较与被试无关的信息而言,与被试有关的信息更能使被试诱发出显著的 P300 电位.也就是说,真正的探针刺激与真正的无关刺激所诱发的脑

21、电样本存在显著差异;而真正的无关刺激之间却没有这种差异性.解码模型可以通过脑电样本的显著差异性实现探针刺激与无关刺激的分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类自举法,从数据分布假设的角度,解决了当前单试次脑电分类方法的训练和测试模式无法应用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开展基于 CTP 的自我面孔信息识别任务实验,采集了 18 名被试的 64 导联全脑脑电信号.研究近年提出的端到端 P300 脑电解码算法在测谎中的应用,以及训练数据量对不同算法结果的影响.针对当前单试次脑电解码训练和测试模式无法在测谎中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类自举法,基于不同的单试次脑电解码算法,可以实现在少量数据情况下的准确谎言预测.1

22、基于自我面孔信息的 CTP 实验本实验招募共计 18 名被试,其中男性 8 名,女性 10 名,平均年龄为 23.39 2.5 岁,且均在 1829岁之间.每名被试在实验开始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1实验范式自我面孔识别任务采用复合反应范式,探针刺激是由被试提供的本人证件照,无关刺激设置为 4张由软件合成的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人脸图片(ht-tps:/),以避免被试对无关刺激的知晓.探针刺激和无关刺激比例为 1:4.实验任务共 10 组,每组任务包含 60 试次,每个试次包含一个图片刺激(人脸)和一个数字刺激;每张人脸图像随机呈现 12 次.单个试次流程如图 1 所示(图中人脸图片为软件合成),

23、每个试次包含一次简单反应和一次辨别反应.每次反应呈现时间均为 300ms,需要被试在接下来的空屏时间内进行特定行为学响应.具体实验流程为:图片刺激呈现 300ms,紧接着呈现 1 3001 650ms 随机时长的空屏.被试需要在空屏时间内按下按键“A”表示自己看到了人脸图片.而后呈现数字刺激 300ms,紧接着呈现 1 3001 650ms 随机时长的空屏,若数字为“11 111”,被试需要在空屏时间内按下方向键“”;若为其他数字,按下方向键“”.之后进入下一个试次呈现刺激图片,依次循环.其中随机时长的刺激间隔可以避免被试对即将出现的刺激产生固定预期.为了强制被试关注图片刺激,每组任务中,每

24、2030 试次会对被试进行随机测试,要求被试识别上个试次的图片刺激.每个试次时长约 3.5s,每组任务时长约 4min,组间强制被试休息超过 30s,10 组任务时长共计约45min.11111300 ms图片刺激1 300 1 650 ms按键判断300 ms数字刺激1 300 1 650 ms按键判断图1单试次实验流程图Fig.1Flowchartofasingle-trialexperiment对于每名被试,正式实验开始之前需要记录被试的静息脑电,包括闭眼静息脑电和睁眼静息脑电.完成静息后,给予被试标准化任务指导语,并利用一些日常用品图像让被试进行按键练习.之后实验正式开始.1.2脑电采

25、集与预处理5 k本实验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使用 Neuroscan 公司生产的 64 导脑电仪.脑电电极按照 10/20 系统排布,采用左侧乳突 M1 为参考电极,前额 GND 电极为地电极,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均降至 以下,并通过 SCAN 软件同步记录脑电数据,由放大器放大,采样频率为 1 000Hz.在正式实验开始后,被试均被要求不能频繁眨眼,头部保持静止,身体尽量保持不动,且实验过程中保证实验环境静音.对于采集的脑电数据,按照实验分组使用EE-GLAB 工具箱20进行预处理.首先进行通带为0.515Hz 的带通滤波,采用 3 阶巴特沃斯线性相位滤波器实现.接着将数据降采样为 250Hz.

26、最后进行数据分段,选择每试次中图像刺激诱发的脑电,从图像刺激发生时刻开始,到之后的 1 000ms 进行数据分割,获得一个单试次脑电样本.由于基于神经网络的脑电解码方法对于输入的归一化需求,对每个单试次脑电样本按照导联进行归一化(零均值、单位方差).对于每名被试者,可以获得 6010(试次组)个单试次脑电样本,每个脑电样本大小为63250(导联时间).2类自举策略与 P300 脑电分类方法2.1类自举策略在基于自我面孔信息的 CTP 实验中,对数2086自动化学报49卷D=(xi,ypici)600j=1xi R63250ypici 0,1,4DY 0,1,4xiyeegi 0,1xixixi

27、yeegiyeegi据进行预处理后,每名被试有脑电数据,其中,为每张图片刺激诱发的单试次脑电样本,为诱发脑电的图像标签.探针预测的基本任务是对于每名被试,利用 预测探针刺激的标签.对于单试次脑电任务而言,需要对每个脑电样本,预测对应的脑电标签,0 表示 为无关刺激所诱发的脑电,1 表示 为探针刺激所诱发的脑电.单试次脑电分析模型的训练中,需要每个脑电样本 和对应的.但在实际测谎中,一方面,难以保证图像探针标签的正确选取或者泄露8,从而也无法获得对应 以训练脑电分类模型;另一方面,脑电信号信噪比低,单试分类的结果往往不稳定21(如同一刺激,在不同试次呈现所诱发的单试次脑电被分为不同类),且探针预

28、测任务需要正确判断某类刺激是否为探针刺激而往往并不关注单试分类的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单试次脑电分类的类自举算法,旨在实现一种在测谎应用场景下实际可用的脑电解码方法.yeegi在本文进行的 CTP 实验任务中,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包括探针刺激与无关刺激.探针刺激为被试的自我面孔信息,无关刺激为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面孔,对于被试而言是陌生且无意义的.根据背景更新5理论,相较于无关刺激,探针刺激会诱发更为显著的 P300.从数据分布的角度,在类别空间中,探针刺激诱发的不同脑电样本属于同一分布,无关刺激诱发的不同脑电样本属于同一分布,而两者之间数据分布存在差异性.如图 2 所示,在此假设前

29、提下,若将自我面孔信息作为探针刺激标签,构造脑电样本标签 训练分类算法时,算法可以根据各类数据分布实现有效的模型训练和分类(图 2(a);若将陌生人脸图像作为探针刺激的标签,算法无法根据同分布数据实现有效训练,模型不具备分类能力(图 2(b).基于此数据分布假设,类自举法分别将不同类的刺激视为探针刺激训练模型和测试,依据分类性能对探针刺激进行预测.DY类自举法对被试进行探针刺激预测时,输入数据,输出预测的探针刺激对应的标签.算法的主要流程是将 5 种类别刺激依次视为探针刺激,分别构建对应的脑电样本标签,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上训练单试次脑电分类器,并在验证集上进行测试,获得分类均衡精度;

30、综合 5 种刺激分别作为探针刺激时验证集的分类均衡精度,最高精度对应的图像刺激为探针刺激,并将其输出.对应本文的实验场景,类自举法实现的伪代码如算法 1 所示.f()X=xiNj=1Y=ypiciNj=1ypici0,1,2,3,4输入为单试次脑电分类模型,脑电数据 对应图像标签,其中,;输出为探针刺激.算法 1.类自举法ypic1:foriin doX=Xtrain Xval,Y=Ytrain Yval2:ypic3:if =ithenyeeg4:=15:elseyeeg6:=0Ytraineeg=yimj=1and Yvaleeg=yinj=17:fi(Xtrain,Ytraineeg)8

31、:training:Yvaleeg=fi(Xval)9:validation:BAi=BA(Yvaleeg,Yvaleeg)10:11:end forargmax(BA)12:探针刺激=13:return 探针刺激2.2脑电 P300 分类算法在应用中,每名被试者能获取的脑电数据有限,导致训练数据十分稀有.基于此,在单试次脑电样本分类算法的选择上,本文选择了几种在小训练数据量上有较好性能表现的端到端脑电分类算法,包括传统机器学习方法(HDCA22、MDRM23)及神经网络方法(EEGNet24、OCLNN25和 PLNet26),上述分类算法模型结构简单,训练参数量小,鲁棒性好.此外,采用常用

32、的传统 P300 脑电分类算法作为对比方法.1)分层判别成分分析(Hierarchicaldiscrimin-探针刺激诱发的脑电样本,标记为探针/无关刺激/无关刺激诱发的脑电样本,标记为探针/无关刺激/(a)(b)图2类自举法的分布假设示意图Fig.2Schematicdiagramofdistributionhypothesisoftheclassbootstrapmethod10期白帅帅等: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2087kantcomponentanalysis,HDCA)22:是一种在空间、时间维度依次提取脑电特征并进行分类的方法,由Gerson 等22于 2006 年

33、提出,应用在基于快速序列视觉呈现的目标检索任务的 P300 分类中.对于单试次脑电样本(导联时间),在时间维度切分 个时间窗,对于每时间窗的数据分别训练一个线性判别分类器(Lineardiscriminantanalysis,LDA),计算在导联(空间)的投影,将投影后的各时间窗拼接,训练一个时间维度的 LDA 分类器,并进行分类.HDCA 算法具有简单、计算量小的优势.2)最小黎曼均值方法(Minimumdistancetoriemannianmean,MDRM)23:是一种基于黎曼几何的 P300 分类方法,由 Barachant 等23于 2012 年提出,应用于 P300脑电二分类问题

34、.该方法在训练中构建包含 P300 的模板,在导联维度拼接模板和单试次脑电,通过计算样本协方差矩阵将脑电转换到黎曼流形空间,在流形空间分布计算类别均值,按照最近邻的思想进行分类.MDRM 方法对 P300不同的潜伏期和训练数据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3)EEGNet24:是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分类方法,由 Lawhern 等24于 2018 年提出,可应用在脑电 P300 分类中.EEGNet 中包含多个卷积层,分别从导联、时间维度提取特征,再利用深度卷积融合特征信息及全连接层进行分类.EE-GNet 具有网络结构紧凑、应用范式多样的优势.4)OCLNN(Oneconvolutionalla

35、gernerualnetwork)25:是一种单层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分类方法,由 Shan 等25于 2018 年提出,应用于基于P300 电位的脑机接口拼写器中.网络仅包含一个卷积层,同时从时间和导联维度提取特征,并使用全连接层进行分类.OCLNN 具有网络结构简单、参数量小、易于训练的优势.5)PLNet26:是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分类方法,由 Zang 等26于 2021 年提出,应用于基于快速序列视觉呈现的目标检索任务的 P300 分类中.类似于 EEGNet,网络不同的卷积层分别对脑电的时间空间维度提取特征,通过维度转换的方式实现不同维度特征的融合提取,全连接层进行分类.PLN

36、et 是目前提出的最新的脑电 P300 分类算法,并实现了优于 EEGNet 的性能.2.3实验设计2.3.1实验方法为了研究近年提出的 P300 脑电分类算法在谎言预测任务中的有效性以及类自举法的性能,设计了两种实验:单试次脑电分类和基于脑电的探针预测任务.此外,基于自我面孔信息的 CTP 实验中每名被试包含 10 组数据,在脑电分析实验中也对使用数据量对方法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xiyeegiPP 1,2,3,4,510 P单试次脑电分类实验使用单试次脑电数据 及对应的探针标签 训练脑电分类算法,对测试样本进行二分类.在单试次脑电分类实验中,研究不同训练数据量及不同脑电分析方法的分类性能,

37、结果主要用于对不同算法在测谎应用中的有效性分析.具体实现为,对于每一名被试,选择其前 组()作为训练集训练单试次脑电分类模型,采用余下的 组数据作为测试集,测试模型分类性能.实验对比了不同端到端单试次脑电分类方法:传统机器学习方法 HDCA、MDRM与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OCLNN、EEGNet 和 PL-Net.此外,选择了不同的传统脑电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分别使用时域特征、空域特征和小波域特征训练分类器(SVM(Supportvectormachine)或LDA)进行分类,相关特征在基于脑电的测谎中已有研究12,2728.在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单试次脑电分类实验中,采用了 10 折交叉验证的方

38、式对训练集进一步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最后分类结果为多折平均结果.(Y)PP 2,3,4,5,6P/2P P/2在基于脑电的探针预测实验中,使用探针预测算法对每名被试进行探针 预测.研究不同数据量、不同方法对探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具体实现为,分别使用每名被试脑电数据的前 组()进行探针预测任务.对于类自举法而言,在算法执行中,使用前 组数据作为类自举法训练集,余下的 组数据作为类自举法验证集,每名被试进行一次探针预测.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了 10 折交叉验证.在基于脑电的探针预测实验中,采用自举波幅差法(Bootstrappedamplitudedifference,BAD)6作为对比方

39、法.BAD是一种当前普遍采用的探针检测算法26,对所有刺激类别,首先取该类刺激的 P300 波幅的峰峰值(P-P)或基峰值(B-P)平均值;随后随机抽取与该类刺激同等样本量的剩余刺激并重复 100次,逐次平均,获得剩余刺激的 P300 波幅的峰峰值(P-P)或基峰值(B-P)池;最后检测该类刺激的 P300 波幅值在剩余刺激的 P300 波幅值池中的百分位排名,如该类刺激的 P300波幅值在剩余刺激 P300 波幅值池中的百分位排名大于 95%,则预测该类刺激为探针.2.3.2实验参数表 1 列举了单试次脑电解码实验中所采用脑电分类方法的主要参数和代码来源.由于探针刺激与无关刺激的比例为 1:

40、4,存在2088自动化学报49卷类不均衡问题.因此,对于神经网络方法(OCLNN、EEGNet 和 PLNet),按类别比例对损失函数加权,正样本权重为1,负样本权重为0.25.实验均在一台拥有 12GB 内存和 NVIDIAGeForceGTX1080TiGPU 的 Linux 服务器上进行.2.3.3实验度量指标为了对比与分析方法性能,本文采用两种度量指标:均衡精度(Balancedaccuracy,BA)及探针预测正确率.均衡精度用于衡量单试次脑电分类任务的性能,单试次脑电分类为脑电的二分类问题,探针刺激诱发的脑电为正类,无关刺激诱发的脑电为负类,正负样本比例为 1:4.由于类别之间存在

41、着数量上的不均衡性,本研究采用均衡精度作为评价模型性能的指标.均衡精度表示了正样本和负样本分类正确率的平均值,是类别不均衡问题中更能反映模型正负样本均衡正确率的指标.计算式为BA=TPR+TNR2(1)TPR=TPTP+FN(2)TNR=TNFP+TN(3)其中,TPR 为正样本的分类正确率,TNR 为负样本的分类正确率.TP 代表被分为正类的正样本数;TN 代表被分为负类的负样本数;FN 代表被分为负类的正样本数;FP 代表被分为正类的负样本数.探针预测实验中,对每一名被试进行一次探针预测,即判定图像刺激中的某一个为探针刺激,若判定的图像刺激确为探针刺激则预测正确.探针预测正确率为正确预测探

42、针被试数占所有被试的百分比.3实验结果与分析3.1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图 3 展示了本文所采集的 18 名被试的 Pz 导联的平均事件相关电位波形.非探针潜伏期/ms探针20151050510波幅/V02004006008001 000图3事件相关电位波形图Fig.3Event-relatedpotentialwaveform图 3 中实线为探针刺激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波形,虚线为非目标刺激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波形,对应阴影区域为两者标准差.从图 3 中可以看出,探针刺激和无关刺激均可以诱发包含 P300 成分的 ERP.探针刺激所诱发的 P300 电位峰值潜伏期为 556ms,无关刺激所诱发的

43、P300 电位峰值潜伏期为 604ms,探针刺激所诱发的 P300 电位幅值大于无关刺激.图 3结果表明了所设计实验和采集数据的有效性.3.2单试次脑电分类结果表 2(*表示在每个训练数据量下,对比方法与表1单试次脑电解码实验主要参数Table1Mainparametersofsingle-trialEEGdecodingexperiment方法主要参数代码来源时域+SVM时域特征:Pz 导联数据SVM 分类器:C=100;kernel=“rbf”利用 python 工具包 sklearn 实现小波+SVM连续小波变换;wavelet=“morl”;SVM 分类器:C=100;kernel=“

44、rbf”利用 python 工具包 pywt、sklearn 实现CSP+LDA空域特征:全脑 64通道利用 python 工具包 pyRiemann、sklearn 实现HDCA时间窗:100ms根据文献 22 复现MDRMxDAWN-Covariances+MDMpython 工具包 pyRiemann 复现OCLNNBatchsize=8;optimizer=“adam”lr=0.0002;betas=(0.9,0.999)weight_decay=0.001根据文献 24 利用 Pytorch 包复现EEGNetBatchsize=64;lr=0.001optimizer=“adam”

45、;betas=(0.9,0.99)https:/ 26 利用 tensorflow.keras 库复现10期白帅帅等:基于单试次脑电解码的类自举法谎言预测研究2089p p p 0.001F(4,68)=p 0.01F(1.734,29.470)=p 0.01(F(5.967,101.447)=4.902p p 0.01)(p 0.001)p 0.05)最优性能方法均衡精度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差异性,*:0.05;*:0.01;*:,p 表示显著性概率值)展示了不同方法在不同训练数据量下的单试次脑电样本分类均衡精度.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数据量和不同方法两种因素对于单试次脑电

46、解码均具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方法:33.179,;不同数据量:77.438,F 表示方差分析的 F 统计量),且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0.01).在 1 组训练数据量下,EEGNet 单试分类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有,显著优于 OCLNN ,性能高于 PLNet(无统计显著).在 25组训练数据量下,PLNet 单试分类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对比方法(均有.从表 2 的结果可见,对于不同的单试次脑电分类方法,均呈现了分类精度随着训练数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一组训练数据量下,EEGNet 取得了最佳的单试次脑电分类性能,随着训练数据量的提升,在 25 组训练数据量下,PLNet 取得了优

47、于其他算法的显著性能;传统脑电解码方法在小训练数据量(1 组)下,单试分类性能要优于一般的端到端方法机器学习算法(HDCA、MDRM),但是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领先优势逐渐消失,在 3 组训练数据量下,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端到端方法的单试分类性能优于时域及小波域两种传统分类方法.随着训练数据量的提升,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均显著优于其他脑电分类方法.此外,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在相同训练数据量提升下,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的分类精度提升更大.3.3探针预测结果基于脑电的探针预测结果如表 3 所示.从表 3的结果可见,在使用不同数量的脑电数据情况下,基于 PLNet 的类自举法探针预测结

48、果准确率最高,并高于对比方法.在仅使用 2 组数据情况下,基于PLNet/OCLNN 的类自举法探针预测可以实现88.89%的预测准确率;随着使用的脑电数据量的增加,探针预测的准确性随之提升,在使用 36 组脑电数据情况下,基于 PLNet 和 EEGNet 的类自举法探针预测性能相同且为对比方法中最优,在 6 组数据量下,可实现 100.00%正确探针预测.对比方法 BAD(P-P)在使用 3 组数据的情况下可实现与基于神经网络的类自举探针预测方法相同的性能.随着使用数据量的增加,BAD 方法的探针预测性能呈现了增加(24 组数据)而后到达平台期(46 组数据)的变化趋势.类自举法的探针预测

49、性能整体呈现了随使用数据量增加而增长的趋势.基于神经网络的类自举法在仅需要更少的数据情况下(OCLNN、EEGNet 和 PLNet 在 2 组数据下)便可以实现传统方法在更多训练数据情况下(如 BAD、HDCA 和 MDRM 在 5 组数据下)才得以实现的探针预测性能.此外,统计类自举法的算法耗时的结果表明,在采用 PLNet 进行类自举探针预测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数据量的情况下训练时间十分相近,平均时长为 17.5 0.7min.采用 BAD 方法进行探针预测的算法耗时短,平均时长为 1.46 1.39s.虽然 BAD 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低,不需要额外训练模型的时间,但其探针预测精度低于类自举

50、法.类自举法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越多的任务数据,探针预测性能越高,也会导致实际中任务实施时长的增加.类自举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实际的时间与任务精度需求实施.综合单试分类、探针预测准确率的结果看,数据驱动的端到端脑电分类算法受到训练数据量的影响较大,模型准确率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训练样本少,单试次脑电分类性能较差;而本文所提出的类自举法结合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实现准确的探针预测.表2不同方法在不同训练数据量下的分类均衡精度(均值标准差)(%)Table2Balancedaccuracyofdifferentmethodsunderdifferenttrainingdata(mea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